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31 10:3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11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8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1.考古学家严文明教授把中华文明的起源称为“重瓣花朵”格局。中心位置在中原,好比花心。围绕中心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体的文化区,就好比内圈的花瓣。从东南顺时针数起有闽台、粤桂、滇、藏、新疆、内蒙古、东北等,这些文化区好比是外圈的花瓣(图)。这一理论反映出中华文明()
A.中原文化区的中心位置 B.各个文明间的多元独立
C.发展呈现多元一体格局D.中国史前考古成就突出
2.有学者认为:“商朝是依靠一系列的武力征服而建立起来的。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中,由于战争和新建国家管理职能的需要,商朝的创建者商汤创立了内外服制度。”该学者认为,殷商内外服制度()
A.呈显出内外分治特征B.存在邦族种姓之分
C.适应了当时政治需要D.具有松散性的特点
3.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右图)。其主要目的是()
A.巩固分封宗法秩序 B.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
C.防止殷商旧族叛乱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4.近年来,湖北西部地区发掘出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铁器情况如表所示。据此推论正确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湖北西部地区()
年代 地点 器物
春秋时期 湖北秭归柳林溪遗址 两件铁锸
战国时期 湖北宜昌朱其沱遗址 一件铁镭
战国时期 湖北宜昌朱家台遗址 一批铁器,主要为农具
A.大土地所有制瓦解 B.冶铁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
C.生产方式经历变革D.私营冶铸业获得快速发展
5.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主张:“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该思想属于哪家思想()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6.农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具有原始民主色彩 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C.皇权受到民俗影响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7.如表摘录了一些春秋到西汉初期,关东六国人民对秦的言论,可见关东六国人民对秦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言论内容
春秋时期 “河山以东强国六...秦僻在雍州。”“秦与戎、翟同俗”
战国后期 “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无礼义之心”
西汉初期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仰上。
A.心理隔阂的消弭 B.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C.各族同源的认同 D.“大一统”政体确立
8.汉初,统治者颁行“复弛商贾之律”,文景之时,商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汉武帝时,商人又受到沉重的打击,其对国家的威胁受到抑制。这表明汉武帝()
A.推行了休养生息政策 B.加强了经济控制
C.有效稳定了市场秩序D.解除了国家威胁
9.下表所列内容皆涉及汉武帝即位之初的部分社会现状。这说明当时()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史记·平准书》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汉书·董仲舒传》
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史记·匈奴列传》
A.国家治理方略亟待调整 B.无为而治的方针成效不大
C.君主专制政体面临危机D.解决王国问题已迫在眉睫
10.如表是东汉永寿三年到西晋太康元年著籍人口变化表(部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频发 B.寺院经济的膨胀 C.专制皇权的衰落 D.豪强士族的发展
11.三国时期,扬州由东汉时的3个郡分为8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40个增至近80个;赣江流域原东汉豫章郡则被分为7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21个增至58个。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A.割据势力不断发展B.南方地区得到开发
C.民族融合趋势加强D.经济重心南移加速
12.5世纪后期,冯太后主政时,针对地方豪强大姓隐匿人口、“督护”地方的现象实行均田制,并严查各地户籍,严禁豪强随意荫占民户。由此可知,冯太后这些改革措施旨在()
A.加速鲜卑族汉化进程 B.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D.保证国家赋役征派
13.汉朝采取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的制度,自东汉后期其选举标准往往取决于地方上少数人的品评。如许劭、郭太都擅长品评人物,“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这一历史现象较适用于研究
A.察举制选举标准的完善 B.世家大族的没落
C.九品中正制产生的渊源D.中央集权的加强
14.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 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15.晚唐时期,苏州人口繁多、市场热闹,几乎可与长安、扬州相媲美;杭州城万商云集,有店肆三万家,商船绵延二十里;广州则是海船往来停泊的著名港口,“南海舶,外国船也”。此外,在各地水路交通要冲中,还出现了一些地区性商业都市。这反映出晚唐时期()
