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5年高中春季高考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2025年高中春季高考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2 15:26:01

文档简介

2025福建高中春季高考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口头语言艺术的一种,是用寓意、比喻、象形、谐音等多种描绘手法,来影射和暗示事物本来面目的一种独特民间文学体裁。它是一种利用谜面的语言描绘引导猜谜者的联想,从而推测出所指之事、物或文字的语言游戏形式,是汉语语言智慧的结晶。谜语起源于民间,大部分也流行于民间,具有民间文学口头表达的特征和匿名创作、流传的特色。
②关于民间谜语的起源,学者们历来说法不一。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谜语便已现雏形,当时的谜语多反映民众生产生活实践,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其谜底是做弹弓,暗指制作和使用弹弓的过程。到了唐代,猜谜之风盛行,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将谜语作为一种娱乐游戏。这一时期,谜语的制作方法更趋精巧、体裁特征日渐稳定,谜语的发展正在酝酿一个新的高峰。两宋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开始兴起,民众文化需求进一步扩大。猜谜形式不仅包括专业艺人在专门场所里进行的民间猜谜表演,而且出现大量适应市井文人生活的灯谜,谜语走向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元明清时期,谜事活动渐成大观,在当时文学作品中可窥见一斑。如曹雪芹《红楼梦》中有谜语二十八则,与作品内容相勾连,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如今,民间谜语从内容到形式焕然一新,反映新时代特色、形式活泼、语言幽默的谜语大量涌现。各地还举办形式多样的元宵节灯谜活动、游园会等,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谜语活动中。谜语书籍出版的兴盛也促进了民间谜语的发展,使谜语这一民间文学形式得以传承并创新,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着它特殊的文化功用。
④从民间谜语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直接又真实地反映了过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民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是充满民间智慧与艺术的一种口承文学。民间谜语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不息并在当代社会焕发新活力,与其自身所具有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是密不可分的。
⑤具体说来,民间谜语在艺术上的特色可概括为:谜面内容涉及广泛,形式多样,包括短语歌谣、诗词歌赋、实物动作等;修辞手法十分丰富,有比喻、夸张、比拟、排比、典故、反复等;谜面的设置通常暗含机关,同一个谜底可以用多个谜面进行描述,比如“奇怪事情多,纸里包着火”“一个坛子两个口,里头坐着红小鬼”“       ”,这三则谜语分别从灯笼的构造、外形特征、用途三方面进行描述,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
⑥民间谜语中包蕴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民间社会认知世界的百科全书,它涵盖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湖海、鸟兽虫鱼、农桑耕织、百工技艺、衣食住行等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同时它与民族心智与审美息息相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库。民间谜语根植于人民生活之中,是民众审美情趣和智慧的表达,是中国口头与文字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谜语文化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会文化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
(摘编自高忠严《中国民间谜语的源流特征与文化价值》)
1.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黄皮包着红珍珠,颗颗珍珠有骨头
