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评试卷(含答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测评试卷(含答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31 08:5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期末测评试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如图:小林看小强在( )方向。
A.西偏南40° B.北偏东50° C.东偏北50°
2.明明看一本书,已经看了这本书的,正好是32页,这本书一共有( )。
A.8 B.32 C.128
3.8千克油,第一次倒出,第二次倒出千克,还剩( )千克。
A.4千克 B.5.75千克 C.7.5千克
4.实验小学合唱队昨天有37人按时参加了训练,有2人请病假,1人请事假,合唱队昨天的出勤率是( )。
A. B. C.
5.如图,甲、乙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甲三角形面积的,相当于乙三角形面积的,甲、乙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 )。
A.5∶9 B.9∶25 C.25∶9
6.安安在研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将圆平均分成16份,拼成一个近似的梯形(如图)。此时,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当于圆的( )。
A.直径 B.周长 C.周长的一半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7.36÷40=( )∶20=( )(填小数)=( )%。
8.瓢虫和蚂蚁从同一地点出发,各自到达了图中的位置,那么瓢虫在蚂蚁的( )偏( )°方向( )m处。
9.一个圆的半径由2厘米增加到4厘米,周长增加了( )厘米。
10.一根5.4米长的竹竿,全长的插到地里,露出地面部分占全长的( ),露出地面部分长( )米。
11.一杯含盐率为5%的盐水,重100克。在这杯盐水中加入25克盐,这时,这杯盐水的含盐率是( )%。
12.有一批零件需要加工,李师傅单独做需要6天完成,张师傅单独做需要4天完成。如果两人合作,( )天能加工完。
13.一个盒子中放有红、黄、蓝三种大小一样的小球,个数统计如图。
(1)红、黄、蓝三种球的个数比是( )。
(2)如果从盒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 )色球的可能性最小。
14.一张长方形硬纸板,正好可以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如图)已知长方形的长是8cm,其中一个圆的周长是( )cm,剩余纸板的面积是( )cm2。
15.当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长度的比符合黄金比(约为0.618∶1)时,常给人以优美的感觉。下图是依据黄金比所做的线段图,其中a∶b≈0.618∶1,图中线段能组成黄金比的还有( )。
16.如图,用若干根相同的小木棒拼成图形,拼第1个图形需要6根小木棒,拼第2个图形需要14根小木棒,拼第3个图形需要22根小木棒……若按照这样的方法拼成的第n个图形需要2022根小木棒、则n的值为( )。
评卷人得分
三、判断题
17.的与1kg的62.5%同样重。( )
18.学校在公园北偏东30°约500米处,公园在学校的南偏西30°约500米处。( )
19.比30千克多的是36千克。( )
20.如果一个三角形三个角之比是2∶3∶4,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21.王阿姨有一块周长是32cm的正方形花布,她打算用这块花布做一个圆形杯垫,这个杯垫的面积最大是50.24cm2。若给这个杯垫缝一圈花边,则至少要25.12cm长的花边。( )
评卷人得分
四、计算题
22.直接写出得数。

120%-1=
23.脱式计算。
28.8-(7.6+÷12.5%) 5741-192÷8×15
+×(2.5-) ×[(-25%)÷]
24.解方程。
36%x=18 x-40%=24
25.求下面图形涂色部分的面积。
评卷人得分
五、作图题
26.张阳骑车从家往西偏南30°方向走5km到新华书店,再往东偏南方向走9km到佳美超市,再往西偏南方向走6km到和平大厦。请你画出张阳的骑车的路线图并写一写原路返回的方向和路程。(图上1cm表示实际的1km)
评卷人得分
六、解答题
27.交警对某路口高峰时段车流量进行了统计。已知该时段左转弯和直行车辆共计320辆,则该时段通过这个路口的车辆一共有多少辆?
28.森林公园有一个直径12米的圆形花坛,围绕花坛外有一条环宽1米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
29.学校买来一批新书,现在分配给四、五、六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配140本,四年级分到的本数占总数的,余下的按2∶3分配给五、六年级。三个年级各分到多少本书?
