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1有多少块糖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1有多少块糖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30 19:3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数学 (学科)
年级 二年级
课题 有多少块糖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习乘法积累活动经验。 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把相同数连加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境列连加算式。
难点 理解相同加数及其个数的含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
学生用具 糖果
板 书 设 计 有多少块糖 一行一行地数 5+5+5=15(块) 一列一列地数 3+3+3+3+3=15(块)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备注
口算 谈话导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76+10= 57-50= 19+36= 66-28= 大家看,老师这有一袋糖,大家想吃吗? 先猜一猜大约有多少块?能说一说你的根据吗? 想准确地知道究竟有多少块,应该怎么办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数一数,有多少块糖? (板书课题:有多少块糖) 活动一:摆一摆,数一数 1.大家说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知道有多少块糖,现在同学们就用准备好的学具代替糖果数一数。 2.交流数法,体会数法多样化。 谁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数法?到前面展示一下。谁还有不一样的数法? 3.整理数法,体会相同数连加的抽象过程。 (1)(出示)我们再看看大家刚才交流的数法。(依次出现:1个1个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 观察这些数法,有什么发现?(数的方法不一样,但是结果都相同) (2)我们一同来体会一下每一种数法。(一边出示,学生一同来数) 这一次你又有什么不同的发现?(数的次数不同,但结果都一样) 每一次数的块数少,数的次数就多;每一次数的块数多,数的次数就少) (3)还想再数一数其他东西吗?(出示教材17页1) 先说一说你打算怎么数?独立完成后到前面汇报。 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数出物体的数量了。老师这还有一些糖果。 活动二:数一数,填一填(多角度数数) 4.(出示)这些糖果的摆法和刚才大家数的糖果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这样摆感觉怎么样?(整齐)怎么摆的才能整齐呢? (1)按行数 像这名同学说的,我们一行一行的数,就是按行数。每行有7块糖,有2行。一共有14块。 谁能够再像这样数一数。 (2)按列数 这样叫按行数,还可以怎么数呢? 竖着一列一列的数,叫按列数。谁还能用这样的语言再数一数。 (3)每一种糖果横着数和竖着数,你有什么发现?(我们观察横着看是2个7,竖着看是7个2,但是结果都一样) (3)巩固多角度数法 大家再次按照这两种数法再数一数这些糖果,并把书上补充完整。 活动三:说一说,算一算(根据数法列出连加算式) 5.其实这两种数法也可以用算式表示。独立完成,并汇报。老师巡视,发现易错问题,解决明晰。 6.引导观察,结合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强调有几个几。(老师及时板书) 5+5+5=15(块) 还可以怎么样列式呢? 3+3+3+3+3=15(块) 7.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小结:一幅图,无论横着数还是竖着数,结果都是一样的。 1、完成教材第17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圈一圈,再说说怎样数的。 2.教材第17页第2题。 2.教材第17页第3题。 这是一张格子图。有多少个格子呢?数一数,填一填。独立完成,汇报。如果按照这样数,有几个几?可以怎么列式呢? 4.教材第4题。 (1)出示:观察小青蛙是怎么跳的?跳了几次,每次跳多少格?是几个几相加?怎么列算式? (2)这一次呢?仔细观察后能像刚才那样完整的说一说吗? (3)拓展感知乘法的简便。小青蛙还要跳,你看它这次是怎么跳的呢?如果小青蛙这样一直跳下去,我们要一直这样相加,感觉怎么样? 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那么这节课,通过数一数糖块有多少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呢? 通过学生爱吃的糖果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体会怎样数数更方便。 让学生从两个角度数数。 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几个几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乐趣。 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以致用,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