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评试卷(含答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测评试卷(含答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1-01 11:2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期末测评试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
A.66厘米 B.66毫米 C.56毫米
2.小明生病了,打针之前要做药物过敏测试,开始测试时间如右图所示,护士说:“15分钟后看测试结果。”小明最早可以在( )知道测试结果。
A.11:50 B.11:55 C.12:00
3.工程队计划修路840米,上午维修了350米,下午维修了240米。一共维修了( )米。
A.840 B.590 C.240
4.一堆小棒有16根,拿出这堆小棒的,还剩( )根。
A.4 B.6 C.8
5.小清做了8朵黄花,21朵红花,要使红花的数量是黄花的3倍,小清还需要做( )朵红花。
A.24 B.1 C.3
6.有一根丝带长10分米,现需要用它来为一个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相框包花边,够吗?( )
A.够 B.不够 C.不确定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明明的课桌高约7( )。
(2)小红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她等了大约20( )。
(3)一辆货车能载质量5( )的货物,他每小时行驶约60( )。
(4)小敏家一个月的用水量约是12( )。
8.小明在计算45+28时,想:我可以先算( )+( )=( ),再算( )+( )=( )。
9.是( )个,( )个是,1里面有( )个。
10.要使53□×2的积末尾有零,□里最大填( );要使216×□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11.小红乘车去黄山游玩,7:30发车,9:20到达目的地,路上用了( )小时( )分钟。
12.共享单车在A市投放,城东区投放750辆,比城西区多投放170辆,城西区投放( )辆,A市共投放共享单车( )辆。
13.东东抱玩具,丢掉的比抱着的多4个,走了一会,又丢掉了2个,这时丢掉的是抱着的3倍。这批玩具一共( )个。
14.一个长方形花坛,长为6米,宽为2米,它的周长是( )米;若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与它相等,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 )米。
15.航航在假期里看一本260页的科幻书。他每天看12页,连续看了8天,第九天从( )页开始看。
16.三年级1班一共有42名同学,其中参加篮球队的有24人,参加足球队的有20人,两项都没有参加的5人。既参加篮球队,又参加足球队的有( )人。
评卷人得分
三、判断题
17.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240的乘法算式有2个。( )
18.与的周长相等。( )
19.李红每天读书时间是晚上7:40-8:20,她读书用了40分钟。( )
20.凡凡想买一套《小学生百科全书》,可他只有106元,还差44元,这套《小学生百科全书》的售价是140元。( )
21.用载质量6吨的卡车运输重2000千克的萝卜、1800千克的白菜和2000千克的土豆,在不超重的情况下能一次运完。( )
评卷人得分
四、计算题
22.直接写得数。
67+28= 93-18= 576+24= 3×32= 403×3=
696×5≈ 3×202≈
23.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9×6= ☆520-182= 408×5= ☆374+203=
24.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评卷人得分
五、作图题
25.按要求在下面方格里画一画,涂一涂。
(1)画一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用斜线涂出它的。
(2)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用斜线涂出它的。
评卷人得分
六、解答题
26.一本童话书的厚度是6毫米,5本童话书叠在一起是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
27.食堂有578千克大米,一个星期吃了225千克,又运来340千克,食堂现在有大米多少千克?
28.货车运来5车苹果,每车400千克。共运来苹果多少千克?
29.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校园。阅读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家风传统,更孕育着我们民族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聪聪周末经常去图书馆看书,聪聪上午到达图书馆时,离图书馆开放时间还有15分钟,他是什么时间到达图书馆?
30.李阿姨在沿河县沙子南庄卖了42箱空心李,分2次运往铜仁市,第一次运走了,第二次还应运多少箱?
31.奶奶买了8个苹果和37颗桂圆,东东吃了一些桂圆后发现桂圆的数量正好是苹果的4倍。请问东东吃了多少颗桂圆?