30.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5天可完成。乙队单独做10天可完成。两队合作3天后剩下的由甲队完成,甲队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31.小雯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第二天看了余下的,第三天看的是第二天的,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32.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20%后,又行了1小时,这时未行路程与已行路程的比是3∶1,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
…………○…………内…………○…………装…………○…………订…………○…………线…………○……………………○…………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分析】描述物体的位置时,先确定观测点,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结合题中角度描述方向,据此解答。
【解答】以小林为观测点,小强在小林西偏南40°或南偏西50°的方向上。
故答案为:A
2.C
【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看了32页占这本书的,单位“1”未知,用看的页数除以,即可求出这本书的总本数。
【解答】32÷
=32×4
=128(页)
这本书一共有128页。
故答案为:C
3.B
【分析】第一次倒出的油,用8千克乘,运用分数乘法得到第一次倒出的油质量。第二次倒出千克,两次相加得到总共倒出来的油质量,用总质量8千克减去这个数,得出答案。
【解答】还剩下油的质量为:
(千克)
故答案为:B
4.A
【分析】先用参加训练的人数+请病假的人数+请事假的人数,求出合唱队的总人数,再根据出勤率=出勤人数÷合唱队的总人数×100%,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答】37÷(37+2+1)×100%
=37÷(39+1)×100%
=37÷40×100%
=0.925×100%
=92.5%
实验小学合唱队昨天有37人按时参加了训练,有2人请病假,1人请事假,合唱队昨天的出勤率是92.5%。
故答案为:A
5.B
【分析】假设重叠部分的面积是1,分别将甲、乙两个三角形面积看作单位“1”,根据部分数量÷对应分率=整体数量,分别计算出甲、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甲、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解答】(1÷)∶(1÷)
=(1×)∶(1×5)
=∶5
=(×5)∶(5×5)
=9∶25
甲、乙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9∶25。
故答案为:B
6.C
【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知,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周长也平均分成16份。沿半径剪开,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等腰梯形,这个梯形的上底是3份,下底是5份,上下底之和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梯形的高等于半径的2倍,据此解答。
【解答】3+5=8
8÷16=
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
故答案为:C
7.18;9;0.9;90%
【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与比的关系,36÷40=36∶40=;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2,比值不变,36∶40=18∶20;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4,分数大小不变,;用36除以40的小数结果是0.9,根据小数化成百分数,把0.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并添上百分号是90%。
【解答】36÷40=36∶40=
36∶40=(36÷2)∶(40÷2)=18∶20
36÷40=0.9=90%
所以36÷40=18∶20==0.9=90%
8. 西 北44 100
【分析】将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描述位置时,要注意三个要素:一是观测点,二是方向,三是距离。蚂蚁的位置是观测点,地图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
【解答】根据分析,瓢虫在蚂蚁的西偏北44°或北偏西46°方向100m处。
9.12.56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2×半径×圆周率,代入数据计算,分别算出增加前后圆的周长,再进行相减,即可求出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据此解答。
【解答】2×3.14×4-2×3.14×2
=25.12-12.56
=12.56(厘米)
即周长增加了12.56厘米。
10. 2.16
【分析】一根5.4米长的竹竿,全长的插到地里,把全长看作单位“1”,则露出地面部分占全长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5.4乘,即可求出露出地面长度。
【解答】
(米)
所以露出地面部分占全长的,露出地面部分长2.16米。
11.24
【分析】已知一杯重100克的盐水的含盐率为5%,即盐的质量占盐水质量的5%,把盐水的质量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盐水的质量乘5%,求出盐的质量;
已知在这杯盐水中加入25克盐,根据“含盐率=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100%”,代入数据计算,求出这时这杯盐水的含盐率。
【解答】100×5%
=100×0.05
=5(克)
(5+25)÷(100+25)×100%
=30÷125×100%
=0.24×100%
=24%
这时,这杯盐水的含盐率是24%。
12.
