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期末卷】(五)——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期末卷】(五)——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31 21:1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期末卷(五)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积累运用。(42分)
1、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6分)
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这里好像有个shén
mì 的磁场,会深深地吸引着你,让你尽情探索。在这里,或qīng tīng
,或níng shì ,或沉思……某一shùn 间,你会感到
时间骤然停止,自己仿佛穿越到了远古时代;在这里,你会感kǎi 古人的智慧,
还能通过汉字,和古人产生一种奇妙的共鸣。无论如何,中国文字博物馆都能令你xīn mǎn
yì zú 。
2、结合语境和括号内的提示写四字词语。(5分)
我读书向来 (做事不认真,草率敷衍,疏忽大意),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而忽略了细节,因此与别人说起来总是 (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后来爷爷的一番话让我 (忽然间明白过来)。望着爷爷那张 (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的脸,我下定决心———读书再也不能 (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了!
3、选择题。(14分)
(1)下列各组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蒙古/迷蒙 单薄/薄弱 B.子弹/弹药 语调/调查
C.裂缝/缝补 挫折/折磨 D.闷热/闷雷 供品/供应
(2)下列诗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明月别枝惊鹊(离开树枝) B.尾搐入两股间(抽缩)
C.两山排闼送青来(推开门) D.水村山郭酒旗风(山城)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弟弟吃完了最后一块肉,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桌子。
B.张晓晓别出心裁,在帽子上绣了一朵漂亮的玫瑰花。
C.于立飞踩在自己乱扔的西瓜皮上,摔了一跤,真是自作自受。
D.面对老师的批评,我斩钉截铁地答道:“我……我知道错了。”
(4)下列有关“说”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奇奇看到新闻后高声呐喊:“‘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了,寒假时我一定要去漫步‘北京中轴线’!”
B.“在微重力环境下,蜡烛燃烧的火焰呈球形。”“天宫课堂”的主讲人向大家叮嘱道。
C.听到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的消息,爷爷连声称赞:“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真强大!”
D.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强调:“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5)下列句子中,分号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B.松树,使人想起志士;槐树,使人想起将军;而修竹,则使人想起隐者。
C.它在春天里回荡;在冬雪中徘徊;它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中泣诉。
D.小满,往前一步,就是生命的盈满,生命的成熟;止步于此,近在咫尺的成熟,便可望而不可即。
(6)不同作家笔下有不同的童年,对下面几部小说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童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B.《小英雄雨来》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形象。
C.《爱的教育》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写的是平凡的人,表现的是深厚而真挚的爱。
D.《少年闰土》节选自小说《故乡》,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有戴嵩《牛》一轴”中的《牛》指戴嵩画的《斗牛图》。
B.一般来讲,了解了文章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C.《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D.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行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花: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
后的祭献。(仿写句子)(3分)

(2)任选一个题目,用两三句话把加点词语的意思写具体。(3分)
心满意足的哥哥 春暖花开的早晨
(3)请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下列事物的特点。(2分)
①学校新建的操场很大。
②这款新出的手机功能很多。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7分)
(1)游诗歌天地。刘禹锡站在黄河边,不禁浮想联翩,“ ,
”;苏轼站在望湖楼上,看到狂风卷地后雨收云散,西湖的景色越发秀丽,“ ,望湖楼下水如天”;贺知章回到离别多年的故乡,悲喜交加,感慨万分,“少小离家老大回, ”。(4分)
(2)担时代重责。曹植的“ , ”凝聚着为国献身的意志;鲁迅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 ”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3分)
二、快乐读书吧。(6分)
1、根据下面三个提示,可以判断这本书是( )。(2分)
A.《爱的教育》 B.《小英雄雨来》
C.《童年》 D.《战争与和平》
2、通过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乐观善良的外祖母、勇敢机智的雨来、富有正义感的加罗内……这些人物中,你最想和谁成为好朋友 为什么 请结合小说中的相关情节说明理由。(4分)
三、阅读理解。(27分)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盐是人们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必需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指出,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较为合适。
【材料二】摄入过多的盐分,会使皮肤中的水分流失,从而造成皮肤老化,产生皱纹,也会造成身体组织脱水,降低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容易得咽炎等疾病。同时,人还会因吃盐过多而感到口渴,导致大量饮水。过多的水分子进入血液,会造成血管膨胀,血压升高,还会增加尿液中钙元素的排出,甚至会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
