2024—2025学年度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赵曲高级中学校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赵曲高级中学校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31 08:5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赵曲中学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还有众多墓葬。其中少数大型墓里均有一、二百件随葬品,包括礼乐重器和玉器,许多中型墓中也有较丰富的随葬品,大量小型墓随葬品则十分贫乏,有的甚至一无所有。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A.社会贫富差别明显 B.君主专制形成 C.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D.宗教思想浓厚
2.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
3.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下列对应描述正确的是()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4.汉高祖出身不高,其臣子也多出自社会中下层,朝中基本是“布衣将相”,他们熟知民间疾苦,对“举措太众,刑罚太极”后果深有体会。这客观上有利于汉初()
A.沿袭秦朝的各项制度 B.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
C.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D.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
5.汉武帝从中央各机构中选拔了一批资历较浅但有才能的官员,入官侍从左右,参与决策,称为“中朝”或“内朝”,以丞相为首的原有政务机关则称为“外朝”。汉武帝此举意在()
A提高中枢决策效率 B.加强中央集权 C.完善中枢权力体系 D.强化君主权力
6.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 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
C.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D.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7.北魏孝文帝将都城南迁千余里,在洛阳的废墟上建立起了一座壮丽的城市。他将鲜卑姓改为汉姓,为皇室取姓元。他命令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官员,在朝中一律用汉语,着汉服。他也鼓励鲜卑与汉族士族通婚。孝文帝的做法()
A.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B.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C.导致了南北朝对峙局面出现 D.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8.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呼应。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和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现象可以佐证东晋政治的基本特点是()
A.门阀士族强大 B.豪强地主衰落 C.政权更迭频繁 D.皇权逐渐加强
9.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指江南)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
A.导致士族专权现象 B.加剧民族之间隔阂
C.推动江南经济发展D.促使东晋统一北方
10.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速了两岸城市的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1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反映的是
A.考试选拔制度 B.社会推荐制度 C.门第恩荫制度 D.血缘世袭制度
12.下图为唐代鎏金胡瓶。胡瓶,是一种贮酒器具的名称,在波斯乃至整个中东地区都在使用。它最初的材质为金银制,传入中土后工匠们用陶瓷等工艺仿制改制,并把胡瓶的口沿、流、盖做成凤首,柄上安龙首等纹样。这说明,唐代()
A.中国文化辐射至周边国家 B.中外文化交流较为频繁
C.中外各阶层饮酒风气浓厚
D.胡瓶多为皇室贵族使用
13.唐代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A.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B.儒学出现危机 C.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道教的发展
14.韩愈生活的时代,面临两个重大问题,一是藩镇割据,人心的涣散消沉;二是宗教大盛,道教被立为国教,佛教也被大力提倡。为此,他()
A.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B.完成了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
C.提出复兴儒家思想
D.提出了从“性命之源”来理解孔子之道
15.宋代的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同时设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掌其权力。在路的下级单位州设立通判,使其与知州具有同等地位,彼此制约。这种制度设计意在()
A.加强地方权力 B.加强中央集权 C.分割丞相权力 D.完善监察机构
16.《宋人轶事汇编》记载,北宋名将狄青担任河北真定路副帅时,举行酒宴,一个名叫刘易的低级文臣也在座。酒宴中有伎人以儒者为戏,刘易大怒,指着狄青骂道“黥卒竟敢如此”,把酒杯摔在地上不辞而去。而狄青“笑语益温”,第二天亲自登门向刘易赔罪。这一记载从侧面反映了宋朝
A.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B.文武兼备的人才标准
C.秉笔直书的史学精神D.忠君勇猛的武将形象
17.《辽史》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说明辽朝
A.建立因俗而治的体制 B.实行民族等级政策
C.分割相权以加强君权D.强化南北分裂局面
18.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19.北宋时期的商业发展较前代有了新变化:一是在市场布局上,汴京打破了唐代坊市的界限,店铺客栈可随处开设,甚至大门内外也可以摆设摊点沿街叫卖;二是商业广告随处可见,最常见的一种是招牌,汴京城内许多商铺门口都挂着写有店名的招牌。这说明当时
A.经济进步助推广告发展 B.汴京的经济功能居于首位
C.开古代商业广告的先河D.暂时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20.《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
C.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作物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21.唐代“传奇”的内容虽不免奇特,但其想象则是超拔的,空灵蕴藉;不仅未染上凡近之气,反而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宋代“话本”逐渐取代“传奇”,散发着浓郁的民间趣味:活泼与浅陋并存。这一变化根源是当时()
A.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动 B.市民阶层的逐渐崛起
