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夜雨寄北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25.夜雨寄北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2 20:4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商隐的文学常识;熟练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意蕴。
2、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3、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情怀,珍视亲情。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预习了导学案,它的内容包括:文学常识、初读古诗并根据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教师教学时要先介绍诗歌的背景资料,然后指导学生多朗读诗歌。
3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有关李商隐的文学常识;熟练诵读 诗歌,整体感知诗歌意蕴。
难点: 2、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所创造的意 境,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播放动画片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播放动画片导入新课。
教师解释课题的含义。
教师介绍古诗的背景资料:
这首诗的题目中的“寄北”,也作“寄内”。此诗是寄给谁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寄给妻子的,一种说法是寄给长安友人的。我们采取前一种说法,因为作者长期居留在外,写此诗意在怀念住在北边的妻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出示、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李商隐的文学常识;熟练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意蕴。(重点)
2、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难点)
3、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情怀,珍视亲情。21教育网
活动2【讲授】检查预习导学
预习导学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结合课本完成预习导学的学习任务。
内容:
1文学常识。
2诵读诗歌。
方式:
自主学习
检查释疑
教师讲授之前,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1文学常识。(形式:说)
2诵读诗歌,个人读·并挑选一个人比赛。(形式:朗读)
3诵读诗歌,小组读·并挑选一组比赛。(形式:朗读)2·1·c·n·j·y
活动3【讲授】合作探究
(一) 合作学习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讨论探究,共同完成《合作探究》中的学习任务,并推选合适的成员准备班级展示;教师合理分配任务,深入各小组指导,解答疑难。
问题:
1 翻译并赏析古诗第一·二句。
2 翻译并赏析古诗第三·四句。
3 课本剧表演。
4 概述内容,体会感情。
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21cnjy.com
(二)探究展示
学生展示小组活动成果,其他小组多角度点评;教师及时鼓励、表扬,适时引导、追问,据实拓展延伸。
1翻译并赏析古诗第一·二句。(形式:写·讲)
2翻译并赏析古诗第三·四句。(形式:写·讲)
3课本剧表演。
4概述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21·cn·jy·com
活动4【讲授】教师精讲
品味赏析
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www.21-cn-jy.com
主题归纳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5【测试】课堂检测
1 背诵古诗。
2 忆学习过的思乡诗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李白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21·世纪*教育网
3 你思念自己的父母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