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物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物理(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01 13:0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高一物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一的第一至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40金,创下参加境外奥运会金牌数最多的纪录,金牌总数第一。其中,曹缘获跳水男子10米跳台跳水冠军,陈梦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李发彬获举重男子61公斤级冠军,杨家玉获田径女子20公里竟走冠军。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陈梦在乒乓球比赛中乒乓球的旋转时,可以将乒乓球视为质点
B.曹缘跳水下落时看到水面迎面扑来是选择水面为参考系
C.杠铃对李发彬的压力与李发彬对杠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杨家玉竞走过程中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2.以下四幅图片分别为:图甲是某同学用水平力拉木箱但木箱仍然静止;图乙是“漂浮”在空间站的宇航员:图丙是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图丁是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某同学拉木箱拉不动,此时拉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B.图乙中,“漂浮”在空间站的字航员,惯性消失了
C.图丙中,运动员和伞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D.图丁中,利用斜面是为了“冲淡”重力,便于测量运动时间
3.正在建设中的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桥梁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总长度为9.8km,该大桥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沪汉蓉快速通道合肥至上海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设计速度为350km/h。若一辆施工汽车以加速度4从静止开始先直线加速到72km/h后保持匀速率行驶到施工现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8km 指的是位移的大小
B.350km/h 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C.汽车加速时间为18s
D.汽车匀加速的位移大小为50m
4.A、B两位同学在百米赛跑对抗赛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实线为A的运动图像,虚线为B的运动图像。关于A、B两位同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B同学追上了A同学
B.时间内,A的位移大于8的位移
C.和两个时刻,A的加速度都小于B的加速度
D.时间内,A和B的平均速度一样大
5.某同学采用频闪摄影(即间隔相同的时间拍摄)的方法拍摄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第一张照片为释放瞬间照片,最后一张照片钢球恰好落地。已知小球释放高度h=1.25m,重力加速度g取 10,忽略空气阻力,该频闪摄影的闪光频率为( )
A.1 Hz B.10Hz
C.50Hz D.100Hz
6.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直线行驶的位置—时间()图像,图线甲是为顶点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图线乙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时刻两图线相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时刻,两车速率相等
C.在时间内,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D.在时间内,两车均作单向直线运动
7.动物横穿公路是公路交通管理中的一个难题,若在人烟稀少的皖南山区公路上行驶,驾驶员会经常遇到动物过公路。一辆汽车正在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突然发现在距离车头32m处有动物停在公路上,经0.4s反应时间后采取利车措施。假设汽车刹车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的图像如图所示(为位移,为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
B.汽车刹车后在10s时停下来
C.汽车最终没有撞上动物
D.汽车刹车后在6s内行驶的位移大小为36m
8.如图所示,甲、乙为长度、半径、材料均相同的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和半圆柱体,甲,乙两圆柱体的柱表面光滑,乙与桌面接触的平面粗糙,圆柱体甲的质量为m=0.4kg,两物体靠在一起放置在粗糙固定的水平桌面上。现过圆柱体甲的轴心施加一个始终沿水平方向大小可变的作用力F,将圆柱体甲缓慢地拉至半圆柱体乙的顶端,乙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大小。在甲离开桌面后缓慢移动至半圆柱体乙的顶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所受乙的压力由开始时2N 逐渐增大到6N
B.拉力F由开始时最大值N逐渐减小到4N
C.甲、乙间的压力由开始时最大值8N逐渐减小到4N
D.桌面对乙的摩擦力由开始时最大值8N逐渐减小到零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在火箭发射的趣味模拟实验中,火箭模型以大小为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模型可视为质点,从离开地面算起,则( )
A.如果把该模型上升过程按照时间分成四等分,对应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3:5:7
B.该模型的速度大小减小到初速度的一半时所用的时间可能为6s
C.该模型上升到最大高度一半时的速度大小为m/s
D.该模型上升的最大高度为80m
10.如图所示,支架上竖直悬挂着质量为m=5kg粗细均匀的金属细绳,悬点M、N处切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和,A点为最低点,已知cos53°=0.6,sin53°=0.8.重力加速度大小.则( )
A.悬点M对金属细绳的拉力大小为40N
B.悬点N对金属细绳的拉力大小为20N
C.最低点A处张力大小为15N
D.AN段金属细绳的质量为1.8kg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 58 分,