C.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融 D.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22.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有利于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地方权力
C.改善自然环境D.完善选官制度
23.元朝建立后,进入中原的回回人开始大量做官或经商,他们的活动范围北至和林、上都,南及云贵,东达江浙,西抵甘陕,其后裔也在大江南北不断繁衍开来,因此有“回回人遍天下”之说。这一现象()
A.加剧了当时的民族矛盾 B.有利于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交融
C.推动了各地的经济发展D.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强化
24.元杂剧的内容异常广泛,主要有爱情婚姻剧、神仙道化剧、公案剧、社会剧和历史剧等,其中爱情婚姻剧约占五分之一。这反映了元杂剧()
A.世俗化倾向显著 B.蕴含神仙鬼怪思想 C.创作形式多元化 D.以爱情婚姻剧为主
25.明成祖建立内阁制,把宰相决策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议政权给内阁,行政权给六部,地方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国家最高行政命令从紫禁城出,通过全国1936处驿站,层层下发帝国每个角落。这说明
A.成祖具有分权制衡思维 B.君权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C.中国近代政治开始形成D.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26.下表所示为明朝内阁发展演变情况。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时期 内阁的作用
明成祖 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明世 宗 夏言、严嵩为首辅时,“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
明神宗 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A.政治地位的提升 B.成为法定的宰相
C.是正式行政机构D.掌握了决策权力
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28.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七下西洋;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
C.实行闭关政策D.推动民族交融
29.下表所示清朝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时间 事件
1689 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东段边界。
1727 年 清朝开始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62 年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A.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B.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统治危机逐渐显现D.国家的巩固与统一
30.“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A.宋太祖
B.朱元璋
C.戚继光
D.郑成功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
-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指出材料一中“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所指的事件;并结合所学指出春秋战国时期4个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二、说明董仲舒提出该主张的目的。
32.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口变化情况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万户) 南方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万户) 北方占全国 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 9% 6624296 37.1%
-摘编自葛剑雄等《中国人口史》
材料二南宋至明清时期,考中的状元、进士群体的地理分布图
-摘自张希清、毛佩琦等主编《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材料三宋朝科举制度取消了门第限制,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如“工商杂类”获得应试的资格,到北宋末年,甚至僧道亦可参加应试。在举行考试时,逐步形成了严格的密封考生姓名的“糊名”制度;设立专门负责誊录考生答卷的“誊录”制度,还有主持考试的高官不回家,锁门谢客,不与外人往来的“锁院”制度。
-摘编自宋希清《中国古代科举制度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说明示意图反映的历史现象;从经济的角度阐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析宋代社会的三个新变化。
3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唐前期一切以皇帝名义发布的文书,都要经过中书舍人的起草。门下省处于枢纽地位,具体为对各种上下行文书“皆审署申覆而施行焉”。尚书省则一方面上承制敕,制为政令,向下颁布实施,另一方面,下领州府寺监之政务,向上申奏。在隋唐之际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从国家政务的裁决到政务执行都有一整套程序。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唐代婚姻形式与礼俗基本与前代相同。受士族崇尚婚姻的影响,唐代社会上层极重择婚时的门当户对。由于门阀世族的消亡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在婚聘上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世族,而看重金榜题名:二是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在宋代,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朝中央官制;根据材料一分析唐朝中央官制有何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至宋婚姻价值观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答案及简析
  一、单选题答案及简析
  1.答案:A
  简析:从题干中少数大型墓随葬品丰富,大量小型墓随葬品贫乏甚至一无所有,可明显看出当时社会存在贫富差别,A 项正确;君主专制形成通常有一系列政治制度和权力集中表现,题干未提及相关内容,B 项排除;大量小型墓随葬品情况反映出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C 项排除;题干主要描述墓葬随葬品,重点体现贫富差异,而非宗教思想浓厚,D 项排除。
  2.答案:C
  简析:战国时期楚国不再被视为蛮夷,这是因为战争与经济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得华夏认同感加强,C 项正确;南宋时期南方经济才超过北方,A 项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加剧,B 项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夷夏矛盾未得到解决,D 项排除。
