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分)
1.下列各数中,( )读出两个零。
A.6006006 B.6600006 C.6060600
2.如图,这是一副三角尺,算出∠1的度数是( )。
A.90度 B.120度 C.105度
3.250×6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2 B.3 C.4
4.下面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是( )。
A.125×(8+4) B.125×10+8 C.125×8×2
5.贝贝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2,5),那么他同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可能是( )。
A.(2,4) B.(2,6) C.(1,5)
6.计算272÷38时,把38看作40试商,商可能( )。
A.偏大 B.偏小 C.无法判断
7.四年级有368名学生参加秋游,每辆车最多能坐40人,这次秋游至少需要( )辆车。
A.9 B.10 C.11
8.240÷80=3,如果被除数乘10,除数除以10,商( )。
A.乘100 B.除以100 C.不变
9.淘气班期中考试数学的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淘气考了87分,记作﹢2分,那么笑笑考了74分,应记作( )分。
A.﹢74 B.﹣9 C.﹣11
10.一个不透明的糖果瓶子里装了10颗糖果(糖果除味道外都相同),有8颗牛奶味的,2颗草莓味的。琪琪从中任意拿出1颗糖果,味道不可能是( )。
A.薄荷味 B.牛奶味 C.草莓味
二、填空题(共24分)
11.位于我国贵州的“天眼”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可以接收到13700000000光年外的电磁信号,横线上的数读作(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是( )亿。
12.按规律填一填:;;;( );( )×3=2999997。
13.“和谐号”列车3小时行了780千米,平均每小时可行( )千米,可以写成( ),计算时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 )。
14.我国泰山的高度是1545米,泰山高出海平面1545米,记作( )米;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水面低于海平面28米,记作( )米。
15.盒子里有10个大小质地相同的球,分别是6个红球、3个绿球、1个黄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有( )种可能,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大。
16.水果超市准备把610千克苹果分箱包装,如果按每箱25千克进行包装,这些苹果最多能装( )箱,还剩( )千克。
17.小乐坐在班上的第5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为(5,4),小强坐在班上的第8列第6行,用数对表示为( )。
18.钟面上,分针旋转一周,得到一个( )角,( )时整,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形成平角。
19.125(40+8)=□□+□□。这道题运用了( )。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 )。
20.在计算408×[(30-22)÷4)]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21.在算式□12÷53中,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
22.甲数÷乙数=8,如果甲数扩大到原来的4倍,乙数扩大到原来的4倍,商为( )。
三、判断题(共5分)
23.个级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四个计数单位。( )
24.81+67+19=67+(81+19)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25.小林的位置是(4,5),小夏的位置是(3,5),他俩在同一列。( )
26.要使 58÷57的商是两位数, 里的数字一共有5种填法。( )
27.12比8大,所以﹣12摄氏度比﹣8摄氏度的气温要高。( )
四、计算题(共32分)
28.(本题8分)直接写出得数。
810÷90= 250+70= 14×5= 90-28=
120÷3= 13×20= 360÷4= 54÷3=
29.(本题12分)用竖式计算。
308×48= 567×34= 945÷35= 902÷49=
30.(本题12分)用简便方法计算。
五、解答题(共29分)
31.(本题6分)篮球馆会员。篮球馆每年的会费是120元。会员的费用要比非会员低。价格如下:
非会员 会员
32元/时 24元/时
(1)大强去年在篮球馆运动了25时。他是非会员,花费了多少钱?如果他是会员呢?
(2)每年运动超过多少时,购买会员更合适?(可以列表格,也可以列算式)
32.(本题6分)学校要给28名鼓号队员购买一批服装,上衣每件57元,裤子每条43元。给这些队员每人买一套,一共需要多少元?
33.(本题6分)甲乙两个修路队,甲队每天修75千米,乙队每天修125千米,共同修了7天。甲乙两队一共修了多少千米?