【材料三】 常见的不咸但含盐量较高的食物
常见食物 100克 面条 2小勺 番茄酱 1根 火腿肠 20片 薯片 1块 披萨 10克 夹心饼 3片 切片面包 10颗 话梅干
含盐量/克 3 1 1 1 1.5 1.8 2 3.4
【材料四】如果想减少盐分的摄入又不影响食物的口感,可以在烹饪时晚放盐,或者少用含盐调料,如鸡精、酱油、虾皮等。另外,还可以使用低钠盐,降低盐分的摄入。
(1)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内容。(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2)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的对(√)错(×)。(3分)
①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的是,食物不咸并不代表它的含盐量就低。 ( )
②在烧菜时晚放盐,少用鸡精、酱油,可以减少盐分的摄入。 ( )
③为控制好血压,爷爷已经有两周烧菜不放盐且不吃含盐的食物了。( )
(3)除了材料四中提到的,请结合实际生活提出两条减少食盐摄入量的建议。(2分)
(4)小林的爸爸明天要去爬山,他为自己准备了一份登山午餐:六片切片面包、三根火腿肠、两包薯片(约60片)、一瓶矿泉水。根据材料,你觉得这份午餐是否健康 请说明理由。(3分)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分)
少年闰土(节选)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思考第3自然段讲的“希奇的事”,并回想课文中闰土还讲了哪些“希奇的事”,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2)下列对画“ ”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和朋友们只能通过四角的天空欣赏外面的景色。
B.“我”和朋友们都生活在高墙大院里,生活空间有限,见识少。
C.“我”和朋友们都喜欢在院子里玩耍,对外面的世界兴趣不大。
(3)从闰土讲的这些“希奇的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少年。(1分)
(4)结合选文分析:反复出现“不知道”三个字有什么作用 可以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3分)
3、现代文阅读理解。(8分)
回忆我的父亲鲁迅
①我的名字是父亲给取的,“先取一个名字‘海婴’吧!‘海婴’,上海生的孩子,他长大了,愿意用也可以,不愿意用再改再换都可以。”从这一点来看,父亲很民主,就是这么一个名字,他也很尊重我将来的自主选择。
②很多人对父亲在家庭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感兴趣。其实我小时候并没感觉到自己的父亲跟别人家的有什么不一样。只记得父亲一旦工作,家里一定要保持安静。
③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人家说,鲁迅的文章很犀利,但那是笔战,是和旧社会、旧思想在对抗,必须要激烈。过去把鲁迅误导了,应该把鲁迅归还到他自己的真面目。
④父亲跟我讲的是带绍兴口音的话,他喊我“乖姑”,有点像广东话称呼孩子的方式。七十年前的上海夏天湿度非常大,每年一到夏天,我总要长一身痱子,又红又痒,又抓挠不得。这时候父亲就准备一个小碗和海绵,把一种药水摇晃几下,用药水把海绵浸湿,轻轻涂在我胸上或背上,每涂一面,母亲就用扇子扇干,因为有机会亲近父亲,可以不怕影响父亲写作而被“驱赶”,我躺在中间,心里无比温暖。这是我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
⑤有的家庭是严父慈母或是严母慈父,孩子依赖父亲或母亲更多一些,但我的家庭没有,就是一种非常温馨平和的家庭氛围,不是看见父亲就敬畏、蹑手蹑脚的,没有这种恐惧的感觉。
(1)本文写了与鲁迅相关的四件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3分)
(2) “我”小时候并没感觉到自己的父亲跟别人家的有什么不一样,原因是( )。(2分)
A.父亲一旦工作,家里一定要保持安静。
B.“我”的家庭氛围是非常温馨平和的。
C.“我”在家里没有恐惧的感觉。
D.父亲用绍兴口音喊“我”“乖姑”。
(3)文中第③段对父亲的称呼有好几处都是直呼其名,作者这样称呼的原因是:
。(1分)
(4)读画“ ”句,结合短文内容,想一想:作者想还鲁迅怎样的“真面目” 请你写下来。(2分)
 
四、习作天地。(25分)
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字或词都有温度和故事,“暖”让我们仿佛沐浴在春日暖阳中,“泪”让我们似乎置身于瑟瑟秋风里……请你从下面选取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也可选其他字),写写你的学习、生活,写写你的喜怒哀乐。
要求: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直接选择汉字为题,也可自拟题目。涉及的校名、人名等用A、B、C等代替。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神秘 倾听 凝视 瞬 慨 心满意足
2、马马虎虎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囫囵吞枣
3、B B D B C C D
4、(1)(春天):我是带给微风清凉的法师,我是指挥着小河唱歌的指挥家,我是唤醒沉睡小草的魔术师。
(2)心满意足:哥哥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终于心满意足了。
春暖花开:春暖花开的时节,喜鹊在枝头渣渣,人们在田间劳作,一派春天的景象。
(3)学校新建的操场很大,是原来旧操场的两倍。
这款新出的手机功能很多,比如拍照、上网等。
5、(1)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卷地风来忽吹散 乡音无改鬓毛衰
(2)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中国的脊梁
二、1、C
2、我最想和《童年》里的阿廖沙成为好朋友。因为阿廖沙虽从小经历了很多磨难,如幼年丧父,在外祖母家时受到外祖父的毒打等,但在外祖母的影响下,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之心。他是一个坚强、勇敢、正直的人。我觉得他很了不起,所以想和他成为好朋友。
三、1、(1)盐是人体必需品但不宜多吃摄入过多盐分的危害
(2)√√×
(3)①进行健康科普活动,提高居民对过量摄入食盐危害的认识;②在食品标签上明确标示含盐量,以便消费者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4)小林爸爸的这份午餐不健康。从材料三可知,小林爸爸一餐的食盐摄入量为10克,超过了每天摄入食盐的量,所以这份午餐不健康。
2、(1)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2)B
(3)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
(4)反复出现“不知道”三个字说明了“我”的孤陋寡闻,衬托出闰土的见多识广。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对自己所处生活环境的不满和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3、(1)为“我”取名有温和慈爱的一面为“我”涂药
(2)B
(3)这一段主要写社会上人们对鲁迅的评价,不是从“我”对父亲的评价来写的
(4)从父亲尊重“我”的自主选择、为“我”涂药等情节可知,鲁迅虽然文章很犀利,但是实际上是一位很和蔼、很民主的人,也是一位疼爱儿子的好父亲。
四、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