  3.答案:D
  简析:道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 “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法家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是 “中央集权的法制派”;墨家主张 “兼爱”“非攻”“节用”,是 “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儒家主张 “仁”“仁政”,学者积极入世,是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D 项正确,A、B、C 项对应错误。
  4.答案:C
  简析:西汉初期统治者熟知民间疾苦,吸取秦朝 “举措太众,刑罚太极” 的教训,采取黄老无为思想治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C 项正确;西汉初期在沿袭秦朝制度基础上有所改变,A 项不准确,排除;材料与确立儒学独尊地位无关,B 项排除;休养生息政策是减轻政府管理职能,D 项排除。
  5.答案:D
  简析:汉武帝设置内朝参与决策,原丞相为首的政务机关成为外朝,削弱了丞相权力,加强了君主专制,D 项正确;此举削弱丞相权力,不一定提高中枢决策效率,A 项排除;这是加强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B 项排除;是强化君主专制,不是完善中枢权力体系,C 项排除。
  6.答案:D
  简析:西汉出现的物产交流和技术传播现象,主要得益于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D 项正确;这些现象是丝绸之路开通的结果,而非西汉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扩大,A 项排除;材料是中原与西域的交流,不是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B 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经贸交流,不能得出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C 项排除。
  7.答案:A
  简析: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汉化措施,包括迁都、改姓、说汉语、着汉服、鼓励通婚等,促进了民族融合,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A 项正确;北魏在北方,其措施与南方经济发展无关,B 项排除;南北朝对峙局面在孝文帝改革前已存在,C 项排除;北魏已统一北方,D 项排除。
  8.答案:A
  简析: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当权,出现 “王与马,共天下” 的局面,佐证了东晋门阀士族强大的政治特点,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豪强地主衰落,B 项排除;材料未体现政权更迭频繁,C 项排除;高门士族权力大,威胁皇权,说明皇权相对削弱,D 项排除。
  9.答案:C
  简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推动江南经济发展,C 项正确;士族专权是东晋皇权衰落的结果,与人口流动无直接关系,A 项排除;人口流动客观上会加强民族交融,不会加剧民族隔阂,B 项排除;东晋没有完成对北方的统一,D 项排除。
  10.答案:B
  简析:隋朝运河 “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表明其直接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B 项正确;大运河在内地,与边疆经济开发无关,A 项排除;材料未体现两岸城市发展,C 项排除;大运河修建加速隋朝灭亡,未巩固隋朝统治,D 项排除。
  11.答案:A
  简析:从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描述可知,这是科举制,平民子弟通过考试有机会进入仕途,A 项正确;B 选项察举制是社会推荐制度,C 选项九品中正制是门第恩荫制度,D 选项血缘世袭制度主要指贵族,B、C、D 项排除。
  12.答案:B
  简析:唐代工匠用陶瓷仿制、改制中东地区的胡瓶,反映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国文化辐射周边国家,A 项排除;材料未说明胡瓶功用及使用范围,C 项排除;胡瓶使用范围在材料中未体现,D 项排除。
  13.答案:C
  简析:唐代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礼佛,柳宗元 “援佛入儒”,体现了佛、道、儒三教相互影响和发展,说明唐朝出现三教合一趋势,C 项正确;佛教未取得统治地位,A 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儒学危机,B 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道教发展,D 项排除。
  14.答案:C
  简析:韩愈生活的时代,佛道盛行,儒学面临危机,他提出儒家 “道统” 思想,复兴儒家思想,C 项正确;“知行合一” 是明朝王守仁主张,A 项排除;心学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理论任务完成,B 项排除;从 “性命之源” 理解孔子之道是宋朝理学家主张,D 项排除。
  15.答案:B
  简析:宋代在地方行政区划 “路” 设转运使等分掌权力,在州设通判与知州相互制约,这些措施意在加强中央集权,B 项正确;这些措施是削弱地方权力,A 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分割丞相权力,C 项排除;材料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完善监察机构不是主要目的,D 项排除。
  16.答案:A
  简析:北宋名将狄青被低级文臣刘易辱骂后赔罪,从侧面反映了宋朝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文官地位较高,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才标准,B 项排除;材料未体现秉笔直书史学精神,C 项排除;材料未塑造忠君勇猛武将形象,D 项排除。
  17.答案:A
  简析:辽朝 “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说明辽政权对不同民族与地区实行 “因俗而治”,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民族等级政策,B 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君权相权矛盾,C 项排除;这是巩固统治,不是强化南北分裂,D 项排除。
  18.答案:A
  简析:北宋募兵制下兵士待遇优厚,兵员最多时达 120 多万人,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A 项正确;北宋重文轻武,军队战斗力低,B 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对地方控制,C 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无关,D 项排除。
  19.答案:A
  简析:北宋汴京商业发展,市场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商业广告随处可见,这是经济进步助推广告发展的体现,A 项正确;汴京是都城,政治功能居首位,B 项排除;夏商周已出现广告基本形式,C 项排除;北宋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 项排除。
  20.答案:D
