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宿迁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1 15:1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测试卷
语文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日期:2024.12.12)
亲爱的同学们,班级举办“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吧!
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不被定义组:通过搜索开启一场穿梭时光的“网游”。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8分)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网络词语A络绎不绝涌现。一些网民崇尚个性,追求创新,他们不满足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B妙手偶得,“发明”改造了不少网络热词。比如,在表现爱国情怀与英雄气概的视频里,网友们“超燃“太燃了”的点评不断刷屏;“早安。打工人!“平凡中透露着追求,努力中表现①倔( )强。有些网络词语的出现,已经C潜滋暗长融入到人们的学习生活中。层出不穷的网络词语虽令人眼花②liáo___乱,但大多幽默风趣,读来轻松活泼、饶有③兴( )味。网民们用D不可遏制的热情,使汉语的创造性空前爆发。透过这些网络新词语,人们从中看到时代、社会与文化的变迁。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①倔 ▲ 强 ②眼花(liáo) ▲ 乱 ③饶有兴 ▲ 味
(2)文中画线四个词语,运用正确的一个是(▲)(3分)
A.络绎不绝 B.妙手偶得 C.潜滋暗长 D.不可遏制
(3)找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 ▲ 。(2分)
2.互联网信息虽丰富,但小语在检索文学常识时,发现有一项不完全正确(▲)(3分)
A.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
B.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豪放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C.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田园诗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D.古代有许多借代的称谓,如“簪缨”代指“达官显贵”,“烽火”代指“战争”,“弱冠”表示男子20岁成年。
3.小文在编辑文档时,将句子顺序打乱了,请你找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3分)
①如此,无法成就一番事业不说,恐怕连自己人生的方向盘都很难把握
②然而,总有些人,一提到压力,就心生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就只会向后退缩,畏缩不前。
③有作家写道:“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潭。”未经磨砺的
灵魂,是没有深度的
④还有些人甚至甘做“草莓族”,一压就扁,一碰就倒。
⑤正所谓。“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⑥相反,中流击水,才能真正熟谙水性:披荆斩棘,才能抵达未曾抵达的地方。
A.③②④①⑥⑤ B.⑤③②①④⑥ C.③⑥②④⑥① D.⑤②④①③⑥
4.小语利用网络搜集了一些诗文名句,请你填空。(8分)
诵读经典,我们共感奇“情”。这里有陶渊明《饮酒》(其五)中“(1) ▲ ,悠然见南山”的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这里有杜甫《春望》中“白头搔更短,(2) ▲ ”的忧国思家,哀伤表老的情愁。诵读经典,我们共叹奇“志”。这里有李清照《渔家傲》中“(3) ▲ ,风休住,(4) ▲ ”的上下求索的意志;这里有李贺《雁门太守行》中“(5) ▲ ,(6) ▲ ” 的以身报国的壮志。诵读经典,我们共思奇“理”。《得道多助,失道事助》中“(7)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从反面告诉我们治理国家应该靠巩固民心,民心所向才是硬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8) ▲ ”告诉我们磨难对人的造就,首要是对心性的考验
5.综合性学习。(13分)
一丝不苟组:组员搜集材料,探究规范网络用语途径。
【材料一】
YYDS、太尬了、有事微我、啵啵间……不得不说,现在网络语言更新之快,已经到了“几天不上网就看不懂”的地步。2022年,浙江大学汉语言研究所发布《近期互联网语言文字规范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客观地了解、分析了这一现象。
《报告》分析指出,技术性硬件为网络语言的丰富多样提供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相较于以纸笔为书写媒介的前互联网时代,键盘为电子书写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元素,字母、数字、特殊符号灵活组合,诞生了诸如“栓Q”“NZND”等网络用语。其次,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有了本质上的变化,聊天、传输文字作品可以瞬时实现,而且还可以突破空间限制,传遍全国甚至世界。
