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1 13:11:21

文档简介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初一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
语文试题共 6 页,包括三道大题,共 23 道小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 1---4 题。(8 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 端的热忱。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 ① 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 自己挑轻的。一事当
.
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 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 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 r én②。
. . . .
……………………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根据语境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2分) 2.请写出加点词“满腔热忱 ”在句中的意思。(2分)
3.“ 自私自利 ”一词的感彩是 。(2 分)
4.与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A.它们通体洁白,没有一根杂毛,好像天宫降临的仙女。(陈忠实《我的白鸽》)
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老舍《济南的冬天》)
C.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隐蔽?(冰心《荷叶 母亲》)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朱自清《春》
5.古诗文默写情景:(7 分)
阅读似一场场重逢,与那些伟大的灵魂相遇。读“ 自古逢秋悲寂寥, (1) 。 ” (《秋 词》)我们体会到了刘禹锡对秋天感受的众不同;读“ (2) ? (3) 。 ” (《次 北固山下》) ,我们与王湾一同感受思乡却无法返回的遗憾。
阅读更是一场奇妙的心灵盛宴,带来无尽的美好体验。我们在 (4) , (5) 。 ” (《夜雨寄北》)的时空交错中, 与李商隐一同期盼重逢的美妙。 读“ (6) , (7) 。 ” (《论语》 )我们在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中领悟到了儒家的智慧真谛。
初一语文第 1 页(共 6 页)
二、阅读(4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5 分)
【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 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 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文章选自《 》,作者是清朝的 。(1 分) 7.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①缀行甚远 ②眈眈相向 . . .
③一狼洞其中 ④乃悟前狼假寐 . .
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叙述了屠户和狼相斗的故事,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 张曲折。
B.从“投以骨 ”“复投之 ”到“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 ”,可以看出屠户对待狼的态度发生转变。
C.从文章的内容和“狼子野心 ”“狼贪鼠窃 ”等成语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不放 弃、不抛弃、有智慧。
D.无论是描写狼还是刻画屠户,作者都使用了极为简练生动的语言。这些语言着墨不多却形象鲜 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10.文章结尾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你受到什么启示?(3分)
【乙】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3 题。
孟子少时,诵① , 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②也,呼而问之: “何为
中止 ”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③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①诵: 背诵。 ②喧: 同“谖 ”,遗忘,忘记。 ③裂: 割断。
11.下面断句正确的选项是(1 分)
A.其母引刀/ 裂其织/ 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B.其母引刀裂其织/ 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 孟子不复喧矣。 C.其母引刀/ 裂其织/ 以此戒之自是之后/ 孟子不复喧矣。 D.其母引刀裂/ 其织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 孟子不复喧矣。
初一语文第 2 页(共 6 页)
12.请写出孟母的形象。(2 分)
13. 乙文与下面的链接材料同写“诫子 ”,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用意,诸葛亮“诫子 ”和孟母“戒 子 ”分别有什么用意 (2分)
【链接材料】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 17 题。(16 分)
