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
1.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的山西陶寺墓地,已发掘的墓葬分为大、中、小三类。大型墓圹穴宽大,葬具讲究,有棺有椁,随葬品多而精美;中型墓随葬品较少;小型墓圹穴仅能容尸,多无木质葬具和随葬品。这说明龙山文化时期( )
A.阶级分化现象明显 B.阶级压迫异常的残酷
C.处于早期国家阶段 D.邦国林立格局被打破
2.《商颂》是殷商王朝的宗庙祭祀乐章。它以诗的形式叙述了大禹治水、商朝的始祖契的诞生、成汤伐桀等事件,并一直叙述到武丁伐制楚,歌颂了殷商先祖的赫赫功绩。由此可见,《商颂》( )
A.代表殷商最高艺术成就 B.主要由平民百姓创作
C.凸显了王权神化的色彩 D.具有口传史诗的性质
3.《尚书·虞书·舜典》有“蛮夷诸夏”的说法;《左传》闵公元年又有“诸夏亲昵”的记载;《吕氏春秋》把诸戎又称之为“华”或“诸华”;《战国策》也提到此类说法。这些思想产生的背景是( )
A.早期国家治理体系走向成熟 B.统一战争加快民族交融进程
C.得益于秦汉大一统王朝影响 D.中央集权制建立形成的结果
4.河南洛阳战国粮仓出土铁农具72件;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铁农具近70件;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的 181件铁器中,177件为生产工具,可以开垦、耕翻、除草、收割等。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铸铁技术领先世界 B.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C.南方耕作技术发达 D.冶铁业取代了青铜业
5.“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表达了某位思想家对听乐曲行为的批评态度。这属于哪一学派的思想观点( )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6.秦统一天下,健全了户籍管理的行政体系,在全国普建郡、县两级行政机构,设郡36个,辖县近千。郡县向下延伸为乡、亭、什、伍等基层组织。南征之后,秦朝势力扩展到珠江、闽江流域,并将郡县制推行到南部中国。秦朝的这些举措()
A.突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B.利于加强对民众的管理和控制
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D.促使地方割据风险的不断增加
7.如表所示是汉武帝时期在北部新设郡及向其移民人数,汉武帝这一做法( )
郡名 户数/户 人口数/人 郡名 户数/分 人口数/人
朔方 34338 136628 安定 42725 143294
西河 136390 698836 天水 60370 261348
酒泉 18137 76726 张掖 24352 88731
武威 17581 76419 敦煌 11200 38335
定襄 38559 163144 合计 383652 1683461
A.促进了各地人口自由流动 B.保证了陆上丝绸之路畅通
C.消除了匈奴对北部的侵扰 D.强化了国家对边疆的治理
8.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统治者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这表现在( )
A.联络西域. 夹击匈奴. 通婚和亲 B.北击匈奴. 南抚夷越. 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 收复河套. 开发象郡 D.修筑长城. 通使西域. 开辟丝路
9.《后汉书·光武帝纪》中载,建武六年(公元30年)十二月癸巳,诏曰:“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税。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这表明该时期( )
A.文景之治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农民口赋税率得到较大减轻
C.官府依据财政状况调整田赋 D.均田制保障了国家税收稳定
10.历史学家田余庆在《东晋门阀政治》一书中指出:“士族当权是东晋政治的基本特色,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东晋偏安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外戚宦官专权,政治腐朽黑暗
C.君主权力低落,政权依赖士族 D.皇帝沉溺享乐,常年怠于政事
11.从汉朝开始,中国佛像大多沿袭印度风格,采用通肩大衣、波发、薄唇、高鼻长眉的犍陀罗样式。北魏时期,魏逵大胆求变,将佛像定格为宽额、浓眉、长眼、垂耳、笑脸、大肚的形象,推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这一变化说明( )
A.社会审美水平出现根本变化 B.佛教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
C.佛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之一 D.佛像象征性内涵逐渐丰富
12.据《晋书》载,石勒喜好儒学,曾在军中设立君子营,指导作战。苻坚在王猛等人的辅佐下,结合儒家、法家的理念,奖励文教,鼓励农业发展,轻徭薄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权系统。这些举措()
A.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B.利于促进民族交融
C.有效强化了中央集权 D.说明儒学成为正统
13.明代政治家于慎行评价隋炀帝修筑大运河一事,说:“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B.贪图享乐,便于其南巡出游
C.贯通南北,鼓励北方人民南迁 D.巩固统治,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14.唐朝时,当时居住在长安城的外来居民有粟特人、大食人、波斯人和天竺人等。粟特人带来了胡腾舞、柘枝舞、胡旋舞;波斯人带来了自己的信仰和宗教(祆教);来自天竺的瞿县悉达把天竺的《九执历》翻译成中文。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唐朝( )
