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芙蓉高级中学202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共48分)
1.目前所知,商朝是我国历史上初次出现有较完备官制的时代。下列官制属于商朝的是()
A.尹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太尉
2.下列是老子思想的是()
A.无为而治 B.克己复礼 C.兼爱非攻 D.中央集权
3.据史书记载,秦朝大约有2000万人,政府征发了40万人修建长城、50万人修建岭南驰道、30万人修建阿房宫、30万人修建骊山墓。秦朝有如此大规模的动员和组织能力,主要是由于()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驰道交通的发达
C.思想专制政策的实行D.法律制度的完备
4.东汉时期,许多士大夫奋起弹劾制裁违法的外戚宦官及其党羽,但他们经常遭到打击报复,并最终酿成“党锢之祸”,百余名士“皆死狱中”,受牵连而“死徙废禁者六七百人”。这说明东汉时期()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皇帝昏庸导致权力丧失
C.地方势力不断扩张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5.公元322年,东晋权臣王敦以“清君侧”为由,自武昌起兵。晋元帝遣使谓敦曰:“公若不忘本朝,于此息兵,则天下尚可共安也。”晋元帝希望王敦切勿擅自行事,以免破坏“共天下”之局面。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
A.地方豪强的专横 B.社会矛盾的激化 C.外戚专权的形成 D.士族势力的强大
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主张“定族姓”,确认汉人士族法律地位,规定鲜卑中的穆、陆、贺等八姓同汉族中的崔、卢、李、郑四姓门第相当,只任清职,其余按照三世官爵列入不同的门第等级。其“定族姓”的这一主张()
A.利于推动北方民族交融 B.标志着鲜卑政权封建化的完成
C.导致了北魏政权走向灭亡D.消除了鲜卑贵族与汉族的矛盾
7.唐太宗统治时期,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大定之治
8.大运河开通后,南北各地形成了一个以运河为中心的巨大水域网,这便极大促进了大规模农田水利的兴修,许多荒废的土地被开垦为肥田沃土。材料表明大运河的开通()
A.推动经济重心的南移 B.促进沿线农业发展
C.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D.加强了南北方交通
9.至德(756~758年)以来唐政府在道中增设节度使,且“理军事”的节度使与“理州县”的采访使由“一人兼领之”,道和藩镇逐渐合二为一、成为掌军事、行政、财政等大权的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该现象()
A.反映了唐朝藩镇与朝廷分庭抗礼 B.导致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
C.源于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力的增强D.为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埋下隐患
10.有学者认为,7世纪以来,中国政制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士人不断地进入政府,二是文化深深地融入政治。两者共存于国家权力之中,使国家权力逐渐成为一种与文化合一的权力。这一演进主要是基于()
A.君士共治天下局面的形成 B.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不断发展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重文轻武治国思想得以落实
11.在均田制下,成年男子需负担一定徭役,唐初规定,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以庸代役()
A.反映了封建盛世出现 B.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C.遏制了土地兼并之风D.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2.《旧唐书·李钰传》记载:“太宗用宰臣,天下事皆先平章,谓之平章事。”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说道:“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据此判断,唐朝设立政事堂意在()
A.削弱宰相权力 B.提高决策效率
C.规范官员议政D.凸显君主权威
13.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派遣学问僧空海来长安求法 B.法显贞观初年到达了②地取经
C.鉴真六次东渡到达③地传授佛法D.玄奘在④地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14.下列著作与图中的科学成果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A.《唐本草》 B.《齐民要术》 C.《黄帝内经》 D.《本草纲目》
15.宋朝庆历新政、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都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两次变法均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
A.触动大地主和大官僚利益 B.新法用人不当并危害百姓
C.推动变法进行的皇帝去世D.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政令
16.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北宋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有()
A.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 B.在边镇重要地方增置军镇
C.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D.派文官担任地方各州长官
二、材料分析题(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是指什么事件?“秦王”最大贡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皇帝”是谁?“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
(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氏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鲜卑拓跋部建立了什么政权。该政权统治者为了顺应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进行了哪些改革?简述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投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绝对优势。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三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课绩,以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为主要内容。“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在宋代,课绩与监察各为独立系统,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又彼此渗透、相互影响。
-摘编自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成立的因素,并说明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及其与察举制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分析宋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答案及简析的详细内容:
单选题答案及简析
1.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商朝的官职。尹是商朝的官职之一,A 项正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是秦朝三公九卿中的三公,B、C、D 项错误。
2.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老子的思想。老子主张无为而治,A 项正确;孔子主张克己复礼,B 项错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C 项错误;法家主张中央集权,D 项错误。