父亲臂弯里的红色岁月 李建霞
①父亲生不逢时,从小家境贫寒,读到完小就辍学了。父亲亲眼看见中国共产党为穷人打天 下,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②我们兄妹五人。 自记事起,我都睡在父亲的臂弯里长大。“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 是人民的好领导…… ”儿时,每天清晨,睡在父亲臂弯里,正在甜蜜的梦中,父亲的手指在我手 臂上轻打节拍,我在父亲的轻声吟唱中醒来,用小手揉着惺忪的睡眼,静静地聆听父亲唱歌。更 多时候,我听着听着,便跟着父亲一起唱起来。父亲喜欢唱革命歌曲,歌声虽不那么婉转悠扬, 但唱得铿锵有力。
③每晚,我头枕父亲的臂弯,他轻轻地摩挲着我的头发,父亲的臂弯里流淌着听不完的红色 故事,李大钊、杨开慧、 刘胡兰、 江姐、董存瑞……父亲讲方强、 陈发鸿、贺仁等烈士命名的 居委会、社区、村、镇的故事;父亲讲远房叔叔在战场上壮烈牺牲后,冲破世俗眼光,与母亲在 烈士家中结婚成家,为烈士双亲养老送终的动人故事。
④父亲把红色故事演绎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淮剧、快板说唱,和母亲走街串巷演唱……父亲讲 得有声有色,我听得入神入迷。
⑤那时的父亲年轻,精力充沛,先后做过生产队长、会计、保管员、大队通信员。父亲的枕 边不离书,随手翻读《可爱的中国》《雷锋日记》《林海雪原》等书籍,操劳了一天,还读书给 我听。
⑥父亲的言传身教,在我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红色的种子。父亲的臂弯,是最温暖的港湾,轻 轻地荡漾着我纯真的梦想。慢慢成长之后,我告别了父亲的臂弯。
⑦上小学时,老师让我写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时的发言稿,我问父亲: “在那艰苦的年代,衣 少食,爷爷又早逝,怎么还会主动赡养烈士父母,挑起两家 12 人的生活重担 ”父亲说: “你叔 叔是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是党员,有责任和义务这样做。我把你大哥送 去当兵,就是继承先烈遗志,保家卫国。 ”我被父亲朴实的情怀深深震撼,立志赓续红色基因, 用笔和镜头记录红色故事。
⑧我沿着父亲指引的方向,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女成长为一名红色文化宣传员。我崇敬英烈, 宣传英雄,风雨无阻奔跑在城乡之间,采访了数十名坚守初心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英雄,一篇篇红 色故事被国家、省市县报刊、电台采用,其中多篇在红色故事征文中获奖。
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时隔半个世纪,我在省内的一些活动上,像父亲一样,讲雷锋的故 事,学雷锋、做好事。
初一语文第 3 页(共 6 页)
⑩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但儿时睡在他温暖的臂弯里,听革命歌曲、讲红 色故事、读红色书籍的情景恍惚如咋,言犹在耳。我一直努力践行父亲传下的家风和教诲。 现
在,唯一能回报父亲的就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红色 文化宣传员。
14.阅读②——⑤自然段,简要概括父亲通过哪些方式给“我 ”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红色的种子? (4 分)
15.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 (4 分)
父亲说: “你叔叔是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是党员,有责任和义务这样
做我把你大哥送去当兵,就是继承先烈遗志,保家卫国。 ” 16.请分析第⑥段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的作用。 (4 分)
17.读完本文后,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做一名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少年?(4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0 题。(9 分)
踏 雪 田香蕊
①生物钟把我从睡梦中敲醒,眯着惺忪的双眼,看一束光从窗帘缝隙爬进房间,熠熠闪烁。
②下了两三天的雪,还没有认真地去看看呢。院子里树枝、草坪被皑皑的积雪覆盖,在太阳光 的照射下晶莹璀璨。
③附近就有个公园,我便急匆匆直奔过去,去看看这个有湖水、有树木、有假山的公园被大雪 笼罩的模样……
④蜿蜒的环湖人行道和湖心岛,把公园隔离出内外三层,外层园林,树木林立,那落尽叶子的 枝杈都堆满了积雪,一枝枝、一条条,荧光棒一般熠熠闪烁,着实好看,偶有风吹或鸟窜,便会洋 洋洒洒飘落下来,那轻舞的样子,像极了天女撒花,瞬间会让你想起“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 作飞花 ”。
⑤沿湖是草坪,厚厚的麦冬,厚厚的积雪,连绵起伏,像一床软绵绵的棉被,在阳光下闪着
光,刺得人睁不开眼,洁净得让人心醉。湖那边有拍照的,或站立,或坐地,或平躺,那红红的围 巾随着摆拍姿势的变动在雪地上空轻舞,好看极了。我也有了和雪景拍照的念头,然而,却不忍心 去踩踏那洁白的积雪,怕脚印破坏了这如画的美。湖边零散的几棵腊梅树,缀满了朵朵金黄色的梅 花,一朵朵梅花被积雪包裹,形成了晶莹的冰花,却依旧保持着怒放的神态,“凌寒独自开 ”,诸 如“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等 咏梅的诗句会涌上心头。
⑥一场雪,美了一个世界,唤醒了沉睡的人们,堆雪人、打雪仗、踏雪寻梅、应景拍雪,让原 本清冷的城市躁动不安。
⑦阳光热情而温润,树叶上的雪开始融化滴落,我似乎听到了雪化的声音,俯下身去,细细 地看那积雪,明晶晶地一闪一闪,好像在微笑,在窃窃私语,在和我告别。
初一语文第 4 页(共 6 页)
⑧我不由得感叹赞美,纯洁而善良的春雪!用白玉般的身躯把世界装扮得银光闪闪,你是 春天派出的使节,把生命融进深沃的土地,唤醒沉睡的大地,滋润返青的秧苗,让世界变得更