32.如图,用四个一样大的小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边长为32厘米的大正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
…………○…………内…………○…………装…………○…………订…………○…………线…………○……………………○…………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分析】1厘米=10毫米,测量长度时的注意事项: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以另取一整数刻度线为零刻度线,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度线的刻度值;厚尺子要垂直放置;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据此解答。
【解答】根据分析:观察发现铅笔的左端对着1厘米,铅笔的右端对着6厘米6毫米,6厘米6毫米-1厘米=5厘米6毫米,5厘米中有5个1厘米,也就是5个10毫米为50毫米,那么5厘米=50毫米,50+6=56(毫米),所以图中铅笔的长度是5厘米6毫米或者56毫米。
故答案为:C
2.B
【分析】从图中观察时针指在11和12之间,说明是11时多,再看分针指向8是40分,所以开始测试时间为11:40,经过15分钟,根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计算。
【解答】由分析可知:开始测试时间为11:40。
11:40+15分钟=11:55
小明最早可以在( 11:55 )知道测试结果。
故答案为:B
3.B
【分析】已知上午维修了350米,下午维修了240米,求一共维修的米数,用加法计算,用上午维修的米数加上下午维修的米数即可解答。
【解答】350+240=590(米)
所以一共维修了590米。
故答案为:B
4.A
【分析】将这堆小棒看作一个整体,将其平均分成4份,其中1份是这堆小棒的,那么其中的3份表示为,1份中有16÷4=4(根)小棒, 那么3份中有4×3=9(根)小棒,用小棒的总数量减去拿出的小棒的数量,即可求出还剩多少根小棒。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16÷4=4(根)
4×3=12(根)
16-12=4(根)
所以一堆小棒有16根,拿出这堆小棒的,还剩4根。
故答案为:A
5.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用乘法求得黄花的3倍是多少,再减去小清已经做的21朵即可求解。
【解答】8×3=24(朵)
24-21=3(朵)
则要使红花的数量是黄花的3倍,小清还需要做3朵红花。
故答案为:C
6.B
【分析】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求出边长是3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即花边的长度,先进行单位换算,再把花边的长度与丝带的长度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30×4=120(厘米)
10分米=100厘米
120>100
所以,有一根丝带长10分米,现需要用它来为一个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相框包花边,丝带不够用。
故答案为:B
7.(1)分米/dm
(2)秒/s
(3) 吨/t 千米/km
(4)吨/t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计量普通物品的长度一般用分米(dm)作单位,一张桌子高大约6分米左右,所以明明的课桌高约用“分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计量红绿灯一般用秒(s)作单位,小红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她等了大约时间用“秒”作单位比较合适;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吨(t)作单位,一辆普通小汽车的载质量大约1吨左右,所以一辆货车能载质量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计量车辆行驶速度用千米(km)作单位,一辆摩托车每小时行驶大约30千米左右,所以一辆货车每小时行驶约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家里的用水量都比较大,通常用吨(t)作单位,所以小敏家一个月的用水量约是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解答】(1)明明的课桌高约7分米。
(2)小红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她等了大约20秒。
(3)一辆货车能载质量5吨的货物,他每小时行驶约60千米。
(4)小敏家一个月的用水量约是12吨。
8. 45 20 65 65 8 73
【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可以把两位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先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将和加上一位数。
【解答】小明在计算45+28时,想:我可以先算45+20=65,再算65+8=73。
9. 5 8 10
【分析】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将1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8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则代表其中的5份,是5个;将1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9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则代表其中的8份,是8个;将1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10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1则代表其中的10份,是10个,据此填空即可。
【解答】是5个,8个是,1里面有10个。
10. 5 5
【分析】根据题意,要使53□×2的积末尾有零,□中可以填0或5,最大填5;要使216×□的积是四位数,分别用216乘1、2、3、4、5…,直到积是四位数为止,据此解答。
【解答】要使53□×2的积末尾有零,□里最大填5;
216×1=216
216×2=432
216×3=648
216×4=864
216×5=1080
则要使216×□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5。
要使53□×2的积末尾有零,□里最大填5;要使216×□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5。
11. 1 50
【分析】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答】9:20-7:30=1小时50分钟
小红乘车去黄山游玩,7:30发车,9:20到达目的地,路上用了(1)小时(50)分钟。
12. 580 1330
【分析】根据已知的数量关系,城东区投放750辆,比城西区多投放170辆,要求城西区投放数量,用减法计算,用计算即可;A市共投放共享单车,就是把城东区和城西区的投放车数相加,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分析可知:
(辆)
(辆)
共享单车在A市投放,城东区投放750辆,比城西区多投放170辆,城西区投放580辆,A市共投放共享单车1330辆。
13.16
【分析】走在路上又丢掉2个玩具,则丢掉的玩具比抱着的玩具多(4+2+2)个,用丢掉的玩具比抱着的玩具多的个数除以多的(3-1)倍,可以算出抱着的玩具个数,用抱着的玩具个数乘3可以算出丢掉的玩具个数,再将抱着的玩具个数加上丢掉的玩具个数就是这堆玩具原有个数。
【解答】4+2+2=8(个)
8÷(3-1)
=8÷2
=4(个)
4×3=12(个)
4+12=16(个)
答:这堆玩具原有16个。
14. 16 4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长为6米,宽为2米的长方形周长即可,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用长方形周长除以4,即可求出正方形花坛的边长。
【解答】(6+2)×2
=8×2
=16(米)
16÷4=4(米)
所以一个长方形花坛,长为6米,宽为2米,它的周长是16米;若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与它相等,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4米。
15.97
