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31 19:4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诸侯纷争与
变法运动
第二课
课程标准: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和“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社会之变
政治变动:诸侯纷争;礼崩乐坏
经济发展:铁犁牛耕;工商业繁荣
应变之法
思想家应变之策:百家争鸣
诸侯国应变之法:变法运动
促 进
华夏认同
国家统一
变之因
变之法
变之果
政治大变革
社会大动荡
民族大融合
思想大解放
经济大发展
社会转型
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时代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
—《左传·桓公五年》
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逐至于雒(今河南有洛阳市),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享用七鼎。而在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公元前743年—前701年在位)的祭祀坑遗址中却出土了“九鼎”,这一发现说明了什么?
射中王肩
楚王问鼎
王室衰微
礼崩乐坏
郑庄公举行大典的祭祀坑
一、社会大动荡
春秋
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特点: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特点:诸侯争霸,分封制遭到破坏
春秋五霸(多个说法):
齐国、晋国、楚国、吴国、越国
一、社会大动荡
材料 :春秋时大国作战主要是为了争夺中间空旷防衔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并不倾全力而战,作战时……带有“文质彬彬”的色彩,……作战规模也比较有限,大战用兵不过万人左右,二二日即决出胜负。战国的作战则大多是为了歼灭对方主力,……“文质彬彬”的色彩完全消失。各国“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者数岁”,作战规模明显扩大……战国战争动员之广、杀伤之重远非春秋所及……孟子所抨击“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的状况,在战国是十分普遍的。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阅读材料,对比分析春秋与战国时期战争。
政局之变
时期 春秋 战国
形式 奴隶主争霸战争 地主阶级兼并战争
目的 争夺地盘,控制弱小国家 歼灭其他国家,实现统一
特点 规模小、时间短、文质彬彬 规模大、作战持久、更残酷
春秋战国之际天子的权力为何变化?
春秋时期
西周
战国时期
疆土缩小,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
一、社会大动荡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天下共主
九鼎
七鼎
五鼎
三或
一鼎
礼乐制
一、社会大动荡
西周: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大夫夺权,兼并频繁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传统等级制度走向瓦解
变革之象·政局之变
①诸侯国数量减少
实现了局部统一
②新图例:长城
(战争激烈)交流、冲突
春秋列国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①诸侯国的数量之变化,说明了什么?
②地图中新图例之变化,说明了什么?
对比两幅图片,分析战国与春秋时期相比有哪些变化?
变革之象·夷夏之变
③北方部族数量减少
融入华夏
春秋列国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②地图中新图例之变化,说明了什么?
③北部民族政权数量之变化,说明了什么?
对比两幅图片,分析战国与春秋时期相比有哪些变化?
民族交融
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华夏”。
春秋形势图
北狄
南蛮
东夷
西戎
华夏
华夏认同
民族大融合
战国形势图
在频繁交往和密切联系中,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民族融合
战争
迁徙
交流
二、民族大融合
华夏认同:指“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体的观念得到发展的过程。
1、农业的发展
(1)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
主要工具:铁农具 耕作方式:牛耕
生产技术:垄作法、水利灌溉
战国秦国:成都都江堰
(2008年汶川地震“震不垮”的都江堰)
战国秦国:陕西郑国渠
春秋楚国:安徽芍(que)陂(bei)
垄作法
(2)生产经营方式变化(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特点:
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顽强性…
影响:
①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②封建社会后期,逐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地位:
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含义: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
A
形成条件:
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推广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三、经济大发展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那时周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加上在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
2、土地制度变革
私田大量出现
井田制开始瓦解
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变化
井田制
(土地国有)
封建土地私有制
①君主土地所有制
②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③地主土地所有制
三、经济大发展
3、手工业的发展
1.经营方式: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
2.手工业种类和技术:纺织、冶金、陶瓷业发展,铸铁柔化技术发明、淬火和炼钢技术产生,齐国《考工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手工业专著。
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剩余部分出售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在市场流通,明中叶之后占据主导地位
B
政府直接经营,产品精美,明代前期一直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占主导地位
三、经济大发展
4.商业的发展
①多种金属货币大量出现
②私商出现并累积大量财富
③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秦相国吕不韦,由仕而商,成为成功的大商人后,又由商而仕立国定君,是中国第一位顺利从政贵居相国之位的富商。
★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
史论:春秋战国,“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
5.城市的发展:商业都会兴起
燕都蓟
齐都临淄
赵都邯郸
魏都大梁
韩都郑
秦都咸阳
楚都郢
三、经济大发展
知识拓展:工商食官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出现,以及官营手工业效率低下,周王室的衰微,导致了工商食官制的衰落,至战国后期,彻底终结,但是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一直存在。
6、重农抑商政策
含义
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消极影响:封建社会后期起消极作用,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积极作用:封建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
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A
抑商不等于灭商,限制不等于禁绝。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指出材料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该主张的实行对封建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
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
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三、经济大发展
重点探讨
铁犁牛耕带来的影响:
铁犁牛耕
生产力提高
公田抛废、私田开辟
生产力
土地制度
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阶级关系
新兴地主、农民两大阶级
政治
贵族政治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渐建立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决定
上层建筑
奴隶主贵族没落
封建土地阶级崛起
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政权。他们为了打击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春秋时期
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
战国时期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战国初期)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前386-前381)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前356年-前350年)
(春秋战国改革变法运动
(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四、政治大变革
变法运动
1、背景
(1)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
(2)政治: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分封制走向崩溃。
(3)阶级: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出现。
(4)军事: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频繁,富国强兵成为改革动力。
(5) 思想:法家学说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2、目的:富国强兵
3、代表:秦国商鞅变法
4、影响:推动社会转型,各国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四、政治大变革
土地国有

土地私有
分封制

县制
血缘政治

官僚政治
四、政治大变革
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重点探讨
相关史料
(二)变法运动
(1)内容:
(2)性质:
(3)特点:
(4)影响:
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抓捕商鞅。商鞅在逃亡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理由是“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商鞅只得黯然离去,最后商鞅被车裂而死。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
①积极:
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②消极:
刑法严酷、赋税沉重、加重人民剥削与压迫
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四、政治大变革
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改革措施行之有效,符合秦国国情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商鞅个人因素
(政治才干、铁血手腕、赏罚分明、与旧贵斗争… )
根本原因
商鞅变法为何能成功?
