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
历史试卷
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阶梯,勇敢地迈出那一步,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加坚强和优秀。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1.古代中国,政治权力由“传贤”到“传子”的转变,标志着
A.分封制的初具雏形 B.宗法制的基本形成
C.王位世袭制确立 D.政治体制严重倒退
2.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这种做法()
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巩固了奴隶主统治
C.实行了土地国有化 D.强力推行了均田制
3.秦朝统一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后设九原郡,南征越族设立三郡。这些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了小农经济出现
C.开创了专制主义体制 D.发展了西周的分封制
4.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逐一消灭异姓诸侯王和功臣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这表明汉初统治者推行()
A.三公九卿制 B.察举制 C.刺史制度 D.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5.有学者指出:西晋永嘉年间,北方汉人大批南迁,仅登记在册的约有七十万人,还有大量漂流不定、不着户籍的“浮浪人”,使得“江南之为国盛矣”。可见,“江南之为国盛矣”是由于()
A.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B.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C.劳动力资源的充实 D.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6.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功效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对此话解读最正确的是隋朝大运河()
A.开凿的目的是巩固统治 B.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7.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唐太宗之所以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最有可能因为()
A.强大的军事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太宗本人具备“天可汗”的素质 D.唐朝是世界的中心
8.唐太宗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又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带去大批手工业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这些举措()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保证了丝路畅通 C.拓展了唐朝版图 D.促进了民族交融
9.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 B.中原十五个割据政权的长期对峙混战
C.汉族政权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唐朝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
10.汉武帝时明文规定,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荐的“贤良”“孝廉”,经过考核,任以官职。这一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军功爵制 D.推举制
11.以下为某选官制度的知识梳理表,①处应填写的是()
隋 炀 帝 始建进士科,① 唐 太 宗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 则 天 扩大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唐 玄 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考试的地位
A.世卿世禄制废除 B.军功爵制产生
C.科举制度形成 D.三省六部制完善
12.唐朝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当时征税的标准是()
A.军功为主 B.门第为主 C.人丁为主 D.财产为主
13.唐朝统治者对儒、佛、道思想奉行的政策是()
A.皇帝好恶决定了三教地位 B.三教并行政策
C.儒家信仰体系得到了重建 D.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嬗变
14.从汉朝开始,中国佛像大多沿袭印度风格,采用通肩大衣、波发、薄唇、高鼻长眉的犍陀罗样式。北魏时期,魏逵大胆求变,将佛像定格为宽额、浓眉、长眼、垂耳、笑脸、大肚的形象,推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这一变化说明()
A.社会审美水平出现根本变化 B.佛教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
C.佛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之一 D.佛像象征性内涵逐渐丰富
15.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文艺成就达到高峰,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有()
①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官僚政治逐渐成熟提供了人才基础
③程朱理学提供了思想源泉④民族交融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基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这表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
A.富国 B.整顿吏治 C.强兵 D.培养人才
