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乘船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22.乘船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2 20:48:25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句。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通过朗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乘船》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世说新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期行》,请回顾一下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明确:朗读法即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意思,读出情感。)
3、今天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二则《乘船》。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生自读课文,师出示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课文下面的注释扫清字词障碍。
(2)注意读出节奏感。
(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效果。
请一生读文,师生共同矫正字音、节奏。
(1)注意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练习卷)
(2)注意朗读节奏(练习卷)
(3)学生齐读课文。
(4)抽学生试讲述故事的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试着疏通文意,将不理解的词句划出来。
2.练习检查(练习卷)
2.引导学生讨论解决不理解的词句,然后加以点拨。讨论时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并能运用以前的知识积累。)
提示注意下列几类词义的积累:
今天仍然保留的词义;今天很少单用的词;古今差异很大的词;有些词的用法很特殊;有些词的意义和用法很多。
3.译句
结合具体句子,介绍几种翻译方法:
(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留”)
(2)幸尚宽(“补”)
(3)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换”)
(4)何为不可(“调”)
四、深入探究,畅所欲言(根据进度灵活安排)
1.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这则短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
(2)短文是怎样刻画这两个人物的呢?
(3)作者又是采用什么手法来突出这两个人不同的语言和行为的呢?
(4)能不能具体给大家分析讲解一下是怎样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呢?作者采用了几次对比?
明确:王朗与华歆的对比,王朗前后行为的对比。两次,第一次歆难之朗幸尚宽第二次朗欲舍所携人歆携拯如初 (5)从两个人这两次行为的对比中,你从中看出了两个人怎样的性情品质呢? 明确:王朗轻诺寡信华歆救人救到底 (6)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明确:不能轻诺寡信,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 (7)你们从这篇短文中还悟到了什么道理呢? 明确:不能在危难关头舍弃别人。
(8)对华歆、王朗二人的做法,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
明确:华歆,为人谨慎,考虑实情细心周到,重信守诺。
王朗,热心果敢,但做事缺乏考虑,没有远见,轻诺寡信 五、拓展延伸,总结反思
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世说新语》的文言小说故事虽简短但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值得一读,希望同学们课后有时间能找来读读。用我们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你一定能读懂,而且能体会到文言语句的精彩,从故事中感受乐趣,得到启示。 板书设计:乘船
刘义庆 有一人欲依附华歆王朗 难之幸尚宽
后贼追至(不同意)(同意) 携拯如初对比欲舍所携人 (不同意扔下)(打算扔下) 世人评说信守承诺轻诺寡信
课件13张PPT。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曾子杀猪 古代有个曾子,为人老实。有一天, 他妻子要上街买东西,孩子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只好说:“你在家里玩,我回家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上街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连忙劝阻说:“我只是哄哄孩子,你不必当真。”曾子说:“怎么能说谎呢?”就把猪给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导入新课“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刘义庆刘义庆(公元403年——公元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爵临川王,南朝宋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也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杰出代表。具有“语言简练、辞意隽永”的特点,因此著称于世。该书在魏、晋是当时盛行的小说集大成之作,对后世的小说和笔记小说发展影响很大。 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三步习读法。 认读:辨读字词,朗读课文; 品读:理解文意,推究主旨; 创读:审美评价,延伸创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诚实是我永久的伴侣。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格言警句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和着色文字的读音乘 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 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 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 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 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xīn zhéxiè ? yé ? zhěng ?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 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 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 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一起,都想要 就 对……感到为难 ……的原因 迟疑,犹豫不决 难道 救助凭,根据的 代词,这件事还 因为 同意先前接受请求乘 船抛弃恰巧,幸而于是当初评定罢了能够,可以顺便借光 或注释帮助,或同学交流,试译课文。疑难之处圈画出来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对这件事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的请求,难道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和劣。 译文:共同探究1、“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你是怎么评定华歆、王朗二人的?

2、读完《乘船》,它给了你什么启发性思考?
[言之有
理即可]如:华歆,为人谨慎,考虑实情细心周到,重信守诺。王朗,热心果敢,但做事缺乏考虑,没有远见,轻诺寡信 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不能轻诺寡信。小结 这篇文章以对比的写法,写出华歆、王朗对逃难者的不同态度和行为,从而表现出两个人和不同品格和境界;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华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尾的一句话更引人深思,让人回味无穷。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全文!课堂练习 相信自己1)、 歆辄难之。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2)、元方时年七岁
学而时习之
3 ) 、…可以为师矣
宁可以急相弃邪1、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思。他(代词,指华歆)
的(结构助词) 当时
时常可以 凭
能够 因为2、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