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通过朗读体会语感,初步了解文言文
2、学习和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正确的背诵默写。
4、领悟孔子言论的深刻含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介绍孔子,导入新课
一、介绍孔子,导入新课:
孔子:春秋末期人,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者,世称“圣人”。 故乡山东曲阜。
简介《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一部语录体的书。“半部《论语》治天下”(宋丞相赵普)。可见地位之高,内容之博大精深
活动2【讲授】讲解方法,翻译要领
二、讲解方法,翻译要领:
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准确。
3、“雅”:用简明、准确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表达出来。
4、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都保留不动。
5、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掉。
6、补: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
7、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
8、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9、贯: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活动3【活动】通过读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点拨朗读文言文的技巧。注意朗读节奏,语速,语调,停顿。
2、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注释,理解字词,翻译句子。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b.人不知而不愠(恼恨)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不解;殆,这里是学业陷入困境的意思)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认为可耻)
e.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满足;诲,教导)
f.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
活动4【活动】师生合作,翻译探究
1、第一则:讲了学习的方法,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译句: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吗?(即使)人家不了解我也不恼恨,不就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第二则:讲知识的继承与创新。译句: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获得新知识新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把他当做老师了。”
3、第三则: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译句:孔子说:“只是机械地学习而不加以思索,那就会迷惑不解;思索了却不进一步学习,那就会精神疲惫。”
4、第四则: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明好学、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的可贵。译句: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凭什么谥号叫做‘文’呢?”孔子回答说:“(孔文子)思考问题敏捷,学习努力,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称他‘文’。”
5、第五则:孔子严于律己,谈为人师的条件。孔子说:“默默地把学过的东西记下来,努力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6、第六则:孔子虚心的学习态度。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活动5【活动】学生合作,认识提高
1、从文中找出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句子。
2、文中有些话己凝固为成语,试着把它找出来。
活动6【活动】默读理解
1.给学生十分钟时间,结合书下注释默读课文。要求学生绝对安静。
2.提醒学生在笔记本上抄录最感兴趣的一则,记下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活动7【活动】回顾全文,总结思考
当我们回顾这节课学的知识时,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每一句话,对我们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启示啊!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每一句话的深刻含义,对你以后的学习和人生将有很大的帮助影响。
活动8【作业】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当我们回顾这节课学的知识时,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每一句话,对我们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启示啊!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每一句话的深刻含义,对你以后的学习和人生将有很大的帮助影响。
对《论语六则》其中一则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说出体会和感受。
课件41张PPT。《论语》六则论
语论
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四书:《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论语》的体裁:语录体关于《论语》孔庙孔府孔子教学场景杏坛诵读《论语》练习:
一、注音:
说 愠 罔 殆
识 诲 哉 焉yuèyùnwǎngdài
zhìhuì
zāi
yān
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论语》中是指孔子。曰:动词,说。时:副词,时常,常常。习:动词,温习,复习。说:通“悦”,形容词,愉快,高兴。乎:相当于“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朋:文章中指同一师门的师兄弟。愠 (yùn) : 怨恨,心里不满。君子:文章中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好好学习,享受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友互相激励,探讨。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君子的风度。
第二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动词,温习。故:旧,指学过的知识。知:这里有理解、领会的意思。为:动词,做。矣:相当于“了”。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三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通“惘”,迷惑不解。殆:危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第四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动词,喜爱。乐:愉快,快乐。这里的意思是“以……为乐”。意动用法。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第五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表示数量少,不是确数。译为:几个其:代词,他的,他们的。从:采纳,听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第六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惑:疑惑。耳:听觉。逾矩:超越法度。逾,超越,超过。矩,本指木工用的曲尺,引申为法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有所成就,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认真思考孔子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认真思考孔子终身学习,取得了哪些效果?明确: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人行,必有我师
温故知新
择善而从
讨论交流:本文中有很多语句现在已凝固
为成语流传下来了,你能说说有哪些成语吗?“而”字的用法而:连词。 2.表转折,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表承接,如“学而时习之”。1、学而时习之2、人不知而不愠3、温故而知新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而:连词,表承接。而:连词,表转折,却。而:连词,表承接。而:连词,表转折,却。而:连词,表承接。而:连词,表承接。1、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
2、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3、温故而 知新, 可 以 为师矣。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时常、经常
也同“悦”,愉快。
怨恨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这里指学过的知识理解、领会可以凭、凭借做迷惑不解
学业上陷入困境
练习二、解释画线的字5.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6.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7.默而 识之,学而不厌, 诲人不 倦
8.择其善者而从之凭什么认为可耻因此
暗暗,私下
记住满足
教导厌倦采纳,听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了学过的知识,获得了新的理解和体会,
就可以做老师了。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练习六、翻译: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
(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
加以改正。2、课外阅读《论语》一书。作业:
1、背诵并默写一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