【分析】将这批零件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可得李师傅工作效率是,张师傅工作效率是,将两人的效率相加得到合作的效率,用总量1除以合作效率,运用分数除法计算得出答案。
【解答】将这批零件总量看作单位“1”,则李师傅工作效率是,张师傅工作效率是。两人合作完成的天数为:
(天)
13.(1)3∶5∶2
(2)蓝
【分析】扇形统计图的意义:扇形统计图是以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表示物体的总数量,以相应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数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的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1)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知,整个圆表示盒子中三种小球的数量,其中红色占了30%,黄色占了50%,蓝色占了20%,将盒子中三种小球的数量看成单位“1”,三种球的个数比就是三个百分数的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2)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知,黄色数量占的百分比最高,摸到的可能性就最大,蓝色的占的百分比最低,摸到的可能性最小。
【解答】(1)(1)30%∶50%∶20%
=3∶5∶2
红、黄、蓝三种球的个数比是3∶5∶2。
(2)20%<30%<50%
如果从盒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最小。
14. 12.56 6.88
【分析】由图可知: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直径,长方形的长等于两个圆的直径,所以d=8÷2=4(cm),r=4÷2=2(cm),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算出圆的周长;剩余纸板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两个圆的面积。
【解答】①
②长方形的宽:
圆的半径:
15.b∶c≈0.618∶1
【分析】根据黄金比=0.618∶1,前项<后项,观察线段图,除了a和b,只有b<c,如果还能组成黄金比,只有线段b和线段c,a∶b≈0.618∶1,将a看作0.618,b看作1,c=a+b,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据此写出线段b和c的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化简即可。
【解答】b∶c =1∶(0.618+1)=1∶1.618=(1÷1.618)∶(1.618÷1.618)≈0.618∶1
图中线段能组成黄金比的还有b∶c≈0.618∶1。
16.253
【分析】由题意知,第1个图形需要6根小木棒,第2个图形需要6×2+2=14根小木棒,第3个图形需要6×3+2×2=22根小木棒,按此规律,第n个图形需要6n+2(n 1)=(8n 2)根小木棒,求需要2022根小木棒是第几个图,也就是8n-2=2022,求出n即可。
【解答】根据分析,可知图形规律:第n个图,需要8n 2根小木棒;
有2022根小木棒,也就是:
8n-2=2022
8n=2022+2
8n=2024
n=2024÷8
n=253
n的值为253。
17.√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分别求出的是多少kg、1kg的62.5%是多少kg即可判断。
【解答】5×=0.625(kg)
1×62.5%=0.625(kg)
0.625=0.625
所以的与1kg的62.5%同样重。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根据位置的相对性,方向相反,角度相同,距离相等,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由分析可知:
学校在公园北偏东30°约500米处,公园在学校的南偏西30°约500米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将30千克看作单位“1”,要求的质量是30千克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比30千克多的质量即可。
【解答】30×(1+)
=30×
=35(千克)
比30千克多的是35千克,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180°,将比的各项看成份数,三角形内角和÷总份数=一份数,一份数×最大份数,求出最大内角的度数,根据最大内角的度数,确定三角形的类型即可。
【解答】180°÷(2+3+4)×4
=180°÷9×4
=80°
这个三角形最大内角是80°,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可知这块花布的边长是32÷4=8cm,要使圆的面积最大,那么圆的直径=正方形的边长=8cm,如下图。给这个杯垫缝一圈花边,花边的长就是圆的周长,根据圆的面积:S=πr2,圆的周长:C=πd,代入数据即可计算并判断。
【解答】32÷4=8(cm)
面积:(8÷2)2×3.14
=42×3.14
=16×3.14
=50.24(cm2)
周长:8×3.14=25.12(cm)
这个杯垫的面积最大是50.24cm2。若给这个杯垫缝一圈花边,则至少要25.12cm长的花边。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
【解答】略
【重难点】
23.20.2;5381

【分析】28.8-(7.6+÷12.5%),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5741-192÷8×15,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2.5-),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25%)÷],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解答】28.8-(7.6+÷12.5%)