另外,年轻网民在网络上冲浪时,除了在内容上的追赶潮流外,形式上也一定会刷上该年龄段所有的活力感:追求新奇、制造新奇、享受新奇。由于《广告法》(2021修订)第九条第(三)项明确要求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于是在一些推荐商品的聊天中,有些用户想要使用这些“用语”但又试图绕开审核,就设法利用语言文字形体上的可能,使用变异的方式去交流或宣传,“蕞”“荬”“FL”“浮力”等词语就高频地出现了。
【材料二】
网络流行语的演变,体现了网络时代的必然趋势。身处打破时空界限的网络空间,人们需要更加高效便捷、更具个性化的表达方式。网络语言文字的百花齐放,不仅能够扩充汉语的词汇量、丰富表达的情感等要素,也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网络氛围。
不过,网络语言文字的变迁也是一把双刃剑,谐音字、变体字、玩梗等表达方式如果过度使用、肆意扭曲,必将影响汉语的规范性,妨碍正常的交流与沟通,尤其会对少年儿童的语言文字学习,造成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
河南许昌一小学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发现,班上一名学生竟把“栓Q之歌”写进作文,迅速登榜热搜引起社会热议。这种单一化、表面化、简单化的语言符号变成习惯,就会无形中弱化规范表达的能力,使学生无法用准确完整的语言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
还有一类是偏成人化的制作和表达,充斥在打着青少年科普旗号的视频中,过早地把“美丑”“绿茶”等概念灌输给孩子。这种网络流行语很可能传播畸形的价值观,形成颇具危害性的“网络黑话”乱象。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有删改)
【材料三】
事实上,对于谐音字、变体字、玩梗等网络语言文字的无序异化现象,相关平台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2022年7月,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就相继公布了对语言文字表达的规范要求,宣布将加大排查清理力度,完善关键词识别模型,建立正向引导机制。
近期,教育部制定并公布了《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首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确立了不同类别信息技术产品使用语言文字应当遵守的规范标准。这一举措,对于维护语言文字价值、净化网络表达空间,意义深远。除此之外,家长要把好第一道关,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数字化产品和网上学习,营造家庭网络绿色环境。学校要承担起维护汉语纯洁性的责任,通过教科书和正规读物引导学生认识母语之美和汉语特有的构词特点、语法特点和使用规律,认真说话,严肃书写。
抵制网络“烂梗”,显然不是靠单个人或群体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这需要全社会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从主播、平台以及监管方,到学校、家长,都认认真真负起各自责任,才能使网络风气得到净化。
(来源:现代金报,有删改)
(1)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网络语言的丰富多样离不开技术性硬件提供的支持。
B.谐音字、变体字、玩梗等表达方式必将影响汉语的规范性,妨碍正常的交流与沟通。
C.《管理规定》的出台对于维护语言文字价值、净化网络表达空间,意义深远。
D.抵制网络“烂梗”,需要个人、群体乃至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2)根据材料一,谈一谈网络流行语频出并广泛流行的原因。
(3)结合材料,从不同角度给规范网络用语提出合理建议。
(4)现如今,不少“网梗”已进入我们的话语体系,影响着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利大于弊,有人则认为弊大于利。你同意哪种观点 请结合材料和实际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看法。(3分)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55分)
威武不屈组:学习《孟子三章》后,组员想进一步探究“大丈夫”的人格魅力,利用网络搜索古诗文,课外拓展延伸。
(一)阅读诗歌,完成小题。(11分)
【甲】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钢雀春深锁二乔。 【乙】赤壁 杜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痒:号西湖醉老,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多泛指前后首尾相接的船。③曹瞒:即曹操,其小字阿瞒。
6.甲乙两首诗都题名为《赤壁》,但体裁不同,甲诗是七言绝句,而乙诗是 ▲ 。不过,从内容上来说,两首诗都属于 ▲ 诗。(2分)