美,让人间铺满爱。
18.文章所写的雪景有哪些特征 请从文中找出三个形容词请加以概括。(3分)
19.下面句子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和节奏来朗读 请说明理由。(3分)
阳光热情而温润,树叶上的雪开始融化滴落,我似乎听到了雪化的声音,俯下身去,细细地 看那积雪,明晶晶地一闪一闪,好像在微笑,在窃窃私语,在和我告别。
20.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四)名着阅读(5分)
21.根据相关的名著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左图是丰子恺为《朝花夕拾》中某篇散文画的插图,该散文 篇名为《 》 ( 1 分 )
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2)请写出《西游记》的作者。(1分)
(3)在《西游记》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哪一位 请结合具体情节说明喜欢的原因。(3分)
三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2.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最美的花朵”学校七年级开展“播撒想象的种子”的主题活动,请你参
与。
(1)下面文学作品中没有运用想象手法的是(2分)
A.《女娲造人》 B.《 天上的街市》 C.《 蚊子和狮子》 D.《 猫》
(2)活动中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将《皇帝的新装》改编成课本剧,请补全改编的具体步骤。(2 分 )
①撰写课本剧剧本。
②剧本完成后讨论完善。

④表演结束后从是否忠于原文、想象是否合理、表演是否生动有感染力等角度打分,也可以请上 台表演的同学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3)仿照下面的语句,续写一句话。(2分)
想象就像是林间小花, 一朵便馨香满园;想象就像是夜空星辰, 一颗就璀璨夺目;想象就
像 o
初一语文第5页(共6页)
(4)未来的生活将是怎样的呢 请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未来的生活进行畅想。(70字左右) (4分)
(二)写作(50分)
23.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请以“那件小事温暖了我”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请以“我的偶像 ”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请从“老师、爸爸、妈妈、朋友……”等词语中任选一词,将第二个作文标题补充完整。
(2)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5)字数不少于500字。
(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和班级。
(7)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
初一语文第6页(共6页)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初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 (15 分)
1.①niān ②仁
2.形容心里充满着热烈诚挚的感情。 3.贬义词
4.D
评分说明:
本题 8 分。每小题 2 分。
5. (1) 我言秋日胜春朝。
(2)——(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5)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 ——(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评分说明:
本题 7 分。每句一分,错字、别字、漏字、增字均不得分。
二、阅读 (4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5 分)
6.聊斋志异 蒲松龄
评分说明:
本题 1 分,每问 0.5 分。
7. ①缀:跟随。 ②耽耽:凶狠注视的样子。③洞:挖洞。 ④寐:睡觉。
评分说明:
本题 2 分,每小题 0.5 分。
8.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则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
评分说明:
本题 2 分,翻译时重点解释“少时 ”“径 ”“去 ”“犬 ”等实词。
9.C
评分说明: 本题 2 分。
10.议论;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
或者“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
评分说明:
本题 3 分。表达方式 1 分,启示 2 分,可以从“狼 ”或“屠户 ”的角度,答出一方面即可。
11.B
评分说明:
12.孟母是一位严格要求孩子,善于教育孩子的好母亲。
评分说明:
本题 2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得分。
13。诸葛亮:用书信的方式教育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蹉跎岁月。
孟 母:用剪断织布的行为来教导儿子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半途而废的。
评分说明:
本题 2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得分
(二) 现代文阅读 (25 分)
14. (1)示例: (1) 每天清晨,我在父亲唱的红色革命歌曲中醒来;
(2) 每晚,我头枕父亲的臂弯,听父亲讲红色故事;
(3) 父亲把红色故事演绎成淮剧、快板说唱,我听得入神入迷;
(4) 操劳了一天的父亲,把《可爱的中国》《雷锋日记》等红色书籍读给我听;
评分说明:
