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同步训练1
1.读下表,回答问题。
年份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
(亿人)
农村人口
(亿人)
城市人口
比重(%)
城市人口
(亿人)
农村人口
(亿人)
城市人口
比重(%)
1920
1.1
5.6
16.4
1.5
10.7
12.3
1940
3.6
4.8
42.9
1.6
13.6
10.5
1960
4.8
6.1
44.0
3.6
15.6
18.8
1980
7.9
4.4
64.2
6.2
25.9
19.3
2000
11.1
4.4
71.6
20
24.4
45.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出1920~2000年发达国家(用——表示)和发展中国家(用------表示)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折线图。
(2)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表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水平 。
(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出现的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称为 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读下图,分析回答
(1)城市化是指 向城市集聚和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由图可知,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
(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阶段是 ( )
A、① B、② C、③ D、②③
(4)、二次大战后,为何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迅速?
3.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 。
(2)该城市建立了 城和 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从图中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自来水厂位置出现什么变化: ;并分析其原因 :
(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 并分析原因 。
参考答案
1.(1)如下图所示
(2)晚、低
(3)逆城市化 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2.(1)乡村人口 乡村
(2)C
(3)C
(4)二次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3.(1)扩大 增多
(2)卫星 新
(3)向河流上游城外迁移 上游水质好
(4)中心区气温较高 中心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产生大量热量。
《城市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阅读P32教材内容,了解什么是城市化。
2.阅读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内容,能够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阅读P37-40教材内容,结合教材图片,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任务及展示
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 习 过 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
(3)该城市从1976-1986年间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教材P39-40页教材内容的案例探究,结合相关资料,小组讨论一下,你所在的城市的郊区是否也正在城市化?
1.分小组讨论,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
2.师生进行讨论结果的梳理总结。
【达标检测】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城市(填代号),原因是什么?
(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C城市位于______地貌上。
(4)D城市适于发展_____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注在图中。
(5)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图中字母所示地区适于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G_________,H________。
【拓展阅读】
世界十个人口最多的城市
城市 人口(百万)
1.东京(日本) 28.8
2.墨西哥城(墨西哥) 17.8
3.圣保罗(巴西) 17.5
4.孟买(印度) 17.4
5.纽约(美国) 16.5
6.上海(中国) 14.0
7.洛杉矶(美国) 13.0
8.拉各斯(尼日利亚) 12.8
9.加尔各答(印度) 12.7
10.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12.3
课件31张PPT。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 城市化“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是城市化进程中所有人的期待,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除带来经济的增长外,还带来了什么呢?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概念的过程城市化的概念
读图,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后成都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城市化的概念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动力拉力推力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应该相适应
超前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都是不正常的达成学习目标 1 城市化的概念世界城市化进程: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中心城区城区外围(近郊)农 村部分人口转向近郊区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中心城区城区外围(近郊)农 村人口迁往远郊或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中心城区城区外围(近郊)农 村人口重新实现内迁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0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加快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解图精要]
1.比较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950~1980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分别为0.55%,0.41%。
2.分析表中可知198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
3.分析表数据中可知1980~2010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分别0.19%,0.57%。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1)百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一方面,世界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数量猛增,从1900年的13座增加到2000年的408座;另一方面,居住在特大城市中的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从1960年的29.5%上升到2000年的40.8%。其中,发展中国家的特大城市发展趋势更加突出。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2)超大城市发展速度更为惊人。
在特大城市中,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又称为超大城市。从世界超大城市的发展情况看,发展速度更为惊人,1960年,全世界拥有超大城市19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别不大,但到了2000年,世界超大城市猛增到66个,其中50个在发展中国家。在超大城市的发展速度上,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达成学习目标 2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合理的城市化。。。。
也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
(有利方面)城市化是否必然对地理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呢?过快的城市化。。。。
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出现种种环境污染。(不利方面)烟尘、烟气、尾气 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 光化学烟雾、酸雨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死亡,某些金属导致“公害病”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人体健康工厂、施工场地的机器声,车辆的噪声、商店中的音响发出的噪声等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塑料袋、易拉罐、废电池等 案例研究中国的郊区城市化材料分析:郊区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有哪些?郊区城市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
(1)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
(2)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建设加快;
(3)城市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等。
案例研究南京城市用地规模与结构读图,解释南京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提示
南京城市的用地规模随着人口的增多逐渐扩大,在历史、经济、社会、行政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从市中心向外延伸的同心地带结构。例如,城市中心地带地价昂贵,形成中心商务区,但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该地带仍混杂着其他功能活动;外围地区地价较低,以工业用地为主,并混有其他功能活动。达成学习目标 3 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2.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A A 读漫画“你是从城里来的吗?”回答问题。
3.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B 知识网络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