7.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甲诗由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引发诗人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议论作了很好的铺垫。
B.乙诗“千里长江隘触胪”,诗人以惊人的艺术腕力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长江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
C.乙诗“诸葛心中空有汉”是说汉朝国祚将亡,诸葛亮纵然逞其才智,终究也是枉费心机。
D.乙诗“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两句对比强烈,出句尚是千帆争渡,烟焰张天的战争场景,对句却绘出一幅清幽的长江月夜听箫图,给人战后悠闲舒适之感
8.两首诗的尾句构思新巧、表意丰富,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别赏析“铜雀春深锁二乔”和“荒矶鸥鸟满烟芜”的妙处。(6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令为僧,亦不从。乃幽之民舍。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注释】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9.根据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释义
岂不诚大丈夫哉 语境推断法 (1)
富贵不能淫 词类活用 (2)
同敞危坐不去 成语推断法:正襟危坐 (3)
适同敞自灵川至 查阅字典法:常用义项:①到……去②出嫁③恰好,正巧④适合,适宜 (4) (填序号)
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虽 异 室 声 息 相 闻 两 人 日 赋 诗 倡 和
11.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
12.结合选文分析,张同敞是孟子认为的“大丈夫”吗 .(6分)
(三)阅读散文,完成13-16题。(17分)
生活兴味组:第四单元学习了不同类型的散文。本小组利用所学的网络技能,搜索了有关散文的各方面知识,用以探究高方的散文《雪落菘叶》。
雪落菘叶
●高方
①第一次听说白菜别名叫“菘”时,心里跃起一个激灵。这让我想为新认识的“菘”写点什么。
②中国是白菜的原产地。古老诗集《诗经》中曾唱道:“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葑”逐渐变身为“菘”,是为白菜的古称。千百年来,当园圃里的菜蔬们渐次退场,只有白菜坚守到小雪时节,它更像是大地的呼吸,与松一般有不畏霜寒的傲骨。
③当第一场冬雪覆盖大地,白菜便已整理好行李,准备要离开土地了。虽然最外层的叶子依然舒展如裙摆般松散,但内层已包裹紧密,捏一捏顿感踏实。如此瓷实便可承受长途运输之颠簸。
④别看白菜窝在垄间其貌不扬,叶子并无精致讲究的姿态,但是从离地几米的视角俯视它们,却有震撼的观感。一朵朵花苞葱葱翠翠、圆圆浓浓、层层叠叠,像浸染了青汁,颜色顺着鼓胀的曲线,由浓而淡滑落。
⑤每年收白菜的季节,奶奶伛偻的腰更弯了。她将背拉成一道弓,面向泥土蓄力,拢起白菜外层散乱的叶子,拉住根部轻轻一拽。片刻前还直挺挺的白菜,立刻倒在一旁。
⑥爷爷有时会抡起锄头,把白菜根从泥土里钩拽出来,白菜顺势在地垄里打个滚,被爷爷的大手一把捉住,丢进柳条筐。手推车上摞起、坐稳,白菜们便跟着农人回了家。
⑦带着泥土的白菜要先晾晒三四天,直到外层的绿叶萎蔫,变得像纸一样皱而干,形成一层天然的保护膜。那些秋虫的浅吟低唱、寒生露凝、弯月银霜等自然风物统统封进心里,从此缄口。
⑧晒过的白菜可以在室外任一处背风的地方堆放,不论放在何处都不需用纸张、棉被、塑料膜等物覆盖。它喜欢与自然天生天长,风、雪、寒霜才是它愿意接受的披风。
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入冬后家家户户都要存上百余斤大白菜。它在最寒冷的季节受命,承担起果腹之重任。年幼正在长身体的我,总是不满足单一食物的摄入,于是在奶奶弯腰拾起一棵白菜时,便开始嘟囔着抗议:我不想吃炖白菜。
⑩拢上套袖,奶奶横起面板,竖起擀面杖,烧旺炉火,双手交错间,便烙好一张酥香的葱油饼。有了饼的加持,炖白菜果然又变得别有滋味。有时,奶奶也会把肥肉炼成脂渣,着白菜做成包子、饺子、烙饼,味道各有不同,味蕾再次沦陷。
大白菜味甘性平,它与谁搭伴都可以。它愿意为任何一场厨房大戏充当配角,这不失为白菜迷人的部分,也是它的可贵之处。
小小白菜,清白而淡雅,深得文人墨客的偏爱,始终占据一方纸墨。
北宋文学大家苏东坡也是资深美食家,曾作诗云:“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能从清淡的大白菜中品出如此美味,不失为阅尽繁华后的回归,表里澄澈,怎么都自在。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过大白菜:“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称为“胶菜’。”如今在大白菜的重要产地——山东胶州,刚收割完的白菜也用红绳捆绑,绳子上还挂着二维码,扫码可以看到它生长和运输的过程。
又是一年雪落时,雪霰排成长队降落人间,或随旋风急流而泻,或循着光线升腾。相比之下,白菜笃定多了。陈于墙角、铺于集市,不卑不亢地候在那里,为大地隆冬的洗礼而揭幕。
【注】①白崧类羔豚,冒土出蹯掌:霜降后的白菜,其味道之美,可以与乳猪和熊掌相媲美。
13.通读全文,概括出文章中与白菜有关的面面:① ▲ →爷爷奶奶收白菜→② ▲ →奶奶和着白菜做美食(2分)
14.文中有不少生动的描写,请按照要求赏析下列句子(6分)
(1)一朵朵花苞葱葱翠翠、圆圆浓浓、层层叠叠,像浸染了青汁,颜色顺着鼓胀的曲线,由浓而淡滑落。(用词角度)