3.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秦朝强大动员和组织能力的原因。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军事活动,A 项正确;驰道是秦朝大规模的动员和组织能力的结果,并非原因,B 项错误;焚书坑儒的思想专制政策与组织动员能力之间没有直接关系,C 项错误;秦朝法律细密严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动员组织大量人力物力,但其并非最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央集权的制度,D 项错误。
4.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东汉时期的政治状况。东汉时期士大夫受到外戚与宦官的打击报复,酿成 “党锢之祸”,说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D 项正确;材料中只涉及 “士大夫” 弹劾外戚宦官,无法体现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的情况,A 项错误;B 项材料无法体现,且当时皇帝实权的丧失不仅仅是因为皇帝昏庸,排除 B 项;材料并未涉及地方势力的变化,无法说明地方势力不断扩张,C 项错误。
5.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东晋时期的政治状况。东晋时期,士族势力强大,王敦作为东晋权臣,能够以 “清君侧” 为由起兵,表明其有能力挑战中央政权,出现这种现象源于士族势力的强大,D 项正确;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士族权臣的行为,而非地方豪强专横,A 项错误;社会矛盾激化并非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外戚专权的内容,C 项错误。
6.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北魏孝文帝主张 “定族姓”,实行门阀政治,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也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交融,A 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学习汉族的门第制度,不能体现 “封建化完成”,B 项错误;北魏政权走向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定族姓导致了北魏走向灭亡过于绝对,C 项错误;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加强民族交融,但并没有完全 “消除了” 民族间的矛盾,D 项错误。
7.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唐太宗时期,崇尚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 “贞观之治”,C 项正确;文景之治是汉初出现的,A 项错误;光武中兴是东汉时期出现的,B 项错误;大定之治是金世宗时期出现的,D 项错误。
8.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大运河开通的影响。依据材料 “大运河开通后,南北各地形成了一个以运河为中心的巨大水域网,这便极大促进了大规模农田水利的兴修,许多荒废的土地被开垦为肥田沃土” 可知,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垦田面积的增加和水利设施的兴修,这说明大运河促进沿线农业发展,B 项正确;“经济重心的南移” 开始于唐朝,至南宋完成,A 项错误;589 年隋灭陈,就实现了全国统一,C 项错误;材料强调大运河促进沿线农业发展,没有提及加强了南北方交通,D 项错误。
9.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唐朝节度使制度的影响。地方藩镇掌军政财权,独立性很强,威胁中央,反映了节度使的设置为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埋下隐患,D 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地方藩镇的独立性较强,威胁中央,但并未体现藩镇与朝廷分庭抗礼,A 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没有涉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B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藩镇制度之下,独立性较强,对中央的威胁,而非藩镇势力增强的影响,C 项错误。
10.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据材料 “两者共存于国家权力之中,使国家权力逐渐成为一种与文化合一的权力。” 可知,这是文人取士的选官模式,即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不断发展,B 项正确;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A 项错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秦郡县制的确立,C 项错误;重文轻武治国思想是北宋出现的,D 项错误。
11.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唐朝的庸制。唐初规定,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B 项正确;以庸代役与封建盛世出现关系不大,A 项错误;遏制了土地兼并之风,说法过于绝对,C 项错误;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 项错误。
12.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唐朝政事堂的设立目的。据材料 “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 并结合所学可知,政事堂的设置在于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即防范决策失误,提高决策效率,B 项正确;材料强调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而中书、门下、尚书省的设立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A 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A 项;材料强调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其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而不是规范官员议政,C 项错误;据所学可知,中书、门下、尚书省的设立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其目的是凸显君主权威,但与政事堂设立没有直接关联,D 项错误。
13.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对外交流。据材料可知,日本的学问僧空海来到长安学习佛法,带去大量佛经和诗文集,A 项正确;在贞观初年到达了印度取经的是玄奘,而非法显,B 项错误;鉴真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授佛法,而非朝鲜,C 项错误;玄奘在印度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而非东南亚,D 项错误。
14.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医学著作。据题中描述 “记录了八百多个药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唐本草》的描述,A 项正确;《齐民要术》是北魏末年的农学著作,B 项错误;《黄帝内经》是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作品,C 项错误;《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药物学巨著,D 项错误。
15.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北宋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北宋时期,为解决财政危机和边疆危机,范仲淹和王安石先后进行变法,但因为变法内容触动大地主和大官僚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最终均以失败告终,A 项正确;新法用人不当并危害百姓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B 项错误;宋神宗后期对变法的支持已经出现动摇,致使变法最终失败,而非皇帝去世致使变法失败,C 项错误;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政令是其中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D 项错误。
