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评试卷(含答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测评试卷(含答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31 08:5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期末测评试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一头大象重5吨500千克,合( )千克。
A.5500 B.5005 C.5050
2.爸爸17:20下班,经过1小时30分后才回到家里爸爸回家时是(  )
A.18:50 B.6:50 C.19:00
3.商场有180台电暖器,比热水器少45台,两种家电一共有多少台?正确的列式为( )
A.180+45 B.180-45+180 C.180+45+180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它的周长是( )
A.18厘米 B.36厘米 C.9厘米
5.小兵和小华一起喝一瓶果汁,小兵喝了这瓶果汁的,小华喝的比小兵多一些,小华喝了这瓶果汁的( )。
A. B. C.
6.小军去书店买了6本书,其中最便宜的是21元,最贵的是38元,这6本书的总价( )。
A.少于120元 B.在120元至240元之间 C.多于240元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7.请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保证10( )。一本数学书厚约6( )。
“复兴号”高铁每小时可行驶350( )。一头鲸鱼的体重约是50( )。
8.下图中的橡皮长( )厘米,也就是( )毫米。
9.一辆自行车395元,请你估算一下,买这样的3辆大约要( )元钱.
10.甲、乙两数之和比甲数大280,比乙数大150,甲、乙两数的和是( )。
11.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个西瓜的,小明吃了两份是这个西瓜的。
12.小乐正在读一本181页的书,不小心合上了,他记得刚读完的连续两页页码之和是61页,那刚读完的两页页码分别是( )页和( )页。这本书还剩下( )页没读完。
13.如图,○的个数是□的( )倍,如果○的个数是□的4倍,那么○有( )个。
14.小玲在读一本故事书,她3天读了27页。照这样的速度,6天能读( )页。
15.一块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菜地,从中间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16.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参观熊猫馆的有25人,参观大象馆的有30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8人,去动物园的一共有( )人。
评卷人得分
三、判断题
17.小明用学生尺测量课桌的长,正好量了3次,桌子的长大约是6分米。( )
18.小马虎计算235+456时,把235看成了253,这样计算的结果比实际计算的结果少18。( )
19.张叔叔参加一次考试,一份笔试的试卷上写着“考试时间:90分钟”,如果8:00开考,应在9:30结束。( )
20.计算1-时,把“1”看做5个,5个减去2个,剩下3个,就是。( )
21.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另一根围成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 )
评卷人得分
四、计算题
2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35+436= 342×3= =
156+234= 215×7= =
286-192= 350×6= =
23.列竖式计算。
806-279= 1000-27= 640×5= 605×7=
24.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评卷人得分
五、作图题
25.请在下面的方格图上画出一个周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并涂出它的。
评卷人得分
六、解答题
26.一座桥限重12吨,一辆重2吨的卡车载着9000千克的货物能否安全通过?
27.当当看一本书,已经看了135页,还有224页没有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28.图书角有45本图书,其中是故事书,科技书,是兴趣数学,图书角有故事书、科技书、兴趣数学各多少本?
29.小猴子上山摘桃子,如果要摘的大桃子的个数是小桃子的6倍.小猴子不想再摘小桃子了,那么它还要再摘多少个大桃子?
30.广仁小区12月28日下午1:30~4:30停电。小红下午4:05到家。她要等多少时间才能开空调?
31.电影院每天放映5场电影,每场最多卖268张票。每天最多能有多少人看电影?
32.“戏曲进课堂活动”在艺术楼的教室开展,为了方便学生练功,在教室中间铺了一块地毯(如下图),地毯的周长是多少?(单位:米)
(
…………○…………内…………○…………装…………○…………订…………○…………线…………○……………………○…………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分析】1吨=1000千克,5吨500千克=5000千克+500千克=5500千克。
【解答】一头大象重5吨500千克,合5500千克。
故答案为: A
【重难点】熟悉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A
【解答】试题分析:起始时刻加上经过的时间段就是结束时刻,据此求出爸爸回家时的时刻再选择.