17.欧阳修《归田录》里讲了一则轶事:有一位姓昆的少卿、余杭人.很喜欢吃螃蟹。他曾请求外任,想到外州当个知州。有人问他希望到哪个州上任,他说“但得有蟹、无通判处,则可矣”,成为一时之笑谈。通判让人避之是因为()
A.掌握地方的军权 B.控制地方财政大权 C.负责官员的考核 D.监督并分知州权力
18.宋初将各地军队中精壮者抽调到朝廷成禁军,以守京师。不及等者留本地作为地方军,虽间或出戍外地称“役兵”。宋朝此举意在()
A.缓解国家财政负担 B.加强中央集权
C.改变崇文抑武方针 D.强化边防安全
19.汉武帝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同时,积极派兵北击匈奴,南征闽越;而宋太祖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国策,实行守内虚外的方针。这种变化说明了()
A.政治风气日趋保守 B.儒学重新回归主流地位
C.儒学思辨与哲学化 D.人文教化倾向内省收敛
20.宋太祖在宫廷之中立碑,告诫后世继承者勿杀文臣士大夫;宋太祖亲信干将王彦升因骚扰宰相王溥而被逐出京师;国子监丞、知德州梁梦升迫害武将郭贵,宋太祖不仅没有治梁氏之罪,反而加以提拔,并继续令其留任。这表明宋太祖()
A.规范文武官员管理 B.致力于强化中央集权
C.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D.进一步加强地方治理
21.某少数民族政权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本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这一少数民族政权是()
A.北魏 B.辽朝 C.金朝 D.元朝
22.契丹建国后,“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为此建立的一套管理制度是()
A.南、北面官制度 B.四时捺钵制度 C.实行一体化治理 D.颁布“推恩令”
23.元朝时,各行省重大事务必须上报中央,由中央作出决定,但地方也可对处于职责范围内的事务自行裁量,并不需要全部上报中央。由此可知,行省制()
A.促进了区域平衡发展 B.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
C.避免了地方据险割据 D.阻碍了区域之间经济交流
24.西夏有汉式官称和蕃号官称。西夏的两套官称()
A.本质上是两套政治制度 B.实际是一套官职的不同称呼
C基本没有关系 D.不利于民族交融
25.元代科举考试中,乡试阶段,蒙古人、色目人仅需考两场,且题目相对简单;而汉人和南人则需考过三场,题目难度较大。会试阶段,蒙古人、色目人依旧要考两场,汉人、南人的考试则为三场。此外,蒙古人、色目人可以参加汉人、南人的考试,然而汉人、南人却不能参加蒙古人、色目人的考试。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元朝()
A.统治者推行民族不平等政策 B.蒙古、色目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C.政府实施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 D.政府注重保持各民族的文化特性
26.魏晋和隋唐时期择偶重视“阀阅”,宋朝则不再关心祖先名望,出现了“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的现象。这反映出()
A.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B.崇文抑武的方针效果显著
C.传统门第观念渐趋淡化 D.国家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27.宋代的儒家学者主张加强道德修养,不为外物所蔽。为此,他们提出()
A.为政以德 B.三教合归儒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
28.明太祖在《皇明祖训》中提到:“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据此分析,明太祖“罢丞相”意在()
A.削弱中央集权 B.制约内阁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皇权
29.“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此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30.下表中所列的内容为军机处一日的日程,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31.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了检核簿册、连坐告密、遣吏巡行、密查侦缉、密奏传呈等方法进行监察督核。其中密奏传呈是经过特殊渠道将奏报的内容直接送呈君主,由君主亲阅,再朱批处理,并不通过各级军政部门,拥有最大的权威。清朝的“密奏传呈”指的是()
A.刺史制度 B.设置通判 C.奏折制度 D.内阁制度
32.明代后期,南方一些地区的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手段。这里“新的经营手段”是指()
A.与官营手工业合作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 D.机器大生产的开始
33.明朝中期起,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浙江余姚人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形成了陆王心学。下列属于王守仁理论的是()
A.格物致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致良知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材料分析题(34题12分,35题10分,36题12分,共34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大体过程。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国家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汉代、魏晋、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注意:顺序错误不给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所示选官制度的意义。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职责各是什么?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影响?