B.一顶轿子开两口,日里不走夜里走
C.小小白花无人栽,最爱寒风自己开
D.一个南瓜两头空,肚里开花放光明
2.根据文意,对“民间谜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用谐音、比喻等修辞手法推断出所指事物或文字的民间口语艺术。
B.能直接又真实地反映出过去的社会背景和民众的生产生活状况。
C.《红楼梦》涉及的诸多谜语体现出明清时期谜事活动已然盛行。
D.举办游园会和出版谜语书籍促使民间谜语发展步入鼎盛阶段。
3.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民间谜语的兴盛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繁荣有关。
B.民间谜语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就在于其自身所特有的艺术特色。
C.猜谜的审美趣味主要在于同一谜底可以用多个谜面进行描述。
D.传承和弘扬谜语文化是保护非遗、增进民族文化认同的核心途径和有效方式。
4.民间谜语在艺术上有哪些特色 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4分)
5.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小 睡
张金刚
①靠着墙根晒太阳的一排老人,又有几位小睡在了和暖的阳光里。不管身边打牌、下棋、闲聊得多精彩多热闹,一概不闻不问,垂下眼皮,关上耳朵,打着盹儿,头还不时点呀点的。若偶然被惊醒,眼皮微微向上一撩,眼珠也不带转的,就继续合眼小睡,一副“啥没见过,不过如此”的老者、智者姿态。那种看遍人间悲欢的超然,正是我所向往的老了的模样。
②我还羡慕那些不谙世事的孩童。吃饱了睡,玩累了睡,睡不好继续睡,且能随时随地小睡过去。见过吃着吃着便小睡在饭碗旁的,嘴里未嚼的米粒儿吐在胸前;见过玩着玩着便小睡在沙堆上的,细细的沙粒粘在肉嘟嘟的小脸儿上;还有小睡在捉迷藏的藏身地儿的,小睡在露天电影场上的,小睡在作业本上的……大人并不恼,小孩子小睡甚是好看,静静的、暖暖的,都不忍心摇醒他。只要他不自然醒,电闪雷鸣、敲锣打鼓也难吵醒他,成人怕是再无这种“事不关己,小睡亦酣”的洒脱了。
③小睡,即短暂休息,短时睡眠,可俏皮地称为“眯一会儿”。深睡也罢,浅睡也罢,闭着眼打盹儿也罢,时间虽短,却消解疲倦,愉悦身心。孔子言道:“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弯曲手臂,枕在上面,亦可酣然入梦,简单自足的乐趣不过如此。孔平仲诗云:“夹路桃花眼自醉,昏昏不觉据鞍眠。觉来已失初时景,流水青山忽满前。”马上小睡,移步换景,醒来满眼山色,旅途困顿瞬时消散,周身爽朗。
④倘若小屋建在山林,吹着山风,听着蝉鸣,伴着鸟鸣小睡,那便逍遥似神仙了。再不济,寻两棵树,挂起一弯吊床;撑起太阳伞,支一把躺椅,躺进去,亦可畅快小睡。醒来,周身舒爽,清水净过面,该干啥干啥,精神着呢。
⑤曾去拜访过一位赋闲农村的长者。时间虽是上午,可推开木门,但见他正半躺在一把高背、宽大的藤椅里小睡。右手自然垂在藤椅扶手上,左手托一本线装版古县志搭在腹部,书卷随着均匀的呼吸一起一落。一条小狗趴在跟前,友好地望着我;一树梨花开得正艳,撒下一片花凉儿……我轻拽蒲团,静坐在梨树下,望着这娴静如诗的画面发起了呆。待长者醒来,一起喝茶,聊天,赏春,“问道”,好不称意。
⑥小睡轻浅,却常有梦境光顾。杜丽娘赏春后小睡,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在牡丹亭相遇相爱,成就了一段伤情而死、死而复生的旷世奇缘。诸葛亮北伐归来,在帐中小睡,梦到同样白发苍苍的赵云含泪对自己说:“复兴汉室大业,就靠丞相您一人了,子龙死不瞑目呀!”壮哉,悲哉,怎不让人伤怀……当然,我等平凡之人自是平凡之梦,美梦也罢,噩梦也罢,自不必当真。醒来,自做事去。不过,我倒真有过将梦境加工成文之事,也算是一种“妙手偶得”吧。
⑦村上春树是喜欢小睡的。他曾在书中写道:“我保持健康的另一个方法是小睡。我经常打盹儿。通常刚刚吃完午饭,我就会感到困意,陷在沙发里就睡着了。三十分钟后,我会自己醒过来。一旦睁开眼睛,我的身体就立刻恢复了活力,头脑也十分清晰。”一觉醒来,满血复活。这感受,我亦有之,想必人皆有之。小睡之前似是过了一整天,醒来又似有一天在等待,一天过成两天,那得有多少事可做,又可做成多少事,足见小睡之可贵。
⑧可往往小睡甚是难得。常见办公室一族头靠椅背或趴在案头小睡;地铁里,白领、工人、学生或靠着或垂头或倚在旁边人的肩头小睡;工地工人靠着大树、墙根,甚至干脆躺在街头小睡;森林消防战士裹着大衣在火场边小睡,抗震抢险战士躺在瓦砾堆上小睡,有的甚至吃着饭便小睡过去……小睡醒来,会有更多生活的精彩、无奈抑或未知在等待。感慨、心疼之余,唯愿这一刻他们能小睡到万事皆空,换来一身轻松。
⑨不论何人、何时、何地、何事,能随时、随地、随心、随意地小睡片刻,总归是美事一桩。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说:“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风味,自然由小睡之人去体味吧。
⑩行文至此,略感小累,是时候关上电脑,舒展腰身,闭上眼睛,在沙发里小睡一会儿了。最好如老人、孩童般睡得香香,如村上春树般睡得美美……
