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贵州山水,天下独绝。贵州的山,草木péng ① 勃,绿意盎然;贵州的水,清亮澄澈,味道醇厚。在这片土地上,山的静谧与水的灵动相互映衬,呈现出大自然的非凡魅力。
在贵州mián yán ② 起伏的群山之间,到处是古人留下的踪迹,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隐匿在晒甲山有着“南中第一奇迹”之称的红崖古迹。山的西侧有一壁石崖宛如红色的火焰,在石崖北端一处崖面上,有一些形似古文字的赭红色的神秘符号,这些神秘符号并非人为镌刻,若字若图,如篆如隶,大者如斗,小者如升,横不成列,竖不成行,参差不齐,不可辨认,这就是红崖古迹。因其诡异难释又被人们称为“天书”,并被列入“中国八大神秘文字”。
这骇人听闻的红崖古迹,经历数百年风雨剥蚀,却依然如故,色泽似新。正是这种呈现在眼前的神秘,更能激发人类去探索红崖古迹那扑朔迷离的内涵。数百年来,历代学者先贤满怀对知识的一腔热忱,不断地探索山岩上那些古怪符号隐藏的奥秘,多次掀起破译热潮,留下一个个或滑jī ③ 、或有趣、或让人信服的传说。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澄澈 B.非凡 C.踪迹 D.骇人听闻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②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
④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 ,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⑦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诗人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 。
⑧少年强则国强,是梁启超对中国少年的寄语,少年意志当如“ , ”(谭嗣同《潼关》)一般,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B.《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穿井得一人》选自其中。
C.《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D.伊索,古印度作家。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文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就是《伊索寓言》中的一篇。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面名著片段中的“妖精”指的是( )(3分)
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果然话不虚传。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A.蜘蛛精 B.白骨精 C.老鼠精 D.玉兔精
7.《朝花夕拾》中除了有温暖的回忆,还有理性地批判。请从下面两个篇目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内容,举例分析作者批判的内容。(2分)
①《〈二十四孝图〉》 ②《五猖会》
(二)现代文阅读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安徒生
乡下有一个农舍,里面住着一对年老的夫妇——一个庄稼人和他的妻子。不管他们的财产少得多么可怜,他们总觉得放弃件东西没有什么关系,比如他们的一匹马就可以放弃。它依靠路旁沟里的一些青草活着。老农到城里去骑着它,他的邻居借它去用,邻居偶尔帮这对老夫妇做点活儿,作为报酬。不过他们觉得最好还是把这匹马卖掉,或者用它交换些对他们更有用的东西。但是应该换些什么东西呢?
“老头子,你知道得最清楚呀,”老太婆说,“今天镇上是赶集日,你骑着马到城里去,把它卖点钱出来,或者交换点什么好东西。你做的事总不会错。快到集上去吧。”于是她替他裹好围巾,因为她做这件事比他能干,她把它打成一个双蝴蝶结,看起来非常漂亮。然后用她的手掌心把他的帽子擦了几下。同时在他温暖的嘴唇上吻了一下。这样,他就骑着这匹马走了。他要拿它去卖,或者用它换一件什么东西。是的,老头儿知道他应该怎样来办事情。
太阳照得像火一样,天上见不到一朵乌云。路上布满了灰尘,因为有许多去赶集的人不是赶着车,便是骑着马,或者步行。太阳是火热的,路上没有一块地方可以找到荫处。
这时有一个人拖着步子,赶着一头母牛走来。这头母牛很漂亮,不比任何母牛差。
“它一定能产出最好的奶!”农人想,“把马儿换一头牛吧,这一定很合算。”
“喂,你牵着一头牛!”他说,“我们可不可以在一起聊几句?听我讲吧,我想一匹马比一头牛的价值大,不过这点我倒不在乎。一头牛对于我更有用。你愿意跟我交换吗?”
