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13 07:15:2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A课程目标: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B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学“改革的酝酿”,学生能列举出亚历山大二世为改革所作的准备措施,并能把握这些措施内在的联系。
2、通过所学的记忆方法,能快速复述二一九法令的内容。
3、通过分析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尝试把握二一九法令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目的。
4、通过识别、辨认事实并举出例子,能运用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辩证地归纳出改革的影响(进步性和局限性)。
5、通过阅读对农奴制改革的评价的不同观点,推断各史料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并学会从史料中“求得真的历史”。
6、通过阅读史料,推断出农奴制改革具有欺骗性。
7、整理本课知识结构,对本课形成系统化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的情景,学会生成问题。
2、结合课程资源,通过自学或与他人合作学习去解决问题,进行问题探究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国情,结合本节所学内容,学生能领悟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度需要不断改革、完善,与时俱进。改革也是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进行变革的重要途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C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难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D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普希金
“你们悲惨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决不会那样消亡……
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阴暗的牢狱会覆亡,
自由会愉快地在门口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流放中的十二月党人的应和诗
“你们悲惨的工作不会这样消亡,看星星之火即将燃成熊熊烈焰……”
赫尔岑于伦敦出版的《钟声》杂志的办刊宗旨:
俄国“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是“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把纳税者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
农奴制的存在是燃起反抗烈焰的根源;要求自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抗压迫的“钟声”传遍俄国大街小巷,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统治者已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改革势在必行。
【讲授新课】
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1)国内:
①农奴制激化俄国社会矛盾
②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③“十二月党人”武装起义,反对农奴制
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
⑤农民起义的打击
(2)国外:
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英法)
②西欧、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冲击
2、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知识链接】“……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 1856年3月”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 1857年2月
3、特点:缓慢而又谨慎
⑴原因:
①触到封建地主阶级利益,阻力大;
②借鉴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⑵表现:
①个人决心:亚历山大二世决心通过改革解决农奴制的问题
②借鉴历史:吸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改革的经验教训
③大造舆论:借助报纸舆论宣传,化解改革阻力
④组织措施:成立各层次的专门的委员会,讨论、草拟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下令成立“农民事务委员会”和“封建地主委员会”组织,负责农奴制改革。
4、改革焦点问题:是如何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解决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阶级斗争。
(1)农业地区:地主不愿意解放农奴,更不愿意把土地分给农奴。
(2)工商业较发达地区:希望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
(3)草原地区: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
5、结果:通过改革法案。在三种方案中选定的最后方案最符合工商业发达地区的要求。
二、“二一九法令”
1.标志: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制度的特别宣言。
2.内容:包含众多的一系列文件(共17个);长时期、分阶段实施,核心内容:废除农奴制。
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政治上: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从法令颁布时间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家庭事物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口和器物买卖和交换。但是,地主对农民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如,根据法令的规定,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地契约前,对地主还负有“临时义务”,继续受到地主的奴役和支配。
(2)经济上: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 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
①要交付赎金
a首先现金支付赎金的20%---25%;
b余款在49年内对政府逐步还本付息;
c还清本息后才合法拥有土地;
d付清赎金前,须服劳役,付代役租,不能随意离开赎地,
②承担各种义务
③服从地主关于份地的决定
④由村社负责控制农民
(3)组织上: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农民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几个村社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管理听命于地主贵族中产生的调停吏。这样,从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现在相当程度是处于地方贵族控制下。村社中还建立了连环保制度,监督农民按时完成各种义务。
三、评价
1.进步性:
(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是一场地主阶级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作用:
①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
【合作探究】1:P97【学思之窗】你怎么样理解农民的这种变化?
改革使农民发生了一些变化:
(1)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在法律上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农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
但改革便没有使农民一切都改变:
(1)改革后俄国存在严重的封建残余,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
(2)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生活状况仍然恶化。
③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性:
【合作探究】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二一九法令”的局限性
材料一: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 ( http: / / www.21cnjy.com )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
材料二: 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材料三:农民交付的赎金比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地价高出2——3倍,农民要在以后的49年内以“赎地费”形式连本带利偿还给政府 ——列宁
(1)不彻底性:
①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没有改变沙皇专制制度;
②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土地占有制依旧存在
(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
(3)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且贫瘠和不便耕种,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再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本课小结】
1861年3月3日,亚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大二世批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和宣言。农奴制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因为这一天是俄历2月19日,所以历史上把这些法令称为“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但是,“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有明显的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条件下对农民的“合法掠夺”。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
E布置作业:
F板书设计:略
G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