A.商业发展促进交通发展 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D.外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16.隋文帝时,朝廷在门下省之下设殿内局分管皇家事务。隋炀帝时将殿内局扩大为殿内省,独立于门下省之外,自此,门下省成为纯粹的政府机关,为国家服务。此举()
A.强化了皇家的独尊地位 B.体现了国家治理的专业化倾向
C.推进了国家的廉政建设D.提高了隋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
17.唐玄宗天宝年间,宰相杨国忠召左相及给事中、诸司长官皆集尚书都堂,“唱注选人,一日而毕,曰:今左相、给事中(门下省官员)俱在座,已过门下矣。其间资格差缪众,无敢言者。于是门下不复过官。”这反映了唐朝后期()
A.三省开始出现一体化趋势 B.科举考试的地位提高
C.君主权力受到了极大制约D.中枢运行机制遭破坏
18.从租庸调法可以看出,唐朝课税的对象一是田,二是户,三是身。“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天下为家,法制均一,虽欲转徙,莫容其好,故人无摇心,而事有定制。”这说明唐朝当时
A.人民负担沉重 B.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C.土地兼并严重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较强
19.据史书记载,初行两税法之际,“分命使臣,按地收敛,土户与客户,共计得三百余万”,其中权门豪强所隐占的客户就占了2/5,经检查以后,则“浮浪悉收,规避无所”。这说明此法的推行()
A.使纳税编户大量增加 B.缓解了土地兼并现象
C.削弱了地方藩镇势力D.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
20.唐中叶后朝廷授予许多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中书令等宰相衔,号为“使相”。从玄宗朝到僖宗朝,使相的人数从8人增加到了60人。唐朝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拉拢藩镇维护统治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C.创新制度提高效率 D.重用人才优化决策
【答案】B
21.《骑马带猞猁双垂髻彩绘女俑》(如下图)出土于唐朝金乡县主墓,这一陶俑呈现的是唐代贵族妇女带着助猎的猞猁,身穿胡服,骑着骏马外出狩猎的场景。该陶俑可用以说明唐代()
A.习俗胡化已成为主流 B.妇女的政治地位提高
C.贵族生活的奢侈腐化D.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象
22.以下材料可用于佐证宋代()
朝代 事件
北宋 宋仁宗欲任命张尧佐(张贵妃的伯父)当宣徽使,御史中丞包拯极力反对,“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最后仁宗只得收回成命。
南宋 光宗朝时,皇帝左右的近臣、私臣屡次向光宗请求“恩泽”,光宗总是说:“朕倒好说,只恐谢给事(宰相谢深甫)有不可耳!”
A.君主权力的弱化 B.地方权力的加强
C.文官制度的特点D.监察机制的完备
23.《宋史·食货志》云:“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据统计,日本全国出土的中国铜钱中,北宋的钱币占82.4%。到1959年止,东非发现中国钱币233枚,能鉴定出年代的91%是宋钱。材料能够证明()
A.宋钱是世界通用货币 B.宋钱外流诱发纸币的形成
C.宋朝海上贸易的繁荣D.亚、非缺乏货币制作技术
24.两宋时期,出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现象,如南宋绍兴二十九年,全国实收上供米367万石,其中江南东路、两浙路上供米205万石,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一现象反映出宋代()
A.农民赋役负担繁重 B.冗官冗费问题突出
C.重视种植经济作物D.经济格局发生变动
25.2003年,辽宁阜新辽墓出土的契丹小字碑刻《永清公主墓志》正面刻汉字楷书,背面及背面左侧刻契丹文,其碑文称“盖国家系轩辕黄帝之后”。此碑可以用来说明()
A.辽政权对华夏文明有认同感 B.永清公主与汉人通婚
C.辽政权与南宋文化交流频繁D.民族交融的开始加深
26.神册六年(921年),耶律阿保机命大臣制定辽法。其中,《决狱法》对契丹等游牧民族的不同习惯法作了调整,保留了不少草原传统法律条文;适用于汉族的《律令》则沿用唐朝律法断案。由此可得知,辽法()
A.颁布代表法律体系完备 B.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
C.制定照搬中原王朝律法 D.完全保留了游牧民族的传统
27.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道:“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这一理念被宋代后世君臣沿用。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
A.内外相制加强君权 B.崇文抑武防止擅权
C.固守祖法以弭内乱D.强化法度巩固统治
28.在宋以前,体育活动主要为王朝的统治者服务,带有政治或军事性。至宋代始,体育活动渐渐向休闲、娱乐、观赏化转向,兴盛于宫廷上流社会和民间社会。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阶层流动性增强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统治者积极推动 D.主流价值观动摇
29.下表是宋人笔下涌现出的诸多“好孩子”形象。据此可知,材料中的“儿童观”()
儿童 形象
赵令赫 笑语不妄。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
周谔 十岁如成人,十四入太学,力学勤苦
董仲永 幼而端谨,不为儿嬉事,便若成人
A.反映了宋代文化的进步 B.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
C.确立了幼童的行为规范D.体现了科举制度的完善
30.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占主导地位,“但直到11世纪前后的北宋时代士人'才作为一个群体在政事活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从侧面反映了()
