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简述这首诗的内容,会赏析诗句。
3、初步掌握古诗欣赏的一般方法。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诗歌并不陌生,能自己根据阅读提示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会背、会默、会赏,让他们掌握字词等基本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于理解和感悟两首送别诗的不同情感,需要老师的点拨,要多诵读,在读中品、在读中悟诗人情感。21教育网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简述这首诗的内容,会赏析诗句。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古诗欣赏的一般方法。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送别诗两首——《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与好友分别时,往往会做些什么来表达你们友谊的深厚呢?同学们畅所欲言(写祝福话语;送心爱的礼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古人在别人的时候往往会折柳相送、吟诗话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送别诗。
二、展示课时目标
课时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简述这首诗的内容,会赏析诗句。
3、初步掌握古诗欣赏的一般方法。
师:请大家齐读本节课课时目标!
明白了吗?——好,都明白了。有了目标,学习才更有方向!
三、自主学习
师:首先我们来进行《淮上与友人别》的学习。大声自由朗读《淮上与友人别》,完成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读文本,查资料,五分钟后交流)PPT展示:
1.请大家大声自由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内容。
3.你能找出这首诗的“诗眼”(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词)吗?
4.如何理解“杨花愁杀渡江人”中“杨花”一词?还能找出类似“杨花”这样的意象词语吗?
5.诗人是借助什么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师:现在有疑问的,请小组讨论交流。
四、成果展示
1.朗读(字音、停顿、轻重、感情)
师:请每小组派1位代表朗读本首诗。
师:好,字正腔圆,读出了诗歌的节奏,但是“愁杀”两个字能重读一点就更好了。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内容。
生:杨柳依依的扬子江头,诗人与友人话别,分别上路
3.你能找出这首诗的“诗眼”(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词)吗?
生:愁(杀)
4.如何理解“杨花愁杀渡江人”中“杨花”一词?还能找出类似“杨花”这样的意象词语吗?
生:杨花就是柳絮,杨花漂泊不定,勾起离人无尽的天涯漂泊之感,诗人将情感寄寓杨花这一意象中。
诗中还有类似的意象词语:杨花、杨柳、风笛、离亭
师:何为意象?意象:就是借助客观的事物来表达主观的情感。
5.诗人是借助什么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生:借景抒情
6.背诵
五、学习方法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欣赏的一般方法
1.反复诵读,读出诗歌韵味
2.论世知人,了解背景生平
3.把握意象,领会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揣摩写作特点
六、学习迁移
同学们自主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王勃,字____,初唐四杰分别是谁?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和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有什么不同?
4.如何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七、当堂检测
填空题
1.《淮上与友人别》中,通过景物描写烘托离人的特殊心境的诗句“”。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两句,已经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友谊的不朽名句。
3.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
4.《淮上与友人别》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侧面抒写握别时的情景。()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八、作业
完成《学习检测》上这两首诗的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