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二中2023级高二年级12月联考
生物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
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房水源于血浆,渗透压与血浆相同,房水由睫状体分泌,经前房角进入血液。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
为血浆中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房水的主要作用是为虹膜、角膜和晶状体供应
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青光眼与房水过多导致的眼压增高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房水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等成分参与维持渗透压平衡
B.房水与血浆的化学成分基本相似,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
C.房水和泪液都属于细胞外液,含有的溶菌酶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若房水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多,有可能导致青光眼
2.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
题都将破坏机体的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醛固酮对机体中血钙平衡的调节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
B.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对下丘脑分泌激素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C.寒冷时,机体可通过分级调节机制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
D.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受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的分级调控
3.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近年来迅速增加,全球有22%~一25%的人群患有过敏性疾病,该病与环境因素
和生活方式有关。某些过敏性哮喘患者发病机制如图所示,
··过敏原
B细胞活化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产生L-4、L-13等细胞
YIgE抗体
●oooo
IE抗体的受体
因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细胞
A.过敏原和抗原都具有个体差异性
弹树赛状
用
B.树突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都属于抗原呈递细胞
瓜.4人
肥大细胞
C.L-4、IL-13等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
平滑肌细胞
D.接触过敏原引起的过敏症状可口服相应抗体来缓解
辅助性打细胞
4.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年轮和春化作用都能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B.光为烟草种子直接提供能量从而调节其萌发
C.植物体中光敏色素结构的改变影响细胞核基因的表达
D.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含生长素,不含细胞分裂素,易形成多核细胞
南宁二中2023级高二年级12月联考·生物学第1页共6页南宁二中 12 月高二联合调研测试
生物学 参考答案
1.C
【解析】房水渗透压取决于其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等成分,A正确;据题干信息“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
为血浆中的 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 80%”“房水渗透压与血浆相同”,可推测无
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B正确;泪液是泪腺分泌的,属于外分泌
液,房水源于血浆,属于细胞外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错误;房水
属于组织液,若房水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多,会增加房水的渗透压,引起房水增多,房水过多,
就会导致青光眼,D正确。
2.C
【解析】当细胞外液量减少及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的分泌量会增加;当血钠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
泌量减少,故醛固酮对血钠平衡的调节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A错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属于负反馈调节,垂体对下丘脑没有反馈调节,B错误;寒冷
时,机体通过下丘脑管理垂体控制甲状腺分泌活动,从而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C正确;
胰岛 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的分级调控,D错误。
3.C
【解析】抗原不具有个体差异性,A错误;辅助性 T细胞不属于抗原呈递细胞,B错误;IL-4、IL-13
等细胞因子能促进 B细胞的分裂、分化,C正确;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口服来缓
解症状,D错误。
4.B
【解析】年轮和春化作用都说明温度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A正确;烟草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