A.中枢机构的完善 B.科举取士的发展 C.皇权专制的弱化 D.门阀士族的兴起
31.与汉唐王朝通过册封和朝贡控制边疆不同,元朝统治者的边疆管理体现在“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据此可知元朝()
A加强了边疆管理力度 B.灵活变通因地制宜
C.推行各民族平等政策D.注重地方行政效率
32.牌符象征着权力,下图为元代拾二号夜巡铜牌,俗称六体夜巡牌。牌上正反面书写汉文、乌金体藏文、蒙古文、八思巴文、波斯文、梵文,其中正面居中的“元”字最大。该铜牌()
六体文夜巡牌正面背面
A.应为成吉思汗元年纪念铸造 B.印证元朝权力通达各个行省
C.折射出中国民族大交融盛景 D.是元朝已经统一中国的证据
33.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推进了新的民族交融。以下属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的是()
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 B.设立理藩院
C.确定郡县之下设乡、里、亭 D.设立宣政院
34.明朝在经济上给予宗室成员优厚的待遇,在政治上却对其进行严格限制:规定宗室不得干预兵事、政事,不许入仕做官,藩王就封后未经特许不得入朝,甚至与宗藩联姻的人也不得选任高官。这些举措()
A.基于维护皇权政治的需要 B.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C.意在提高中枢决策的效率D.缓和了皇室成员的内部矛盾
35.如表所示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涉及的两位重要人物及事件。据此分析,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是()
人物 经历事件
万历皇帝 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亦”。
张居正 守住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正式统率六部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A.君主专制在万历皇帝期间到达顶峰 B.入阁官员决策权膨胀地位逐渐提高
C.司礼监和内阁都是维护皇权的工具D.宦官掌握批红权将导致皇权的弱化
36.清朝在实地测绘基础上纂修全国性地图。康熙年间首次对台湾、西藏进行了测绘,并制成《皇舆全览图》;乾隆平准之后,继续对新疆、西藏进行测绘,最终制成更为完整、详细的《乾隆内府舆图》。清朝此举()
A.旨在实行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B.开创了实地测绘的先河
C.有助于强化大一统的疆域观念D.稳定了地方的统治秩序
37.1513年中葡屯门之战,葡人战败;1522年中葡西草湾之战,葡人再败;1662年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付台湾;1685年中俄雅克萨之战,俄国人战败。这些胜利表明()
A.明清时人反侵略态度坚决 B.取胜并不需要“师夷长技”
C.战争获胜基础是康乾盛世D.中国面临西欧各国的威胁
38.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徐光启评价此书“能令学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为用至广......。”可见,该书的翻译()
A.批判了理学的空谈风气 B.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反映了东学西渐的成果D.得到了士大夫普遍认同
39.《明世宗实录》载:“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御史屠仲律在《御倭五事疏》中说:“虽概称倭夷,其实多编户之齐民也。”《明神宗实录》载:“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从上述材料可推知()
A.明朝沿海经济结构发生质变B.开放私人海外贸易有其必要性
C.抗倭斗争稳定了沿海的形势D.严厉禁止海外贸易有其必要性
40.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哓谕各省督抚,指明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乾隆规范了奏折具体格式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D.奏折需要经其他部门中转
二、材料解析题(共20分)
41.多元起源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向一体化迈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伴随着多种形式,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曹文柱等《乾坤众生》
材料二:从官军干部检之,高仙芝、王思礼均为高丽人,哥舒翰,突骑施人,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契丹人。
-岑仲勉《隋唐史》
材料三:为了正确地引导和管理互市活动,保障正常、公正的贸易秩序,唐政府专门设置了“互市监”,“掌诸蕃交易之事”。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学”允许少数民族首领子弟入学就读。地方上,郡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由官府提供“禀给”。
-商编自杨华双《唐朝开明民族政策述略》
(1)据材料一,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类型,并概括其主要原因。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的影响。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具体表现及其意义。
  答案及简析的详细内容:
  选择题答案及简析
  1.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材料中以 “重瓣花朵” 格局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明,中心在中原,周边有不同文化区,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格局,C 项正确;A 项只强调了中原文化区,不全面,排除;各文明间存在交流融合,并非多元独立,B 项错误;材料主旨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格局,而非史前考古成就,D 项错误。
