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商鞅变法必考17个考点+材料题
1、战国时期,效果最为显著的变法是什么变法
答 :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3、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时候,产生的新的阶级是什么
答 :地主阶级
4、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富国强兵,以求在兼并战争中获得胜利。
5、商鞅变法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 :公元前356年
6、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王是哪一位
答:秦孝公
7、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哪些
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建立县制,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维 护国君的利益,得到国君支持)(法家思想)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是后来商鞅被害死的原因)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法家思想)
经济: (1)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最能体现变法的封建 性质,得到地主阶级支持)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国富,得到农民支持)
(3)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得到商人支持)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战斗力增强)
8、商鞅变法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答 :县制
9、商鞅变法中哪一条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
答: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10、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什么
答:封建性质的改革
11、商鞅变法中哪-条最能体现变法的封建性质
答: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12、商鞅变法中哪一条能够增强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答 :奖励军功
13、商鞅变法后,秦国人升官发财的方式有哪些
答 :多生产粮食、多织布;立军功。
14商鞅变法的影响有哪些
答: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15、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②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③商鞅个人敢于与旧势力坚决斗争;
16、商鞅具有的品质有哪些
答:坚持真理,不畏艰难,敢于和顽固势力作斗争,勇于创新。(记2点)
17、商鞅变法的启示有哪些
答:①改革是强国之路;
②改革要具有创新精神;
③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记2点)
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商鞅以改革家的胆略和气魄,克服重重阻力,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了全面改 革,商鞅最终被车裂而亡,但他制定的新法却继续推行。历史证明,就不会有后来的 秦始皇统一全国。
(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1)为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
(2)观点:变法是富国强兵之道。
论述:商鞅变法实行鼓励耕织,促进了经济发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加强,成为战国 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
结论: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 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夏殷不易(改变)礼而 亡。反古者不可非,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 · 商君列传》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 徭役)(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 · 商君列传》 材料三: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
之,务耕织,修守战之备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卫鞅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 他的理论属于哪家学派的思想
(2)卫鞅的变法得到了哪位君主的支持 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回答,变法的内容会受到什么人的支持 又会受到什么人的反对 并说
明理由(支持者与反对者各写一例)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案】(1)商鞅;法家
(2)秦孝公;富国强兵.
(3)支持:农民,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反对:贵族,奖励军功
(4)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 六国奠定了基础。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 人;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
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什 么
(2)材料所述改革发生在什么时期哪一国 法令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一项是什 么
(3)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 请说明理由。
【答案】(1)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 派官吏治理。
(2)战国时期;秦国;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达到了;理由:商鞅变法之后,军队战斗力提高,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使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提 高,他也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向土 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摘编自王耀海《商鞅变法研究》
材料三:(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 治……居五年,秦人富强。
--司马迁《史记 · 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齐桓公。
(2)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3)商鞅变法废除了旧贵族特权,加强了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 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改革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推动力等。
5.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 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夏殷不易(改变)礼而 亡。反古者不可非,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 · 商君列传》
材料二: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 除其徭役)(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不得为属藉(享受特权)。
——摘自《史记 · 商君列传》 材料三:从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战况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材料四: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 之,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卫鞅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 他的理论属于哪家学派的思想
(2)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秦军的战况如何,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该战况的取得与商 鞅变法中的哪一措施有直接的关系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案】(1)秦孝公。法家。
(2)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 役。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3)胜多败少。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和土地。
(4)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 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图1
图2
材料二: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 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摘编自王耀海《商鞅变法研究》
材料三: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本国的经济和军事 实力大大提高,他也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
——司马迁《史记 · 商君列传》
(1)结合材料一,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 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他”指谁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称霸打出的政治口号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铁器农具广泛使用;牛耕技术推广。
(2)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服兵役, 多立军功。
(3)齐桓公;“尊王攘夷”。
(4)商鞅变法废除了旧贵族特权,加强了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 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勇于变革;改革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 历史发展的规律。
7.农业是安天下稳民生的战略产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分地之利,制耒耜。
—— 《白虎通》
(1)据材料一,归纳出“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分析材料中他“教 民农作”的原因
材料二:《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就是指奴隶在 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
—— 《中国古代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及影响。
材料三:商鞅变法时期所形成的农本思想与激励政策,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成效显 著,主要表现在:确立了以农为本的战略思想;制定了激励农业发展的土地政策;实 行了因地制宜的人口管理政策;明确了新的名利分配标准激励农业发展等。
——李维林、赵梦涵《商鞅的农本思想与激励政策析论》
(3)概括材料三中“制定了激励农业发展的土地政策”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变法成功的原因。
【答案】(1)原始农业的产生;人民众多。
(2)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出现;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加速社会转型(促使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3)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8.材料解析题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 材料: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图一铁制农具
图二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 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 食货志》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 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
(4)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有人说他死了变法也就失败了, 你同意吗 为什么
【答案】(1)历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器牛耕。
(2)历史事件:商鞅变法。主要措施:①奖励耕战(耕织),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3)联系:①因果联系;②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材料二 诸侯国的变法。
(4)①原因:商鞅变法触犯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
②表态:不同意.判断改革是否成功,顺应了社会潮流;商鞅虽死,使秦国国力大增。
9.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乱纷争局面的出现,社会的经济政治等领域都发生了大的变 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 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 · 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哪两种新农业生产工具
(2)材料二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数量和春秋初期对比,出现了什么变化 据此指出春秋战 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何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归纳“商君”的改革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答案】(1)铁器、牛耕。
(2)减少;有利于民族交融,国家统一。
(3)变法使得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
基 础 。
(4)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大动荡。
10.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方法,只 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 · 商君列传》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 役)(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摘自《史记 · 商君列传》
材料三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 务耕织,修守战之备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卫鞅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 他的理论属于哪家学派的思想
(2)卫鞅的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 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3)变法中哪项内容遭到旧贵族强烈反对
(4)根据材料三,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5)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答案】(1)商鞅;法家。
(2)秦孝公;奖励生产。
(3)奖励军功。
(4)使秦国富强起来,为后来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