答案及简析
单选题答案及简析
1.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王位世袭制的确立。大禹死后,其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后代,政治权力由 “传贤” 转变为 “传子”,“家天下” 局面出现,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C 项正确;分封制雏形出现于夏朝,但题干未涉及分封内容,A 项排除;宗法制基本形成于西周,B 项排除;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社会的进步,D 项排除。
2.答案:A
简析:本题为影响题,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秦国商鞅变法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A 项正确;这种做法加速了奴隶主统治的瓦解,B 项排除;它使井田制走向崩溃,实行了土地私有化,C 项排除;北魏时期推行均田制,D 项排除。
3.答案:A
简析: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秦朝的中国。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A 项正确;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已出现,B 项排除;专制主义体制强调皇权加强,但材料未涉及中央官制调整,C 项排除;秦朝废分封行郡县,D 项排除。
4.答案:D
简析: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汉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可知,汉初既实行郡县制又实行分封制,这种政治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D 项正确;三公九卿制属于中央官制,材料涉及地方管理体制,A 项排除;察举制属于选官制,B 项排除;刺史制度在西汉时期属于监察制度,不是行政制度,C 项排除。
5.答案:C
简析: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西晋的中国。材料反映的是受北方战乱影响,北人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南方的开发,C 项正确;南方的自然条件在永嘉前后没有变化,不是南方发展的原因,A 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人口南迁对南方发展的促进作用,而非政治动乱本身,B 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政府的态度问题,D 项排除。
6.答案:C
简析:本题是正向题,时空是隋朝的中国。“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意思是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C 项正确;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巩固统治,但材料强调的是其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的作用,A 项排除;材料内容未涉及百姓的负担情况,B 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京杭大运河在世界的地位,D 项排除。
7.答案:B
简析:本题是原因题,时空是唐朝的中国。唐太宗以其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北方各族的尊重和称赞,主张平等对待四夷,采取和亲、安抚等政策,与北方各族和平共处,因此被尊称为 “天可汗”,B 项正确;强大的军事能力不一定能赢得少数民族的尊重和称赞,A 项排除;唐太宗的个人素质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开明的民族政策,C 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而非对外关系,D 项排除。
8.答案:D
简析: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唐太宗在今新疆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大批手工业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交融,D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A 项排除;西藏地区与传统丝绸之路无关,B 项排除;当时西藏未被纳入唐朝版图,C 项排除。
9.答案:D
简析: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大多数是唐末藩镇节度使演变而来的,因而其分裂局面属于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D 项正确;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现象历朝历代均存在,不是这一时期独有的时代特征,A 项排除;十五个割据政权并不都在中原地区,B 项排除;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大多是唐末藩镇节度使演变而来,他们不属于同一家族,也非少数民族的首领,C 项排除。
10.答案:B
简析:本题是正向题,时空是汉武帝时期的中国。据题干 “汉武帝时明文规定,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荐的‘贤良’‘孝廉’,经过考核,任以官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汉武帝时期的选官制度察举制,B 项正确;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A 项排除;军功爵制是战国时期的选官制度,C 项排除;推举制即禅让制,主要实行于尧舜禹时期,D 项排除。
11.答案:C
简析: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隋唐的中国。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C 项正确;废除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时期,A 项排除;军功爵制产生于战国时期,B 项排除;材料主要涉及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发展与完善,未涉及三省六部制度的完善,D 项排除。
12.答案:D
简析:本题是正向题,时空是唐朝的中国。根据材料,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由此可知,当时的征税标准是财产,D 项正确;军功爵制的标准是军功大小,A 项排除;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是门第,B 项排除;两税法不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C 项排除。
13.答案:B
简析:本题是正向题,时空是唐朝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推行三教并行政策,儒、佛、道三教逐渐趋向融合,B 项正确;皇帝好恶会对三教的地位有所影响,但 “决定了三教地位” 的说法过于绝对,A 项排除;材料中未涉及儒家信仰的相关内容,C 项排除;儒家思想虽遭受冲击,但仍然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D 项排除。
14.答案:B
简析: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汉朝至北魏的中国。根据材料,北魏时期的佛像与魏晋时期的主流审美结合起来,创造了本土化的佛像,这说明当时的佛教深受本土文化的影响,B 项正确;在佛教传播过程中,社会审美水平并没有出现根本变化,A 项排除;在北魏时期,儒家思想等传统思想仍然占据主流,C 项排除;题干主要强调的是佛像风格变化背后是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而不是侧重于佛像象征性内涵的丰富,D 项排除。
15.答案:B
简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中国。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艺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经济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①正确;官僚政治的发展为文艺繁荣提供人才基础,②正确;程朱理学形成于两宋时期,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③错误;魏晋至隋唐时期,民族交流、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繁荣,④正确,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B 项正确;排除 A、C、D 项。
16.答案:A
简析:本题是目的题,时空是宋的中国。根据材料,国家向农民提供贷款能够收取相应的利息,从事商业经营能够获取利润,所以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发展经济,开辟财源,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吏治改革的内容,B 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军事改革的内容,C 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官员选拔方式的改革,D 项排除。