34.(本题6分)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冰雪乐园,出发2小时后,超过中点3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汽车还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35.(本题5分)学校进行合唱表演,张老师带950元去买儿童套装衣服,每套衣服93元,到了之后发现店家搞促销,每套便宜20元,这样带去的钱最多买几套衣服?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C
2.C
3.B
4.A
5.C
6.B
7.B
8.A
9.C
10.A
11. 一百三十七亿 137
12. 299997 999999
13. 260 260千米/时 路程÷时间=速度
14. ﹢1545 ﹣28
15. 3/三 红
16. 24 10
17.8,6
18. 周 6
19.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0. 减 除 乘
21. 6 5
22.8
23.× 24.× 25.× 26.× 27.×
28.9;320;70;62;40;260;90;18
29.14784;19278;27;18……20
30.225;600;4200;6500;28;220
31.(1)非会员800元;会员600元(2)超过15时,购买会员合适。
32.2800元
33.1400千米
34.1小时
35.13套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分)
1.(本题1分)下列各数中,( )读出两个零。
A.6006006 B.6600006 C.6060600
【答案】C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读亿级和万级时按读个级的方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据此读出各个数,再进行解答。
【详解】A.6006006读作:六百万六千零六,读了一个零;
B.6600006读作:六百六十万零六,读了一个零;
C.6060600读作:六百零六万零六百,读了两个零。
故答案为:C
2.(本题1分)如图,这是一副三角尺,算出∠1的度数是( )。
A.90度 B.120度 C.105度
【答案】C
【分析】观察题上图可知,∠1是与30°和45°的两个角组成了一个平角,用180°减去30°再减去45°就是∠1的度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80°-30°-45°
=150°-45°
=105°
∠1的度数是105°。
故答案为:C
3.(本题1分)250×6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2 B.3 C.4
【答案】B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计算出250×60的结果,据此判断积的末尾有几个0即可。
【详解】250×60=15000
积的末尾有3个0。
故答案为:B
4.(本题1分)下面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是( )。
A.125×(8+4) B.125×10+8 C.125×8×2
【答案】A
【分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乘这两个数,再把所得的和相加,结果不变,这叫乘法分配律。根据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即可解答。
【详解】A.125×(8+4),125乘8与4的和,可以先分别计算125×8、125×4,再把所得的和相加,结果不变,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符合题意;
B.125×10+8,两个数相乘,所得的积再加一个数,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定义,选项不符合题意;
C.125×8×2,三个数相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定义,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本题1分)贝贝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2,5),那么他同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可能是( )。
A.(2,4) B.(2,6) C.(1,5)
【答案】C
【分析】已知贝贝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2,5),可知贝贝的位置是第2列、第5行; 由于同桌之间的行数是一样的,那么他的同桌位置应是第3列、第5行(3,5)或第1列、第5行(1,5),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贝贝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2,5),那么他同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可能是(1,5)。
故答案为:C
6.(本题1分)计算272÷38时,把38看作40试商,商可能( )。
A.偏大 B.偏小 C.无法判断
【答案】B
【分析】除法计算中,把除数看大了,商就容易偏小,调商时要调大一点,把除数看小了,商就容易偏大,调商时要调小一点,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计算272÷38时,把除数38看作40试商,因为是把除数看大了,所以初商可能偏小。
故答案为:B
7.(本题1分)四年级有368名学生参加秋游,每辆车最多能坐40人,这次秋游至少需要( )辆车。
A.9 B.10 C.11
【答案】B
【分析】用参加秋游的学生数除以每辆车最多能坐的人数,有余数,商加1为最至少需要的车辆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68÷40=9(辆)……8(人)
9+1=10(辆)
这次秋游至少需要10辆车。
故答案为:B
8.(本题1分)240÷80=3,如果被除数乘10,除数除以10,商( )。
A.乘100 B.除以100 C.不变
【答案】A
【分析】240÷80=3,被除数乘10变成2400,除数除以10变成8,则原式变成了2400÷8,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240÷80=3,如果被除数乘10,除数除以10,原式变成2400÷8=300,商是300,是原来的商3的100倍。
故答案选:A
9.(本题1分)淘气班期中考试数学的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淘气考了87分,记作﹢2分,那么笑笑考了74分,应记作( )分。
A.﹢74 B.﹣9 C.﹣11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以平均成绩为标准,平均成绩85分记为0分,超出的记为正分,不足的记为负分,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85-74=11(分),笑笑考了74分,应记作﹣11分。
故答案为:C
10.(本题1分)一个不透明的糖果瓶子里装了10颗糖果(糖果除味道外都相同),有8颗牛奶味的,2颗草莓味的。琪琪从中任意拿出1颗糖果,味道不可能是( )。
A.薄荷味 B.牛奶味 C.草莓味
【答案】A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糖果瓶子里一共有10颗糖果,包含8颗牛奶味和2颗草莓味的,那么两种糖果都有被拿到的可能性,盒子中没有的糖果没有被拿到的可能性;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A.瓶子里没有薄荷味的,所以味道不可能是薄荷味;
