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素养质量检测卷五-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素养质量检测卷五-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31 05:5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期末素养质量检测卷五-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 )的涂色部分能用表示.
A. B. C.
2.如下图中的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比( )长。
A.甲 B.乙 C.一样
3.三位数减三位数,它们的差是( )。
A.两位数 B.三位数 C.一位数或两位数或三位数
4.希望小学8:30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第一节下课时间是( )。
A.8:50 B.9:10 C.9:20
5.壮壮跟随爸爸参与全民健身运动打卡活动。今天的打卡项目是一千米跑步。爸爸已经跑了490米,壮壮还剩630米没有跑,现在跑得多的是( )。2-1-c-n-j-y
A.爸爸 B.壮壮 C.无法比较
6.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体重大约是( )。
A.300千克 B.30千克 C.30克
二、填空题
7.冷饮店上午卖出雪糕119根,下午卖出399根,今天大约卖出雪糕( )根。
8.如图,铅笔长( )毫米。
9.东莞篮球中心A档区一楼座位有350个,二楼座位有410个,已经卖出628张票,还有( )张票没有卖出。
10.一个长方形,长是18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11.小明非常喜欢读书,他计划每天读10页,他一周能读多少页?用加法列式为( ),用乘法列式为( ).
12.一个数比1000少370,这个数是( ),1000比一个数少370,这个数是( )。
13.明明排队去做操,从前数明明排第8,从后面数起也是排第8,这一排一共有( )个小朋友。
14.用两个周长12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15.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
16.秒针从12起走一圈再回到12,正好走了( )秒,这时分针走了( )小格,也就是( )分,所以1分=( )秒。
三、判断题
17.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8,走了25分钟。( )
18.甲数是乙数的18倍,则甲数=18×乙数。( )
19.烧一壶水大约要用15分钟。( )
20.把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2次,展开后每份是这张纸的。( )
21.明明第一天晨跑了532米,第二天晨跑了417米,两天一共大约晨跑了950米。( )
四、计算题
22.直接写出得数。
36+42= 37+25= 1000-700= 80-24=
502+308= 480+220= 650-430= 273-200=
23.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24.用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30×3+78 (506-485)×3 12×(106-99)
五、作图题
25.请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周长是24厘米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每个方格的边长代表1厘米)
六、解答题
26.科技园内上午有游客892人,中午有265人离开。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园内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21教育网
27.
(1)三件商品中,最贵的与最便宜的相差多少元?
(2)妈妈带700元,可以买哪两件商品?
28.一顶帽子的价钱是18元,一双鞋的价钱是这顶帽子的4倍,一件上衣的价钱是这双鞋的2倍,一件上衣的价钱是多少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9.如图是由3个相同的长方形部分重叠组成,后一个长方形的顶点正好是前一个长方形的中心,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小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30.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小时走4千米,6小时可以到达。甲地与乙地相距多少千米?如果骑自行车,每小时行8千米,需要几个小时可以到达?【版权所有:21教育】
31.
(1)爸爸想买一辆自行车和一部照相机,一共需要多少钱?
(2)开饭店的叔叔想买3个微波炉,需要多少钱?
32.张老师从家到学校要走1800米,他走了400米后又回家取笔盒,这样他从家到学校共走了多少米?
33.申通快递公司上午接了289个订单,下午接了352个订单,今天准备600张快递单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张快递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4.育才小学四年级有6个班,每班45人,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其中男生有145人,女生有多少人?