(有删改)
6.文中第①—⑤段,作者描绘了哪几幅小睡图 请用恰当的语言概括,每处不超过10字。(4分)
7.文中插入第⑥段的梦境有何作用 (4分)
8.“小睡”其实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行为,而本文中的“小睡”又有何意蕴 请结合全文理解分析。(4分)
二、古诗文阅读(2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幼听野老谈年大将军羹尧轶事。儿时性黠犷,力复过人。入塾不肯读书师偶威以夏楚反受其侮。齿已舞勺,尚不识一丁字。都统患之,遍托人物色名师,有能教化其子者,不吝厚俸。有叟突然不介来谒,自称愿为公子师。叟曰:“请择乡村僻地,筑花园一所,池沼山石、竹木花草毕具,且备设经史图籍,及一切兵器、日用各物。园中惟居师弟二人,不用仆从。四围高其墙垣,不必设门,仅留圭窦,按时以进饮食。比及三年,老朽自有以报公也。”都统如言部署。
叟与羹尧居园中,日自兀坐观书,听羹尧所为,绝不过问。羹尧日浚沼填池,移山运石,种竹木,裁花草,嬉戏自得,亦与叟从不通一语。自春徂秋,园中池沼、山石、竹木、花草,或自东迁西,或由南徙北,迁徙既遍,羹尧颇自厌烦。一日饭毕,见叟观书孜孜不倦,旁窥良久,似有羡心,卒然问曰:“先生竟日看书,其中果有味耶 ”叟正色曰:“书之好处甚多。上焉者为圣贤,其次立功名,又其次取富贵。”羹尧沉吟久之,曰:“圣贤非所敢望,寻常富贵又非所屑,愿师教我以立功名者,可乎 ”叟曰:“汝果真心从学乎 ”羹尧乃拔剑斫树,誓之曰:“如不真心从学,有如此树!”
叟知其志已决,大喜。于是先取经史,日与讲论;又教其攻习举业,暇则谈论兵法,早晚或习射,或舞刀剑干戈,相与为乐。羹尧天资固优,凡事一学即精,三年学果有成。会仆由窦进馔,叟笑谓曰:“烦寄语若主人,公子学成,可以开门矣。”仆告都统开门,宾主相见,执手慰庆。都统见羹尧恂恂知礼,不似从前跳荡,知其学果有得,大喜,乃设筵款叟,酬以千金。叟固辞之,挥手飘然而去。
(节选自《里乘·年大将军》)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入塾不肯/读书师偶威以/夏楚反受其侮
B.入塾不肯读书/师偶威以夏楚/反受其侮
C.入塾不肯/读书师偶威以夏楚/反受其侮
D.入塾不肯读书/师偶威以/夏楚反受其侮
10.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都统患之        患:担心,忧虑
B.有叟突然不介来谒  介:介意
C.听羹尧所为      听:听任
D.暇则谈论兵法      暇:闲暇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年羹尧小时候狡黠粗野,不肯读书,老师偶尔用教鞭显示威严,反而受到他的欺侮。
B.老者和年羹尧居住在花园中,每天自己兀自坐着看书,听任年羹尧所为,绝不过问。
C.年羹尧不屑于得到寻常的富贵或成为圣贤,但想读书来建立功名,因此求学于老者。
D.年羹尧天资优异,凡事一学就精,三年学习后终有所成,不再像从前一样放荡不羁。
12.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汝果真心从学乎
译文:

13.三国时的吕蒙初不习文,经孙权开导后,勤于攻读,终有所成。本文中的年羹尧和吕蒙经历相似。请用一个典故(或成语)概括两人的经历,不超过10个字。(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喜 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①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②更无瓶。
[注] ①畴:泛指田野。②甑:盛物的容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落笔直承“喜”字,以“溪流动地”的听觉描写来回应“惬情”,寓情于景,意境和谐。
B.颔联意境大展,视域开阔。以“风”和“云”起句,勾勒出辽阔田野的生机和高耸山峦的青翠。
C.尾联笔法荡开,今昔对比。过去愁在少粮和少酒,如今联想粮食丰收缺少盛放的容器,似愁实乐。
D.全诗虚实相生,构思巧妙。前两联实写雨后的景象,生动而鲜活,后两联虚笔想象,由景转情。
15.结合全诗内容,赏析“立鹭摧枝忽自惊”的艺术效果。(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作者通过“        ”一句话,不仅表达了写文送给李蟠的原因,也表明作者倡导恢复古人从师学习风尚的态度。《荀子·劝学》中,“            ”一句话运用比喻从反面说明用心不专,即使有良好条件,也会导致的后果。
(2)曹操《短歌行》运用《诗经》中的典故表达自己渴望得到贤才的句子是“       ,        ”。
(3)杜甫《登高》中运用“落叶”和“江水”意象刻画出苍凉雄浑、沉郁悲壮意境的诗句是“        ,        ”。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    ,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    。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