17.答案:D
简析:本题是原因题,时空是宋代的中国。据材料 “但得有蟹、无通判处,则可矣” 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通判和知州共同行政,并可以监督知州,D 项正确;通判未掌握军权,A 项排除;宋朝设置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通判并不负责地方的财政,B 项排除;通判监督知州,而不是负责考核官员,C 项排除。
18.答案:B
简析:本题是目的题,时空是宋初的中国。宋朝将各地军队的精壮之士抽调出来,编入禁军,守卫京师,而老弱病残者则留在地方,作为地方军,这样做的目的是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加强中央对军队的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B 项正确;这一举措并不能缓解国家财政负担,A 项排除;宋朝一直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未改变,C 项排除;将各地军队的精壮之士抽调出来,编入禁军,守卫京师,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非强化边防安全,D 项排除。
19.答案:A
简析: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西汉至宋的中国。据题干,汉朝在文化和对外方面都实行积极的政策,而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在对外政策方面守内虚外,逐渐趋于保守,从汉至宋,政治风气日趋保守,A 项正确;儒学自汉武帝时期确立为正统思想,此后一直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B 项排除;儒学思辨与哲学化并非材料的主旨,C 项排除;材料主旨并非强调儒家思想的社会教化功能,而是从汉至宋对外政策上的变化情况,D 项排除。
20.答案:C
简析: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宋朝的中国。据题干 “勿杀文臣士大夫”“不仅没有治梁氏之罪,反而加以提拔,并继续令其留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宋太祖重文轻武、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C 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宋太祖对文臣和武将的不同态度,而非规范文武官员管理或加强地方治理,A、D 项排除;中央集权主要是针对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题干中这些行为主要体现的是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与强化中央集权关系不大,B 项排除。
21.答案:C
简析:本题是正向题,时空是金的中国。根据材料,猛安谋克制度是金朝实行的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C 项正确;北魏时期未实行猛安谋克制度,A 项排除;辽朝实行的是南北面官制,B 项排除;元朝实行的四等人制度,未实行猛安谋克制度,D 项排除。
22.答案:A
简析:本题是正向题,时空是辽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 “契丹建国后,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A 项正确;四时捺钵制度是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B 项排除;蕃汉分治不是一体化管理,C 项排除;推恩令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D 项排除。
23.答案:B
简析: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元朝的中国。据材料 “重大事务必须上报中央,由中央作出决定,地方也可对处于职责范围内的事务自行裁量...... 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重大事件报告中央,由中央裁决,加强了中央集权,而地方自行裁量职责范围内的事务并不需要全部上报中央,这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因此行省制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B 项正确;元朝时经济重心在南方,“区域平衡” 说法错误,A 项排除;“避免了地方据险割据” 的说法绝对化,且与材料信息无关,C 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不涉及区域经济联系,且 “阻碍了” 说法错误,D 项排除。
24.答案:B
简析:本题是正向题,时空是西夏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 “西夏有汉式官称和蕃号官称”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夏的汉式官称和蕃号官称,实际上是一套官职的不同称呼,B 项正确;西夏有汉式官称和蕃号官称并不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A 项排除;西夏的汉式官称和蕃号官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C 项排除;西夏这种官称的设置有利于在本民族文化基础上吸收中原文化,促进民族交融,D 项排除。
25.答案:A
简析:本题是原因题,时空是元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实行 “四等人制”,在科举考试中对不同民族的不平等对待,A 项正确;“蒙古人、色目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且也不能作为这种不平等现象出现的根源,B 项排除;因俗而治主要体现在对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管理,与科举考试的不平等现象无关,C 项排除;材料中的现象并非政府注重保持各民族文化特性的反映,而是体现了民族间的不平等,D 项排除。
26.答案:C
简析: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 “宋朝则不再关心祖先名望,出现了‘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的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重视门第到关心资装和聘财,不再关注祖先名望,这反映出传统门第观念渐趋淡化,C 项正确;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主要体现在对人们思想道德规范、社会秩序的影响等方面,与题干中的择偶观念变化无直接关系,A 项排除;崇文抑武的方针主要是宋朝在政治、军事方面的政策,与择偶观念的转变无关,B 项排除;宋朝国家并没有放松对社会的控制,D 项排除。
27.答案:C
简析: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宋代的中国。根据题干材料 “宋代的儒家学者主张加强道德修养,不为外物所蔽” 及所学可知,理学要求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冲突时,要 “存天理,灭人欲”,C 项正确;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为政以德,A 项排除;隋朝儒学家提出 “三教合归儒” 的主张,B 项排除;明朝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是致良知,D 项排除。
28.答案:D
简析:本题是目的题,时空是明朝的中国。据本题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废除宰相的目的是加强皇权,D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出现地方,不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问题,A 项排除;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与材料时间不符,B 项排除;君主专制背景下,提高行政效率只是表面现象,C 项排除。
29.答案:C
简析: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强大的舰队进行和平的经贸往来、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是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C 项正确;张骞通西域凿空陆上丝绸之路,A 项排除;鉴真东渡没有大规模的舰队,B 项排除;戚继光抗倭属于打击侵略,与经贸和文化交流的活动不同,D 项排除。
30.答案:D
简析:本题是正向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依据材料中 “请皇帝旨”“拟皇帝旨意” 和 “下发旨意” 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均有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执行,D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军事方面的信息,不能反映军机处谋划战事的职能,A 项排除;军机处没有决策权,B 项排除;陪读陪写,赋诗作画是南书房的职能,C 项排除。
31.答案:C
简析:本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的 “密奏传呈” 指的是奏折制度。清朝时,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C 项正确;刺史制度确立于汉武帝时期,职责是监察地方诸侯王和高官,A 项排除;宋代设置通判,职责是监督知州,B 项排除;明朝设置内阁制度,是皇帝的侍从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D 项排除。
