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期行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22.期行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2 20:56:45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中质疑、读后思辨。
2、能力目标: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积累一些文言词语,背诵文言文。
3、情感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选择中学会做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2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对这一篇较为浅显的文言文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3重点难点
1、知识目标: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中质疑、读后思辨。
2、能力目标: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积累一些文言词语,背诵文言文。
3、情感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选择中学会做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
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假设你在场,面对掉在水缸里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砸缸的司马光是机智的,同学们能不局限于故事本身,有自己的创见更机智。今天我们就随着南朝刘义庆再认识一个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是谁呢?请阅读《陈太丘与友期》。
活动2【活动】赏读悟趣
(一)读一读:
1、听读2、齐读3、自由读4、学生读
(二)译一译:多媒体显示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2)去后乃至(才)
(3)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fǒu通“否”)
(4)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5)君与家君期日中(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6)下车引之(拉)
(7)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小结虚词“之”的用法:
之:下车引之(代词,代指元方。)
同学们有没有问题了?可我对文中的“尊君”、“君”、“家君”不太明白。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呢?谁来告诉我?
古人常用的称谓
君:对别人的敬称,犹今之“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三)补出下列句中的省略部分内容:
(1)过中(友)不至
(2)(太丘)去后(友)乃至
(3)(元方)答曰:“待君久不至,(家君)已去。”
(4)则是(汝)无信
(四)分角色朗读:
看来是真懂了。下面请大家分角色来朗读全文,一生读叙述性语言,一生扮演友人,一生扮演元方。
(生分角色朗读)
听了刚才的分角色朗读,东汉时期机智过人的元方仿佛历历在目。接下去我们一起来探讨几个问题。
活动3【活动】探究解趣
小组再次探究、解决课件显示的问题。
课件显示: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友人惭,下车引之”又说明友人是个怎样的人?
(不讲信用,粗鲁,无礼,但知错能改的人)
2、元方共指出友人的哪两个错误?从元方的回答看,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无信”“无礼”)
(元方是一个聪明,机智,有信用、有礼貌的正直的孩子;从骂友人“无信”、“无礼”,极力维护父亲尊严以及“入门不顾”可见其性格。)
(懂礼识义,聪明机灵的小孩。)
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观点(1):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表现出元方正直的性格。
观点(2):客人已经认错了,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也可以说是无礼。)
小组代表任选自己喜欢的问题发表看法。
活动4【活动】背诵记趣
1、在理解的基础上,集体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走近它,熟读它,背诵它,让它根植于我们的心灵,伴随我们成长!下面我们一起来背诵这篇课文。
2、课件显示背诵方法:
a.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b.抓关键句子背:客问元方→答曰→友人便怒→元方曰
c.按叙事线索背:期日中→不至→舍去→乃至→(门外戏)……→引之(入门不顾)
3、学生按方法自由背诵全文。
(生自由朗读背诵)
4、学生自荐背诵全文,检验是否活学活背。
5、集体背诵全文。
活动5【活动】反思添趣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孔子的“言必行,行必果”,都极言诚信的重要。
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而作为我们学生,要在这种情形之下摆正立场,重信守诺,把诚实守信的美德发扬光大!
活动6【作业】拓展生趣
1、积累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
2、续写:发挥你的想象,描写元方“入门不顾”之后友人的动作、表情及心理活动。
课件22张PPT。《世说新语》之 期行2001年高考作文题:
???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取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一诺千金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出处《史记·季布来布列传》你读我念: 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得流畅。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读一读注意断句fǒushě你翻我译: 自学课文,对照注释,适当地参考工具书翻译课文。你争我抢:抢答下列红体字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3.去后乃至4.尊君在不5.相委而去6.君与家君期日中7.下车引之8.元方入门不顾约定舍弃离开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通”否”丢下对别人的尊称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拉回头看9.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还不见朋友来。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友人听了很惭愧,走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门连头也不回。10.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11.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答问:“君”“尊君”“家君”这三个称谓各表示什么意思?君:对别人的敬称,犹今之“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你背我诵:3 分钟背诵比赛你扮我演: 再读课文,揣摩说话者的语气,同桌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对话。你思我想:1、友人、元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3、陈太丘是县令,“友”为什么敢骂他?
4、从故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诚信做人、为人方正;
以礼待人、知错就改。你收我获:我的收获是……你寻我找:
1.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老朽 
④寡人  ⑤令尊  ⑥足下 
⑦令郎  ⑧陛下  ⑨麾下
2.词语积累:
仿照例子,了解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并写出带该字的一个成语
例子:吾日三省吾身 (多次)
成语: 三令五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动手试一试:
1.陈太丘与友期 2.太丘舍去
3.下车引之 4.入门不顾
拓展作业
1、积累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
2、续写:发挥你的想象,描写元方“入门不顾”之后友人的动作、表情及心理活动。
3.文科相关习题    “友”的身份:据史料记载,文中的“友”也是东汉颖川(今河南许昌)人,官职比陈太丘高两品。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
曰:“待君久不至,已去。”约定中午时分不再等候就走了才年龄尊称,您的父亲通“否”等待离开嬉戏当时尊称,“您”文意疏通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
门不顾。 语气词,“啊”丢下,舍弃离开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信用拉回头看友人:无信、无礼、易怒、以官高而不敬人(居高自傲)、知错就改
元方:机智冷静、不卑不亢#14. 幻灯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