A.军事力量强大四方来朝 B.对外政策开放兼收并蓄
C.经济繁荣吸引各国人民 D.文化昌盛各国前来学习
15.唐代科举制度,中了进士并不意味着能够马上进入官员的序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后才踏进官场。这一制度( )
A.选官兼顾才学和从政的能力 B.确保了教育公平公正
C.科举取士不能满足人才需求 D.消除了门阀政治残余
16.唐代宗末年的赋税收入在《唐会要》中记载:“大历末,通天下之财,而计其所入,总一千二百万贯,而盐利过半”,至德宗时《册府元龟》记载:“是年(建中元年)天下两税……赋入一千三百五万六千七十贯斛。盐利不在焉”。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中央财权得到加强 B.地方割据势力盛行
C.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D.唐朝经济恢复发展
17.韩愈在《原道》中以儒学为尊,将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理想,极力倡导复兴儒学。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B.社会上出现无神论思想
C.佛教思想获取正统地位 D.朱熹思想受到官方尊崇
18.从战国到汉代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举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法则等,在这一时期的医药典籍中都有了明确具体的论述。隋唐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医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医学理论和实践。下列分别属于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次和第二次高峰时期的代表成就是( )
A.《黄帝内经》《千金方》 B.《神农本草经》《齐民要术》
C.《氾胜之书》《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四民月令》
19.宋太祖赵匡胤兴起于五代藩镇割据之后,对骄兵悍将给专制统治造成的巨大危害有着直接的感受,因此其在夺取政权后,针对将、兵中的不利于专制主义的各种因素采取措施,如“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纤细靡遗,以至于“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材料意在说明,宋太祖( )
A.规范文武官员管理失序 B.吸取教训制定防范之策
C.实行崇文抑武方针不当 D.削弱割据势力效果不佳
20.10—1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北方民族十分活跃的阶段。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不再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王朝(或偏安朝廷)的附属性政权,它们处在与中原王朝的长期抗衡中,在军事上表现得颇为强势。它们迫使中原王朝( )
A.对长城进行重建 B.接受和亲与会盟
C.以“岁币”换和平 D.开始用火药作战
21.北宋在广州、明州、泉州等地设置了市舶司,作为管理海上贸易的专门机构。市舶条法规定了发放公凭、发舶等方面的内容,确立了海上贸易领域国家与商人共利分利机制。这说明当时( )
A.市舶收入具有重要的财政意义 B.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C.形成以商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D.政府逐渐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22.《宋史》记载:“窃闻近年进士登科,娶妻论财,全乖礼义。”《萍洲可谈》记载:“初不限阀阅,富家多赂宗室求婚,苟求一官,以庇门户,后相引为亲。”这些现象反映了宋朝( )
A.政府抑商政策发生转变
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
C.官商勾结加剧政治腐败
D.财富成为男子择偶的唯一标准
23.辽朝尊孔崇儒,自居中华正统,将当时的南北政权并立局面比作南北朝,自称“北朝大辽国”。金灭辽,辽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走,在西域复建辽政权,“尊号曰天佑皇帝,改元延庆”。这些做法( )
A.体现了华夏认同意识的增强 B.发展了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
C.表明民族政权间的差异消弭 D.彰显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4.与汉唐王朝通过册封和朝贡控制边疆不同,元朝统治者的边疆管理体现在“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可知元朝( )
A.加强了边疆管理力度 B.灵活变通因地制宜
C.推行各民族平等政策 D.注重地方行政效率
25.如图为某一历史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示意图。图中的“?”( )
A.是分割宰相权力的历史产物 B.强化了对中央官僚机构的控制
C.是皇帝处理政务的辅助机构 D.是拥有“批红”权的秘书机构
26.明朝在经济上给予宗室成员优厚的待遇,在政治上却对其进行严格限制:规定宗室不得干预兵事、政事,不许入仕做官,藩王就封后未经特许不得入朝,甚至与宗藩联姻的人也不得选任高官。这些举措()
A.基于维护皇权政治的需要 B.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C.意在提高中枢决策的效率 D.缓和了皇室成员的内部矛盾
27.《万历野获编》有论:“我朝书生辈,不知军国大计,动云禁绝通番以杜寇患。不知闽广大家,正利官府之禁,为私占之地。如嘉靖间闽浙遭倭祸,皆起于豪右之潜通岛夷。始不过贸易牟利耳,继而强夺其宝货,靳不与直。以故积愤称兵。”作者旨在说明( )