本题 4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得分。
15.示例:运用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主动赡养烈士父母,挑起两家生活重担的原因,表现 了父亲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家国情怀的共产党员,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敬佩、赞美之情。 (4 分)
评分说明:
本题 4 分。描写手法、作用、父亲形象和作者情感各 1 分,意思对即可赋分,答案不唯一。
16.示例: 内容:写出了父亲在“我 ”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结构:总结上文,引起下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评分说明:
本题 4 分。 内容和结构各 2 分,意思对即得分。
17.示例: 自觉听从党的指挥和召唤,传承红色歌曲,讲好红色个故事,认真阅读红色书籍,利用业余 时间做好红色文化宣传,让红色基因在我们的血液里沸腾燃烧,将红色血脉一代代的传承。
评分说明:
本题 4 分,围绕如何传承红色文化的具体做法来答,答出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赋分。
18.示例:晶莹璀璨;熠熠闪烁;洁白;晶莹;厚厚的;软绵绵;
评分说明:
本题 3 分。每点 1 分。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赋分。答案不唯一。
19.示例:(1)语调节奏围绕“轻柔平缓、略有起伏 ”回答即可。
(2)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雪融化的细腻和过程,表现一种宁静和愉悦,窃喜和灵动。
评分说明:
本题 3 分。语调节奏 1 分。理由 2 分。意思对即可赋分。
20. 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无限爱恋(或喜爱或歌颂或赞美),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说明:
本题 3 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意思对即可赋分。
(三) 名著阅读(5 分)
21.(1)《五猖会》
评分说明:本题 1 分。
(2)吴承恩
评分说明:本题 1 分。
(3)评分说明:
本题 3 分。喜欢的人物、情节、性格各 1 分。符合题意即可,答案不唯一。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 分)
(一) 综合性学习)(10 分)
22. (1)D
评分说明:本题 2 分。
(2)推选有表演特长或有兴趣的同学扮演剧中角色。
(1)评分说明: 本题 2 分。
(3)评分说明: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 比喻的修辞方法。仿写的句子要和例句保持一致,符合语境 即可。
本题 2 分。
(4) 评分说明:
本题 4 分。符合题意即可,答案不唯一。
(二) 写作 (50 分)
23.评分标准依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二、阅读(4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5 分)
初一语文试卷 【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试卷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语文试题共 6 页,包括三道大题,共 23 道小题。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
注意事项: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2.答题时,请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 1---4 题。(8 分) 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
6.文章选自《 》,作者是清朝的 。(1分)
端的热忱。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①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 7.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
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 ①缀.行甚远 ②眈.眈.相向
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 rén②。 ③一狼洞.其中 ④乃悟前狼假寐.
……………………
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A.本文叙述了屠户和狼相斗的故事,“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
张曲折。
1.根据语境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2分)
B.从“投以骨”“复投之”到“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可以看出屠户对待狼的态度发生转变。
2.请写出加点词“满腔热忱”在句中的意思。(2分) C.从文章的内容和“狼子野心”“狼贪鼠窃”等成语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不放
3.“自私自利”一词的感彩是 。(2分) 弃、不抛弃、有智慧。
D.无论是描写狼还是刻画屠户,作者都使用了极为简练生动的语言。这些语言着墨不多却形象鲜
4.与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A.它们通体洁白,没有一根杂毛,好像天宫降临的仙女。(陈忠实《我的白鸽》)