  2.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殷商内外服制度。根据材料 “由于战争和新建国家管理职能的需要,商朝的创建者商汤创立了内外服制度” 可知,内外服制度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需要而创立的,C 项正确;A 项材料未体现内外分治特征,排除;B 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邦族种姓之分,排除;D 项材料未体现内外服制度的松散性,排除。
  3.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目的。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周的环形防线主要由同姓诸侯国组成,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富庶且战略地位重要,所以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D 项正确;A 项巩固分封宗法秩序并非主要目的,排除;环形防线的分布与防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和殷商旧族叛乱不符,B、C 项错误。
  4.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方式变革。材料中湖北西部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了铁器,铁器的使用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C 项正确;A 项材料未涉及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排除;B 项仅根据湖北西部地区的铁器无法得出其冶铁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排除;D 项材料不能确定铁器是私营冶铸业的产物,排除。
  5.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思想流派。根据材料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 可知,该思想流派强调法的作用,属于法家思想,C 项正确;儒家强调 “仁”,墨家强调 “兼爱”“非攻”,道家主张 “无为而治”,均不强调 “法” 的作用,A、B、D 项错误。
  6.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皇帝制度的特征。“政月” 改为 “正月” 是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体现了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的特征,D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专制独裁,与原始民主色彩无关,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神权与王权的关系,B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不受民俗影响,C 项错误。
  7.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关东六国人民对秦认识变化的原因。材料中关东六国人民对秦的认识从认为秦是 “僻在雍州”“虎狼之国” 到 “莫不虚心仰上”,主要是因为秦统一后建立了 “大一统” 政体,顺应了民心,D 项正确;A 项心理隔阂不可能完全消弭,说法太绝对,排除;B 项材料未体现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排除;C 项材料未涉及各族同源的内容,排除。
  8.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汉武帝的经济政策。材料中汉武帝对商人进行沉重打击,抑制了商人对国家的威胁,说明汉武帝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B 项正确;A 项汉武帝不是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而是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排除;C 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对商人的打击,而不是稳定市场秩序,排除;D 项国家的威胁是受到抑制而不是解除,排除。
  9.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现状。材料中汉武帝即位之初面临地方王国与豪强势力、统治思想和边境匈奴等诸多问题,说明汉初的国家治理方略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亟待调整,A 项正确;B 项无为而治在汉初推动了经济发展,为汉武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不能说成效不大,排除;C 项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政体面临危机,排除;D 项材料中面临的问题不只是王国问题,还有其他方面,排除。
  10.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东汉到西晋人口变化的原因。材料中从东汉到西晋户籍人口大幅减少,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豪强士族发展,大量人口隐匿于田庄之中,D 项正确;A 项自然灾害不是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B 项寺院经济膨胀主要在南北朝时期,排除;C 项专制皇权的衰落与人口减少无直接关系,排除。
  11.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三国时期南方地区的开发。材料中三国时期扬州和赣江流域的郡级行政区和属县数量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B 项正确;A 项材料体现的是行政区划的变化,不是割据势力的发展,排除;C 项材料未涉及民族融合,排除;D 项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加速,排除。