=28.8-(7.6+÷)
=28.8-(7.6+1)
=28.8-8.6
=20.2
5741-192÷8×15
=5741-24×15
=5741-360
=5381
+×(2.5-)
=+×
=+2

×[(-25%)÷]
=×[÷]
=×[×]
=×

24.x=50;x=24.4;x=2.7
【分析】(1)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6%求解;
(2)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40%求解;
(3)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再同时除以求解。
【解答】36%x=18
解:36%x÷36%=18÷36%
x=50
x-40%=24
解:x-40%+40%=24+40%
x=24.4
25.10.99cm2;20.52m2
【分析】涂色部分的面积为内直径是6cm,外直径是8cm的圆环的面积的一半;
如下图,空白部分①和②面积相等,等于边长是6m的正方形面积减去半径是6m的圆的面积,那么涂色部分的面积为边长是6m的正方形面积减去空白部分①、②的面积,据此解答。
【解答】
(cm2)
故涂色部分面积是10.99cm2。
(m2)
故涂色部分面积是20.52m2。
26.见解答
【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结合角度和距离画图;原路返回的方向与原方向相反,距离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如图:
张阳从和平大厦出发,往东偏北40°方向走6km到佳美超市,再向西偏北35°方向走9km到新华书店,再往东偏北30°方向走30°到家。
27.500辆
【分析】观察扇形图,把该时段通过路口的汽车总量看作单位“1”,左转弯和直行车辆分别占24%和40%,其和为64%,用320辆除以对应的64%就能算出汽车总量。
【解答】320÷(24%+40%)
=320÷64%
=500(辆)
答:该时段通过这个路口的车辆一共有500辆。
28.40.82平方米
【分析】已知圆形花坛的直径是12米,根据r=d÷2,求出花坛的半径,即内圆的半径r是6厘米;围绕花坛外有一条环宽1米的环形小路,则外圆的半径R是6+1=7厘米;
求这条小路的面积,就是求圆环的面积,根据圆环的面积公式S环=π(R2-r2),代入数据计算求解。
【解答】12÷2=6(米)
6+1=7(米)
3.14×(72-62)
=3.14×(49-36)
=3.14×13
=40.82(平方米)
答:这条小路的面积是40.82平方米。
29.四年级:120本,五年级:120本,六年级:180本
【分析】由题意知“分配给四、五、六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配140本”,则用平均每个年级分配的本数140乘3,就可以求出新书的总本数;又知“四年级分到的本数占总本数的”,把新书的总本数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知:用新书的总本数乘,就可以求出四年级分到的本数,用新书的总本数减去四年级分到的本数,就可以求出五、六年级分到的本数和;
又知“余下的按2∶3分配给五、六年级”,则五年级分到的本数占五、六年级本数和的,六年级分到的本数占五、六年级本数和的,再按比分配用乘法分别计算出五、六年级分到多少本即可。
【解答】140×3=420(本)
四年级:420×=120(本)
420-120=300(本)
五年级:(本)
六年级:(本)
答:四年级分到了120本书,五年级分到了120本书,六年级分到了180本书。
30.天
【分析】把这项工程的总量看作单位“1”,甲队单独做15天可完成,则甲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乙队单独做10天可完成,则乙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根据工作效率和×合作工作时间=合作的工作总量,用与之和乘3,可以求出两队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再用1减去完成的工作量求出剩下的工作量,再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即可求出甲队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解答】1-(+)×3
=1-(+)×3
=1-×3
=1-

÷
=×15
=(天)
答:甲队还要天才能完成。
31.24页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将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第一天看的分率,求出剩下的分率。将总页数乘剩下的分率,求出第一天看了之后剩下多少页没看。再将第一天之后余下没看的看作单位“1”,将其乘,求出第二天看了多少页。再将第二天看的看作单位“1”,将其乘,求出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解答】240×(1-)
=240×
=150(页)
150××
=60×
=24(页)
答:第三天看了24页。
32.900千米
【分析】将全程看作单位“1”,开始行了全程的20%,又行了1小时,即行驶了40千米,这时未行路程与已行路程的比是3∶1,则现在已行驶路程是全程的,这1小时行了全程的(-20%),这1小时行驶路程÷对应分率或百分率=全程,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45÷(-20%)
=45÷(-0.2)
=45÷(0.25-0.2)
=45÷0.05
=90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900千米。
【重难点】关键是确定单位“1”,根据比的意义,确定现在已行驶路程的对应分率或百分率,从而确定已知行驶路程的对应分率或百分率,根据部分数量÷对应分率或百分率=整体数量,进行解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