四、政治大变革

西周
春秋战国
奴隶主贵族
掌控国家政权
(分封制、宗法制)
①奴隶主贵族衰落,地主阶级壮大;
②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相继变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井田制
土地国有
集体协作
井田制
逐步瓦解
土地私有
个体农耕
石器
骨器
铁器牛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与变法运动
思想文化领域有何变化?
孔子
礼崩乐坏,有何治国良方?
五、思想大繁荣
百家争鸣
概念解析
“百家”是个泛称,言诸子之多。按照诸子学说的主要倾向可以划分为儒、道、法、墨、名、农、兵、杂、纵横、阴阳家等。
“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别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于自然规律和社会关系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思想大繁荣
百家争鸣
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
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战时可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可作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了分化,既无田可食,又失去了原来的职守,成文化授知识的教师,于是士就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当时官学垄断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聚徒讲学成为一时风尚,知识分子也把从师作为进入仕途的门径。另一方面,各国有权势的大臣都私家养士,培植学派。这些食客中,有各派的士,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游说著书立说。于是,各学派之间相互诘难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
形成背景:
1、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
破坏:井田制的瓦解摧毁着原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
建设:封建经济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加剧
必要: 各诸侯国的政治变革与相互竞争需要理论指导。
可能: 统治阶级尚未建立绝对权威,人们思想较自由。
3、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客观:诸侯们企图实现富国强兵,因而特别礼贤下士
主观:“士”们希望实现用自己思想治国理政的愿望
4、文化:“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思想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个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活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五、思想大繁荣
1、.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根据以下材料概括孔子的思想核心。
材料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材料2: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材料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论语·颜渊》
孔子(前551-前479)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十四年,旨在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
五、思想大繁荣
思考:“仁”和“礼”的关系“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礼”是一种外在的约束。“仁”最为重要,“礼”以“仁”为基础,“仁”靠“礼”来维系,两者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礼:周礼,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规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之道。以实现各按名分,忠于职守。①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和“礼”内在的修养外在的约束仁:孔子说“爱人”——体贴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的一种美德。反映了孔子倡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思想,是一种以民为本的观点。五、思想大繁荣材料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注:用政令来教导百姓,用刑法来管束他们,百姓会因求免于刑罚而服从,但知羞耻;用德行教化百姓,用礼制去约束他们,百姓会知道羞耻并且可以走上正善之途。
为政以德,提倡德治。但主张恢复周礼,反映了孔子在政治上有一定的保守性。
②孔子的政治主张:
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为政》
注:(周王)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五、思想大繁荣
③孔子的天命观:材料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注重政治与人事,主张务实。(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④孔子对文化教育的贡献:⑴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⑵开创私学;⑶整理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杏坛讲学五经书影材料……公西华曰:“由(子路)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冉有)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篇》五、思想大繁荣“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思考:孔子仁礼治国方案为什么不被统治者采纳呢?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推行孔子主张的社会基础。②各诸侯国忙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图强,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与现实政治需要不符。材料约公元前496年,五十五岁的孔夫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十多年,从胡子花白游到须眉尽白,舟车劳顿几万里。他想寻找一个理想国,推行他梦寐以求的周礼,重建秩序,结束天下纷争,回归尧舜之道。五、思想大繁荣孔子的人文主义精神
“仁”:对中国人为人处世产生极大影响,形成了中国人谦恭的性格,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宽松社会环境。
“礼”:道德规范,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
“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发展个性,提高社会成员素质。
五、思想大繁荣
根据以下材料概括老子的思想。①哲学思想②政治思想“道”是世界的本源;天人合一的朴素唯物论;朴素的辩证法。小国寡民和“无为而治”(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材料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材料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材料3: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材料4: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末期楚国人,曾任东周王室守藏史。是孔子的前辈,孔子曾向他问礼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五、思想大繁荣材料1: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
材料2: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
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离娄上》
材料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3.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根据材料归纳孟子的思想主张。
②政治主张:提倡仁政