    。在中国,如若游厉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都会大为逊色。(    );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当年宋神宗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爱不释手,其妻难以忍受,章元弼便为苏东坡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仰慕,再无话可说。
17.下列与文中加点字“逊”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巽 B.珣 C.驯 D.殉
18.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趋于 B.游厉 C.举箸 D.仰慕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多如牛毛   屈指可数    相形见绌
B.俯拾皆是   屈指可数   黯然失色
C.俯拾皆是   凤毛麟角   相形见绌
D.多如牛毛   凤毛麟角   黯然失色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将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
B.苏东坡是将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
C.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
D.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苏东坡是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
四、写作(4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网络短视频已成为社会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成为人们记录生活、传播知识、分享美好、表达情感的载体。
也有人说,网络短视频往往根据人们的兴趣爱好推送相似内容,观看会浪费大量时间,也限制了人们的认知,使人困于其中。
以上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8分)
1 2 3 9 10 11 14 `17
B D A B B C D B
18 19 20
B D C
二、现代文阅读
(一)
4【答案】①谜面内容涉及广泛,形式多样。②修辞手法十分丰富。③谜面的设置通常暗含机关。
【详解】通读原文可知,关于民间谜语艺术特色的描述主要集中在第⑤段,故将答题区间锁定在该段内容,分条概括即可。
5【答案】本文第①段首先厘清民间谜语这一概念的内涵及特点;接着第②、第③段以时间为序,梳理民间谜语的历史流变及阶段性特征;第④、第⑤段在梳理流变的基础上,通过举出灯谜实例和引用评论,探讨民间谜语形式多样、修辞手法丰富等艺术特点;最后第⑥段综合上述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即传承和弘扬谜语文化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会文化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
【详解】本文第①段“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间文学口头表达的特征和匿名创作、流传的特色”,首先厘清民间谜语这一概念的内涵及特点。接着第②段“关于民间谜语的起源,学者们历来说法不一”,第③段“如今,民间谜语从内容到形式焕然一新,反映新时代特色、形式活泼、语言幽默的谜语大量涌现”,以时间为序,梳理民间谜语的历史流变及阶段性特征。第④段“从民间谜语的发展历程来看……与其自身所具有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是密不可分的”,第⑤段“具体说来,民间谜语在艺术上的特色可概括为……”,这两段在梳理流变的基础上,通过举出灯谜实例和引用评论,探讨民间谜语形式多样、修辞手法丰富等艺术特点。第⑥段总结上文并说明怎么做:传承和弘扬谜语文化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会文化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
(二)
6【答案】①老人晒日小睡图。②孩童随时随地小睡图。③孔子曲肱小睡图。④孔平仲马上小睡图。⑤山林吹风听蝉小睡图。⑥乡村春日小睡图。