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老舍《济南的冬天》) 10.文章结尾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你受到什么启示?(3分)
C.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隐蔽?(冰心《荷叶 母亲》)
【乙】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3 题。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朱自清《春》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②也,呼而问之:“何为
5.古诗文默写情景:(7 分)
中止 ”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③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阅读似一场场重逢,与那些伟大的灵魂相遇。读“自古逢秋悲寂寥, (1) 。”(《秋 【注释】①诵: 背诵。 ②喧: 同“谖”,遗忘,忘记。 ③裂: 割断。
词》)我们体会到了刘禹锡对秋天感受的众不同;读“ (2) ? (3) 。”(《次 11.下面断句正确的选项是(1分)
北固山下》) ,我们与王湾一同感受思乡却无法返回的遗憾。 A.其母引刀/ 裂其织/ 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阅读更是一场奇妙的心灵盛宴,带来无尽的美好体验。我们在 (4) , (5) 。” B.其母引刀裂其织/ 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 孟子不复喧矣。
C.其母引刀/ 裂其织/ 以此戒之自是之后/ 孟子不复喧矣。
(《夜雨寄北》)的时空交错中, 与李商隐一同期盼重逢的美妙。 读“ (6) , (7) 。”
D.其母引刀裂/ 其织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 孟子不复喧矣。
(《论语》)我们在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中领悟到了儒家的智慧真谛。
初一语文第 1页(共 6页) 初一语文第 2页(共 6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密 封 线
12.请写出孟母的形象。(2 分) ⑩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但儿时睡在他温暖的臂弯里,听革命歌曲、讲红
色故事、读红色书籍的情景恍惚如咋,言犹在耳。我一直努力践行父亲传下的家风和教诲。 现
13. 乙文与下面的链接材料同写“诫子”,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用意,诸葛亮“诫子”和孟母“戒 在,唯一能回报父亲的就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红色
子”分别有什么用意 (2分) 文化宣传员。
【链接材料】 14.阅读②——⑤自然段,简要概括父亲通过哪些方式给“我”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红色的种子?(4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分)
——(诸葛亮《诫子书》)
15.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4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 17 题。(16 分) 父亲说:“你叔叔是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是党员,有责任和义务这样
父亲臂弯里的红色岁月 做我把你大哥送去当兵,就是继承先烈遗志,保家卫国。”
李建霞
①父亲生不逢时,从小家境贫寒,读到完小就辍学了。父亲亲眼看见中国共产党为穷人打天 16.请分析第⑥段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的作用。(4 分)
下,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②我们兄妹五人。自记事起,我都睡在父亲的臂弯里长大。“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 17.读完本文后,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做一名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少年?(4分)
是人民的好领导……”儿时,每天清晨,睡在父亲臂弯里,正在甜蜜的梦中,父亲的手指在我手
臂上轻打节拍,我在父亲的轻声吟唱中醒来,用小手揉着惺忪的睡眼,静静地聆听父亲唱歌。更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0 题。(9分)
多时候,我听着听着,便跟着父亲一起唱起来。父亲喜欢唱革命歌曲,歌声虽不那么婉转悠扬, 踏 雪
但唱得铿锵有力。 田香蕊
③每晚,我头枕父亲的臂弯,他轻轻地摩挲着我的头发,父亲的臂弯里流淌着听不完的红色 ①生物钟把我从睡梦中敲醒,眯着惺忪的双眼,看一束光从窗帘缝隙爬进房间,熠熠闪烁。
故事,李大钊、杨开慧、 刘胡兰、 江姐、董存瑞……父亲讲方强、 陈发鸿、贺仁等烈士命名的 ②下了两三天的雪,还没有认真地去看看呢。院子里树枝、草坪被皑皑的积雪覆盖,在太阳光
居委会、社区、村、镇的故事;父亲讲远房叔叔在战场上壮烈牺牲后,冲破世俗眼光,与母亲在 的照射下晶莹璀璨。
烈士家中结婚成家,为烈士双亲养老送终的动人故事。 ③附近就有个公园,我便急匆匆直奔过去,去看看这个有湖水、有树木、有假山的公园被大雪
④父亲把红色故事演绎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淮剧、快板说唱,和母亲走街串巷演唱……父亲讲 笼罩的模样……
得有声有色,我听得入神入迷。 ④蜿蜒的环湖人行道和湖心岛,把公园隔离出内外三层,外层园林,树木林立,那落尽叶子的
⑤那时的父亲年轻,精力充沛,先后做过生产队长、会计、保管员、大队通信员。父亲的枕 枝杈都堆满了积雪,一枝枝、一条条,荧光棒一般熠熠闪烁,着实好看,偶有风吹或鸟窜,便会洋