不能直接为其萌发提供能量,在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光可以作为信息调节其萌发,B错误;
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递到细
胞核内,调节基因的表达,C正确;生长素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质分裂,
所以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含生长素不含细胞分裂素,易形成多核细胞,D正确。
5.B
【解析】A.结构②是多巴胺受体,与多巴胺特异性结合向突触后膜传递信息,A错误;B.多巴胺与结
构②特异件结合完成信息传递,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进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膜电
位发生变化,B正确;C.可卡因阻止了多巴胺的回收,可能最终导致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
的数量减少,C错误;D.多巴胶受体拮抗剂会使多巴胺受体的活性减弱,进而导致毒瘾更大,
不能缓解毒瘾,D错误。
6.A
【解析】A.林窗的出现会改变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B.优势个体死亡后会为原来
不占优势的生物提供了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所以林窗区域的物种多样性一般大于林冠封
闭区域的物种多样性,B错误;C.快速奔跑为草原上动物具有的特点,C错误;D.由于温度、
降雨量等随季节变化,森林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随之变化,此现象属于群落的季节性,D错
误。
高二生物学答案 第 1 页 共 5 页
学习资料,无偿分享
{#{QQABCQgQogCAAAJAARgCAwFACkEQkhAAAQgOgEAIoAAASAFABAA=}#}
7.D
【分析】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
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作用强度与该
种群的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解析】A、种群调节时,数量波动到最大值,种内竞争激烈,可能不利于种群的发展,A正
确;B、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包括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其中捕食属于种群调节的
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与非密度制约因素也是息息相关的,B正确;C、随着种群密度
的增加,密度制约效应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加,维持适宜的种群密度,C正确;D、
通过种群调节可实现种群内部空间位置的改变,生态位的分化属于群落的范畴,D错误。
8.B
【解析】A、去除群落中的优势种不一定会导致群落性质的变化,因为其他物种可能会填补生态位,维
持群落的稳定性,A错误;B、演替是优势物种取代的过程,演替早期的种群可能在新形成的
群落里出现,B正确;C、初生演替通常是先慢后快,再趋于稳定,因为初期环境条件较差,
物种定殖和生长较慢,C错误;D、通过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建立人工群落
等,人类活动也可以使群落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D错误。
9.B
【详解】冬天食物短缺时,鸟类会扩大取食种类,会使集团间的生态位重叠度增大,A正确;集团内
觅食行为相同,与集团内相比,集团间水鸟的生态位重叠度更小,B错误;因觅食行为不同,
不同深度水域由不同集团利用,故水深因素通过将觅食生境分割开以降低集团间的相互竞争,
C正确;重叠程度取决于越冬水鸟取用同一食物的几率及生态位宽度,故越冬生态位重叠取
决于觅食行为和觅食生境的重叠度,D正确。故答案为 B。
10.D
【解析】长江江豚的 3个自然种群属于同一物种,不能体现物种多样性,A错误;在长江中江豚属于消
费者,肉食性,故其可能处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或更高的营养级,B错误;由于年龄结
构为衰退型,2022年后鄱阳湖江豚的种群数量不一定增长,C错误;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正确。
11.D
【解析】A.由图可知,物种 B生存所需资源更低,使得该种生物在占有资源和竞争上拥有很大优势是
优势竞争者,A错误;B.随着可用资源水平逐渐降低,低于M时不能满足 A生存所需的基本
资源,物种 A面临灭绝,低于 N时,不能满足 B生存所需的基本资源,物种 B面临灭绝,故
物种 A、B间竞争会逐渐减弱,B错误;C.可用资源水平低于M后,资源降低到 A生存所需
以下,物种 A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小于 0,C错误;D.当可用资源水平低于 N
时,资源降低到 B生存所需以下,物种 B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物种 B的种群数量会下降,
D正确。
12.C
【解析】A、图 1中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比实际个体数高出很多,即此时甲种群的环境较为理想,故最
接近 1型增长模型的是甲种群,乙种群中实际个体数远大于环境容纳量,故种内斗争最激烈,
A正确;B、图 2中的曲线 X是 J型增长曲线,该增长类型的特点之一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
定的倍数增长,B正确;C、在某个调查时段内当增长倍数λ从 1.25逐渐下降并维持在 1,种
群数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C错误;D、图 2中曲线 Y星 S型增长,S型增长中,K/2时种群
高二生物学答案 第 2 页 共 5 页
学习资料,无偿分享
{#{QQABCQgQogCAAAJAARgCAwFACkEQkhAAAQgOgEAIoAAASAFABAA=}#}
的增长速率最大,故渔业捕捞应在 K/2以后进行,捕捞后的数量处在 K/2左右,D正确。
13.D
【解析】A.流经该区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工厂废水中的化学能,A错误;B.