B.瓶子里有8颗牛奶味的,所以味道有可能是牛奶味;
C.瓶子里有2颗草莓味的,所以味道有可能是草莓味;
所以琪琪从中任意拿出1颗糖果,味道不可能是薄荷味。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共23分)
11.(本题1分)位于我国贵州的“天眼”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可以接收到13700000000光年外的电磁信号,横线上的数读作(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是( )亿。
【答案】 一百三十七亿 137
【分析】大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读,亿级和万级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亿级和万级读完就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余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8个0,并在末尾添一个“亿”字。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位于我国贵州的“天眼”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可以接收到13700000000光年外的电磁信号,横线上的数读作一百三十七亿,改写成以“亿”为单位是137亿。
12.(本题2分)按规律填一填:;;;( );( )×3=2999997。
【答案】 299997 999999
【分析】99×3=297,第一个因数是2个9,积的中间有1个9,首位是2,末位是7;999×3=2997,第一个因数是3个9,积的中间有2个9,首位是2,末位是7,可以发现积中间9的个数等于第一个因数中9的个数减1,且首位都是2,末位都是7,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99999×3,积的首位是2,末位是7,中间一共4个9,即99999×3=299997;
2999997中间有5个9,因此,第一个因数有6个9,即999999×3=2999997;
13.(本题2分)“和谐号”列车3小时行了780千米,平均每小时可行( )千米,可以写成( ),计算时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 )。
【答案】 260 260千米/时 路程÷时间=速度
【分析】行驶时间是3小时,行驶路程是780千米,用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即为速度,速度的单位是千米/时,据此解答。
【详解】780÷3=260(千米),平均每小时可行260千米,可以写成260千米/时,计算时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路程÷时间=速度。
【点睛】考查学生对行程问题基本公式的应用情况,以及对速度单位的理解。
14.(本题2分)我国泰山的高度是1545米,泰山高出海平面1545米,记作( )米;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水面低于海平面28米,记作( )米。
【答案】 ﹢1545 ﹣28
【分析】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规定其中一个为正,记作“﹢”,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记作“﹣”。如:规定收入为正,记作“﹢”,则支出就为负,记作“﹣”。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通常高出海平面为正,记作“﹢”,和它意义相反的低于海平面为负,记作“﹣”,并且在后面加上对应的数值即可。
因此我国泰山的高度是1545米,泰山高出海平面1545米,记作﹢1545米;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水面低于海平面28米,记作﹣28米。
15.(本题2分)盒子里有10个大小质地相同的球,分别是6个红球、3个绿球、1个黄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有( )种可能,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大。
【答案】 3/三 红
【分析】有几种颜色的球,就有几种可能;哪种颜色的球最多,被摸到的可能性就最大,据此解答。
【详解】有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球,所以任意摸出一个球,有3种可能。
6>3>1,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
盒子里有10个大小质地相同的球,分别是6个红球、3个绿球、1个黄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有3种可能,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
16.(本题2分)水果超市准备把610千克苹果分箱包装,如果按每箱25千克进行包装,这些苹果最多能装( )箱,还剩( )千克。
【答案】 24 10
【分析】
根据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用610÷25求出的商即为可以装的箱数,余数即为剩下的重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10÷25=24(箱)……10(千克)
这些苹果最多能装24箱,还剩10千克。
17.(本题2分)小乐坐在班上的第5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为(5,4),小强坐在班上的第8列第6行,用数对表示为( )。
【答案】8,6
【分析】数对的表示方法是(所在的列数,所在的行数),依此填空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小强坐在班上的第8列第6行,用数对表示为(8,6)。
18.(本题2分)钟面上,分针旋转一周,得到一个( )角,( )时整,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形成平角。
【答案】 周 6
【分析】钟面共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为30°,分针旋转一周,可得到一个周角为360度。平角为180°,6×30°=180°。要使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平角,时针和分针之间共6个大格。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时共6个大格。
【详解】由分析可得:钟面上,分针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周角;6×30°=180°,则6时整,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平角。
19.(本题2分)125(40+8)=□□+□□。这道题运用了( )。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 )。
【答案】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是:a×(b+c)=a×b+a×c,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5(40+8)
=125×40+125×8
=5000+1000