  12.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冯太后改革的目的。材料中冯太后针对地方豪强大姓隐匿人口的现象实行均田制和严查户籍,主要目的是保证国家赋役征派,D 项正确;A 项材料未体现汉化进程,排除;B 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的结论,排除;C 项材料未涉及缓和社会矛盾的内容,排除。
  13.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的渊源。材料中东汉后期的选举标准取决于地方上少数人的品评,如许劭、郭太擅长品评人物,这与九品中正制中由各州郡有声望的人任中正官负责品评人物选拔官吏相似,适用于研究九品中正制产生的渊源,C 项正确;A 项察举制后期存在很大缺陷,并非完善,排除;B 项材料与世家大族的没落无关,排除;D 项选官权力掌握在地方手里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
  14.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交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材料中隋代疏通大运河后,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代经济繁荣,特产被列为贡品,表明隋唐时期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D 项正确;A 项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尚未完成,排除;B 项材料不能说明大运河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排除;C 项地理条件不是决定城市兴衰的唯一因素,说法错误,排除。
  15.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晚唐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中晚唐时期苏州、杭州、广州等南方城市以及一些地区性商业都市发展迅速,表明南方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B 项正确;A 项材料反映的是交通促进商业发展,而不是商业发展促进交通发展,排除;C 项唐代仍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 项材料未表明外商是否成为商人的主体,排除。
  16.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隋朝门下省职能的变化。隋朝门下省从分管皇家事务演变为纯粹的政府机关,为国家服务,体现了国家治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趋势,B 项正确;A 项不能体现强化皇家独尊地位,排除;C 项与廉政建设无关,排除;D 项仅根据门下省的变化无法说明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提高,排除。
  17.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唐朝后期中枢运行机制。材料中杨国忠把持朝政,官员选拔任用不经过门下省审核,说明当时中枢运行机制遭到破坏,D 项正确;A 项 “开始” 说法错误,排除;B 项材料内容与科举制无关,排除;C 项材料未涉及君权受到制约,排除。
  18.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唐朝租庸调法的特点。租庸调法以人口为课税依据,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说明唐朝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较强,D 项正确;A 项材料主要反映租庸调制的特点,不能体现人民负担沉重,排除;B 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较强不利于社会群体间流动性的增强,排除;C 项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排除。
  19.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两税法的影响。材料中两税法实施后,权门豪强隐占的客户被悉数收录,导致纳税编户大量增加,A 项正确;B 项两税法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和税收问题,不能缓解土地兼并现象,排除;C 项材料未涉及两税法与地方藩镇势力的关系,排除;D 项两税法未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
  20.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唐朝增设使相的目的。材料中唐朝中叶后增设使相,授予节度使宰相衔,目的是通过增加宰相人数进一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 项正确;A 项材料未涉及与地方藩镇的关系,排除;C 项宰相人数增加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D 项材料未涉及这些宰相是否为人才及对决策的影响,排除。
  21.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文化气象。材料中唐代贵族妇女身穿胡服外出狩猎的陶俑,体现了唐朝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反映了唐朝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象,D 项正确;A 项仅通过一个陶俑不能说明胡化成为主流,排除;B 项材料未体现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排除;C 项狩猎不是生活腐化的表现,排除。
  22.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宋代君主权力的变化。材料中宋仁宗因包拯反对而收回任命,光宗因宰相谢深甫而拒绝近臣请求,说明在宋代君主权力受到御史、丞相的限制,有一定程度的弱化,A 项正确;B 项材料未涉及地方权力的变化,排除;C 项宋代未形成文官制度,排除;D 项御史中丞对皇帝的谏议不属于监察机制,排除。
