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古今异义、各种不同句式。
(3)抓住体现人物性格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4)体会文中故事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旨大意、要揭示的道理,了解文言文遣词造句精悍简短的特点。21教育网
(2)重点讲解文中的疑难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故事中阐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思想品质和诚信待人的道德情操。
(3)让学生通过对课文中不同人物行为的比较辨别是非,学会做人的正确道理。
2学情分析
学生文言文基础比较薄弱,但是这一篇较为浅显,应该没有多难。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句、弄懂文章的大意
(2)理解“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2、教学难点
(1)文言字词的古今异义、活用,文言句式的形式。
(2)课文的翻译及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通过朗读、背诵分角色表演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重点讲解文中的疑难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故事中阐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思想品质和诚信待人的道德情操。
(3)让学生通过对课文中不同人物行为的比较辨别是非,学会做人的正确道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可从诚信小故事入手,指导学生认识到做人要言而有信,为课文的学习打好基础。
(2)可设置与课文内容相似的生活情境:假如你和同学一起出游,途中遭遇大雨,有一个同学想要和你们一起撑一把伞,你们答应了,但是后来与越下越大,伞挡不住三个人了,你会怎么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活动】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注意文中的生字词及难弄懂意思的字词。
多音字:①难:歆辄难(nán);②乘船避难(nàn);③邪(yé)通假字。
难懂字词:①俱:一起;②欲:想要③依附:依靠,依托④所以:文言文中的固定短语,这里是“…………的原因”;⑤本,本来,先前。⑥辄:当即;⑦幸:幸而,恰巧;⑧尚:还;⑨可:肯,同意;⑩[贼]这里指作乱的人。11、[舍]扔掉,抛弃。12、[纳]接纳,接受。13、[托]请托,请求。14、宁,难道。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15、[拯]救助。
2.把握大意(老师提问,学生作答,老师明确)
这则文言文讲述了什么故事?
明确: 本文讲了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当即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了,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不让他乘坐吗?”(王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的故事。21cnjy.com
学生通过对课文中不同人物行为的比较辨别是非,学会做人的正确道理。
活动3【活动】再读课文,纠正学生读音,把握故事发展变化(师生共同探讨)
1、学生按纠正后的字音再次齐读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华歆和王朗的言行。
明确:华歆:起初不太愿意让避难的人上船,但是后来却阻止王朗在危难中抛弃乘船的人。王朗:起初劝华歆让避难的人上船,但后来遇到危难时却要抛弃上船的人。
3、根据两人的所作所为,总结他们的性格特征。
王朗:做事之前欠缺周全长远的考虑,乐于助人、但却在危难之时不够正气、守信,甚至想要背信弃义。
华歆:做事之前考虑长远周全,信守承诺,帮人帮到底。
活动4【导入】归纳小结,领悟故事主旨内涵及要教给我们的道理。
《乘船》让人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
提示: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活动5【导入】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
分角色朗读
活动6【活动】拓展延伸
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收获?如何在生活小事中做到诚实守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