“当然,我愿意的!”牵牛的人说。于是他们就交换了。
这桩生意就做成了。农人可以回家去的,因为他所要做的事情已经做了。不过他既然计划去赶集,就决定去集市,就是去看一下也好。因此他就牵着他的牛去了。
他很快地向前走,牛也很快地向前走。不一会儿他追上了一个赶羊的人。这是一只很漂亮的羊,非常健壮,毛也好。
“我倒很想拥有这头羊。”农人心里想,“它可以在我家的沟旁找到许多草吃,冬天它可以跟我们一起待在屋子里。有一头羊可能比有一头牛更实际些。”
“我们交换好吗?”
赶羊人当然很愿意,所以这笔生意马上就成交了。于是农人就牵着他的一头羊在大路上继续往前走。
他在路上一个横栅栏旁边看到另一个人,这人臂下夹着一只大鹅。______
对方一点也不表示反对,所以他们就交换了。这个农人得到了一只鹅。
他在去集上的路上已经做了不少的生意了。天气很热,他也感到累了,他想吃点东西,喝一杯烧酒。他来到一个酒馆门口,他正想要走进去,但店里一个伙计走出来,他们恰恰在门口碰头。这伙计背着满袋子的东西。
“你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农人问。
“烂苹果,”伙计说,“满袋子喂猪的烂苹果。”
“这袋东西可不少!我倒希望我的老婆能见这个世面呢。去年我们炭棚子旁的那棵老苹果树只结了一个苹果。我们把它保藏起来,它待在碗柜一直待到裂开为止。‘那总算是一笔财产呀。’我的老婆说。现在她可以看到一大堆财产了!是的,我希望她能看看。”
“你打算出什么价钱呢?”伙计问。
“价钱吗?我想拿我的鹅来交换。”
所以他就拿出那只鹅来,换得了一袋子烂苹果。他走进酒馆,径直走到酒吧间里。他把这袋子苹果放在炉子旁边靠着,一点也没有想到炉子里正烧着火。房间里有许多客人,贩马的,贩牲口的,还有两个英国人,他们非常有钱,他们的腰包都是鼓得满满的。他们还打起赌来呢。关于这事的下文,你且听吧。
“咝!咝!咝!”炉子旁边发出的是什么声音呢?这是苹果开始烤烂的声音。
“那是什么呢?”
唔,他们不久就知道了。他怎样把一匹马换得了一头牛,以及随后一连串的交换,一直到换得烂苹果为止的这整个故事,都由他亲自讲出来了。
“乖乖!你回到家里去时,你的老婆保管会结结实实地打你一顿!”那两个英国人说,“她一定会跟你吵一阵。”
“我将会得到一个吻,而不是一顿痛打。”农人说,“我的女人将会说:老头子做的事儿总是对的。”
“我们打一个赌好吗?”他们说,“我们可以用满桶的金币来打赌,一百镑对一百一十二镑!”
“一斗金币就够了,”农人回答说,“我只能拿出一袋苹果来打赌,但是我可以把我自己和我的老女人加进去,我想这加起来可以抵得上总数吧。”
“好极了!好极了!”他们说。于是赌注就这么确定了。
店老板的车子开出来了,那两个英国人坐上去,农人也坐上去,烂苹果也坐上去了。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农人的屋子面前。
……
(有删改)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写老头子的多次交易采用反复的手法,这与《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相似。
B.此童话想象奇特,语言简明、活泼,情节富有吸引力,这与《皇帝的新装》相似。
C.老头子换得的东西价值一件不如一件,但他一次比一次快乐,因为他是个愚蠢的人。
D.文章第二十一段酒馆中两个英国人的出现,让故事产生了变化,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9.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从不同角度将第十三段中老头子想要用羊交换鹅的理由补充完整。(3分)
10.请分别为文中画横线的两个语句设计朗读重音,并说明设计理由。(4分)
(1)你的老婆保管会结结实实地打你一顿!