32.答案:C
简析: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明代后期。根据材料 “明代后期,南方一些地区的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手段” 及所学可知,明代后期,南方一些地区的私营手工业行业中出现了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C 项正确;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合作由来已久,不算是新的手段,A 项排除;私营手工业工人的增减不是经营手段的变化,B 项排除;大机器生产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情,D 项排除。
33. 答案:C
简析:本题是正向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 “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浙江余姚人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形成了陆王心学” 并结合所学可知,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 “致良知” 为核心的理论,形成了陆王心学,C 项正确;格物致知是宋代程朱理学提出的理论,A 项排除;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程朱理学的主张,B 项排除;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认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概括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项排除。
材料分析题答案及简析
34 题
(1)
答案: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人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等。
简析:本题是背景题,时空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中国。从材料中 “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可直接得出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技术这一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如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等,也有利于农业生产等经济活动的开展。
(2)
答案: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初步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最终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简析:本题是特点题,时空东汉末年到南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中提到的经济重心南移的几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因北方战乱,部分人口南迁,南方开始得到初步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大规模的北人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使得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空前发展;隋唐时期,南方经济持续发展,与北方的差距逐渐缩小;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相对稳定,经济进一步大发展;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完全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35 题
(1)
答案: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简析: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汉代、魏晋、隋唐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可知,汉代实行察举制,通过地方举荐和皇帝征召等方式选拔人才;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门第出身为主要选拔标准;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2)
答案:用考试方式选官,更加公平公开;将选官用人权掌握到中央政府手中;有利于阶层流动,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重学风气形成;提高民众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简析: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 “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 可知,科举制以考试为标准选拔人才,相比之前的选官制度更加公平公开,而且将选官用人权集中到中央政府手中,加强了中央对人才选拔的控制;“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 说明科举制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相对平等的晋升机会,有利于阶层流动,从而缓和社会矛盾;“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 体现了科举制推动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人们为了通过考试进入仕途而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进而提高了民众文化素质;“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表明科举制使得各地人才汇聚到中央,参与国家政治,提高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参与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6 题
(1)
答案: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决策、审核和执行)。影响: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集权;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简析:本题是特点题、影响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书,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又相互牵制,使得政务处理更加高效有序,从而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同时,三省的设置使得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制衡,最终的决策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加强了君主集权;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创新,为后世的国家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范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答案:行省制度。影响: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剧地区经济差异;促进国家统一;增加民众参与政治的机会;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
简析:本题是特点题、影响题,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 可知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的实行,使得地方权力受到中央的严格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负责管理地方的各项事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各地行省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不同,也加剧了地区经济差异;行省制度的实施,使得全国范围内的行政管理更加统一和规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同时,行省制度为民众提供了更多参与地方政治的机会,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而且不同行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地方文化,行省制度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