解:17时20分+1小时30分=18时50分;
故选A
点评:本题是考查时间的推算.此类题结束时刻﹣起始时刻=经过的时间段;起始时刻+经过的时间段=结束时间.
3.C
【分析】先求出热水器的台数,用电暖气的台数加上45台求出热水器的台数,然后让二者相加即可。
【解答】由分析可得列式为:
180+45+180
=225+180
=405(台)
故答案为:C
【重难点】本题考查了整数加法运算的应用,谁比谁多多少用加法计算。
4.A
【分析】先利用长方形的长6厘米,求出宽是6÷2=3厘米,再代入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6÷2=3(厘米),
(6+3)×2
=9×2
=18(厘米),
它的周长是18厘米。
故选A。
【重难点】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
5.B
【分析】根据题意,把这瓶果汁看作整体“1”,平均分成7份,小兵喝了3份,小兵喝了这瓶果汁的;小华喝了剩下的,所以小华喝了这瓶果汁的(1-)。
【解答】1-=
所以,小华喝了这瓶果汁的。
故答案为:B
【重难点】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B
【分析】用买的本数乘每本的最低价格,求出这6本书的最低总价,用买的本数乘每本的最高价格,求出这6本书的最高总价,再与每个选项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最低总价:
21×6=126(元)
最高总价:
38×6=228(元)
A.120<126
这6本书的总价大于120元,不符合题意。
B.120<126<228<240
所以这6本书的总价在120元至240元之间。
符合题意。
C.228<240
这6本书的总价少于240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 小时 毫米/mm 千米/km 吨/t
【分析】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计量较长的时间用时作单位;计量稍长的时间用分作单位;计量较短的时间用秒作单位;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生活经验,计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毫米作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称物体有多重常用吨、千克、克作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计量一般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计量比较轻的物品,通常用克作单位;据此解答。
【解答】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保证10小时。一本数学书厚约6毫米。
“复兴号”高铁每小时可行驶350千米。一头鲸鱼的体重约是50吨。
8. 5 50
【分析】由图可知,橡皮的左端对着刻度1的位置,橡皮右端对着刻度6的位置。据此解答。
【解答】6-1=5(厘米)
1厘米=10毫米,所以5厘米=50毫米。
故橡皮长5厘米,也就是50毫米。
9.1200
【解析】略
10.430
【分析】根据“甲、乙两数之和比甲数大280,比乙数大150”可知,乙数是280,甲数是150,所以甲、乙两数的和是(280+150);据此解题即可。
【解答】280+150=430
所以,甲、乙两数的和是430。
【重难点】找出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分析】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
【解答】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个西瓜的,小明吃了两份是这个西瓜的。
【重难点】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2. 30 31 150
【分析】由题意得,小乐刚读完的连续两页页码之和是61页,这两页页码是连续的两个数,两者相差1,直接想哪两个连续的数之和等于61即可。这本书一共181页,求还剩下多少页没读完,直接用181减去前面的较大的页码数即可解答。
【解答】30+31=61(页)
181-31=150(页)
小乐正在读一本181页的书,不小心合上了,他记得刚读完的连续两页页码之和是61页,那刚读完的两页页码分别是30页和31页。这本书还剩下150页没读完。
13. 3 8
【分析】观察图意可知,○有6个,□有2个,所以○是□的(6÷2)倍;用□的个数乘4,即可求出○的个数。
【解答】6÷2=3
2×4=8(个)
所以,如图,○的个数是□的3倍,如果○的个数是□的4倍,那么○有8个。
【重难点】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54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平均每天读的页数。
先用27÷3求出小玲平均每天读多少页,再用平均每天读的页数×天数,即可求出6天读这本书的页数。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根据分析列式计算如下:
平均每天读的页数是:27÷3=9(页)
9×6=54(页)
小玲在读一本故事书,她3天读了27页。照这样的速度,6天能读54页。
15.120
【分析】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为4米,宽为4÷2=2(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即可求出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再根据1米=10分米,把米换算成分米即可。
【解答】(4+4÷2)×2
=(4+2)×2
=6×2
=12(米)
12米=120分米
一块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菜地,从中间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分米。