【详解】“靠着墙根晒太阳的一排老人,又有几位小睡在了和暖的阳光里”描绘的是老人晒日小睡图。“那些不谙世事的孩童。吃饱了睡,玩累了睡,睡不好继续睡,且能随时随地小睡过去”描绘的是孩童随时随地小睡图。“孔子言道:‘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弯曲手臂,枕在上面,亦可酣然入梦,简单自足的乐趣不过如此”描绘的是孔子曲肱小睡图。“孔平仲诗云:‘夹路桃花眼自醉,昏昏不觉据鞍眠。觉来已失初时景,流水青山忽满前。’马上小睡,移步换景,醒来满眼山色,旅途困顿瞬时消散,周身爽朗”描绘的是孔平仲马上小睡图。“倘若小屋建在山林,吹着山风,听着蝉鸣,伴着鸟鸣小睡,那便逍遥似神仙了”描绘的是山林吹风听蝉小睡图。“曾去拜访过一位赋闲农村的长者。时间虽是上午,可推开木门,但见他正半躺在一把高背、宽大的藤椅里小睡”“一树梨花开得正艳,撒下一片花凉儿”描绘的是乡村春日小睡图。
7【答案】①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作者既感慨于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旷世爱情,又感慨于诸葛亮的爱国情怀。②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③与结尾形成照应,更增添了小说的情趣韵味。
【详解】内容和情感上,第⑥段插叙了杜丽娘小睡成就一段旷世奇缘,诸葛亮小睡梦见赵云含泪嘱托复兴大业两个故事。杜丽娘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遇相爱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这份旷世爱情的悲叹之情,使文章更具浪漫主义色彩。诸葛亮梦赵云,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强烈的心忧国家之情的赞叹。作者既感慨于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旷世爱情,又感慨于诸葛亮的爱国情怀,他一心完成统一大业,以至于梦中也不能忘怀,因此,这两个故事,一方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一方面又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本段写小睡可以收获爱情,小睡也在心忧家国,与结尾“行文至此,略感小累,是时候关上电脑,舒展腰身,闭上眼睛,在沙发里小睡一会儿了”的小睡相呼应,古人小睡,今人亦小睡,“最好如老人、孩童般睡得香香,如村上春树般睡得美美”等更增添了小说的情趣韵味。
8【答案】①“小睡”表现了人性中洒脱、超然、随性的特点,如老人与孩童等人的小睡。②“小睡”可以让人恢复活力,使头脑清晰起来,进而提高做事的效率,如村上春树写到的小睡。③作者通过对“小睡”的描写,希望人们能放一放身上的担子,适当放松,以更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详解】老人晒日小睡图、孩童随时随地小睡图中的“小睡”表现了洒脱、超然、随性的特点。村上春树的小睡可以使身体立刻恢复活力,头脑也十分清晰。“小睡醒来,会有更多生活的精彩、无奈抑或未知在等待。感慨、心疼之余,唯愿这一刻他们能小睡到万事皆空,换来一身轻松”,表现小睡可以换来一身轻松,让人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三、文言诗文阅读(15分)
(一)文言文
12【答案】你果然真心跟随我学习吗
【详解】得分点:果:果然;从:省略宾语“我”
13【答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详解】吕蒙和年羹尧本来都不肯用功读书,没有什么学识,后经人开导,学有所成。不能再用老的眼光去看待两人,故可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来概括两人的经历。
参考译文:小时候听村野老人谈论大将军年羹尧的轶事。年羹尧小时候性情狡黠粗野,并且力大过人。进入私塾不肯读书,老师偶尔用教鞭显示威严,反而受到他的欺侮。转眼到了十三四岁,还不认识一个字。(他的父亲)年都统非常忧虑,托了很多人给他物色名师,如果有能教化儿子的人,绝不吝惜丰厚的酬金。有个老者突然没有通过介绍就来进见,自称愿意作为年羹尧的老师。老者说:“请选择乡村荒僻的地方,筑造一座花园,池沼山石、竹木花草全部具备,并且内设经史图籍,以及一切兵器、日用各种物品。花园中只居住我和他两个人,不用仆人侍从。花园四周修筑高高的围墙,不必修造大门,仅仅留着一个墙洞,按时将饮食送入。等过了三年,老朽自有成说用来报答您。”年都统全都按照他的嘱托安排布置。
老者和年羹尧居住在花园中,每天自己兀自坐着看书,听任年羹尧所为,绝不过问。年羹尧每天填疏池塘,搬运山石,种植竹木,疏剪花草,嬉戏自得,也从不和老者说一句话。从春天到秋天,园中池沼、山石、竹木、花草,有时从东面搬到西面,有时从南面搬到北面,搬迁了好几遍,年羹尧心里感到非常厌烦。一天吃完饭,(年羹尧)看到老者看书孜孜不倦,在一旁窥视良久,好像心里非常羡慕的样子,终于忍不住问他道:“先生整日看书,其中果然有味道吗 ”老者正色说道:“书中好处很多。最上可以成为圣贤,其次可以建立功名,再其次可以取得富贵。”年羹尧沉吟了很久,说道:“圣贤并非我所敢于奢望的,寻常的富贵又是我所不屑的,我愿老师教我用来建立功名的学问,可以吗 ”老者答道:“你果然真心跟随我学习吗 ”年羹尧于是拔剑砍树,发誓说道:“如果不真心跟随您学习,就像这棵树一样!”