11.(6分)某同学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使用如图甲所示的原理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0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0B和0C为细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数据在白纸上所作图如图乙所示,乙图中、、F、F'四个力,其中力________(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
(2)实验中,要求先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字母)。
A.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同一长度
B.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
C.橡皮条伸长到同一长度
D.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和的大小之和等于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3)丙图是测量中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该力大小为_______N
(4)下列措施中能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
A.两条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要适当远一些
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互钩住平放在桌面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进行调节使之相同
12.(10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完成本实验,不需要选择的实验器材有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序号)。
A.220V 交流电源 B.电火花计时器
C.秒表 D.小车
E.刻度尺 F.纸带
G.天平
(2)若按正确的操作,通过实验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3.(10分)一表演者将弹丸以 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射向天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从射出开始计时,求:
(1)3s内弹丸的路程和位移:
(2)3s内弹丸的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和平均速度。
14.(14分)水平公路上甲乙两车在不同车道上沿同一方向沿直线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两车均可看作质点,甲车的速度大小,乙车的速度大小,当甲、乙两车相距(指沿着车道行驶方向的距离,下同)时,甲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做加速度大小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刹车时开始计时,求:
(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所用时间;
(2)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在运动方向上相距的最大距离:
(3)从甲车开始减速到两车并排行驶所用时间。
15.(18分)甲、乙、丙三个物体通过轻绳、轻弹簧和轻质光滑定滑轮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图中上、下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和。已知甲的质量为,乙、丙的质量均为 2m,甲、乙在同一水平面上,轻绳和轻弹簧均竖直,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乙、丙间弹簧的压缩量;
(2)现用竖直向下的力缓慢拉动甲物体,在拉动过程中,弹簧及与甲、乙相连的绳子都始终竖直,到丙物体刚要离开地面(甲没落地,乙没有与滑轮相碰)时,乙上升的高度;
(3)接(2)问,求丙物体刚要离开地面,甲、乙两物体的高度差。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10小题,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共32分;第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5分,共10分。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C B A C C BCD A
11.(6分)
【答案】(1)(1分)(2)(1分)(3)均可)(2分)
(4)BCD(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10分,每空2分)
【答案】(1)CG(选不全和错选都得0分) (2)0.10 0.844 1.7 (3)偏大
13.(10分)
【解析】(1)弹丸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时间为................(1分)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分)
自由下落的下降高度为
(1分)
则内弹丸的路程为(1分)
内弹丸的位移大小为(1分)
位移方向向上(1分)
(2)内弹丸的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分)
内弹丸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分)
平均速度方向向上(1分)
14.(14分)
【解析】(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者的距离最大,设经过时间两者速度相等,由
则(2分)
解得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所用时间(2分)
(2)在时间内甲车位移为
(1分)
乙车位移为(1分)
两车并排行驶之前,两者在运动方向上的最远距离
(2分)
(3)设经过时间甲车停下来,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1分)
在时间内,甲车的位移
(1分)
乙车的位移为(1分)
说明甲车速度减小到零时,甲、乙两车还相距,到两车并排乙车再运动的时间为
(1分)所以从甲车开始减速到两车并排行驶所用时间(2分)
15.(18分)
【解析】(1)设开始乙、丙间弹簧的压缩量为对物体甲根据平衡条件可得:(1分)
对乙物体根据平衡条件可得:(1分)
解得:(1分)
代入数据得乙、丙间弹簧的压缩量(2分)
(2)设丙物体刚要离开地面时乙、丙间弹簧的伸长量为
对物体丙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1分)
解得:(1分)
此过程中乙物体上升的高度
(1分)
代入数据得(1分)
(3)设开始时,上面的弹簧伸长量为,绳子拉力为
对滑轮根据平衡条件可得:(1分)
解得:(1分)
设丙物体刚要离开地面时上面的弹簧伸长量为,绳子拉力为。
丙物体刚要离地时,上端弹簧的拉力为(1分)
对滑轮根据平衡条件可得:(1分)
解得:(1分)
所以此过程中甲下降的高度为:
(2分)
此时甲、乙两物体的高度差为
(1分)
代入数据得(1分)
PAGE
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