  23.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宋朝海上贸易的繁荣。材料中宋钱在日本和东非大量出土,说明宋钱在古代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大,反映了宋朝海上贸易的繁荣,C 项正确;A 项宋钱不是世界通用货币,排除;B 项宋代对外贸易使用金属货币与纸币的形成无关,排除;D 项材料无法得出亚、非缺乏货币制作技术的结论,排除。
  24.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宋代经济格局的变动。材料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的现象说明宋朝经济对南方的依赖性强,反映了两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格局发生变动,D 项正确;A 项材料未涉及农民赋役负担,排除;B 项材料未体现冗官冗费问题,排除;C 项材料中江南东路、两浙路上供的是大米,不是经济作物,排除。
  25.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辽政权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材料中契丹小字碑刻称契丹族是轩辕黄帝之后,体现了辽政权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感,A 项正确;B 项材料未涉及永清公主与汉人通婚,排除;C 项辽与南宋不存在时间上的交集,排除;D 项材料未体现民族交融的开始加深,排除。
  26.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辽法的特点。材料中辽法对契丹等游牧民族和汉族分别适用不同的律法,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B 项正确;A 项材料未体现辽法颁布代表法律体系完备,排除;C 项辽法并非照搬中原王朝律法,排除;D 项不是完全保留游牧民族的传统,排除。
  27.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宋代的治国理念。材料中宋太宗强调遵循先皇帝的制度和纪律,反映了宋代注重祖宗之法,以弭内乱,C 项正确;A 项北宋内外相制加强的是中央集权,不是君权,排除;B 项崇文抑武是北宋加强专制集权的一项政策,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D 项材料强调的是祖宗之法,不是强化法度,排除。
  28.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宋代体育活动变化的原因。宋代体育活动向休闲、娱乐、观赏化转向,主要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 项正确;A 项阶层流动的加速与体育活动的转向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 项统治者积极推动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项宋代主流价值观念并未动摇,排除。
  29.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理学思想对宋代儿童观的影响。材料中宋人笔下的 “儿童观” 体现了《孝经》、《论语》等儒家经典中的积极、勤奋和伦理道德等内容,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B 项正确;A 项材料不能体现宋代文化的进步,排除;C 项材料未体现确立幼童的行为规范,排除;D 项材料与科举制度无关,排除。
  30.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宋代科举取士的发展。材料中北宋时期士人作为一个群体在政事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因为宋朝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的方针,通过科举选拔大量文官任职,B 项正确;A 项材料未涉及中枢机构的完善,排除;C 项宋代专制皇权得到了加强,排除;D 项隋唐时期门阀士族逐渐衰落,排除。
  31.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元朝的边疆管理。材料中元朝对边疆地区 “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元朝加强了边疆管理力度,A 项正确;B 项材料未体现灵活变通因地制宜,排除;C 项元朝推行各民族平等政策不符合史实,排除;D 项材料主旨是元朝的边疆管理,不是注重地方行政效率,排除。
  32.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元代的民族交融。材料中元代六体夜巡牌上有多种民族文字,折射出中国民族大交融的盛景,C 项正确;A 项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将国号定为元,排除;B 项材料不能印证元朝权力通达各个行省,排除;D 项材料不能体现元朝是否统一中国,排除。
  33.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属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D 项正确;A 项枢密院在元朝之前就已存在,且与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无关,排除;B 项理藩院是清朝设立的,排除;C 项秦朝时期在全国范围内确立郡县制,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排除。
  34.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明朝对宗室成员的限制措施。材料中明朝对宗室成员在政治上的限制,是为了减少宗室成员凭借特殊身份威胁皇权,基于维护皇权政治的需要,A 项正确;B 项材料未涉及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排除;C 项宗室成员不得干预政事与中枢决策效率无关,排除;D 项对宗室成员的限制在缓和皇室内部矛盾上的作用有限,排除。
  35.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材料中万历皇帝用司礼监牵制内阁,说明司礼监和内阁都是维护皇权的工具,C 项正确;A 项君主专制在雍正时期到达顶峰,排除;B 项内阁官员没有决策权,排除;D 项宦官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不会弱化皇权,排除。
