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15 故乡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15 故乡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31 22:2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15 故乡






故乡永远温暖






故乡永远美丽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人性的阴暗与旧礼教“吃人”的本质。
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社戏》
《阿长与《山海经》》
背景介绍
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1921年写下了这篇短篇小说《故乡》。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谈谈小说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分类:
长篇
中篇
短篇
小说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人物塑造方法: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神态)
故事情节:
重点字音
阴晦( ) 萧索( ) 寓所( )
猹( ) 獾猪( ) 五行缺土( )
祭祀( ) 弶( ) 脚踝( )
潮汛( ) 髀间( ) 愕然( )
鄙夷( ) 嗤笑( ) 瑟索( )
深黛( ) 惘然( ) 隔膜( )
恣睢( ) 瓦楞( ) 伶仃( )
寒噤( ) 秕谷( ) 鹁 鸪( )
苛税( ) 潺潺( )

jiànɡ
huái
xùn

è
huì
xiāo

chá
huān
xínɡ
bǐ yí
chī

dài
wǎnɡ

zì suī
lénɡ
dīnɡ

bó ɡū

chán
jìn
初步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依据文本叙述的先后顺序,说一说小说都写了哪些事(情节)?
(1)“我”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
(2) 母亲和“我”聊有关搬家的事。出作者
(3)“我”和少年闰土相识相处。
(4)“我”遭到杨二嫂的鄙夷和奚落。
(5)“我”和闰土重逢。
(6)“我们”启程,离开故乡。
(7) 杨二嫂告发闰土藏碗碟。
2.请用“故乡”这个关键词,一句话概括小说的故事内容。
小说叙述了“我”回故乡处理迁居事务过程中,与儿时好友及街坊重逢,感受其巨大变化后黯然离乡的故事。
人+事+结果
3.现在我们来看刚才概括出来的这篇小说中写到的7个事件,如果按照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来排序的话,哪些事件是需要调整的
(3)“我”和少年闰土相识相处。
(7)杨二嫂告发闰土藏碗碟。
我和少年闰土的相识相处发生在二十多年前,应该放在第一位;杨二嫂告发闰土藏碗碟发生在“我”离开故乡前两天,应该放在“我”和闰土重逢之后、“我”启程离乡之前。
4.这篇小说里(3)和(7)这两个情节为什么要“错位”地安排呢
为了突出对比,突出中年闰土的和少年闰土在“我”认知上造成的巨大反差;杨二嫂告发闰土藏碗蛋这情节特意放在“我”离开故乡的途中,用宏儿和水生之间的情谊与闰土和“我”之间的隔膜形成对比,突出“我”离开故乡时的沉重心情。
深入探究
用一个字来表达故乡留给“我”的印象:
“我”变了
杨二嫂变了
故乡变了
闰土变了

记忆中的故乡是什么样的?现在的故乡呢?
神异的图画
萧索的荒村
(少年闰土-12、15段)
(中年闰土-55段)
脸/眼:
颈:
手:
衣着:
紫色的圆脸
项带银圈
手捏钢叉
红活圆实的手(55段)
头戴一顶小毡帽
灰黄,很深的皱纹,眼肿得通红
(没有银圈了)
手提纸包和烟管
粗笨开裂,像松树皮
头上一顶破毡帽,极薄的棉衣
健康、朝气蓬勃
苍老、贫困、凄凉
形象:
闰土人物变化
外貌
(对比)
都是乡间趣事
滔滔不绝
客气话,生活的痛苦
吞吞吐吐
  ↓

热情开朗
见多识广
客气迟钝
生活辛苦 
哥弟相称,“迅哥儿”
讲捕鸟、捡贝壳、看管西瓜等许多新鲜希奇的事
态度恭敬叫“老爷!”
“水生,给老爷磕头。”
“老太太。”
“非常难……”
语言
对比
月夜刺猹动作灵活
身手敏捷无拘无束
老友相见手提纸包
拘束瑟缩麻木迟钝
动作
对比
小结:从少年闰土到中年闰土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原本那个伶俐鲜活、活泼善良、热爱生活的小英雄形象在封建制度的压制和压榨下变成了一个贫苦麻木、凄苦可悲的中年闰土,没有一丝活气。
杨二嫂人物变化
端庄文静的豆腐西施
放纵的“圆规”
凸颧骨(颧quán)
薄嘴唇
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
细脚伶仃的圆规
颧骨没这么高
嘴唇也没有这么薄
终日坐着
从未见过圆规姿势
颧骨嘴唇:
姿势:
外貌
尖酸刻薄、庸俗泼辣的圆规
“你阔了”
“三房姨太太……八抬大轿”“愈有钱愈不肯放松”
“我还抱过你呢”
亲近
吹捧
讽刺
小市民
杨二嫂
语言
杨二嫂由一个爱美、矜持、和气的“美人”变成了一个粗俗、自私、不讲道德的小市民。
2.为何闰土和杨二嫂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结合背景,探究原因。
(1)社会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2)“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是使其陷入悲苦境地的原因。
多子多福的封建意识
天灾
人祸(帝、封双重压迫的具体体现)
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封建思想、等级观念的毒害,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使闰土、杨二嫂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分析“我”的形象
(1)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体会文中的“我”。
1.是不是鲁迅?
不是。本文是小说(虚构)。
2.“我”小时候是什么人?
地主家的小少爷。
3.长大后是什么人?
知识分子
3.“我”对故乡萧条、衰败、冷漠,感到
(悲哀、失望)
4.对闰土那样的劳苦农民,感到
(深切同情和爱)
5.对未来,——读86-88段
有美好的憧憬
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
“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不失望,“我”憧憬着美好的故乡,“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1.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变化及作用。
探究语言
现实故乡图景:勾画了一幅萧条、荒寂的现实故乡冬景图,初步表现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状况,为闰土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的环境,烘托了闰土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悲凉心情。
记忆中故乡图景:景物——天空、圆月、西瓜、沙地;色彩——深蓝、金黄、碧绿;景象特点——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美好动人。
作者用这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烘托,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1)“高墙”比喻什么?“我”为什么感到气闷?
“高墙”比喻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人们精神上的“厚障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儿时亲密的伙伴闰土与“我”隔膜了,杨二嫂对“我”不了解,也隔膜了,导致“我”四面像竖起了“高墙”,所以气闷。
(2)“我”为什么感到“悲哀”?“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我”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所以“我”感到“悲哀”。
(3)小说中的“我”在最后感叹: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年闰土有“希望”吗?“我”有“希望”吗
(1)闰土有希望,但仅仅把希望寄托于本就不存在的神明身上,如若不做其他的努力,即使有希望,也不会实现,等于没有希望。
(2)“我”也有希望,“我”和闰土的后辈一宏儿和水生还是气。“我”幻想以宏儿和水生为代表的后辈们,他们或许有新的生活,既不像“我”的辛苦辗转,不像闰土的辛苦麻木,也不像别人的辛苦态睢。这希望虽然茫远,但若有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总会有实现的可能。
课堂小结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关于小说的主题,有以下几种理解:(1)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2)纯真的人性被扭曲;(3)渴望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赞同哪一种意见 请同学们课外继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