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2 20:4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1、理解五首诗的共同点“离情别意”。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默写、理解和赏析能力。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别意
请同学们齐背全诗。在背之前,老师要求大家坐端正,声洪亮,带感情。好,开始。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状态出奇的好,劲头特别足,期待大家在这节课中有更精彩的表现。
通过背诵,大家说说这几首诗都是作者在什么样的的情况下来写的,生答,离开家乡,与友人分别等,那么他们都抒发了何种情感?生答……所以这几首诗共同抒发了“离情别意”。师板书课题目:离情别意www.21-cn-jy.com
虽然抒发的都是离情别绪,但每首诗所分别的对象却不尽相同。请大家结合诗意再读诗歌分别概括是哪一种离别?(要求给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对象,并用一至两个字概括。)活动方式:先自己快速思考,然后师友互助。www-2-1-cnjy-com
(家乡)别——()别——()别——()别——()别
看来同学们对诗意把握的很准确。既然今天咱们上的是复习课,那么复习就是为了考试,所以老师要求大家拿出一张白纸,写上姓名,这张白纸就是你的答题卡,来记录下这节课上你考试的过程。好,首先咱们来默写填空。老师还要请一位同学直接到白板上默写。哪位同学最有勇气呢?真捧!咱们给这位同学来点掌声吧!下边默写完的同学前后同桌四人一小组对改,每个题5分,并批出分数。2-1-c-n-j-y
活动2【讲授】别情
大家知道,诗传情,诗言志。那么这几首诗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请每组的3号学生答,其他学生补充。)21教育网
这几首诗虽然都表达了离情别绪,但是风格上还是有明显区别,请同桌讨论从格调方面将以上几种情感进行归类。 21cnjy.com
师总结(惆怅伤感)情——(积极乐观)情
为了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感,请同学们根据情景填上合适的诗句。每组的4号来分别展示,其它同学自己批改。每空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3【讲授】别俗
这几首诗都抒发了离情别绪,既有缠绵绯恻的哀伤之别,也有境界高远的豁达之别。那么古人往往通过哪些方式来抒写心中的别情呢?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古人送别的习俗。然后结合这几首诗谈谈作者运用了什么方式来写。(要求用一个字总结作者送别的方式)
()别——()别——()别——()别——()别
链接材料:古人送别的习俗(师出示多媒体)
活动方式:小组讨论。生讨论后明确:
《淮上与友人别》音乐作别和驿亭宴别来抒发离别的惆怅与哀伤。(饯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通过送一程来表达自己的深情(劝别)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通过赠送诗文来劝勉对方(赠别)
《夜雨寄北》通过回答妻子的来信抒发对妻发的思念之情。(书别)
《杂诗》主要是通过询问乡人来抒发思乡之情。(问别)
看来,古人很重视送别。古人送别的方式多种多样,送别的习俗也是丰富有趣的。有一首歌词中更是充分描绘了古人送别场面的诗情画意:我们一起来读“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古道、夕阳芳草、晚风杨柳、笛声浊酒,都是离别的意象。虽然是送别之举,但意境优美,体现了友人间的深情厚意,充分展现了人性的美好。2·1·c·n·j·y
说到此大家也可能感同身受,那么请大家写一段话从习俗方面对这五首诗进行赏析。(要求至少用上诗五首中的三句诗。)共30分21·cn·jy·com
示例 《夜雨寄北》通过写信抒发对妻子的离别和思念之情,体现出作者对妻子的相思和愁苦。特别是“何当共剪西窗烛”这句则是用未来的相聚之乐来反衬今夜的相思之苦。《淮上与友人别》是在音乐声中饯别,体现了友人间难舍难分的情谊,数声风笛离亭晚烘托出离人的惆怅心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方式:抽几个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了诗的大意,再次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我们还从中了解到了古人送别的文化习俗,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其实,无论哪种形式的送别,都是诗人在用情送别,他们或情意绵绵、或缠绵悱恻、或豪迈奔放、或乐观豁达。真可谓:小小一首诗,情感大世界。是的,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大家可能会说,原来古诗也可以这样学!原来古人是这样送别的。希望同学们今后爱上古诗,因为一首首精练的小诗润物无声般地陶冶着人们的性情,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21·世纪*教育网
好了,交卷的时刻到了,请把答题卡传到组上处。课下以小组为单位交给老师。
有请班长对这节课做最后的总结。
板书设计:
离情别意深几许别意
别情
别俗
活动4【作业】作业
请大家课下收集其它送别诗并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