=6000
即125(40+8)=□□+□□。这道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a×(b+c)=a×b+a×c。
20.(本题2分)在计算408×[(30-22)÷4)]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答案】 减 除 乘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既有乘除又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中括号和小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详解】在计算408×[(30-22)÷4)]时,应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运算顺序,注意:既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21.(本题2分)在算式□12÷53中,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
【答案】 6 5
【分析】要使□12÷53的商是两位数,则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大于等于除数,□1大于等于53,□里的数要大于等于6。要使□12÷53的商是一位数,则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小于除数,□1小于53,□里的数要小于等于5。
【详解】在算式□12÷53中,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6;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5。
22.(本题2分)甲数÷乙数=8,如果甲数扩大到原来的4倍,乙数扩大到原来的4倍,商为( )。
【答案】8
【分析】根据商不变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甲数÷乙数=8,如果甲数扩大到原来的4倍,乙数扩大到原来的4倍,此时商不变。
【详解】甲数÷乙数=8,如果甲数扩大到原来的4倍,乙数扩大到原来的4倍,商为8。
三、判断题(共10分)
23.(本题2分)个级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四个计数单位。( )
【答案】×
【分析】根据对整数的数位、数级和计数单位的认识进行判断;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别为个级、万级、亿级;整数的数位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整数的计数单位从右往左依次为: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依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个级的四个计数单位是个、十、百、千。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4.(本题2分)81+67+19=67+(81+19)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答案】×
【分析】本题先改变了加数“67”和“81”的位置,运用了加法交换律,然后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81+67+19=67+(81+19)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此类题时不仅要看到添加小括号运用了加法结合律,还要注意加数位置的改变。
25.(本题2分)小林的位置是(4,5),小夏的位置是(3,5),他俩在同一列。( )
【答案】×
【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4,5)和(3,5),4和3不相同,5相同。
他俩在同一行不在同一列。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6.(本题2分)要使 58÷57的商是两位数, 里的数字一共有5种填法。( )
【答案】×
【分析】根据被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使商是两位数,即被除数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要使 58÷57的商是两位数, 5≥57, >5, =6,7,8,9。
里的数字一共有4种填法。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7.(本题2分)12比8大,所以﹣12摄氏度比﹣8摄氏度的气温要高。( )
【答案】×
【分析】负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号后面的数字越大,负数越小;据此判断。
【详解】12比8大,所以﹣12<﹣8,即﹣12摄氏度比﹣8摄氏度的气温低;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四、计算题(共32分)
28.(本题8分)直接写出得数。
810÷90= 250+70= 14×5= 90-28=
120÷3= 13×20= 360÷4= 54÷3=
【答案】9;320;70;62
40;260;90;18
【解析】略
29.(本题12分)用竖式计算。
308×48= 567×34= 945÷35= 902÷49=
【答案】14784;19278;27;18……2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十位数要跟十位数对齐,数位多的放上面。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的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了;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308×48=14784 567×34=19278
945÷35=27 902÷49=18……20
30.(本题12分)用简便方法计算。
【答案】225;600;4200
6500;28;220
【分析】计算13+25+187时,运用加法交换律,把25和187交换位置,先算13与187的和,再与25相加;
计算(20+4)×25时,运用乘法分配律,把20和4分别与25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
计算42×99+42时,先把算式变形为42×99+42×1,运用乘法分配律,先算99和1的和,再与42相乘;
计算12×65+65×88时,运用乘法分配律,先算12与88的和,再与65相乘;
计算700÷25时,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再把它们的积相除;
计算620-124-276时,运用减法的性质,先算124与276的和,再用620减它们的和。据此计算。
【详解】13+25+187
=13+187+25
=200+25
=225
(20+4)×25
=20×25+4×25
=500+100
=600
42×99+42
=42×99+42×1
=42×(99+1)
=42×100
=4200
12×65+65×88
=(12+88)×65
=100×65
=6500
700÷25
=(700×4)÷(25×4)
=2800÷100
=28
620-124-276
=620-(124+276)
=620-400
=220
五、解答题(共25分)
31.(本题5分)篮球馆会员。篮球馆每年的会费是120元。会员的费用要比非会员低。价格如下:
非会员 会员
32元/时 24元/时
(1)大强去年在篮球馆运动了25时。他是非会员,花费了多少钱?如果他是会员呢?