(2)我的女人将会说:老头子做的事儿总是对的。
11.老头子跟英国人打赌能不能赢?请结合你的理解,写出你的推测结果及理由。(4分)
苏菲的杰作
苏菲不是普通的蜘蛛。苏菲是艺术家。
她能织出非常奇妙的网,她的朋友都称赞她,她的妈妈也以她为荣。大家都说,总有一天,她会织出了不起的杰作。
苏菲和别的小蜘蛛一样,渐渐长大,到了该独立生活的时候,她搬到了毕克曼出租公寓里。她一到那里,先观察环境,她看见死气沉沉的绿墙、褪色的地毯和老旧的窗帘——这个地方很需要她帮忙。苏菲立刻开始工作,她首先要为这栋公寓的前厅织新的窗帘。她织了一天又一天,还把太阳撒下的金线揉进她的丝里。
有一天,房东太太看到她,大声嚷着:“我的客厅里不准有蜘蛛!”拿起抹布朝着苏菲打去。
苏菲知道不受欢迎的时候该怎么办,她赶快爬到墙的另一边,上了楼梯,爬进船长的衣橱里。
她安顿好以后,望望四周,只看到一片灰色:灰衬衫、灰长裤、灰毛衣。
苏菲想,这位船长需要一套新衣服,明亮一点儿的,蓝色好了,像天空的颜色,她耐心地织啊织,织了一只袖子,织了一个领子。
有一天,船长碰巧看见苏菲在工作。
他尖叫一声:“蜘蛛!”
他爬过窗台,爬到屋顶上。苏菲可不愿意有人为了她从屋顶上摔下去,她匆匆忙忙离开衣橱,穿过走廊,爬进厨师的拖鞋里。
厨师的拖鞋又脏又破。
苏菲想,我得先休息一下,然后,帮厨师织一双新拖鞋吧!苏菲刚挤进拖鞋的前端,就立刻被甩到地板上——是地震吗?不是。是厨师把苏菲甩出来了。“恶心死了!”厨师气呼呼地大骂,“你这只丑八怪,臭蜘蛛!”
苏菲好伤心,不过,她抬头挺胸越过地毯,从房门底下爬出去。她经过漫长的旅途,好不容易克服陡峭的阶梯,爬进了三楼一个年轻女人的房间里,苏菲已经疲惫不堪,一爬进装毛线的篮子里就睡着了。
到这个时候,对蜘蛛来说,已经过了许多年。苏菲老了,她剩下的力气只够为自己织一些小东西,比如有玫瑰图案的枕头套和八只保暖的袜子。不过,她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有一天,那个年轻女人发现了苏菲。
噢,糟了!苏菲几乎要哭了,她已经没有力气再搬家了。可是,这个女人没有拿抹布朝苏菲打过去。她没有爬到屋顶上。她没有骂苏菲丑八怪。她只是微笑。
她没有打扰苏菲,她拿起棒针开始织毛线。苏菲看着她编织,一天又一天。“婴儿的袜子!”苏菲喊道。原来这个年轻女人要生小宝宝了。她织好了小袜子,又织了一件小衣服。毛线用完了。她没有钱买毛线,不能为婴儿织小毯子了。“没关系,”房东太太说,“储藏室里有条咖啡色的旧被子,你就用那个吧!”苏菲看到过那条旧被子,破破烂烂的,颜色很灰暗,根本不适合给小宝宝用。
苏菲知道该怎么做,她必须织一条毯子。
她还年轻的时候,这种小事难不倒她。可是,她现在虚弱无力,小宝宝就快出生了,她来得及织完一条毯子吗?
