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积累文言词汇。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道理。
2学情分析
《期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太丘和一个朋友约定正午一起外出,结果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就一个人走了。朋友生气,骂陈太丘,陈元方据理反驳了父亲的这个朋友,使朋友听后觉得很惭愧。这则短文连标点不足150字,但对故事的全过程都交待得很清楚。“信”是立世之本,陈太丘的友人不守信,陈太丘七岁的儿子亦知其不可,对他很不以为然。“信”之重要于此可见一斑。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一点,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3重点难点
1、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2、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知识键接】
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是由南朝宋刘义庆(403-444年南朝宋文学家)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全书共一千多则。
“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活动2【活动】【探究活动一】 检测基础知识
1、填空
《世说新语》是我国 南朝宋 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 东汉末年 到 晋代 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是由南朝宋刘义庆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分为 德行 、言语、政事 、 文学 、方正等三十六类,全书共一千多则。
2、复习检测生字
尊君在不(fǒu) 陈寔(shí) 太丘舍(shě)去
活动3【活动】【探究活动二】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1、理解识记重点词语的意义:
(学法:①边读边看课下注释,把注释中的重点词义画下来,达到基本疏通文意并完成下列各题②发现有不懂而未解释的作下记号,在小组交流时提出或向老师提问)
期行: 约定 太丘舍去: 放弃
去后乃至: 离开 才 门外戏: 嬉戏
尊君在不: 同“否” 相委而去: 丢下,抛弃
家君: 古代人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下车引之: 牵引,拉 元方
入门不顾: 回头看
相委而去: 连词,表顺接
2、翻译下列句子
(学法:文言文的翻译要做到字词落实,要遵循“留、增、删、调、换”五字诀翻译,切忌翻译时丢三落四。注意实词在译句中的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起出行,约在中午。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中午过了朋友没有到,太丘放弃等他走了,走后不久,那朋友就到了。
3)、友人惭,下车引之。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牵他的手以表示歉意。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跟人约了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5)、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小结:翻译课文是为了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译讲的过程中要联系上下文,不一定要字字句句落实,但文意要畅通。
活动4【讲授】【探究活动三】精读课文,理清结构
认真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学法:认真读课文,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进行梳理。可以小组讨论解决。)
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高潮:元方驳客,无信无礼
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
【探究活动四】研读课文,分析人物
1、你是怎样看待陈太丘朋友的行为的?
(学法:结合人物的语言、行为来分析)
友人对子骂父,属于没礼貌。
日中不至,属于不守信用。
下车引之,说明他知错就改。
2、你觉得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小孩?
(学法:结合人物的语言、行为来分析)
懂礼识仪
明白事理
落落大方
3、从这个短小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法:结合人物表现和故事情节来分析。)
启示:做人要明礼诚信。
活动5【练习】【探究活动五】 小结课文,拓展延伸
(一)说一说有关诚信的故事
曾子杀猪 韩信报恩
(二)写一写有关诚信的典故或名言警句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言必行,行必果
一诺千金 一言九鼎
活动6【测试】课堂检测
1、同桌互相检测字词句的翻译。争取人人过关。
2、完成导学案。
活动7【讲授】板书设计
期 行
《世说新语》
懂礼识仪
元方: 明白事理
落落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