老者知道他的心意已决,大喜。于是先取出经史,每天和他讲论;又教他如何作考试文章,闲暇之时就谈论兵法,早晚有时学习射箭,有时舞弄刀剑兵刃,以此为乐。年羹尧天资本就优异,凡事一学就精,三年学习果然有所成就。适逢仆人从门洞送饭,老者笑着说道:“劳烦你带话给你的主人,公子已经学成,可以开门了。”仆人告诉年都统开门,宾主相见,拱手慰问相庆。年都统看到年羹尧恭敬知礼,不再像从前一样放荡不羁,知道他的学业果然有所成就,大喜过望,于是设宴款待老者,用千两黄金酬报他。老者坚决推辞,挥手飘然而去。
(二)古诗阅读
15【答案】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白鹭以人的情态,使白鹭形象更加生动活泼,使诗歌更加灵动,富有情趣。②与“行人隔水遥相语”呼应,视听结合,使人如临其境。③照应题目,不写雨而有雨,使全诗结构更加严谨。④寓情于景,作者借描写白鹭惊飞的场景,表达对雨后景色的喜爱之情。
【详解】首先,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白鹭以人的情态,“忽自惊”使白鹭形象更加生动活泼,使诗歌更加灵动,富有情趣。其次,“行人隔水遥相语”写行人隔河而语,溪流声和人语声为听觉,立鹭惊飞为视觉,视听结合,使人如临其境。再次,雨后树枝积水易断,白鹭立其上而惊飞,不写雨而有雨,照应了题目“喜雨”,使全诗结构更加严谨。最后,作者借描写白鹭惊飞的场景,寓情于景,景趣蕴含情趣,表达对雨后景色的喜爱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答案】
余嘉其能行古道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详解】容易写错的字“鳝”,“衿”,“萧”
五 作文
17【详解】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讲述了当今时代网络短视频流行对人们成长和生活的不同影响,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旨在引导他们思考此现象带来的利与弊,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现实生活。
第一段讲述的是网络短视频的有利影响。短视频之所以在今日火爆“出圈”,一方面是因为社交网络的日益发展,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所产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对于这一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也应该用辩证的方法去全方位论证其优劣。比如,我们应该看到,短视频中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滋养、正能量的内容。看这些短视频,我们能有许多收获。同时,短视频因为其快捷短小的特征,制作、分享的技术门槛也较低,因此能让人们有更多的方式去记录生活、传播知识、分享美好、表达情感,甚至还能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网络短视频的大数据分析推送模式,会重点针对人们某一浏览习惯或兴趣爱好不断推送相同或相似内容,这样会让人们陷入“信息茧房”,最终在一大堆相似而无用的短视频内容里耗费时间、虚度光阴。而最终,因为获得的信息单一闭塞,人们甚至将对自己所处的信息环境失去完整、理性的判断。而除了“信息茧房”这一显著危害之外,一味沉溺于快速而过的短视频而无暇顾及其他,也会让人们没有耐心去读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没有更多时间去提升自己。由此可见,过度观看短视频,可能会使人们变得偏激片面,甚至被浮躁俘获,缺乏耐心、思考和沉淀。
由此可见,网络短视频并非一无是处,但也并非完美无瑕。说到底,短视频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每个时代都有新生事物,关键看你怎么把握自我,善加利用。正确态度应当是保持清醒,不过度沉迷,甚至加以利用,让它成为我们休闲娱乐的减压神器或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甚至成为改变我们命运的助推器。
对此,写作时,应在文章的开头简洁地引用材料,之后亮明观点;文章可采用递进式结构,先论述刷短视频的危害;接着论述刷短视频的益处;最后论述辩证看待短视频,不沉迷短视频,应该理智利用短视频,让它成为我们人生的好伴侣。可以针对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情况加以提醒,要通过短视频学习知识、提升自我,合理充分地利用短视频丰富的资源,开阔眼界,充实自己,不能沉迷于短视频的浅层次快乐而不能自拔,应该理性抵制诱惑,合理利用短视频,以获取知识,促进自我成长。
立意:
1.适度观看短视频,莫让网络影响成长。
2.拒绝沉溺,警惕短视频的信息牢笼。
3.做一个清醒理智的冲浪人。
4.乘短视频之利,开人生新境。2025福建高中春季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测试题
注意事项
1、请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注意将所选项涂满涂黑,修改时使用橡皮擦干净;其它题用黑色水笔。
2、此卡不准弄脏、弄皱或弄破,严禁折叠。
填涂实例
正确填涂■ 缺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