(2)她将背拉成一道弓,面向泥土蓄力,拢起白菜外层散乱的叶子,拉住根部轻轻一拽。
(人物描写角度)
15.作者在 段引用苏东坡的诗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3分)

16.我们在第四单元学习了不同类型的散文,小语想对同类散文作品进行深一步探究。你认为本文适合作为以下哪篇课文的拓展阅读篇目 请选择并简述理由。(6分)
A.《白杨礼赞》 B.《昆明的雨》

(四)阅读名著,完成17-18题。(11分)
天选读书人组:组员读完《昆虫记》后,通过网络收集整理名著阅读资料,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17.根据《昆虫记》内容,完成表格。(6分)
作品 链接材料 写作技巧 作者情怀
《昆虫记》 在法布尔笔下,(1) ▲ (昆虫名)擅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2) ▲ 从不进食,一生只为结婚,(3) ▲ 唱歌,是田园中的提琴家…… 法布尔曾说:“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对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主要写作手法: (4) ▲ 语言风格: (5) ▲ (6) ▲
18.《昆虫记》有趣有味,有声有色,同学们想为这本书颁奖,你认为该奖项属于以下哪个领域呢 请在下列选项中任选其一,并结合名著具体内容阐释理由。(5分)
A.哲学之书 B.文学之书 C.科普之书
我选( ▲ )(只填序号)。 ▲

第三部分 写作(60分,含书写5分)
19.按要求作文。
由“读”至“懂”,是一段心灵成长的旅行。朱白清从背影中读懂了父爱的深沉,居里夫人在提炼镭的过程中读懂了科学的艰难与魅力,陶渊明在美丽的田园风光中读懂了人生的“真意”,汪曾祺在昆明的雨季中读懂了生活的情趣与美好……
请以《读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②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和人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测试卷
语文答案
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1.(1)①jué;②缭;③xìng。
(2)D
(A项,“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不能用于形容网络词语的出现,使用错误。B项,“妙手偶得”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不能用于形容网民“发明”改造网络热词,使用错误。C项,“潜滋暗长”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不能用于形容网络词语融入到人们的学习生活中,使用错误。D项,“不可遏制”指无法阻止或控制,符合语境,使用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3)人们看到变迁。
2. B (选项B,李清照被描述为豪放派代表人物,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著称,与豪放派风格迥异。)
3. A
4.(1)采菊东篱下(注意“篱”的书写)
(2)浑欲不胜簪(注意“簪”的书写)
(3)九万里风鹏正举(注意“鹏”的书写)
(4)蓬舟吹取三山去
(5)报君黄金台上意
(6)提携玉龙为君死(注意“携”的书写)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8)必先苦其心志
5.综合性学习。(13分)
(1)B
(2)①书写的技术性硬件功能强大,为电子书写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元素。②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③年轻网民追求新鲜的表达方式。④部分网友为规避平台审核规则而采用不规范表达。
(3)①媒体平台要加大排查清理力度,建立正向引导机制,创造良好的网络社区环境。②相关部门应出台规章制度,在法制层面对网络语言文字作出更为统一、更加明晰的规范。③家长要把好关,引导学生合理上网。④学校要承担维护汉语纯洁性的责任,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的读写训练,引导学生认识汉语之美。
(4)(示例一)我认为利大于弊。理由:①网络用语使得网络表达更加高效便捷、更具个性化,有利于年轻网民之间的交流,并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网络氛围。②网络用语还能扩充汉语的词汇量、丰富表达的情感等要素。
(示例二)我认为弊大于利。理由:①长期使用网络用语,会弱化规范表达的能力,使学生无法用准确完整的语言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②未成年人分辨能力较差,不良的网络流行语很可能传播畸形的价值观,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价值观构建,在学生群体中传播不好的价值观念。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55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小题。(11分)
6.七言律诗 咏史/怀古
7. D