  36.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清朝绘制地图的意义。清朝通过对全国地图的绘制,编纂地理总志,宣示国家版图范围,有助于强化大一统的疆域观念,C 项正确;A 项材料未涉及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方式,排除;B 项北宋时期沈括就进行过实地测绘,排除;D 项仅通过绘制地图不能稳定地方统治秩序,排除。
  37.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态度。材料中明清时期在与葡萄牙、荷兰和俄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体现了明清时期对于反侵略坚决的态度,A 项正确;B 项明朝晚期和清朝初期西方整体落后于中国,但不能说明取胜不需要 “师夷长技”,排除;C 项 “1513 年中葡屯门之战,葡人战败;1522 年中葡西草湾之战,葡人再败” 与清朝的康乾盛世无关,排除;D 项材料只涉及葡萄牙、荷兰和俄国,不能说明中国面临西欧各国的威胁,排除。
  38.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几何原本》翻译的意义。材料中徐光启评价《几何原本》能让学者祛浮气、练精心等,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 项正确;A 项明末清初活跃的儒家思想批判了理学的空谈风气,排除;C 项《几何原本》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排除;D 项 “得到了士大夫普遍认同” 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39.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明朝海外贸易政策。材料中提到倭寇部分是明朝百姓,因国内生存压力大而沦为海盗,由此可推知明朝开放私人海外贸易有其必要性,B 项正确;A 项明朝后期沿海经济结构未发生质变,排除;C 项材料未涉及抗倭斗争的信息,排除;D 项与材料中强调的开放海外贸易的必要性不符,排除。
  第 40 题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奏折的特点。材料中乾隆帝规定只有 “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 才可用奏折,说明奏折是用于特别重要、紧急的事务,这体现了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C 项正确;A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奏折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而不是乾隆年间,排除;B 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乾隆帝对奏折使用范围的规范,而不是具体格式,排除;D 项,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中转,排除。
  第 41 题
  (1)答案:
  类型:边地少数民族向中原迁徙;中原汉族外迁(南迁)。
  原因:躲避战乱。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类型和原因。根据材料一 “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 等内容,可直接得出人口迁徙的两种类型和主要原因。
  (2)答案: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
  加速了南方的开发;
  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为国家统一及隋唐盛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当时在短时期内加剧了社会动乱。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的影响。根据材料 “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可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可分析得出加速了南方的开发;“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 可得出促进了民族的交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流动为国家统一及隋唐盛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时,根据材料 “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 可知在短时期内加剧了社会动乱。
  (3)答案:
  表现:重用少数民族将领;设置贸易机构;落实教育优待政策。
  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边疆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具体表现及其意义。
  表现:根据材料二 “高仙芝、王思礼均为高丽人,哥舒翰,突骑施人,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契丹人” 可得出重用少数民族将领;由材料三 “唐政府专门设置了‘互市监’,‘掌诸蕃交易之事’” 可得出设置贸易机构;从 “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学’允许少数民族首领子弟入学就读。地方上,郡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由官府提供‘禀给’” 可得出落实教育优待政策。
  意义:设置贸易机构,既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也可以丰富唐朝的经济生活;落实教育优待政策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可以丰富唐朝的文化生活。总之,唐朝开明民族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边疆开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开明民族政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