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评试卷(含答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测评试卷(含答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31 08:5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期末测评试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下面与320×60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
A.32×60 B.32×600 C.320×600
2.下图中包含阴影部分的平行四边形有( )个。
A.1 B.2 C.4
3.亿,□里可以填的数有( )个。
A.9 B.5 C.4
4.1公顷的土地,能铺( )块这样的地砖。
A.400 B.4000 C.40000
5.把一个直角分成两个锐角,如果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2倍,那么小的锐角是(  )。
A.60° B.30° C.45°
6.小强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54写成了45,结果得到的商是54,那么正确的商是( )。
A.54 B.45 C.99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7.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40000平方米=( )公顷 36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1500公顷=( )平方米 280平方千米=( )公顷
8.根据73×26=1898,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73×260=( ) 730×260=( )
9.一个数的亿位上是6,千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万位上是3,千位上是5,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10.如下图所示,∠1=25°,∠2=( )。
11.根据下图进行填空。
(1)五年级参加三项运动的人数共( )人。
(2)四年级参加三项运动的平均人数是( )人。
12.小马虎做一道乘法算式,他把其中一个乘数“72”看成了“12”,算得的积是216。正确的积是( )。
13.一个平行四边形,有两条边分别是8cm和5cm,一条高是3cm,它的周长是( )cm。
14.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煎一个需要6分钟,规定每个饼的正反面各需3分钟.问煎5个饼至少需要( )分钟.
15.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要12小时,火车平均每小时行134千米。明明用下面的竖式计算出了火车行驶的总路程,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意思是( )。
16.在括号里填上“>”“<”或“=”。
50510020( )50501020 11亿( )111000万
402×74( )3000 240÷15( )480÷30
评卷人得分
三、判断题
17.若,那么。( )
18.从6:00到9:00,分针旋转了90度.( )
19.我国湿地总面积为38480000公顷,合384800平方千米。( )
20.6504030201这个十位数所有的0都要读出来.( )
21.两个数的商是8(余数为0),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4,商就变成了32。( )
评卷人得分
四、计算题
22.口算。


23.列竖式计算。
432÷48= 304×15= 1188÷18= 36×420=
评卷人得分
五、作图题
24.在线段AB两端,分别画出50°和135°的角。