A.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B.抵御外来侵略迫在眉睫
C.海禁政策是倭患之诱因 D.东南海防形势日益严峻
28.明代初期的服饰风尚是以朴拙素淡为主.到了明代中后期,服饰在面料、色彩和纹样上都追求明亮艳丽、服装颜色更加丰富。这一变化( )
A.冲击了君主专制体制 B.说明市场管控逐渐宽松
C.源于民族交融的深入 D.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9.1765年,乾隆帝巡察江南,仅部分军机大臣随行,其命令各省督抚在回复军机大臣发出的廷寄时,不能笼统地写此前“接准廷寄”,而应写上发出廷寄之人的名字。1771年,乾隆帝在山东巡视时,命军机处在发出廷寄谕旨时,写明承旨人姓名。乾隆实施的这些举措()
A.削弱了军机处的主要职权 B.为提升皇权统治力提供了条件
C.实现了决策权内部的制衡 D.有效保障了廷寄制度的保密性
30.据统计,我国人口总数在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年)为1亿左右,到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则达到4.3亿。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中国政局的长期稳定 B.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
C.海外人口的大量涌入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建立便于地主阶级发展的新制度,进而确立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商鞅把“田里不鬻”的旧制改为“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新制,目的是打开地界,重新丈量土地,按亩征税,均平赋税负担,进而达到“赋税平”。
——摘编自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材料二公元5世纪之末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运动,举措奇特,为中外历史所罕见。他于公元493年决意迁都洛阳,翌年颁诏施行。……若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者”,免官。……(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汉化运动的举措及其历史意义。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制度陷入了极度的混乱和无序状态。原本在唐朝发挥重要作用的三省六部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废弃。中央权力分散,地方割据势力崛起,地方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中央权威和统一的政治管理。对官员的任免不再依据才能和功绩,而是充斥了任人唯亲、卖官窝爵等腐败现象,导致政治生态的恶化。地方割据严重,军阀拥兵自重,相互混战,争夺地盘和资源,政权更迭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国家缺乏稳定的政治秩序和有效的统治机制,无法实现有效的治理和发展,严重阻碍了经济和文化的进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俞鹿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出上图框内相应的机构名称,并简述该中枢机构设置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制度混乱的表现。
答案及简析
单选题答案及简析
1.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龙山文化时期的社会状况。从陶寺墓地大、中、小三类墓葬的差异可以看出,在龙山文化时期,不同墓葬的规格和随葬品存在明显区别,这反映了贫富分化现象,进而说明阶级分化现象明显,A 项正确;仅从墓葬情况无法直接推断出阶级压迫残酷,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与早期国家相关的政治属性内容,不能得出处于早期国家阶段的结论,C 项错误;一处遗址不能代表整个邦国林立的格局情况,D 项错误。
2.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商颂》的性质。《商颂》以诗的形式叙述了从大禹治水到商朝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具有对历史的系统叙述和传承的特点,所以具有口传史诗的性质,D 项正确;不能仅凭《商颂》就断言它是殷商最高艺术成就,A 项错误;作为宗庙祭祀乐章,其创作通常与统治阶层相关,不太可能主要由平民百姓创作,B 项错误;题干中未体现王权神化的色彩,C 项错误。
3.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交融。材料中从 “蛮夷诸夏” 到 “诸夏亲昵” 以及把诸戎称之为 “华” 或 “诸华” 等表述,反映了从春秋到战国时期,周边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这是因为春秋到战国的统一战争加快了民族交融进程,B 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民族交融,未涉及国家治理体系,A 项错误;材料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并非秦汉大一统王朝时期,C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体制尚未形成,D 项错误。
4.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情况。从河南、辽宁、广西等地的战国遗址都出土了大量铁农具可知,铁农具在战国时期的使用范围扩大到了南北方各地,B 项正确;材料未将中国的铸铁技术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比较,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A 项错误;仅从广西出土的铁农具不能推断出南方耕作技术发达,C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和青铜业都很重要,不能相互取代,D 项错误。