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和藻类竞争阳光和无机盐,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藻类等浮游植物生长,B错
误;C.据图可知,底栖动物可以利用有机废物,生态浮床上的植物不能利用有机废物,C错
误;D.浮游动物数量急剧减少,浮游植物中的能量更多的直接流向鲫鱼、鲢鱼,能耗减少,
鲫鱼、鲢鱼获得的能量增多,故数量会有所增加,D正确。
14.A
【解析】A、依题意,脱落酸有促进种子休眠的作用。据图可知,当 XM基因的位点 1突变时,XM蛋
白不表达,种子休眠减少,说明 XM基因的位点 1突变会使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降低,A
错误;B、比较表中位点 2突变和无突变表达的蛋白质图示,蛋白质长度相同,只是中间有一
小段氨基酸序列不同,可推测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发生替换造成的,B正确;C、比较表中位
点 3突变和无突变表达的蛋白质图示,蛋白质长度变短,可推测模板 RNA上的终止密码提前,
翻译提前终止,C正确;D、据图可知,位点 4突变是 XM蛋白的表达倍增,使得种子对脱落
酸的敏感性增强较少发生提前萌发的现象,D正确。
15.C
【解析】A、生物量金字塔猎的是里位时间内,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容纳的有机物的总干重,在海洋生态
系练中,浮游情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会不断地被浮游动物吃樟,所以某一时刻调查到的
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因此第 1、第工营养级的生物量金字塔可以呈
现上宽下窄的倒置状,A正确;B、第二营养级同化量(480t·km-2·a-1+410.4t·km-2·a-1)-
呼吸消耗的能量(523.7t·km-2·a-1)=第Ⅱ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366.7t·km-2·a-1),
B正确;C、据图所知,流向碎屑的能量,有一部分被第二营养级利用,再依次流入后面的营
养级,C错误;D、据图所知,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并未完全流入下一营养级,体现了能
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D正确。
16.B
【解析】由题干和图可知,神经元 A对神经元 B起到抑制作用,会引起神经元 B的电位变化,不会引
起 D的电位变化,A正确;由题干和图可知,示波器测量的是 D处的电位变化,用相同强度
的阌下刺激分别刺激 A和 B,膜电位发生了变化,但未形成动作电位,示波器不会发生偏转,
B错误;神经元 B释放兴奋性的神经递质,神经元 C释放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因此示波器均
会偏转且偏转方向相反,C正确;神经元 B释放兴奋性的神经递质,神经元 C释放抑制性的
神经递质,对神经元 D的作用效果是相反的,D正确。
17.(11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作为对照(1分)
红光可以促进莴苣种子的萌发,远红光能逆转红光的作用
(2)C
(3)白天将该植物在暗室中处理一段时间/额外增加黑暗的时间
(4)淀粉体 近地侧浓度大于远地侧,过高浓度生长素抑制近地侧根尖生长,从而使根向地弯曲生
长
高二生物学答案 第 3 页 共 5 页
学习资料,无偿分享
{#{QQABCQgQogCAAAJAARgCAwFACkEQkhAAAQgOgEAIoAAASAFABAA=}#}
18.(10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下丘脑 化学信号→电信号
(2)(一个空 1分,共 3分)
通过促进胰岛 B细胞的增殖(或者抑制胰岛 B细胞凋亡),促进胰岛素基因的表达,进而缓解由胰岛
B细胞凋亡导致的高血糖症状,并且降低血糖效果比 exendin-4 更好。(3分)
【解析】
(1)血糖调节中枢是下丘脑;GLP-1作用于受体,此时是化学信号,促进 cAMP 的产生(化学信号),促
进 K+通道磷酸化 K+外流受阻,细胞膜电位变化(电信号),影响 Ca2+内流,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2)一组是健康的对照组,其他组是模型鼠组,故二组、三组、四组都租要注射 STZ,以构建模型鼠。二
组已经给出治疗,三组、四组分别是糖尿病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从结果可知三组血糖下降,四组持续高
血糖,故四组是糖尿病对照组,三组是阳性对照组。从各组胰岛细胞数量可知,二组、三组胰岛细胞数量明
显多于四组,说明 GP-1、Exendin-4 能够促进胰岛 B细胞的增殖(或者抑制胰岛 B细胞凋亡);二组、三
组胰岛素表达量多于四组,说明 GLP-1、Excndin-4能够促进胰岛素基因的表达;二组降血糖效果好于
三组,说明 GLP-1 降低血糖效果比 exendin-4 更好。
19.(13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逐个计数
(2)样方的大小、样方的数量