①伦理观:人性本善
③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1)孟子(儒家)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
五、思想大繁荣
根据材料归纳荀子的思想主张。(2)荀子(儒家)材料1:荀子曰:“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材料2:荀子曰:“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材料3: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①伦理观:人性本恶②政治主张:隆礼重法③民本思想:君舟民水荀子(约前313一前238年),名况,赵国人,又称荀卿。他曾游学于齐稷下学宫,访问过秦,议兵于赵,后来投楚春申君任楚之兰陵县令。《荀子》一书是他的代表作。五、思想大繁荣(3)庄子(道家)“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蝶主要思想:崇尚逍遥自由,提出万物齐一的齐物论。根据材料归纳庄子的主要思想。五、思想大繁荣材料2: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蚓大蝼。黄帝曰:“土气 胜。”……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吕氏春秋·应同》(4)邹衍(阴阳家)主要思想:提出“相生相胜”理论,是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材料1: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文选·左思<魏都赋>》李善注引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根据材料归纳邹子的主要思想。五、思想大繁荣主要思想:兼爱、非攻、尚贤、节用(5)墨子(墨家)代表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材料1:今天下之君,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材料2:今师徒唯毋兴起,……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墨子·非攻》材料3: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尚贤》根据材料归纳墨子的主要思想。五、思想大繁荣(6)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主要思想:①主张变法革新②主张以法治国③主张建立中央集权。材料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材料2: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材料3: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杨权》根据材料归纳韩非子的思想主张。五、思想大繁荣①法家理论为中国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②对秦统一和秦朝的治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由于“法治”过度导致暴政,使秦朝短暂而亡。探究: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适应了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拓展】思考:法家思想的影响商鞅五、思想大繁荣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1)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对当时: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3)对后世: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知识升华】诸子百家思想为什么会具有顽强生命力,源远流长?儒家关注文化弘扬正义、自强墨家关注社会宣扬平等、博爱道家关注人生体现宽容、自由法家关注国家彰显法治、公正五、思想大繁荣小结:大变革的时代——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政治大动荡观变民族大交融大变革的时代大一统的合流经济大发展应变思变各国兴变法商鞅最彻底百家争鸣明道救世经济发展华夏认同思想解放社会转型经济方面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
②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③从“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
政治方面 ①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
②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
③由奴隶制贵族政治向封建官僚政治演变;由贵族世代垄断高官的世官制到任贤使能、因功受赏的新制度。
④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⑤编户齐民制出现。
文化方面 礼乐制度崩溃,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民族关系 “华夷”观念削弱,促进民族交融与华夏认同观念
军事方面 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各国开始建立普遍征兵制,军队开始成为君主直接控制的国家军队。
整体认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课堂小结
1.(2024·黑、吉适应性测试)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庸客”,《韩非子》中就有主人以美食、钱币等招募“卖庸而播耕者”的记载。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分封制趋于解体 B.郡县制得以推广
C.井田制遭到破坏 D.宗法制逐渐强化
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庸客”没有土地等其他生产资料,需要出卖劳动力来给有地农民或地主耕作以维持生计,这反映了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租佃现象出现,C项正确;分封制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分给诸侯的一种制度,与材料中现象无关,排除A项;郡县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材料未涉及相关内容,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逐渐瓦解,排除D项。
2.(2024·嘉兴)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在经济领域的核心任务,是围绕“耕战”目标,推行重农政策,强化国家经济汲取力与社会动员力。比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措施,就体现了这一任务。据此判断,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
A.意图平衡各国实力 B.着眼于改变经济结构
C.旨在实现富国强兵 D.以重构大一统为目标
C
[解析] 根据材料“推行重农政策,强化国家经济汲取力与社会动员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旨在实现富国强兵,以便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C项正确;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并在兼并战争中取得胜利,并非为了平衡各国实力,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通过推行重农政策,着眼于提高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排除B项;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富国强兵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大一统,也有防止被其他国家兼并的原因,排除D项。
3.(2024·沈阳)据考古发现统计,春秋时期的简牍较为罕见。到战国时期,不仅数量繁多,而且内容丰富多彩,从最普通的随葬文件到地理天文、经济社会、法律政治、思想文化都有所涉及。这种变化折射出( )
A.铁犁牛耕的普及 B.百家争鸣的盛况
C.书写材质的变革 D.社会转型的加剧
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战国时期简牍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打破贵族对文化的垄断,从而推动社会转型,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还没有普及,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足,无法看出百家争鸣的盛况,排除B项;题干的变化是简牍数量由少到多,不是书写材料的变革,排除C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