16.37
【分析】参观熊猫馆的人数加上参观大象馆的人数的和,再减去两个馆都参加的人数即可解答。
【解答】25+30-18
=55-18
=37(人)
所以去动物园的一共有37人。
【重难点】熟练掌握集合问题解题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分析】一把学生尺的长度是20厘米,用学生尺测量课桌的长正好量了3次,则课桌的长是(20+20+20)厘米。1分米=10厘米,据此把课桌长度换算成用分米作单位的数即可。
【解答】20+20+20=60(厘米)
60厘米=6分米
小明用学生尺测量课桌的长,正好量了3次,桌子的长大约是6分米。
故答案为:√
18.×
【分析】小马虎计算235+456时,把235看成了253,加数变大了,那么对应的结果也会变多。据此解答。
【解答】253-235=18,即加数看多了18,那么计算的结果比实际计算的结果多18。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1时=60分,先将90分钟换算为1时30分;再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答】8时+1时30分=9时30分
张叔叔参加一次考试,一份笔试的试卷上写着“考试时间:90分钟”,如果8:00开考,应在9:30结束。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分析】计算1减去一个真分数时,把1看作和减数同分母的分数,即:;然后分母不变,直接把分子相加减即可。
【解答】1-=-=
所以,计算1-时,把“1”看做5个,5个减去2个,剩下3个,就是;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重难点】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
【分析】根据周长的定义知道,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所以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时,铁丝的长度就是两个图形的周长,由此做出判断。
【解答】因为,用铁丝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时,铁丝的长度就是所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而两根铁丝的长度相等,所以,所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也就相等。
故答案为:×
22.671;1026;1;
390;1505;;
94;2100;
【解析】略
23.527;973;3200;4235
【分析】笔算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从多位数的每一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解答】806-279=527 1000-27=973 640×5=3200 605×7=4235

24.7×4=28(m) 40+45+45=130(cm)
15+20=35(dm) 35×2=70(dm)
【解答】略
25.见解答
【分析】画出一个周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可得正方形的边长是20÷4=5(厘米),即画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即可;
然后把所画的正方形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表示涂色其中的3份。
【解答】20÷4=5(厘米)
所画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作图如下:
(涂法不唯一)
【重难点】本题主要考查画指定周长的正方形以及分数的意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先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正方形的边长,进而作出符合要求的图形。
26.能安全通过
【解答】9000千克=9吨,2吨+9吨=11吨,
11吨<12吨,
答:能安全通过。
27.359页
【分析】求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用加法计算,已经看了的页数加上没有看的页数即可求解。
【解答】135+224=359
答:这本书一共有359页。
28.故事书18本、科技书18本、兴趣数学9本。
【分析】把45本图书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45÷5=9(本);故事书、科技书各占其中的2份,用9乘2,求出故事书、科技书的本数;兴趣数学占其中的1份,用9乘1,求出兴趣数学的本数;据此解答。
【解答】45÷5=9(本)
9×2=18(本)
9×1=9(本)
答:图书角有故事书18本、科技书18本、兴趣数学9本。
【重难点】熟练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9.8个
【解答】6×6-28=8(个)
答:它还要再摘8个大桃子.
30.25分钟
【解答】4时30分-4时05分=25(分钟)
答:她要等25分钟才能开空调。
31.1340人
【分析】每场电影最多卖268张票,每天放映5场电影,最多可以有5个268,即268×5。
【解答】268×5=1340(人)
答:每天最多能有1340人看电影。
【重难点】本题解答依据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32.24米
【分析】这块地毯的长=12-2-2,地毯的宽=6-1-1,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即可求出地毯的周长。
【解答】12-2-2
=10-2
=8(米)
6-1-1
=5-1
=4(米)
(8+4)×2
=12×2
=24(米)
答:地毯的周长是24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