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30 21:3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能力的是( )。
A.平玻璃片 B.一滴水珠 C.奶奶的老花镜
2.下列叙述不属于昼夜交替对动物产生的影响的是( )。
A.蜜蜂在白天开花时采蜜 B.猫头鹰白天休息,晚上捕食
C.鸟类受到惊吓飞走 D.蝗虫迁飞时遇到云遮住太阳就会停飞
3.下列属于微生物的是( )。
A. B. C.
4.LED手电筒使用时输出的能量形式是( )。
A.电能 B.光能 C.机械能
5.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
A.先将碘液滴在载玻片中央,再将洋葱表皮放入并展平
B.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C.将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再加一滴碘液,然后盖上盖玻片
6.下列方法中,撬动大石头最省力的是( )。
A. B. C.
7.斧头砍树是运用( )原理。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8.下列方法中,不能增大电磁铁磁力的是( )。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线圈圈数 C.增加导线长度
9.下列传播信息的方式中,能让我们直观生动地获取信息的是( )。
A.阅读书本 B.看视频 C.听广播
10.下列电器的功能部分没有用到电动机的是( )。
A. B. C.
11.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白昼和黑夜的交替 C.四季变化
12.文字信息和视频信息相比,传播效果( )。
A.文字信息更优 B.视频信息更优 C.各有优劣
二、填空题
13.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 的滑轮叫做 。定滑轮的作用是 。
14.近一段时间,我国多地处于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时段。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是由 组成的,但没有细胞壁。由于小,很难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在 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得到。
15.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
16.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 ;一连几个月见不到太阳,都处在黑夜之中的日子叫 。
17.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 理论,波兰科学家 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日心说”观点,法国科学家傅科用 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18. 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 片具有相同特点的器物,都具有 功能。放大倍数与中间的 直接有关。
三、判断题
19.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24小时)。( )
20.昼夜交替和四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一样的。( )
21.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就越大,观察到物体的图像就越小。( )
22.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观察到灰尘的颗粒大小很均匀。( )
23.我们可以根据放大镜镜片的特点,自己制作一个放大镜。( )
24.电动汽车的制造和使用的全过程都不会污染环境。( )
四、连线题
25.请将下列物体与其“工作”或运动所依靠的能量形式进行连线。
太阳能热水器 电能
热气球升空 太阳能
电脑开机 核能
核电站发电 风能
放风筝 热能
五、简答题
26.举两个例子说说你用过什么工具和技术,用它们来做来什么?如果没有这些工具,会有哪些不方便?
27.有一个很高的塔,要修建一个能登上塔顶的梯子,要求梯子既要容易攀登又要占地面积小,应该怎样修?
28.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斜面?
29.小科在观察过程中,看到的图像主体在视野的右下角,如果想把图像主体移到视野中央,他应该怎么操作?
30.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为什么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
六、实验题
3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电磁铁时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
猜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猜想C:改变线圈匝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会发生改变。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该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以下三组实验装置。
(1)电磁铁是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通过比较 和 两个实验装置,可以验证猜想B。
(3)图中的三组电磁铁中,磁性最强的是( )装置。
A.甲 B.乙 C.丙 D.一样强
(4)当用小磁针靠近乙装置铁芯右端的钉尖时,小磁针的N极被吸引,则乙装置铁芯右端的钉尖是 极;此时若想改变该电磁铁的南北极,最简单的方法是 。
(5)通过对这三组实验装置的研究,以上三个猜想中可以被得到证实的是( )。
A.猜想A和B B.猜想A和C
C.猜想B和C D.三个猜想都可以
(6)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电磁起重机来分拣废弃钢铁材料,它主要利用电磁铁( )的性质。
A.南北极能发生改变 B.能指示南北方向
C.有南北极 D.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B B A B C B C
题号 11 12
答案 C C
1.A
【详解】放大镜: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角(视角)。凸透镜是最简单的放大镜,平面玻璃不是凸透镜,不具有放大能力。
2.C
【详解】昼夜节律指生命活动以一天为周期的变动。发光菌的发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摄食、躯体活动、睡眠和觉醒等行为,都是昼夜节律的表现。蜜蜂在白天开花时采蜜、猫头鹰白天休息,晚上捕食、蝗虫迁飞时遇到云遮住太阳就会停飞等都是昼夜交替对动物产生的影响;鸟类受到惊吓飞走属于应激反应。
3.B
【详解】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以及病毒,它个体微小、种类繁多、与人类关系密切。蚂蚁属于昆虫,是动物,不是微生物。草履虫是由单细胞构成的,是微生物。洋葱表皮只是洋葱的一些细胞,故选B。
4.B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LED手电筒在使用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照明时主要使用光能。
5.B
【详解】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的方法是先盖盖玻片,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用碘液处理装片的目的是使细胞核染色,便于观察。可见B符合题意。AC的操作都是错误的。
6.A
【详解】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如图所示,小明用杠杆移开院子里的大石头,取出珍藏在石头下的彩色玻璃珠。撬动大石头时,杠杆A点位置相对不动,撬动大石头最省力。
7.B
【详解】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斧头砍树是运用斜面原理。
8.C
【详解】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大小、铁芯粗细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性弱;电池多,则磁性强。增加电池数量、增加线圈圈数都能增大电磁铁磁力,增加导线长度不能增大电磁铁磁力。
9.B
【详解】相比传统的图文,视频不仅具有轻量化的特点,而且信息量大、表现力强、直观性好。
10.C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饭锅利用的是电阻器将电能转化成内能;电风扇和洗衣机多用到了电动机。