5.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墨家思想。材料中认为听乐曲会荒废君子治理国事和贱人从事的工作,这种对乐的否定态度与墨家主张 “非乐”,认为音乐等艺术活动不利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观点相符,A 项正确;儒家强调 “礼乐”,与材料观点不符,B 项错误;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与材料内容无关,C 项错误;道家主张 “无为”,与材料所表达的对乐的批评态度不一致,D 项错误。
6.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秦朝的户籍管理和郡县制。秦朝通过健全户籍管理行政体系和推广郡县制,将全国纳入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之下,有利于加强对民众的管理和控制,B 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对地方和民众的管理,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A 项错误;加强对基层的控制并不意味着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C 项错误;秦朝的这些举措是为了防范地方割据,而不是增加地方割据风险,D 项错误。
7.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时期对北部边疆的治理。汉武帝在北部新设郡并向其移民,这一做法有利于充实边疆地区的人口,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从而强化国家对边疆的治理,D 项正确;汉武帝时期人口流动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并未实现自由流通,A 项错误;B 项中 “保证了” 表述过于绝对,新设郡和移民与丝绸之路的畅通之间并无直接必然联系,B 项错误;C 项中 “消除了” 表述绝对,匈奴的侵扰不可能因这一举措而完全消除,C 项错误。
8.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民族政策。秦汉时期,修筑长城属于 “用制险塞” 的隔绝固守措施,通使西域和开辟丝路则属于 “导途凿空” 的外拓互通举措,D 项正确;通婚和亲不属于这两种并举之策中的内容,A 项错误;北击匈奴不属于 “用制险塞” 的隔绝固守与 “导途凿空” 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B 项错误;收复河套和开发象郡也不属于这两种并举之策,C 项错误。
9.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东汉时期的田赋调整。材料中诏书明确表示,之前因战事不息经费不足实行什一之税,如今粮食储备增多则恢复三十税一的旧制,说明官府是依据财政状况来调整田赋的,C 项正确;光武帝是东汉开国皇帝,与文景之治无关,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田赋,而非口赋即人头税,B 项错误;均田制是北魏开创的制度,与东汉时期无关,D 项错误。
10.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东晋时期的政治特色。根据材料 “士族当权是东晋政治的基本特色,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 可知,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使得君主权力受到抑制,政权对士族存在依赖,C 项正确;社会相对稳定并不能直接体现士族当权这一特色以及与皇权的关系,A 项错误;东晋时期不存在典型的外戚宦官专权现象,B 项错误;“皇帝沉溺享乐,常年怠于政事” 过于片面地强调皇帝个人行为,未涉及士族与皇权的权力结构关系,D 项错误。
11.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北魏时期佛教的本土化。北魏时期将佛像造型进行改变,创造出本土化的佛像形象,这说明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了本土文化的影响,B 项正确;佛像造型的改变是受到本土文化影响的适应性调整,不能说明社会审美水平出现根本变化,A 项错误;在北魏时期,儒家思想等传统思想仍占据主流地位,佛学并非社会主流思想之一,C 项错误;题干主要强调的是佛像风格变化背后的本土文化影响,而不是佛像象征性内涵的丰富,D 项错误。
12.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措施。石勒和苻坚作为少数民族政权首领,重视儒学并采取汉化措施,这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B 项正确;苻坚的措施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石勒的汉化措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明显,A 项不准确;材料中的汉化措施主要与民族交融有关,与强化中央集权无关,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儒学在当时的地位问题,D 项错误。
13.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D 项正确;防洪灌溉、促进农业发展不是其根本目的,A 项错误;贪图享乐、便于南巡出游是其开通大运河的次要目的,并非根本目的,B 项错误;贯通南北、鼓励北方人民南迁也不是其根本目的,C 项错误。