苏菲爬出装毛线的篮子。她缓缓移动,爬上宽阔的窗台。月光照进房间里,“好极了!”她想,“我可以把这些银色的光线织进小宝宝的毯子里,还要加上星光。”
苏菲开始工作。她不停地织,而且不断地想出新点子,她把那些好点子都织进毯子里,有散发香气的细松枝,夜晚的景色,古老的摇篮曲,快乐的雪花……
苏菲织个不停,她不吃,也不睡。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疲倦,又这么坚定。她一直织,一直织。
她织到毯子的最后一角时,听到小宝宝诞生的哭声。就在那一刻,在毯子的一角,苏菲把自己的心也织进了毯子里。
那天晚上,那个年轻女人正打算拿房东太太的旧被子给小婴儿盖时,突然注意到窗台上有东西。那是一条毯子,好柔软,好美丽,好像为王子准备的。
她知道这不是条普通的毯子。
她满怀爱意和惊喜地把毯子盖在熟睡的宝宝身上。
她入睡时,她的手抚摩着一只小小的蜘蛛留在世上的最后一件作品——苏菲的杰作。
12.【童话·故事】“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下面图中A、B、C、D处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3分)
13.【童话·想象】童话想象奇特。下列对作者的想象理解恰当的一项是(B)(3分)
A.苏菲不是普通的蜘蛛,是艺术家,因为她能织出非常奇妙的蜘蛛网。
B.苏菲虽是蜘蛛,却不愿意有人因为她从屋顶摔下去,具有人的善良。
C.苏菲把阳光揉成金线,融入到她的丝里,为公寓织成了一挂新窗帘。
D.苏菲同情出生的小宝宝没有毯子,用细松枝、雪花等编织充满爱心的毯子。
14.【童话·语言】童话语言温暖而美好。请赏析下列句子。(4分)
她把那些好点子都织进毯子里,有散发香气的细松枝,夜晚的景色,古老的摇篮曲,快乐的雪花……
15.【童话·主题】优秀的童话常有丰富的主题。请选择其中一项,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本文主题的理解。(4分)
A.美与坚持 B.奉献与勇气 C.爱与感恩
我选择: (填序号)(1分)
我的理解: 。
(三)古代诗文阅读
普少习吏事
普①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②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③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④,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普:赵普,北宋初年丞相。②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⑧箧(qiè):书柜、书箱。④薨(hōng):古代指诸侯、丞相等去世。
16.下列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3分)
A.半部《论语》治天下 B.闭门读书 C.凿壁借光 D.闻鸡起舞
17.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 。读书给赵普带来的好处是: 。(用原文句子回答)(4分)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普少习吏事 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B.及为相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C.读之竟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D.太祖常劝以读书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丰乐亭游春(其一)
【宋】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台 城①
【晚唐】韦 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②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①台城: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此地为六朝皇宫所在地,是古代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晚唐诗人韦庄在王朝衰落时重游故地,作诗抒情。②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
19.下列情境在两首诗中都出现的一项是( )(3分)
A.江雨霏霏 B.绿柳鸟啼 C.鸟歌花舞 D.烟笼十里
20.两首诗中诗人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七(1)班正在开展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21.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这便是孩童语文课本中必须有文学篇章,而且应当选取优质文学篇章的理由。
②孩童若拥有丰富的文学阅读,便从小就有了更形象、更干净、更准确运用母语的能力。
③文学阅读是对母语更高层次的学习。
④母语最优美的语气、搭配、节奏、表达力都在母语文学里。
⑤优美的儿童文学语言令人安定,心平气和,值得被记忆储存,以为日常运用。
③⑤①④② B.④①③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③①④②⑤
22.活动中,同学们收到了学校文学社发出的一则征稿启事。但其中有两处不妥,请找出并修改。(6分)
征稿启事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文学之美,校文学社准备开展以“文学伴我成长,经典启迪心灵”为主题的征文。 活动要求:①投稿文章应切合征文主题,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②所有来稿请以纸质稿的形式于12月25日前交到行政办公楼606室。 欢迎同学们积极投稿。 2024年12月15日 校文学社
23.活动后,班级准备制作一本班刊,请你仿照示例,为班刊拟定一个名称并写出寓意。要求:班刊名称要有一定的文学韵味。(6分)
【示例】班刊名称:扬帆
寓意:人生就像渡河,我们用文学的力量,扬青春之帆,到达理想的彼岸。
班刊名称:
寓意: 。
五、写作能力(60分)
24.全力以赴是一种态度,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种勇往直前的决心。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有时会感到失落、无助,甚至想要放弃。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并全力以赴,定会迎来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美好未来。
请以“这一次,全力以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1)明确“这一次”的具体事件,突出“这一次”的不同,与之前形成对比。(2)详略得当,充分表现“全力以赴”的过程。(3)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答案:
1.略
2.①蓬 ②绵延 ③稽
3.(D)
4.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②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⑦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诗人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⑧少年强则国强,是梁启超对中国少年的寄语,少年意志当如“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一般,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
5.(D)(3分)【解析】D.伊索是古希腊作家。
6.(B)
7.示例一:选①。该篇目中鲁迅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强烈反感(1分),作者借此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悲惨处境(1分)。示例二:选②。该篇目中写鲁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消失殆尽(1分),作者借此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1分)。
8.(C)(3分)
9.【示例】老头子想:“它的毛长得多,而且它又很肥!放在我们的小池子里,那倒是蛮好的呢。老太婆她说过不知多少次:‘我真希望有一只鹅!’现在她可以有一只了。”老头子看着那个夹着鹅的人在寒风中怪可怜的,或许一头羊对他更有帮助,于是他对那人说:“我用羊换你的鹅,你愿不愿交换?”