边不离书,随手翻读《可爱的中国》《雷锋日记》《林海雪原》等书籍,操劳了一天,还读书给 洋洒洒飘落下来,那轻舞的样子,像极了天女撒花,瞬间会让你想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
我听。 作飞花”。
⑥父亲的言传身教,在我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红色的种子。父亲的臂弯,是最温暖的港湾,轻 ⑤沿湖是草坪,厚厚的麦冬,厚厚的积雪,连绵起伏,像一床软绵绵的棉被,在阳光下闪着
轻地荡漾着我纯真的梦想。慢慢成长之后,我告别了父亲的臂弯。 光,刺得人睁不开眼,洁净得让人心醉。湖那边有拍照的,或站立,或坐地,或平躺,那红红的围
⑦上小学时,老师让我写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时的发言稿,我问父亲:“在那艰苦的年代,衣 巾随着摆拍姿势的变动在雪地上空轻舞,好看极了。我也有了和雪景拍照的念头,然而,却不忍心
少食,爷爷又早逝,怎么还会主动赡养烈士父母,挑起两家 12 人的生活重担 ”父亲说:“你叔 去踩踏那洁白的积雪,怕脚印破坏了这如画的美。湖边零散的几棵腊梅树,缀满了朵朵金黄色的梅
叔是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是党员,有责任和义务这样做。我把你大哥送 花,一朵朵梅花被积雪包裹,形成了晶莹的冰花,却依旧保持着怒放的神态,“凌寒独自开”,诸
去当兵,就是继承先烈遗志,保家卫国。”我被父亲朴实的情怀深深震撼,立志赓续红色基因, 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
用笔和镜头记录红色故事。 咏梅的诗句会涌上心头。
⑧我沿着父亲指引的方向,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女成长为一名红色文化宣传员。我崇敬英烈, ⑥一场雪,美了一个世界,唤醒了沉睡的人们,堆雪人、打雪仗、踏雪寻梅、应景拍雪,让原
宣传英雄,风雨无阻奔跑在城乡之间,采访了数十名坚守初心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英雄,一篇篇红 本清冷的城市躁动不安。
色故事被国家、省市县报刊、电台采用,其中多篇在红色故事征文中获奖。 ⑦阳光热情而温润,树叶上的雪开始融化滴落,我似乎听到了雪化的声音,俯下身去,细细
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时隔半个世纪,我在省内的一些活动上,像父亲一样,讲雷锋的故 地看那积雪,明晶晶地一闪一闪,好像在微笑,在窃窃私语,在和我告别。
事,学雷锋、做好事。
初一语文第 3页(共 6页) 初一语文第 4页(共 6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密 封 线
⑧我不由得感叹赞美,纯洁而善良的春雪!用白玉般的身躯把世界装扮得银光闪闪,你是 (4)未来的生活将是怎样的呢?请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未来的生活进行畅想。(70字左右)
春天派出的使节,把生命融进深沃的土地,唤醒沉睡的大地,滋润返青的秧苗,让世界变得更 (4分)
美,让人间铺满爱。 (二)写作(50 分)
18.文章所写的雪景有哪些特征?请从文中找出三个形容词请加以概括。(3分) 23.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⑴请以“那件小事温暖了我”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19.下面句子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和节奏来朗读?请说明理由。(3 分) (2)请以“我的偶像 ”为题,写一篇文章。
阳光热情而温润,树叶上的雪开始融化滴落,我似乎听到了雪化的声音,俯下身去,细细地 作文要求:
看那积雪,明晶晶地一闪一闪,好像在微笑,在窃窃私语,在和我告别。
(1)请从“老师、爸爸、妈妈、朋友……”等词语中任选一词,将第二个作文标题补充完整。
(2)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0.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四)名着阅读(5 分)
(5)字数不少于 500 字。
21.根据相关的名著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和班级。
(1)左图是丰子恺为《朝花夕拾》中某篇散文画的插图,该散文 (7)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
篇名为《 》(1分)
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2)请写出《西游记》的作者。(1 分)
(3)在《西游记》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哪一位?请结合具体情节说明喜欢的原因。(3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 分)
(一)综合性学习(10 分)
22.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最美的花朵”学校七年级开展“播撒想象的种子”的主题活动,请你参
与。
(1)下面文学作品中没有运用想象手法的是(2分)
A.《女娲造人》 B.《天上的街市》 C.《蚊子和狮子》 D.《猫》
(2)活动中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将《皇帝的新装》改编成课本剧,请补全改编的具体步骤。(2
分)
①撰写课本剧剧本。
②剧本完成后讨论完善。

④表演结束后从是否忠于原文、想象是否合理、表演是否生动有感染力等角度打分,也可以请上
台表演的同学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3)仿照下面的语句,续写一句话。(2分)
想象就像是林间小花,一朵便馨香满园; 想象就像是夜空星辰,一颗就璀璨夺目;想象就
像 , 。
初一语文第 5页(共 6页)