16.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北宋针对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的措施。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北宋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派文官担任地方各州长官,D 项正确;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为秦朝中央官制,A 项错误;在边镇重要地方增置军镇为唐朝地方制度,B 项错误;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为唐朝中央官制,C 项错误。
材料分析题答案及简析
17.
答案:
(1)事件:统一中国。贡献: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皇帝:秦始皇嬴政。官职:御史大夫和太尉。
(3)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
简析:
(1)本题考查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据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可知,“秦王扫六合” 指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始皇最大的贡献是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2)本题考查秦朝的皇帝及三公九卿制度。据材料二 “《史记 秦始皇本纪》“可知,“皇帝” 是秦始皇嬴政。秦朝三公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所以 “三公” 除丞相外还有御史大夫和太尉。
(3)本题考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据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可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18.
答案:
(1)原因:北方战乱频繁。直接后果:北方民众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工具和经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推动了民族交融。
(2)政权:北魏。
改革措施: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
积极作用: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简析:
(1)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众南迁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依据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可得出北方战乱频繁,这是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的主要原因。
直接后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民众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工具和经验,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依据材料二 “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 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可得出推动了民族交融。
(2)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及影响。
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鲜卑拓跋部建立的是北魏。
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进行的改革包括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
积极作用:依据材料一 “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可得出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交融;依据材料二 “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可得出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其改革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19.
答案:
(1)因素:儒生参政带来 “以德取人” 因素。
表现:察举实施中 “投试以职”,检验是否 “便习官事”;建立 “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 制度。
(2)特点:以考试成绩为决定因素;举人可以 “投牒自进”;采用封弥制度防止作弊。
不同:察举制以举荐为主,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主。
(3)特点:注重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德行考核重要但不易操作;要求官员申报具体 “实迹”“实绩”;课绩与监察相互渗透影响。
简析:
(1)本题考查察举制成立的因素及向科举制演进的表现。
因素:据材料 “儒生参政带来的 “以德取人” 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 可知,儒生参政带来 “以德取人” 因素是察举制成立的因素。
表现:据材料 “察举实施中 “投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 “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 可知,察举实施中 “投试以职”,检验是否 “便习官事”。据材料 “阳嘉元年又建立 “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 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可知,建立 “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 制度是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表现。
(2)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特点及与察举制的不同之处。
特点:据材料 “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 可知,以考试成绩为决定因素;据材料 “所以举人可以 “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 可知,举人可以 “投牒自进”;据材料 “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可知,采用封弥制度防止作弊。
不同:据材料 “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 可知,察举制以举荐为主,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主,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
(3)本题考查宋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据材料 “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课绩,以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为主要内容” 可知,注重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据材料 ““德行” 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 可知,德行考核重要但不易操作;据材料 “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 “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在宋代,课绩与监察各为独立系统,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又彼此渗透、相互影响” 可知,要求官员申报具体 “实迹”“实绩”,课绩与监察相互渗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