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2 11:5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2 齐桓晋文之事
一、课内基础练
1.(3分)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与“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两句中的“道”字含义不同。
B.“德何如则可以王矣”与“旧时王谢堂前燕”(《乌衣巷》)两句中的“王”字含义不同。
C.“若无罪而就死地”与“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两句中的“就”字含义不同。
D.“则王许之乎”与“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两句中的“许”字含义不同。
2.(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不足以畜妻子     畜:养活
B.明君制民之产 制:限制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夺:耽误
D.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统治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无以,则王乎
B.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C.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D.朝秦楚
4.(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5.(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B.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C.俯足以畜妻子
D.则牛羊何择焉
6.(8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①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长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而且“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等词句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孟子就不这样。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代的末期。孟子的生卒年月,虽不能确定,但是他最活跃的时间,也是战国时代的前中段。在春秋的时候,周朝的封建制度,已不能维持,但是还没有完全败坏。②以前各小国各自为政,里面主持国政的卿和大夫以及担任下级军官的士,全部世袭,一切都按成规,也就是说,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之原则已不再适用。但是公侯伯子男的互相征伐,仍以道德的名义出之。纵使叛逆篡位,也还要邀请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各方支持。但最最重要的是,这时的战事还未波及全民,不致使父母兄弟妻子离散。
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不离开“礼”的约束。“不为已甚”是当时的一般趋势。总之,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
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示着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他有时也发牢骚,可是要他表示方针的时候,他的办法端在“正名”,也就是恢复一切事物原有的名分。“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更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人准备伐燕,他说燕可伐。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梁襄王问他:“天下恶乎定?”他答道:“定于一。”襄王又追着问:“孰能一之?”孟子就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
孟子开始游说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合纵连横之季。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间的大厮杀。虽然这时候的战事还没有像战国末季的那样剧烈——凡是年龄十五岁以上的都要向防地报到,降卒四十万或四十五万一起坑埋,所以这时已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商鞅相秦,第一件事就是“令民为什伍”,即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在战场上骑兵既登场,步兵人数也大量增加。“斩首六万”“斩首七万”,已经开始见于各国的记录。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这段话可能反映着当日各国备战的情节,也可以说是他对当日国君草菅人命的一种控诉。
在宋朝以后,《孟子》成为“四书”之一,实际上它占“四书”一半以上的篇幅,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无可形容的影响。而亚圣以慈悲为怀的心肠,为民请命,他讲的话有时也富有感情性,有时尤任直觉,例如“见牛未见羊”“君子远庖厨”。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③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他的④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它们的历史背景。
为什么孔子和孟子之间会有这样一段距离?为什么春秋阶段与战国阶段会有这样巨大的差别?为什么中国会如此早熟——在纸张都未发明,文书尚用竹简木片传抄之际,即出现至圣亚圣,而且与孟子同一世纪即出现了秦始皇,且对此后的中国有决定性的影响?
对于上述诸问题的背景,前人已经说过:是因为华北黄土地带,耕耘容易,农业既盛,人口增加,交通又便利,商业开始通有无,社会之流动性大。加以铸铁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间,影响到农具和兵器等。这些解答都有根据,但是却没有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春秋战国间剧烈的变化,百家争鸣,最后又以暴力完成统一,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摘编自黄仁宇《孔孟》)
7.(3分)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比较了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差异,并论述了差异的根源,从中可以看出同一学派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B.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时“礼”对于各国之间的征伐还有一定约束力,战事方式还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
C.孟子生活在战国前中期,这时战国七雄虽已准备长期的大厮杀,但参战人数有限,社会动乱还没有像战国末期那样剧烈。
D.把孔孟的差异、春秋与战国差别的原因归之为人口、交通等,这虽有事实根据,但没有揭示根本原因。
8.(3分)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说即使是圣贤,也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说明孔子认为恶是人的本性。
B.孔子的闲雅代表了普遍的社会心态,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闲雅。
C.孟子对“礼”不重视,因为在孟子看来,周礼早已不能恢复,改弦更张才有济于社会。
D.我们今日读“四书”,如果不考究其历史背景,一概奉其为经典,是要犯错误的。
9.(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紧张”:孟子担忧、害怕,不如孔子轻松、坦荡、悠闲。
B.②“以前”:就是指相较于春秋时期而言的西周时期。
C.③“强迫性”:孟子的性善论带有强迫性,它强迫人们保持性善的天性。
D.④“低水准”:作为人类早期的平等思想,孟子的平等思想朴素、亲民。
10.(4分)为更好地梳理文章脉络,小明制作了一份《孔孟》阅读表格,请根据文本,帮助其完成该表格。
孔子 孟子
差异 ① 轻松愉快、悠闲坦荡 凡事紧张
对人性看法 ② 人性本善
③ 重视 不重视
原因 个性不同
《论语》和《孟子》的取材记载不同

11.(6分)联系教材,说说课文《齐桓晋文之事》中有哪些内容印证了本文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孟 子
[北宋]王安石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①,故有斯人慰寂寥。
孟子好辩
[南宋]陈普
禽兽纵横鬼魅多,人间歧路总差讹。
当时缄口终无语,天理民彝②竟若何?
