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卷(五)句子(基础)
建议用时:40分钟 满分:60分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谁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呢?(改为陈述句)
。
2.一团烈火把邱少云整个包围了。(改为“被”字句)
。
3.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
。
5.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
6.雨点溅落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改为拟人句)
。
二、按要求补写或仿写句子。(20分)
1.补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条丝线编织不出华美的锦缎, 。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2.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是神奇而多彩的。你瞧,春天的花儿,绚丽而芬芳;夏天的大树,苍翠而茂盛;秋天的 , ;冬天的 , 。
3.仿照画线句,从送别诗、怀古诗、边塞诗中任选一类,续写一句。
思乡诗是高楼上的一位游子,孤寂而哀愁,让人叹惋;山水诗如村落间的一眼清泉,清新而静雅,令人向往; 。
4.用几句话形容看到下面这种情景时的不同心情。情景:小鸟在枝头鸣叫。
好心情: 。
坏心情: 。
5.仿照例句,描写人读书入迷的样子。
例句: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
6.美,无处不在,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
例句: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仿写: 。
7.请从下列四个备选成语中任选一个,依照所给句子的形式,仿写一句话。
锲而不舍 众志成城 雪中送炭 不耻下问
例句: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仿写: 。
三、病句修改。(22分)
1.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4分)
(1)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
(2)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
2.阅读语段,按要求修改病句。(10分)
2023年5月30日,神州十六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桂海潮来自大山,从小非常特别勤奋刻苦,并在心里埋下一颗探索未知的种子。作为科学家和航天员,他的壮举飞天不仅给了无数追梦者一份奋勇拼搏的榜样力量,所以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上面这段话中的错误,可以这样修改:
①将“ ”字改为“ ”字;
②删去“ ”一词;
③将“ ”调至“ ”后面;
④将“ ”改为“ ”;
⑤将“ ”换成“ ”。
3.请你找出下面这段话中的四处语病,并用修改符号修改。(8分)
人们常认为,青少年近视的原因是用眼过度导致的。因此,研究表明,喜欢吃甜食也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日,科学家发明,糖类在代谢转化中,会消耗维护视神经的维生素B1,还会增加视神经的压力,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四、为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将序号填入括号内。(6分)
A.比喻B.拟人C.排比D.反问E.夸张F.对偶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2.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 )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
4.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
5.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
6.他在巴掌大的房间里写作业。( )
参考答案
一、1.谁都不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
2.邱少云被一团烈火整个包围了。
3.灯照耀着建筑。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怎能不令人惊叹呢?
5.伯父笑着说,他小的时候,鼻子跟我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6.雨点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欢快地舞蹈着。
二、1.一个音符谱写不出动人的乐章(一颗星星映照不出灿烂的星空)
2.果园 多彩而香甜 雪花 洁白而晶莹
3.边塞诗如沙场中的一匹战马,豪迈而悲壮,令人感奋
4.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真烦人!
5.他仔细地盯着书中的内容,细细地品读着,有时开心地笑着;有时眉头紧蹙,好像要哭的样子;有时又深深地叹气,令人捉摸不透。好像已经与书中的世界完全融为一体了!
6.旅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7.示例:雪中送炭体现了一种特别关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融合剂。
三、1.(1)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2)发电站每年发的电,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2.①州 舟 ②非常(或:特别) ③壮举 飞天 ④所以 而且 ⑤《》 “”
3.①删去“导致的”②把“因此”改为“然而”③把“发明”改为“发现”④把“规律”改为“习惯”(用修改符号修改)
四、1.F 2.A 3.B 4.C 5.D 6.E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