  简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和 “苏湖熟,天下足” 说明国家赋税主要来自南方,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 项正确;材料无法判断东南农民赋税负担,A 项排除;材料未体现苏州和湖州人才汇集,B 项排除;我国种植原产美洲农作物在明清时期,C 项排除。
  21.答案:D
  简析:唐代 “传奇” 高雅,宋代 “话本” 世俗化,这一变化根源是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助推文学转型,D 项正确;唐宋社会主流价值观一直是儒家思想,A 项排除;市民阶层崛起促进话本发展,但不是根源,B 项排除;民族融合促进文学形式丰富,但不是根源,C 项排除。
  22.答案:A
  简析:元朝行省制人为造成犬牙交错局面,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条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 项正确;行省制是限制地方权力,B 项排除;行政区域划分与改善自然环境无关,C 项排除;行省制与选官制度无关,D 项排除。
  23.答案:B
  简析:元朝时期回回人在中原大量活动,其活动范围扩大且后裔繁衍,有利于促进民族间相互交融,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矛盾,A 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C 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对地方管理,D 项排除。
  24.答案:A
  简析:元杂剧内容广泛,包括爱情婚姻剧等多种类型,反映了市民阶层价值观,世俗化倾向显著,A 项正确;神仙鬼怪思想盛行和创作方式多元化与材料无关,B、C 项排除;材料未体现以爱情婚姻剧为主,D 项排除。
  25.答案:B
  简析:明成祖建立内阁制,决策权在皇帝手中,议政权给内阁,行政权给六部,地方三司分管事务,国家行政命令层层下发,说明君权专制得到空前强化,B 项正确;材料有分权制衡体现,但主旨是君权强化,A 项排除;材料未体现近代政治内容,C 项排除;“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与材料主旨不符,D 项排除。
  26.答案:A
  简析:明朝内阁从随侍皇帝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到有票拟权,再到首辅权压众臣,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下属机构,反映出其政治地位不断提升,A 项正确;明朝内阁不是法定宰相,无行政权与决策权,B 项排除;内阁不是正式行政机构,是内侍机构、顾问机构,C 项排除;内阁无决策权,决策权在皇帝手中,D 项排除。
  27.答案:A
  简析:明初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制度化,说明明朝中后期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宦官参与政务,A 项正确;宦官参与决策是皇帝权力增强表现,B 项排除;内阁议政功能未丧失,C 项排除;宦官是参与决策,而非掌握决策权力,D 项排除。
  28.答案:A
  简析:明成祖北征、南征、派郑和下西洋,造成财政负担,仁宗继位后停罢这些举措,施行 “恤民之政”,主要目的是缓解财政压力,巩固统治,A 项正确;践行儒家仁政是表现,非主要目的,B 项排除;材料未体现闭关政策,C 项排除;这些举措与民族交融关系不大,D 项排除。
  29.答案:D
  简析: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边界,派驻藏大臣治理西藏,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这些措施反映了国家的巩固与统一,D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专制集权强化,A 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文明碰撞交流,B 项排除;此时处于清朝初期,统治危机尚未显现,C 项排除。
  30.答案:D
  简析:郑成功对荷兰殖民者提出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的正义要求,D 项正确;宋太祖和朱元璋未参与台湾回收,A、B 项排除;戚继光主要抗击倭寇,C 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答案及简析
  31.
  (1) 答案:现象:百家争鸣。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
  简析:根据材料 “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 可判断为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等,据此回答代表人物。
  (2) 答案: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实现政治大一统。
  简析:根据材料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可知,董仲舒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目的是加强思想统治,通过思想统一实现政治大一统。
  32.
  (1) 答案:人口变化趋势: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多;在唐以前北方全国户口数比例大于南方;在北宋以后南方全国户口数比例大于北方;区域人口分布比例呈南方增加,北方减少趋势。
  简析:通过对材料一中西汉、唐代、北宋时期南方和北方人口数量及占全国户口数比例的数据分析,得出人口数量逐渐增多,唐以前北方户口比例大,北宋以后南方户口比例大,区域人口分布南方增加、北方减少的趋势。
  (2) 答案:历史现象:江浙(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原因:南方经济逐步超过北方。
  简析:根据材料二南宋至明清时期考中的状元、进士群体的地理分布图,可看出江浙地区人才集中。结合所学知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中心南移,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3) 答案:变化:门第观念的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管理相对松弛。
  简析:根据材料三 “宋朝科举制度取消了门第限制,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可知门第观念淡化;宋代科举考试的 “糊名”“誊录”“锁院” 等制度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管理相对松弛;取消门第限制也使得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33.
  (1) 答案:制度:三省六部制。特征:唐朝继承并发展了三省六部制,中央机构分工明确;运行程序规范,宰相人数增多;各部门间相互监督制衡;
  简析:根据材料一 “中书舍人的起草。门下省处于枢纽地位…… 尚书省则一方面上承制敕……” 可判断唐朝中央官制为三省六部制。从材料中可看出三省各司其职,分工明确,运行程序规范;“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 体现了宰相人数增多和各部门相互监督制衡。
  (2) 答案:变化:婚姻门第观念淡化;计较婚姻关系物质财富。原因:门阀世族的消亡;商品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发展;
  简析:根据材料二 “唐代社会上层极重择婚时的门当户对”“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世族” 可知婚姻门第观念淡化;“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 体现了计较婚姻物质财富。结合所学知识,门阀世族消亡、商品经济发展、科举制发展是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