(3)先增加后减少 基本不变 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迁入率无关
(4)第一年内啮齿动物减少,导致大粒种子植物(剩余)增多,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
争中占优势,小粒种子植物减少,造成蚂蚁食物减少(合理即可,3分)
【解析】
(1)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效。
(2)选取样方时除要做到随机取样外,还要考虑样方的大小、样方的数量。
(3)R=出生率/死亡率,不考感其他因素,若 R>1,说明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会增大;若 R=1,说
明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敏量相对稳定;若 R<1,说明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教量会下降;b~c段时间,R
值由大于 1逐渐下降到小于 1,所以该段时间内该种啮齿动物种群教量变化可能是先增加后减少。K值
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迁入率无关,故如果在 d时间,少量该种啮齿动物从其他地区迁入该地区,
这种动物在该地区的 K值基本不变。
(4)据图可知,从第 2年到第 3年蚂蚁数量逐渐减少,是因为第一年内啮齿动物减少,大粒种子植物
增多,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占优势,小粒种子植物减少,造成妈蚁食物减少。
高二生物学答案 第 4 页 共 5 页
学习资料,无偿分享
{#{QQABCQgQogCAAAJAARgCAwFACkEQkhAAAQgOgEAIoAAASAFABAA=}#}
20.(12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食物、空间等资源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与本地物种竞争有优势等
(答对一点给 1分,共 2分)
(2)ABCD
(3)土壤是否灭菌、以及移栽莲子草的种类(答对一点给 1分,共 2分)
第 2组的植物芽生物量显著低于第 1组,第 3组与第 4组无显著差别(或第 4组植物芽生物量略
高于第 3组) (答对一点给 2分,共 4分)
(4)提高
【解析】
(1)当一个种群迁入新环境最初一段时间,由于食物、空间等脊源充裕,气侯适宜,没有天敌等,种
群数蛋会在一段时间内呈“J”形增长,故喜旦莲子草在某些地区泛滥成灾的原因是食物、空间等资源充
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喜早莲子草与当地生物产争资源和空间,导致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减少,
进而导致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2)研究人员认为原因可能是:喜旱莲子草被跳甲成虫取食后,其根际微生物对两种莲子草的影响不同,
因此应该先获得喜旱莲子草被跳甲成虫取食后的根际微生物,研究的实验流程应为:从不存在两种莲子
草的废弃农田种采集土壤→A在土壤中种植喜早莲子草,放入带有跳甲成虫的笼子里→B将植物培养
至大约 50%的叶面积被取食,移走跳甲和笼子,取出土壤(这样就获得了喜旱莲子草被跳甲成虫取食后
的根际微生物),结合图 1,有 4个实验组,两组土壤灭菌,两组土壤不灭菌,分别移栽本土莲子草和
喜旱莲子草,因此接下来的实验流程应为:C将土壤分为四组,两组送行灭菌处理,两组不进行灭菌处
理→D在土壤中种植本土莲子草或喜旱莲子草,在没有跳甲的环境中培养→最后剪取植物的芽,干燥、
称重。综上可知,实验流程为 ABCD。
(3)分析图 1,实验的自变量土壤有无灭菌以及移栽莲子草的种关,因变量是植物芽生物量。与土壤
灭菌组并移栽本地莲子草的第 1组相比,第 2组的植物芽生物量显著低于第 1组,第 3组与第 4组无
显著差别,说明被跳甲成虫取食的喜旱莲子草根际微生物对本土莲子草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喜旱莲子
草没有抑制作用。
(4)分析图 2,自变量为不同处理方式,因变量为跳甲幼电生物量,由图 2可知,被跳甲取食的喜旱
莲子草的根际微生物提高了喜旱蓬子草的抗虫水平,但不影响本土莲子草的抗虫水平。
21.(14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物种组成
(2)能量流动逐渐递级,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或营养结构)(答对一个给 2分,共 4分)
ACEF
0.7P/(M+N)x100%
【解析】甲摄入体内的能量为 P,粪便中的能量是 30%P,则其固定的能量为 70%P,甲前一个营养级
乙和丙固定的能量一共有M+N,因此前一营养级和甲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0.7P/(M+N)x100%。
高二生物学答案 第 5 页 共 5 页
学习资料,无偿分享
{#{QQABCQgQogCAAAJAARgCAwFACkEQkhAAAQgOgEAIoAAASA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