8.“铜雀春深锁二乔”句以小见大,以女子命运暗示国家运势,别出心裁,给诗歌增添无限情致;“荒矶鸥鸟满烟芜”句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眼前荒岛上鸥鸟乱飞,满目荒芜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个人命运的感伤(仕途不顺)。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9.(1)真正;确实 (2)使...迷惑 (3)端正 (4)③
10.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11.(1)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2)众将士叉回来作战,有时能够取胜,军中的将士因此都很敬佩同敞。
12.是,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坚守仁礼义的人是大丈夫,张同敞被清兵俘虏时坚决不投降,被敌人幽禁之后,依旧坦然自若,与他人吟诗作赋,临刑时脸色一点也没变,正是“威武不能屈”的精神体现。
[参考译文]:
张同敞有文能武,志向远大,充满正气。每次作战时,总是一马当先。有时遇到兵败逃跑,同敝端正地坐着不走,众将士又回来作战,有时能够取胜,军中的将士因此都很敬佩同敞。顺治七年,清兵攻破严关,众将士都放弃桂林逃跑了。城中没有人了,只有瞿式耜独自坐在府中,恰逢同敞从自灵川赶到此地。看见式耜。式耜说:“我作为太守,应该死在这里。你没有守护城的责任,为什么不离开呢 ”同敝严肃地说:“前人以独自是君子为耻辱,你难道不同意同敞和你一起死吗 ”式耜非常高兴,取酒与同敞共饮一直到第二天天明。清兵早展入侵,他们被俘,让他们投降,坚决不服从。让他们成为僧人,也不服从。于是把他们幽禁在屋里。虽然两人不在同一个房间,但能听到两人作诗附和。经过了四十几天,同敞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帽子,准备就义,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三)阅读散文,完成13-16题。(17分)
13.文章通过描绘爷爷在地里收白菜、奶奶用白菜制作美食的画面,以及引用苏东坡的诗和鲁迅的描述,展现了白菜在人们生活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4.(1) 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白菜的形态美和色彩美,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白菜的生命力和自然之美。(2)通过人物动作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奶奶收白菜时的辛苦和技巧,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5.引用苏东坡的诗不仅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也通过苏东坡对白菜的喜爱,展现了白菜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加深了读者对白菜文化意义的理解。
16.选择A.《白杨礼赞》
理由:
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有诸多相似之处。首先,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某一事物的描绘和赞美,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白菜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其品格的欣赏和赞美;而在《白杨礼赞》中,作者则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北方农民的赞美和对抗日军民的颂扬。其次,两篇文章在结构上也有相似之处,都采用了由物及人的写作思路,先描绘事物的特点,再引出与之相关的人或精神。因此,本文适合作为《白杨礼赞》的拓展阅读篇目,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和由物及人的写作思路。
(四)阅读名著,完成17-18题。(11分)
17.(1)螳螂(2)大孔雀蝶(③)蟋蚌(4)拟人/对比(5)生动形象,幽默风趣(6)热爱、敬畏、尊重生命18.示例1:我选A。《昆虫记》不仅介绍科学知识,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情。如蝉在地下度过四年漫长的黑暗时光,只为了生命中最后一个多月的放声歌唱,启发我们不惧磨难,乐观积极,珍惜有限的时间,努力活出生命的精彩。
示例2:我选B。《昆虫记》行文活泼,语言优美,作者善于运用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展示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如法布尔写蟋衅悠闲地弹奏四弦提琴,读来栩栩如生,富有趣味。 示例3:我选C。《昆虫记》是科普巨著,书中详细描述了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全面展现了法布尔独特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如在介绍螳螂时,法布尔从螳螂的外部形态人手,介绍了螳螂的身体构造,进而介绍其捕食蝗虫等猎物时的作战能力,描写细致入微,让读者能科学、客观地了解螳螂的习性。
第三部分 写作(60分,含书写5分)
19.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