【分析】他每天看12页,连续看了8天,据此根据乘法的意义,用12乘8,先算出8天看这本科幻书的总页数,第九天是从新的一页开始看,所以需要前8天看的页数再加1,就是第九天开始看的页数。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12×8+1
=96+1
=97(页)
即航航在假期里看一本260页的科幻书。他每天看12页,连续看了8天,第九天从97页开始看。
16.7
【分析】先用三年级1班同学总人数减去两项都没有参加的5人,就是至少参加一项竞赛的人数,再用参加篮球队、参加足球队的人数和减去至少参加一项竞赛的人数,得到的结果就是两项都参加的人数。
【解答】根据分析列式计算如下:
42-5=37(人)
24+20-37
=44-37
=7(人)
三年级1班一共有42名同学,其中参加篮球队的有24人,参加足球队的有20人,两项都没有参加的5人。既参加篮球队,又参加足球队的有7人。
17.×
【分析】要想积是240,将240看成24个十,则整十数十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的乘积应是24。例如4×6=24,3×8=24,这里整十数可以是40,一位数可以是6,或者整十数可以是60,一位数是4,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积是240,将240看成24个十,则整十数十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的乘积应是24,则有:4×6=24,3×8=24,这里可以有4个乘法算式,也就是40×6=240,60×4=240,30×8=240,3×80=240,原题说法有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对于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平移把它转换为常见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周长公式求出周长,并注意加上多出来的长度,最终求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把左边的图形通过平移后得到和右边相同的长方形,如下图所示,所以它们的周长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题意,用李红每天读书的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即可解答。
【解答】8时20分-7时40分=40(分钟)
她读书用了40分钟。
故答案为:√
20.×
【分析】根据题意,一套《小学生百科全书》的售价=有的钱数+还差的钱数,据此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106+44=150(元)
这套《小学生百科全书》的售价是150元,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根据题意,先将萝卜、白菜和土豆的重量相加,求出货物一共重多少千克,根据1吨=1000千克,在6吨末尾添上3个0换算成千克为单位,和货物的总重量比较,如果大于或等于货物的总重量则能一次运完,如果小于则不能,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2000+1800+2000
=3800+2000
=5800(千克)
6吨=6000千克
5800千克<6000千克
用载质量6吨的卡车运输重2000千克的萝卜、1800千克的白菜和2000千克的土豆,在不超重的情况下能一次运完。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95;75;600;96;1209
3500;600;1;;
【解析】略
23.474;338
2040;577
【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了后一位进上来的一。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了后一位借走的一。
加法的验算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次;减法的验算是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两位、三位数乘一位数时: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位或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乘完个位乘十位、再乘百位),每次乘得结果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解答】79×6=474 ☆520-182=338
验算:
408×5=2040 ☆374+203=577
验算:
24.30厘米;28厘米;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图一为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图二为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依此计算。
【解答】图一:
(7+8)×2
=15×2
=30(厘米)
图二:7×4=28(厘米)
25.见解答
【分析】(1)根据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可得2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然后根据正方形的特征,画一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即可;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即1份涂阴影。
(2)根据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可得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的长是4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宽是2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即1份涂阴影。
【解答】根据分析可得:作图如下
【重难点】本题考查指定边长画正方形、指定长宽画长方形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准确作出图是解题的关键。
26.30毫米;3厘米
【分析】由题意得,一本童话书的厚度是6毫米,求5本童话书叠在一起是多厚,就是求5个6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然后再根据10毫米=1厘米将其转化为多少厘米即可。
【解答】6×5=30(毫米)
10毫米=1厘米,所以30毫米=3厘米。
答:5本童话书叠在一起是30毫米,合3厘米。
27.693千克
【分析】用578减225可以求出一个星期后还剩多少千克大米,再用这个差加340即可求出食堂现在有多少千克大米。
【解答】578-225+340
=353+340
=693(千克)
答:食堂现在有大米693千克。
28.2000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用每车苹果的质量乘货车的辆数,即可求得共运来苹果多少千克。
【解答】400×5=2000(千克)
答:共运来苹果2000千克。
29.8:15
【分析】根据结束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用图书馆的开放时间8:30减15分钟,即得到聪聪到达图书馆的时间;据此解答。
【解答】8:30-15分钟=8:15
答:他是8:15到达图书馆。
30.24箱
【分析】根据题意,第一次运走了这批空心李的,就是把这批空心李平均分成7份,第一次运走了3份;先用除法求出每份的重量,再乘份数即可求出第一次运走的箱数,再用总箱数-第一次运走的=第二次应该运的,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根据分析可得:
42÷7=6(箱)
3×6=18(箱)
42-18=24(箱)
答:第二次还应运24箱。
【重难点】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其实就是将这个数平均分成分母的份数,取其中的分子的份数。
31.5颗
【分析】用苹果的个数乘4,求出桂圆现在的颗数,然后用桂圆原来的颗数减去桂圆现在的颗数,即可求得东东吃了多少颗桂圆。
【解答】37-8×4
=37-32
=5(颗)
答:东东吃了5颗桂圆。
32.64厘米
【分析】通过观察图可知: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一个小长方形长与宽的和;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32×2=64(厘米)
答: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64厘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