35.水果店运来大、中、小三筐苹果,小筐的重量是中筐的一半,大筐的重量比中筐多24千克,是小筐的6倍,水果店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参考答案:
1.C
【解析】略
2.C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观察题意可知,甲和乙的周长都由一条宽、一条长和中间的曲线组成,所以甲和乙的周长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图中甲和乙的周长相比较,甲和乙的周长一样大。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周长的定义。
3.C
【分析】三位数减三位数,差可以是三位数,也可以是两位数,还可以是一位数,可以举例证明,据此解答。
【详解】900-200=700,差是三位数,
900-850=50,差是两位数,
900-898=2,差是一位数,
所以三位数减三位数,差可能是一位数或两位数或三位数。
故答案为:C
4.B
【分析】根据开始上课的时间+每节课的时间=下课时间,代入时间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8时30分+40分=9时10分
第一节下课时间是9时10分;
故答案为:A
5.A
【分析】根据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将1千米转化成1000米,再根据题意,用减法求出壮壮跑了多少米,再与爸爸跑了的作比较,求出现在跑得多的是谁,据此解答。
【详解】1千米=1000米
1000-630=370米
490米>370米
所以现在跑得多的是爸爸。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千以内的数的减法,解题关键在于根据千米和米的进率将千米换算成米。
6.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大小的认识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小学生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即30千克。
【详解】根据生活经验可知: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体重大约是30千克。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7.520
【分析】求今天卖出雪糕多少根,就是求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根,把上午和下午的根数相加;求大约卖出多少根,即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把加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口算出得数。据此解答。
【详解】119+399≈120+400=520(根)
所以,今天大约卖出雪糕520根。
8.70
【分析】笔的起点不是在“0毫米”刻度线上,而是在“5毫米”的刻度线上,终点在7和8的中间的“75毫米”上,则铅笔的长度就是70毫米。21*cnjy*com
【详解】75-5=70(毫米)
则铅笔长70毫米。
9.132
【详解】用一楼座位数加上二楼座位数,求出座位总数,再减去已经卖出票的数量,求出没有卖出票的数量。
【分析】350+410-628
=760-628
=132(张)
还有132张票没有卖出。
【点睛】本题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10. 9 54
【详解】略
11. 10+10+10+10+10+10+10=70(页) 10×7=70(页)
【解析】略
12. 630 1370
【分析】根据整数减法的意义列出算式1000-370计算即可求解;
根据整数加法的意义列出算式1000+370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1000-370=630
1000+370=1370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15
【分析】当两部分有重复时,从和中减去重复的部分,就是原来的总数。因此用8加8后,再减1 ,即可计算出这一排的总人数,依此解答。www.21-cn-jy.com
【详解】8+8-1
=16-1
=15(人)
这一排一共有15个小朋友。
【点睛】熟练掌握集合问题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18
【详解】略
15.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这个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详解】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及写法,属于基础知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来源:21cnj*y.co*m】
16. 60 1 1 60
【分析】在钟面上,一周分成12个大格,一个大格又分成了5个小格,秒针每过一小格分别是1秒,分针每过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时、分、秒相邻的进率都是60,即1分=60秒,据此解答即可。【出处:21教育名师】
【详解】秒针从12起走一圈再回到12,正好走了60秒,这时分针走了1小格,也就是1分,所以1分=60秒。
17.√
【分析】根据对钟表的认识,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8,一共走了5个大格,即5个5分钟,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8-3)
=5×5
=25(分钟)
所以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8,走了25分钟,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钟表的认识。秒针走1大格是5秒,分针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18.√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甲数是乙数的18倍,则甲数=18×乙数。
故答案为:√。
【点睛】要求一个数的几倍,用这个数乘倍数解答。
19.√
【分析】常见的时间单位有秒、分钟和时等。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烧一壶水需要的时间用“分钟”作单位。www-2-1-cnjy-com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烧一壶水大约要用15分钟。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0.×
【分析】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2次,则这张长方形纸被平均分成了(2×2)份,根据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取其中的份数,依此判断。
【详解】2×2=4(份),把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2次,展开后每份是这张纸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先计算出这张长方形纸被平均分成的份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
【分析】将两天晨跑的路程加起来,根据整数加法的估算方法,将532看作530,将417看作420,求出两天一共大约晨跑的路程。
【详解】532+417
≈530+420
=950(米)
则两天一共大约晨跑了950米。
故答案为:√。
【点睛】整数加法估算时,将加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22.78;62;300;56;
810;700;220;73
【解析】略
23.772;47;1324;890;
909;178;319;217
【分析】根据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再在个位上加10再减,十位不够减就从百位退1。再在十位上加10再减。
【详解】
验算: 验算:
验算: 验算:
验算: 验算:
验算: 验算:
24.168;63;84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详解】30×3+78
=90+78
=168
(506-485)×3
=21×3
=63
12×(106-99)
=12×7
=84
25.