25.从张村、李庄各修一条小路与公路相通,怎样修最近?请画出来。
评卷人得分
六、解答题
26.学校要为音乐教室添置35套设备,每套380元。学校购回这些设备一共需要多少钱?
27.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39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28.下图是一张长方形纸折起来以后的图形。其中∠1=30°,你知道∠2是多少度?
29.一台收割机每小时行驶5千米,收割的宽度是2米.这台收割机一天工作5小时,可以收割多少公顷小麦
30.张老师带了1040元钱为学校买排球,商店促销信息如下:每个排球58元;如果买2个,只需98元。张老师最多可以买多少个排球?
(
…………○…………内…………○…………装…………○…………订…………○…………线…………○……………………○…………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除以10,积的大小不变,此题因此选择即可。
【解答】A.32×60,此项中320÷10=32,另一个乘数没有变化,因此积变小了。
B.32×600,此项中320÷10=32,60×10=600,因此积没有变化。
C.320×600,此项中,第一个乘数没有变化,另一个乘数60×10=600,因此积变大了。
故答案为:B
【重难点】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含阴影部分的:由1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1个、由2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2个、由4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1个;共有(1+2+1)个。
【解答】1+2+1=4(个)
所以,图中包含阴影部分的平行四边形有4个。
故答案为:C
【重难点】正确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B
【分析】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千万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亿位进1;若千万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千万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
【解答】要使亿,□里的数应小于5,□里可以填4、3、2、1、0,共5个数。
故答案为:B
【重难点】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解答即可。
4.C
【分析】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求出正方形面积,将单位公顷乘100000000转化为单位平方厘米,除法计算出1公顷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就能铺多少块这样的地砖。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100000000平方厘米
50×50=2500(平方厘米)
100000000÷2500=40000(块)
所以能铺40000块这样的地砖。
故答案为:C
5.B
【分析】因直角为90°,把一个直角分成两个锐角,如果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2倍,那么就是把直角平均分成和小的锐角一样的3份,小的锐角是1份,大的锐角是2份,用90°除以3可以计算出小的锐角的度数;据此解答。
【解答】根据分析:
90°÷(1+2)
=90°÷3
=30°
所以小的锐角是30°。
故答案为:B
6.B
【分析】被除数=错误的除数×错误的商,所以正确的商=被除数÷正确的除数,据此作答即可。
【解答】45×54÷54=45,所以正确的商是45。
故答案为:B
7. 4 36 15000000 28000
【分析】(1)根据10000平方米=1公顷来化单位即可。
(2)根据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来化单位即可。
(3)根据1公顷=10000平方米来化单位即可。
(4)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来化单位即可。
【解答】(1)10000平方米=1公顷,所以40000平方米=4公顷。
(2)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所以36000000平方米=3600公顷=36平方千米。
(3)1公顷=10000平方米,1500×10000=15000000,所以1500公顷=15000000平方米。
(4)1平方千米=100公顷,280×100=28000,所以280平方千米=28000公顷。
40000平方米=4公顷 36000000平方米=36平方千米
1500公顷=15000000平方米 280平方千米=28000公顷
8. 18980 189800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如果两个因数都乘同一个数(0除外),积就乘两次这个数;两个因数都除以几(0除外),积就除以两次这个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
根据73×26=1898,下面算式的得数为:
73×260= 18980
730×260=189800
【重难点】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9. 690035000 六亿九千零三万五千 700000000
【解答】略
10.65°
【分析】根据图意,∠1和∠2组成一个直角,据此求出∠2的度数。
【解答】因为90°-25°=65°;
所以∠2=65°。
【重难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直角的意义;弄清要求的角与已知角是否能组成一个直角。
11.(1)22
(2)9
【分析】(1)将五年级参加各项运动的人数相加求和。
(2)先将四年级参加各项运动的人数相加,求出四年级参加三项运动的人数,再除以3,求出四年级参加三项运动的平均人数。
【解答】(1)4+7+11=22(人)
五年级参加三项运动的人数共22人。
(2)(3+9+15)÷3
=27÷3
=9(人)
四年级参加三项运动的平均人数是9人。
【重难点】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以及平均数的求法,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总数量÷份数=平均数。
12.1296
【分析】根据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用216除以12,求出另一个因数,再用另一个因数乘72,求出正确的积。
【解答】216÷12=18
18×72=1296
正确的积是1296。
13.26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由题目可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分别是8cm和5cm,根据周长的定义,求出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之和,再乘2,即可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据此解答。
【解答】(8+5)×2
=13×2
=26(cm)
一个平行四边形,有两条边分别是8cm和5cm,一条高是3cm,它的周长是26cm。
【重难点】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周长,属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14.15
【解析】略
15.10小时行驶了1340千米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在乘法算式134×12中,134是速度,12是时间;
竖式计算过程是:先计算134×2=268,这表示2小时行驶的路程是268千米;再算134×10=1340,这里的134×10表示为竖式中的134与12中的1(1在十位,实际为10) 相乘,也就是10小时行驶了1340千米。
综上可知,题干中的竖式计算出了火车行驶的总路程,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意思是10小时行驶了1340千米。
16. > < > =
【分析】(1)(2)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其中把11亿、111000万先改写成整数,再比较大小;
(3)先求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4)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解答】50510020>50501020
11亿=1100000000,111000万=1110000000,1100000000<1110000000,所以11亿<111000万;
402×74=29748,29748>3000,所以402×74>3000。
240÷15=480÷30
【重难点】本题主要考查整数大小的比较、整数的改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以及商不变的规律,结合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17.√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解答】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0,前一个因数除以4,后一个因数乘4,他们的积是240。
故答案为:√
【重难点】本题关键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
18.×
【解答】从6:00到9:00,钟表上的分针走了3圈,
360°×3=1080°,
答:从6:00到9:00,分针旋转了1080度.
19.√
【解答】略
20.√
【解答】略
21.√
【分析】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知,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4,则商应乘4。
【解答】8×4=32,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4,那么商就变成了32。
故答案为:√。
【重难点】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几,商反而乘几;
22.180;8800;6;3;
8800;3;54000;2
【解答】略
23.9;4560;66;1512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时,应商0占位。
【解答】432÷48=9 304×15=4560 1188÷18=66 36×420=15120
24.见解答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先把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A重合,在里圈 50°的刻度线处点一个点,过线段AB,A的端点和这个点画一条射线,在图上标出角的度数50°;
同上,再把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B重合,在外圈135°的刻度线处点一个点,过线段AB,B的端点和这个点画一条射线,在图上标出角的度数135°即可。
【解答】如图:

【重难点】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所给度数利用作图工具画角的动手能力。
25.见解答
【分析】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据此可知,要使修路最近,则分别从张村、李庄向公路作垂线,这两条垂线即为所求。
【解答】
【重难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而这个性质常用于解决求最短路线的问题。
26.13300元
【分析】每套380元,买35套,就是求35个380元是多少?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进行计算。
【解答】380×35=13300(元)
答:学校购回这些设备一共需要13300元钱。
【重难点】熟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394999;385000
【分析】根据整数的近似数,要对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据此解答。
【解答】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是39万,四舍的数比39万大,千位最大是4,百位、十位、个位最大是9,也就是说这个数最大是394999。五入比39万小,千位最小是5,其他各位最小是0,所以最小是385000。
答:这个数最大是394999,最小是385000。
【重难点】此题考查了整数的近似数,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千位上数进行分析。
28.75°
【分析】由图可知,在折纸过程中,折叠的部分会出现两个相同的角,即左边的折痕角与∠2相等,又可知左边的折痕角与∠2、∠1共同组成了一个平角,平角的度数是180°,因此,先用180°减去∠1的度数,再除以2,即可求出∠2的度数。
【解答】(180°-30°)÷2
=150°÷2
=75°
答:∠2的度数是75°。
29.5公顷
【解答】5千米=5000米
5000×2=10000(平方米)
10000×5=50000(平方米)=5公顷
答:可以收割5公顷小麦.
30.21个
【分析】先用1040除以98看2个一组可以买几组,再看余下的钱能否还能买一个,然后求出总个数,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1040÷98=10(组)……60(元)
60÷58=1(个)……2(元)
10×2+1=21(个)
答:张老师最多可以买21个排球。
【重难点】解答本题时不能只求按2个一组买球的个数,还要看2个一组买后余下的钱是否还可以再买1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