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卖油翁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6.卖油翁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2 22:1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卖油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卖油翁》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欧阳修所写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故事生动,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上好这篇课文,对培养学生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
这篇文章文字浅显,较易理解,但由于初一的学生接触文言文不多,对文言文还比较陌生,因此要用一个课时讲完这篇课文,仍需匠心独运。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能力目标:复述课文。
情感目标:懂得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懂得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的道理。
难点:理解词义、句义,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说明】文章篇幅短小,但人物形象异常鲜明,而人物形象则是通过一些关键词矜、睨、颔、笑等表现出来的。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师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 生答:百发百中,百步穿杨。师解:“射”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也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我们来学习这篇短文,看看这是为什么。(板书课题) 让学生回顾成语,引发他们对旧知识的回忆,巩固已学知识;接着由教师的解说,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顺其自然的把学生引入学习新课来。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谥号文忠,北宋吉州(今江西)永丰人。欧阳修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有《欧阳文忠公全集》留传后世。欧阳修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的学生必须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欧阳修是中学阶段较重要的一位作家,学生在此又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师有必要作简单介绍。
新课一、自读预习:扫清字词障碍。矜( ) 圃( )睨( ) 颔( )酌( ) 杓( ) 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会使用工具书查阅字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达到字准、句顺。1、 仔细听朗读配音,在课本上用“/”标出文中断句以及节奏停顿的地方。2、同桌之间互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的好(字准、句顺、有感情)。 此举在于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朗读能力。设计依据:用标准的范读去规范学生的朗读节奏以及感情的把握。让生齐读课文,目的在于让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节奏和情感。
三、再读课文,做到通文、达意。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疏通文意,并找出你难理解的句子。重点字词引导:1、公亦以此自矜2、睨之,久而不去 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无他,但手熟尔。2、吾射不亦精乎? 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讨论的过程中积累文言词汇,基本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结合注释通文达意的能力。
四、生齐读课文,然后思考“尝试题”:①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一起,看图说故事,看谁说得好!②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③课文讲了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为什么?④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5、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精讲:①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引导。②复述指导:复述故事要把握好主要人物,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抓住主要情节,串联起来就是对故事的复述。③熟能生巧(或“精益求精”)④点拔: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卖油翁,因为文章主要说明的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因此对卖油翁酌油写得较详细,而对陈尧咨射箭写得较简略,陈尧咨在课文主要起着反衬作用。⑤师进行引导,生能自圆其说即可。 提出问题①,使学生深入掌握课文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组织语言和说话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2问题②主要是使学生明白文章所说明的道理;实现教学目标3问题③是让学生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对突出文章重点的作用;问题④,即是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些问题环环相扣,由易到难,面向全体学生。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也能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集体中交流个人的看法,彼此相互启发,容易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和幸福,这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以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回答进行引导并作归纳总结,从而把课程推向高潮。
随堂练习: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加点词的情味。1、公亦以此自矜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4、康肃笑而遣之 在学生完全理解课文基础上,巩固文言实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传神,击破难点。
课文小结:本文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本文虽以陈尧咨开头和结尾,但主要人物是卖油翁。所以,文章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略过。我们要体会这种详略得当的写法对突出文章重点的作用。 师生共同小结,对课堂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巩固,再深理解。
拓展想象题:续写课文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本节课的板书采用框图连环式,如下:
板书设计:
卖油翁
陈尧咨 卖油翁
自矜 睨、微颔
忿然 但手熟尔
笑,遣 酌油
性格对比
恃才傲物 身怀绝技
但能认理 谦虚沉着
熟能生巧
精益求精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使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从中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