10.(1)重读“保管”“打”(1分),在那两个英国人看来,老头子的交易行为是荒唐透顶的,所以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肯定;同时明显地幸灾乐祸,故意刺激老头子,要看定他的笑话(1分)。
(2)重读“老头子”“总是”(1分),老头子的自信,来自他们夫妻有共同的观念,“不管他们的财产少得多么可怜,他们总觉得放弃件东西没有什么关系”,既然放弃都无所谓,那么做什么交易自然更无所谓;来自老头子对妻子的了解,她爱他,容忍他的一切(1分)。
11.老头子会赢(1分)。因为妻子不会因老头子的交易而打他,他们夫妻有共同的观念,“不管他们的财产少得多么可怜,他们总觉得放弃件东西没有什么关系”(1分),既然放弃都无所谓,那么做什么交易自然更无所谓(1分)。同时,从故事前面看,这对老夫妇爱得深切,互相包容,妻子更是容忍老头子的一切:“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1分)。
12.(B)
13.(B)
14.示例一:此句运用短句排列了多种美好事物,借助省略号表明还有很多,既展现了毯子的美好与神奇,也表现了苏菲的聪慧、对孩子的关爱与祝福。示例二:句中织在毯子上的东西,有的散发香气,有的朦朦胧胧,有的古老,有的快乐,让人在联想与想象中仿佛置身于这些事物构成的美好温暖的意境中,温馨又舒适。
15.我选择:A(填序号)
我的理解:苏菲见到“老旧的窗帘”“一片灰色”的衣服、“又脏又破”的拖鞋就决定帮忙,驱动她的是对于美的不懈追求(1分)。而这种追求即使不被理解和接受,她也仍然坚持。最终,她终于完成了杰作(1分)。所以,童话的主题应该是鼓励人们坚持对美的追求(1分)。
16.(A)
17.普少习吏事,寡学术。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18.(B)
【解析】A.动词,熟悉/动词,温习;B.动词,做;C.代词,指书/代词,指学问和事业;D.介词,用、拿/介词,凭借。
【参考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用读书这件事来劝他。(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
19.(B)
20.在《丰乐亭游春》(其一)中,欧阳修通过描写鸟儿在树林间愉快的鸣叫声,烘托出春景的明媚,表现出游人、太守在春景中的愉快、沉醉的心境(2分);在《台城》中,韦庄描写台城不解人世的沧桑、历史兴衰的鸟发出欢快的啼叫,与当时衰败的王朝形成对比,表现诗人对历史、对晚唐的感伤、落寞之情(2分)。
21.(D)
【解析】通读各个句子可知,文段主要谈论文学阅读与孩童母语能力的关系,③句强调文学阅读的性质,应为首句,排除B、C选项。而①句又在强调语文课本中必须有文学篇章,且应尽可能是优质文学篇章,①句与③句之间是因果关系,①句紧承③句,排除A选项。故选D。
22.第一处,宾语残缺,可在“主题的征文”后加“活动”(3分);第二处,将署名“校文学社”放在日期“2024年12月15日”的上面(3分)。
23.班刊名称:七彩园地
寓意:生活就像七色彩虹,我们用文学的方法,绘灿烂之桥,记录精彩的瞬间。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