11.C
【详解】A.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白昼和黑夜的交替是因为地球是一颗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且地球自转产生的,B不符合题意;
C.四季变化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C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C
【详解】文字信息和视频信息在传播效果上各有优劣。文字信息适合深入思考和反复研读,而视频信息则更适合直观、生动地传达信息。故选C。
13. 随重物移动 定滑轮 改变用力的方向
【详解】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用力的方向。
14. 细胞 电子
【详解】 支原体是由细胞组成,是已知的可以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也是最小的原核细胞。它是一种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原核微生物,它们的突出特点是没有细胞壁。支原体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是一两千倍,但是不能看清支原体。
15.微生物
【详解】细菌、霉菌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6. 极昼 极夜
【详解】极昼和极夜是极圈内特有的自然现象,极昼和极夜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是地球沿着倾斜的地轴自转所造成的结果。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还围着地轴自转且地轴倾斜,导致阳光总是直射极地,就产生了极昼现象,反之照不到的一面就产生了极夜现象。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极昼,都处在黑夜之中的日子叫极夜。昼指的白天,夜指的是夜晚。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极昼;一连几个月见不到太阳,都处在黑夜之中的日子叫极夜。
17. 地心说 哥白尼 傅科摆(或摆)
【详解】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 旋转;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他认为太阳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法国科学家傅科用傅科摆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18. 放大镜 放大镜 放大 凸度
【详解】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片具有相同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凸度直接有关。
19.√
【详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24小时)。题干表述正确。
20.×
【详解】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冷热有差别,就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题干错误。
21.×
【详解】通过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对观察到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反之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题干错误。
22.×
【详解】灰尘是细干而成粉末的土或其它物质的粉粒,被化为微细部分的某物;细的粉末,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毫米之间。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灰尘的颗粒大小是很不均匀的,差异较大。故该说法是错误的。
23.√
【详解】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中央越厚,放大的倍数越大。我们可以根据放大镜镜片的特点,自己制作一个放大镜,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4.×
【详解】电动汽车的制造过程涉及能源的使用,包括原材料提取、材料加工、组装和测试等环节。这些过程中需要消耗电力和燃料,产生一定的碳排放和其他污染物,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25.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太阳能热水器利用了太阳能;热气球升空利用了热能;电脑开机利用了电能;核电站发电利用了核能;放风筝利用了风能。
26.例如:用手机打电话,用温度计测量体温。如果没有手机人们沟通起来就很不方便,有了急事不能很快联系到当事人。如果没有温度计就不能及时掌握病人的病情。
【详解】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情更加省力、方便。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不同的工具也有不同的科学道理,比如用手机打电话,如果没有手机人们沟通起来就很不方便,有了急事不能很快联系到当事人。
27.绕着塔修建S形的梯子
【详解】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绕着塔修建S形的梯子,这样占地面积小,S形梯子又是斜面的变形,比较省力。
28.螺钉、楼梯和引桥
【分析】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省力但是费距离。距离比和力比都取决于倾角: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较长,则省力越大,但费距离。
【详解】斜面是人们非常熟悉,每天都会遇到或用到的一种简单机械,例如:螺钉、楼梯和引桥等。
29.将标本向右下角移动。
【详解】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象在右下角,如果要将图象移到中央,应该把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30.因为地球是球体。
【详解】人们根据大量的观测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球形的。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形的;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31.(1) 线圈 铁芯
(2) 甲 乙
(3)A
(4) S 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
(5)D
(6)D
【分析】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线圈的匝数、线圈中电流的大小、线圈中铁芯的粗细。
【小题1】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线圈通电产生磁场,铁芯增强这个磁场,使得电磁铁具有磁性。
【小题2】猜想B提出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为了验证这一点,需要比较在相同线圈匝数下,不同电流大小的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因此,通过比较甲和乙两个实验装置,如果甲装置的电流大于乙装置,且甲的磁性更强,则可以验证猜想B。
【小题3】根据题目描述,线圈的匝数越多,线圈中的电流越大,铁芯越粗越长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甲装置的电流最大且线圈匝数最多,那么可以判断甲装置的电磁铁磁性最强。故选A。
【小题4】当小磁针的N极被吸引时,说明乙装置铁芯右端的钉尖是S极,因为异极相吸。
要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最简单的方法是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这样会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电磁铁的极性。
【小题5】猜想A可以通过观察电磁铁在通电和断电时的磁性变化来验证;
猜想B可以通过比较甲和乙,不同电流下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来验证;
猜想C可以通过比较甲和丙来进行验证;
故选D。
【小题6】电磁起重机利用的是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的性质。这使得电磁铁可以在需要时吸附钢铁材料,在不需要时释放,从而实现高效的物料搬运。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