14.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政策。唐朝时期,大量外国人进入中原地区并带来自己的文化,这主要得益于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和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B 项正确;材料中外国人进入唐朝主要是因为唐朝的开放政策,而不是军事征服,A 项错误;吸引各国人民说法过于夸大,C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外国人带来自己的文化,而不是强调他们来学习唐朝文化,D 项错误。
15.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唐代科举制度下,中了进士还需通过吏部考试,这说明唐代科举制不仅注重才学,还兼顾从政能力,A 项正确;确保教育公平公正说法过于绝对,B 项错误;科举取士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国家对人才的需求,C 项错误;消除门阀政治残余说法过于绝对,D 项错误。
16.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唐代宗末年到唐德宗时期的财政收入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德宗时的财政收入相比唐代宗末年有显著增加,C 项正确;材料未对中央与地方财权进行对比,A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地方割据势力的情况,B 项错误;仅从两个时间点的财政收入数据对比,不能得出唐朝经济整体恢复发展的结论,D 项错误。
17.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韩愈倡导复兴儒学的原因。唐朝中期,统治者兴佛崇道,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所以韩愈尊崇儒学,倡导复兴儒学,A 项正确;无神论思想的出现不是韩愈倡导复兴儒学的主要原因,B 项错误;唐朝时期佛教思想未取得正统地位,C 项错误;朱熹思想受到官方推崇是在韩愈之后的数百年,D 项错误。
18.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中国医学史上的代表成就。从战国到汉代的医学高峰代表成就有《黄帝内经》等,隋唐医学高峰的代表成就有《千金方》等,A 项正确;《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不是医学成就,B 项错误;《氾胜之书》是农学著作,C 项错误;《四民月令》是农书,不是医学成就,D 项错误。
19.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宋太祖的统治策略。宋太祖鉴于五代藩镇割据的危害,采取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的措施,制定防范策略,以加强中央集权,B 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的是防范策略的制定,而不是规范文武官员管理失序,A 项错误;材料未对崇文抑武方针进行评价,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削弱割据势力的效果问题,D 项错误。
20.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 10—13 世纪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在 10—13 世纪,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等都签订了和约,北宋和南宋都以 “岁币” 换和平,C 项正确;这一时期中原王朝未对长城进行重建,A 项错误;接受和亲与会盟不是这一时期中原王朝应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主要方式,B 项错误;唐朝时已开始把火药运用于军事,D 项错误。
21.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北宋的市舶司。北宋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并确立了国家与商人共利分利机制,这说明海外贸易在北宋具有重要的财政意义,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以商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D 项错误。
22.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观念变化。宋代进士娶妻论财以及富家与宗室联姻等现象,说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门第观念受到冲击,B 项正确;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未发生转变,A 项错误;婚姻论财和官商联姻不一定导致政治腐败,C 项错误;“唯一” 标准说法过于绝对,D 项错误。
23.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辽金时期的华夏认同意识。辽朝和西辽都自视为中华正统,这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意识的增强,A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同源共祖的观念,B 项错误;民族政权间的差异不可能消弭,C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 项错误。
24.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元朝的边疆管理。“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表明元朝加强了边疆管理力度,使边疆地区与内地的管理趋于一体化,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灵活变通因地制宜,B 项错误;元朝推行各民族平等政策不符合史实,C 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元朝的边疆管理,与注重地方行政效率无关,D 项错误。
