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同步训练
1.读下图,分析完成有关人类与环境的问题。
(1)将下列序号填入与结构图中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序号只选一次)。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统一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对立 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统一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_。
(2)根据上图判断下面环境观正确的是( )
A.人与自然界是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2.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和理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完成下表:
人地关系理论
出现时间
主要观点
地理环
境决定论
人地
协调论
可持续
发展论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 变 ,由 到 ,由 到 。与此同时,人类为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 思想,也在不断地进步与深化。
参考答案
1.(1)④ ⑥ ⑤ ③ ① ② (2)D
解析 第(1)题,人类的主观要求与环境的客观属性是对立的关系;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这是一种统一的关系;人类生产包含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前者要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在后者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能够改善环境质量,两者结合才能将人类与环境统一起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第(2)题,此题重点考查对材料中反映的思想的整体把握,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答案为D项。
2.(1)
人地关系理论
出现时间
主要观点
地理环
境决定论
农业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由地理环境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人地
协调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
可持续
发展论
20世纪80年代
可持续发展论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
(2)弱 强 小 大 局部 全球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大致过程。逐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发展观;
2.说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举例说明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习任务及展示
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 习 过 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
A.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B.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C.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同
2.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阶段是( )
A.①阶段 B.②阶段 C.③阶段 D.④阶段
3.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A.人口问题 B.资源问题
C.技术问题 D.发展问题
分析下图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完成4~6题。
4.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
B.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
C.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D.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
5.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诞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
B.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
C.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
D.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
6.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的思想的是(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组,各组从有关资料搜集古今中外人类对地理环境认识的各种说法、观念或典型事例,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讨论并完成下表。
【达标检测】
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土地荒漠化 ②气候变暖 ③水资源恶化 ④臭氧层破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①共同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公平性原则 ④参与性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双选)( )
A.工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B.机器化大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C.各国政治独立,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D.人类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提高
(2)A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地球上人口容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工业文明时代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请列举两例日常生活中符合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要求的行为。
【拓展阅读】
知识拓展:合理使用黄河水资源
管道及明渠铺设已基本结束,远处为星火泵站施工现场。
???? 银川6月20日电?宁夏回族自治区针对今年黄河水资源匮乏,宁夏灌区引水量减少近50%的实际,采取打造灌溉用井与合理使用黄河水资源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宁夏灌区缺水难题。今年自治区先后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兴修宁夏水利灌溉设施。图为投入1800万元,由自治区水利厅负责筹建、宁夏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负责施工的引黄济惠(农)工程施工已进入冲刺阶段。
正在加紧施工的星火泵站施工现场。
横卧在宁夏惠农黄河岸边的扬水管道。
已经建成的明渠开始投入使用。
课件19张PPT。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看老虎不同待遇,讨论人地关系思想:1、古代武松打死老虎被称为英雄2、现代“武松”打死老虎,要被判刑崇拜自然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古代人类对太阳、植物、动物的崇拜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史前文明时期人地矛盾不突出?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1)生产力水平 :(2)环境问题:(3)人地关系 :不明显适应、依赖、崇拜自然极低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农业文明—人类适利用、改造自然时期这一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什么关系?为什么? 阅读思考“以人合天,而绝非以天合人”“顺天时,量地利”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1) 生产力水平:提高 出现局部环境问题,如过度开垦、放牧引起 的生态破坏。(2) 环境问题:(3)人地关系: 对抗性增强,利用、改造自然。出现了关于处理人地关系一些主张。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在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人类对自然资源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利用,因此人地关系日益尖锐。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1)生产力水平 :(2)环境问题:(3)人地关系 :迅速提高。“透支”未来,环境问题恶化,上升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人类要征服自然。 这一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什么关系?为什么说人类需要1.25个地球? 阅读思考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新知2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上千人发生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使6000人突然发生眼痛、咽喉痛、流鼻涕、头痛、胸闷等不适,其中20人很快死亡 。
伦敦烟雾事件 :仅四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人数达到400多人 。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日本米糠油事件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新知2 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新知21.公平性原则2.持续性原则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保持适度规模——人口
处理好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新知2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新知2 地球只有一个,决定了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也只有一个,最终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和目标,只有全球协调一致共同奋斗,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1、关于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B、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稳定
C、人类利用资源的范围和强度加大,出现了各种环境问题
D、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肤浅C 2、和谐论观点的主要思想是( )
A、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
B、人类通过文化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产生长期的适应
C、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
D、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C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崇拜自然,环境问题不明显改造自然,出现局部的生态破坏要发展,发展要有限度,
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公平性,持续性,
共同性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