(2)每年运动超过多少时,购买会员更合适?(可以列表格,也可以列算式)
【答案】(1)非会员800元;会员600元
(2)超过15时,购买会员合适。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会员每小时收费24元,非会员每小时收费32元,大强去年在篮球馆运动了25小时,用乘法计算,分别用会员和非会员的收费去乘25小时即可求出结果。
(2)先用10小时试一下,用24×10+120与32×10比较一下,再依次增加时间,直到非会员的花费要少于会员,这时的时间即为所求结果。
【详解】根据分析计算如下:
(1)32×25=800(元)
24×25=600(元)
答:他是非会员花费了800元;会员花费了600元。
(2)24×10+120=240+120=360(元),32×10=320(元);
24×11+120=264+120=384(元),32×11=352(元);
24×12+120=288+120=408(元),32×12=384(元);
24×13+120=312+120=432(元),32×13=416(元);
24×14+120=336+120=456(元),32×14=448(元);
24×15+120=384+120=504(元),32×16=512(元);
答:每年运动超过15时,购买会员合适。
32.(本题5分)学校要给28名鼓号队员购买一批服装,上衣每件57元,裤子每条43元。给这些队员每人买一套,一共需要多少元?
【答案】2800元
【分析】用每件上衣(裤子)的价钱乘人数,分别求出28件上衣和28条裤子需要的总钱数,再相加求和即可得出一共需要的钱数,计算过程中,注意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详解】57×28+43×28
=(57+43)×28
=100×28
=2800(元)
答:一共需要2800元。
33.(本题5分)甲乙两个修路队,甲队每天修75千米,乙队每天修125千米,共同修了7天。甲乙两队一共修了多少千米?
【答案】1400千米
【分析】先用甲队每天修的长度加上乙队每天修的长度,求出甲乙两队一天修的长度,再乘7,即可求出甲乙两队7天一共修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75+125)×7
=200×7
=1400(千米)
答:甲乙两队一共修了1400千米。
34.(本题5分)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冰雪乐园,出发2小时后,超过中点3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汽车还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答案】1小时
【分析】路程=速度×时间,这辆汽车的速度乘行驶时间,可以算出2小时行驶了(60×2)千米。(60×2)千米减去30千米,可以算出甲地到冰雪乐园路程的一半是(60×2-30)千米,甲地到冰雪乐园路程的一半乘2,可以算出甲地到冰雪乐园有多少千米。甲地到冰雪乐园距离减去已经行驶的路程,可以算出还需行驶多少千米。时间=路程÷速度,汽车还需行驶的路程除以这辆汽车的速度,即可算出汽车还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详解】60×2-30
=120-30
=90(千米)
90×2-120
=180-120
=60(千米)
60÷60=1(小时)
答:汽车还要行驶1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35.(本题5分)学校进行合唱表演,张老师带950元去买儿童套装衣服,每套衣服93元,到了之后发现店家搞促销,每套便宜20元,这样带去的钱最多买几套衣服?
【答案】13套
【分析】
先用93减去20计算出促销后每套的价格,总价÷单价=数量,再用950除以每套的价格,计算出的商就是最多买的衣服套数;据此解答。
【详解】950÷(93-20)
=950÷73
=13(套)……1(元)
答:这样带去的钱最多买13套衣服。
试卷第12页,共13页
试卷第1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