(长方形的画法不唯一)
【详解】
先依据周长已知,利用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分别确定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及正方形的边长,进而可以作出符合要求的图形。
【解答】
解: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是24厘米,
所以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分别为7厘米和5厘米,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
于是作图如下: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依据周长已知确定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及正方形的边长,进而作出符合要求的图形。
26.1030位, 1295位
【详解】892-265+403
=627+403
=1030(人)
1030+265=1295(人)
答:这时园内有1030位游客,园内全天来了1295位游客。
27.(1) 370元 (2) 可以买吸尘器和台灯两件商品或可以买榨汁机和台灯两件商品
【详解】(1)530>280>160 530-160=370(元)
答:最贵的与最便宜的相差370元.
(2)530+160=690(元) 690<700
答:可以买吸尘器和台灯两件商品.
或160+280=440(元) 440<700
答:可以买榨汁机和台灯两件商品.
28.144元
【分析】先用一顶帽子的价钱乘4计算出一双鞋的价钱,然后用一双鞋的价钱乘2计算出一件上衣的价钱即可,依此计算。21cnjy.com
【详解】18×4=72(元)
72×2=144(元)
答:一件上衣的价钱是144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倍的认识,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9.周长是50厘米.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图示,最上面的长方形的周长为(6+4)×2=20(厘米),下面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都是(6+4+6÷2+4÷2)=30(厘米),因此重叠后图形的周长是50厘米.据此解答.21·cn·jy·com
解:(6+4)×2+(6+4+6÷2+4÷2)×2
=10×2+(10+3+2)×2
=20+15×2
=20+30
=50(厘米).
答:重叠后图形的周长是50厘米.
【点评】认真看图,找出重叠的部分,然后列式解答.
30.24千米;3小时
【分析】先用每小时走的4千米乘需要走的时间6小时,计算出甲地到乙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再用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除以8,即可算出骑自行需要几小时才能到达。据此解答。
【详解】4×6=24(千米)
24÷8=3(小时)
答:甲地与乙地相距24千米;骑自行车需要3小时。
31.(1)1327元;(2)1575元
【分析】(1)一辆自行车的价钱加一部照相机的价钱即可解答。
(2)一个微波炉的价钱乘3即可解答。
【详解】(1)328+999=1327(元)
答:一共需要1327元。
(2)525×3=1575(元)
答:需要1575元。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和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他从家到学校共走了2600米
【详解】试题分析:他走了400米后又回家取笔盒,那么他比原来要多走了两个400米,用多走的路程加上原来的路程即可.2·1·c·n·j·y
解:400+400+1800,
=800+1800,
=2600(米);
答:他从家到学校共走了2600米.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出他比原来多走的路程,进而求解.
33.不够,差41张
【分析】将上午接订单数量加上下午接订单数量,求出订单总数量,再与快递单数量比较大小。若不够,用订单总数量减去快递单数量解答。21·世纪*教育网
【详解】289+352=641(个)
641>600
641-600=41(张)
答:不够,还差41张。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加法的计算,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4.270人,125人
【详解】试题分析:四年级有6个班,每班45人,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用每班人数乘班数即得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45×6.根据减法的意义可知,用总人数减去男生人数,即得女生有多少人.21*cnjy*com
解:45×6=270(人),
270﹣145=125(人);
答:四年级共有270人,女生有125人.
点评:乘法的意义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首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四年级共有多少学生是完成本题的关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5.54千克
【分析】小筐的重量是中筐的一半,则中筐的重量是小筐的2倍。大筐的重量是小筐的6倍,则大筐的重量比中筐多小筐的4倍。大筐的重量比中筐多24千克,则小筐重量的4倍是24千克,小筐重量是24÷4=6千克。用小筐的重量乘2,求出中筐的重量。用小筐的重量乘6,求出大筐的重量。再将三个筐的重量相加求出苹果总重量。
【详解】24÷(6-2)
=24÷4
=6(千克)
6×2=12(千克)
6×6=36(千克)
6+12+36=54(千克)
答:水果店共运来54千克苹果。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小筐重量的4倍是大筐比中筐多的重量,进而求出小筐的重量,再进一步解答。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教育网(www.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