注 ①迂阔:指思想行为不切实际。②民彝:人伦。
12.(3分)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诗第二句直抒胸臆,表达读孟子遗书对其人品格顿生钦慕之情。
B.王诗第三句用设问句,歌颂孟子思想虽脱离现实却不改初衷的坚定。
C.陈诗前两句指出孟子生活的时代特点,为孟子好辩提供背景原因。
D.陈诗后两句假想孟子若面对社会中小人当道的现实选择沉默的后果。
13.(6分)两首诗都包含对孟子的评述,但评述内容和写作目的各有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A [A项“含义不同”错。均为“述说”。B项行王道以统一天下/指王导。C项走向/靠近。D项相信/应允。]
2.B [制:规定。]
3.B [A项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名词作动词。B项忖度:揣测。C项远:远离,疏远,不接近,形容词作动词。D项朝:使……朝见,使动用法。]
4.C [C项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A项均为宾语前置句。B项均为宾语前置句。D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5.D [A项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B项古义:两个词。于,对;是,代词,这。今义:连词,表示承接。C项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6.(1)难道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处于险境,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吗?
(2)慎重办理学校教育,用善事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告诫他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解析 (1)“抑”,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危”,使……受到危害;“构怨”,结怨;“快”,痛快。(2)“谨”,用作动词,谨慎地兴办;“申”,申诫、告诫;“颁”,同“斑”,头发花白;“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句。
7.C [“参战人数有限,社会动乱还没有像战国末期那样剧烈”错。根据原文第十段“在战场上骑兵既登场,步兵人数也大量增加”可知,是参战人数已“大量增加”;根据原文第十段“这时候的战事还没有像战国末季那样剧烈”可知,没有像战国末季那样剧烈的是“战事”,不是“社会动乱”。]
8.B [“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错。根据原文第八段“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可知,“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有一个比较条件:“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
9.B [A项“孟子担忧、害怕”错。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语句可知,孟子的紧张是一种忧患意识,是为尖锐的社会矛盾等焦虑、忧心、痛心。C项“性善论带有强迫性,它强迫人们保持性善的天性”错。是以性善为前提,把保持这种天性视为理所当然的结论,这样的“推论”具有强迫性,不是“性善论带有强迫性”。D项“平等思想,孟子的平等思想朴素、亲民”错。由后文“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可知,“低水准”是指生活水平低。]
10.①在态度方面(或处事态度、风格) ②性恶自天性(或没有直接提到人性善恶) ③对“礼”的态度 ④局势变化
11.①《齐桓晋文之事》开篇齐宣王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及后文中用战争譬喻,可印证本文写于战国时期,各国备战,战争较前频仍,社会较前动乱。
②《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是心而王,印证本文中孟子认为人人皆能做圣贤。
③《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保民而王的观点及一系列的保民措施,印证本文中亚圣以慈悲为心肠,为民请命。
④《齐桓晋文之事》中以羊易牛、“老吾老”、描绘王道蓝图等对话,印证本文中孟子讲话有时富有感情性,有时尤任直觉。
12.B [“用设问”“孟子思想虽脱离现实”错。“何妨”表示反问,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不是设问;“何妨举世嫌迂阔”的意思是何妨被全世界的人视作迂腐。结合全诗内容可知,作者是借孟子来表达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视自己为迂腐,也无所畏惧,不会妥协退缩的人生态度。]
13.(1)《孟子》:①内容:王诗从孟子的品格修养入手,歌颂他不在乎举世嫌恶,坚定推行仁政主张的执着。②目的:王诗借此以自勉,孟子在政治上不避世人眼光、坚定推行仁政的勇气,使遭遇重重阻挠的王安石坚定了推行变法的决心。
(2)《孟子好辩》:①内容:陈诗从孟子好辩的原因入手,指出孟子所处时代的社会困境——小人、恶人当道,人也容易走错路,从而表现孟子好辩对于时代的重要意义。②目的:陈诗借此呼吁人们应敢于为社会发声,以便恢复天理和规范人伦,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