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撕、捏制鱼。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鱼儿游游》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3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鱼的美,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鱼;
2、能用绘画、粘贴或剪纸等多种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大海吗?
(见过),今天老师也想带小朋友去那美丽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游一番!想不想去?(想)
师:好,那接下来就请小朋友认真欣赏海底世界,看看海底世界里都有什么美景?(学生欣赏《海底世界》视频)
师:孩子们,好看吗?那谁来说说你看到什么了?
生:鱼。
师:是啊,海里有许多美丽的鱼儿,那你看到的鱼是什么样的?(红色的鱼,绿色的鱼,各种花纹的鱼,有斑点的鱼。)
师:海里有五颜六色,不同花纹的鱼儿,那鱼儿在干什么呢?
生:在海里游来游去。
师小结:其实,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是蓝色的海洋,在这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着各种五彩缤纷、形状各异的鱼,他们在海洋里快活地游着,同时也上演着许多精彩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鱼儿的世界去看一看,好吗?(好)。(板书课题-鱼儿游游)
(设计意图:精彩的视频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
活动2【讲授】看鱼辩鱼,感知鱼儿形状
师: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很聪明,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要考考大家,大家怕吗?
生:(不怕)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鱼儿,大家请仔细观察这些鱼儿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生: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鱼儿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生:
师: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形状?生: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把那些形状变成鱼呢?生:
轻松一刻:
师小结:小朋友,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比较,我们发现鱼儿外形美,花纹美,颜色美。
活动3【练习】三、渗透技法,自我表现
1、想一想:你会用什么美术的方法来表现鱼儿呢?(用彩色笔画、用彩纸剪贴、用彩纸撕贴、用橡皮泥制作等);
生:可以用彩色笔画出来。
师:真不错,你说出第一种方法——画。那还有什么方法呢?
生:还可以用彩纸画出鱼儿,再用剪刀剪下来。
师:你说得真好,这是第二种方法——剪。谁再来说说第三种方法?
生:用手撕出鱼儿。
师:对啊,我们还可以用灵巧的小手撕出鱼儿来,好,谢谢你请坐。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生:用橡皮泥捏鱼儿。
师:太好了,通过小朋友的发言,老师归纳出这几种方法:画,剪,撕,捏都可以表现出美丽的鱼儿。(而且还可以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
2、欣赏范作 ━━ 学生作品。
师: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鱼,不仅因为鱼美丽、可爱,还因为他象征着吉祥和富裕,所以人们喜欢用鱼来装饰和美化我们的生活。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作品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别的小朋友的鱼儿作品,看看它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完成作品的。(课件出示用各种材料创作的鱼)(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在学生感受鱼儿美丽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活动4【测试】四、创作
师:我们欣赏了海底世界里美丽的鱼儿,又欣赏了小朋友们各种漂亮的作品,小组讨论:你准备采用哪些方法来表现你心中的鱼?(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做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生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心中最美丽的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师:现在同学们就和你小组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可以剪、可以画、可以捏将你们心中最美丽的鱼表现出来吧!师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小组合作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一条鱼儿并装饰。
师巡视指导(循环播放音乐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美的熏陶。)。
活动5【测试】五:展示评价,情感升华
1、指导学生把鱼儿“摆”上布置美丽“海底世界”;
2、学生各抒己见,发表感想。(哪条鱼儿最好看,为什么?引导学生从色彩上、形状上、花纹图案上、材料运用上进行评价)
3、师小结:小朋友,鱼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鱼类,我们也要爱护海洋,如果我们的海洋更加美丽,让我们的鱼儿朋友更加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快乐生活。
课件11张PPT。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 鱼儿游游鱼儿们都有些什么?相同点:身体鱼儿们都有哪些不同?请欣赏做一做 小组合作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一条鱼儿并用自己喜欢的花纹进行装饰暂停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