初一语文第 6页(共 6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密 封 线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11.B
初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分说明:
一、积累与运用 (15 分) 12.孟母是一位严格要求孩子,善于教育孩子的好母亲。
1.①niān ②仁 评分说明:
2.形容心里充满着热烈诚挚的感情。 本题 2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得分。
3.贬义词
4.D 13。诸葛亮:用书信的方式教育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蹉跎岁月。
评分说明: 孟 母:用剪断织布的行为来教导儿子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半途而废的。
本题 8 分。每小题 2分。 评分说明:
本题 2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得分
5.(1) 我言秋日胜春朝。
(2)——(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 现代文阅读 (25 分)
(4) ——(5)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 (1)示例:(1) 每天清晨,我在父亲唱的红色革命歌曲中醒来;
(6) ——(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每晚,我头枕父亲的臂弯,听父亲讲红色故事;
评分说明:
(3) 父亲把红色故事演绎成淮剧、快板说唱,我听得入神入迷;
本题 7 分。每句一分,错字、别字、漏字、增字均不得分。
(4) 操劳了一天的父亲,把《可爱的中国》《雷锋日记》等红色书籍读给我听;
评分说明:
二、阅读 (45 分)
本题 4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得分。
(一)文言文阅读(15 分)
6.聊斋志异 蒲松龄
15.示例:运用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主动赡养烈士父母,挑起两家生活重担的原因,表现
评分说明:
了父亲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家国情怀的共产党员,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敬佩、赞美之情。(4 分)
本题 1 分,每问 0.5 分。
评分说明:
本题 4 分。描写手法、作用、父亲形象和作者情感各 1 分,意思对即可赋分,答案不唯一。
7. ①缀:跟随。 ②耽耽:凶狠注视的样子。③洞:挖洞。 ④寐:睡觉。
评分说明:
16.示例:内容:写出了父亲在“我”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本题 2 分,每小题 0.5 分。
结构:总结上文,引起下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8.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则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 评分说明:
评分说明: 本题 4 分。内容和结构各 2 分,意思对即得分。
本题 2 分,翻译时重点解释“少时”“径”“去”“犬”等实词。
17.示例:自觉听从党的指挥和召唤,传承红色歌曲,讲好红色个故事,认真阅读红色书籍,利用业余
9.C 时间做好红色文化宣传,让红色基因在我们的血液里沸腾燃烧,将红色血脉一代代的传承。
评分说明: 评分说明:
本题 2 分。 本题 4 分,围绕如何传承红色文化的具体做法来答,答出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赋分。
10.议论;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 18.示例:晶莹璀璨;熠熠闪烁;洁白;晶莹;厚厚的;软绵绵;
或者“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评分说明:
评分说明: 本题 3 分。每点 1 分。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赋分。答案不唯一。
本题 3 分。表达方式 1 分,启示 2 分,可以从“狼”或“屠户”的角度,答出一方面即可。
19.示例:(1)语调节奏围绕“轻柔平缓、略有起伏”回答即可。
(2)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雪融化的细腻和过程,表现一种宁静和愉悦,窃喜和灵动。
评分说明:
本题 3 分。语调节奏 1 分。理由 2 分。意思对即可赋分。
20. 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无限爱恋(或喜爱或歌颂或赞美),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说明:
本题 3 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意思对即可赋分。
(三) 名著阅读(5 分)
21.(1)《五猖会》
评分说明:本题 1分。
(2)吴承恩
评分说明:本题 1 分。
(3)评分说明:
本题 3 分。喜欢的人物、情节、性格各 1 分。符合题意即可,答案不唯一。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 分)
(一) 综合性学习)(10 分)
22. (1)D
评分说明:本题 2分。
(2)推选有表演特长或有兴趣的同学扮演剧中角色。
(1)评分说明:
本题 2 分。
(3)评分说明: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比喻的修辞方法。仿写的句子要和例句保持一致,符合语境
即可。
本题 2 分。
(4) 评分说明:
本题 4 分。符合题意即可,答案不唯一。
(二) 写作 (50 分)
23.评分标准依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