25.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废除丞相后设立内阁,内阁是皇帝处理政务的辅助机构,C 项正确;内阁不是分割宰相权力的产物,而是废除丞相后设立的,A 项错误;内阁的主要作用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而不是强化对中央官僚机构的控制,B 项错误;内阁没有批红权,批红是皇帝的权力,D 项错误。
26.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明朝对宗室成员的限制措施。明朝对宗室成员在政治上进行严格限制,主要是为了减少宗室成员凭借特殊身份威胁皇权,维护皇权政治,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员选拔,明朝官员选拔主要通过科举制,B 项错误;限制宗室成员与中枢决策效率无关,C 项错误;对宗室成员的限制措施可能会引起宗室成员的不满,不利于缓和皇室内部矛盾,D 项错误。
27.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明朝海禁政策与倭患的关系。材料表明明朝书生认为禁绝通番可杜绝倭患,但实际上闽广大家族利用官府禁令私自通番,导致嘉靖年间闽浙倭患,说明海禁政策是倭患的诱因,C 项正确;材料主要讨论的是海禁政策与倭患的关系,未涉及土地兼并,A 项错误;材料重点强调海禁政策的问题,而不是抵御外来侵略的紧迫性,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东南海防形势日益严峻,D 项错误。
28.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明代中后期服饰变化的原因。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对服饰的审美和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追求明亮艳丽的服饰,D 项正确;材料中的服饰变化与君主专制体制无关,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府对市场的管控,B 项错误;材料与民族交融无关,C 项错误。
29.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乾隆帝对军机处的管理措施。乾隆帝要求明确发出廷寄谕旨的承旨人姓名,主要是为了消除假传上谕的空间,监督军机大臣准确传达上命,从而强化皇权统治力,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军机处职权的变化,A 项错误;军机处没有决策权,C 项错误;“有效保障了” 说法过于绝对,D 项错误。
30.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1602 年到 1850 年间,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并广泛种植,粮食产量增加,从而促进了人口的增长,B 项正确;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明清易代和鸦片战争等动乱,政局并非长期稳定,A 项错误;明清政府厉行海禁政策,海外人口大量涌入不符合史实,C 项错误;明清时期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仍是铁犁牛耕,未发生变革,D 项错误。
材料题答案及简析
31.
答案:
(1)内容: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变法。
(2)举措: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制等。
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简析:
(1)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及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根据材料 “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 可得出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为田开阡陌封疆” 可归纳出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从经济上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上出现变化、政治上上层建筑需要变革以及战争需要富国强兵等方面回答。
(2)本题考查孝文帝汉化运动的举措及意义。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列举出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制等。意义从民族交融、民族矛盾缓解、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角度回答。
32.
答案:
(1) 机构名称:中书省、门下省。
影响: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2) 三省六部制被破坏;中央权力分散且君权缺乏有效制约;官员任免规则混乱;地方割据严重;军阀混战,政权频繁更迭。
简析:
(1)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可判断出机构名称为中书省和门下省。影响从对行政效率、相权与皇权的关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2) 本题考查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制度混乱的表现。根据材料 “原本在唐朝发挥重要作用的三省六部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废弃”“中央权力分散,地方割据势力崛起”“对官员的任免不再依据才能和功绩,而是充斥了任人唯亲、卖官鬻爵等腐败现象”“地方割据严重,军阀拥兵自重,相互混战,争夺地盘和资源,政权更迭频繁” 等内容进行概括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