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02 09: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年度河南省高三联考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国史、世界古代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表所示为夏朝晚期存在于我国北方的三处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三者在地域上没有出现明显的交叠和取代现象,但二里头文化故地却存在另外两支文化的大举渗透和传播。对此可得出的合理推论是,这一时期
名称 时候 主要分布地域
岳石文化 约公元前1900—前1600年 山东
二里头文化 约公元前1800—前1500年 豫西、晋南
下七垣文化 约公元前1680—前1500年 豫北、冀南
A. 文化重心移至黄河下游
B. 中原王朝地方控制力弱
C. 黄河流域部落战争频繁
D. 文化呈现开放包容气象
2. 司马迁在《史记》中肯定了“齐桓(公)越燕伐山戎……秦缪(秦穆公)用百里霸西戎,吴楚之君以诸侯役(驱使诸侯役使)百越”等事迹,并称“(汉)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下列论述与司马迁观点最接近的是
A. 中华民族自古多元一体
B. 蛮夷戎狄推崇弱肉强食
C. 华夷交往存在多种方式
D. 各族共同塑造汉朝疆域
3. 有学者提出,古人在丝绸之路上旅行,首先需要申请公验与过所(官方批准的通行文书),行前要准备旅行指南类书籍和会话练习簿(民族语言或外语),商人需要计账以及订立契约,旅行还可能携带替人转交的书信,有些求法僧还要写巡礼记录。该学者可借此论证
A. 商人逐利行为维系了丝绸之路繁荣
B. 语言的隔阂是丝绸之路发展的瓶颈
C. 丝绸之路沿线文书史料价值较丰厚
D. 政府对保护商旅和传教士作用突出
4. 南宋绍兴六年(1136 年),政府准备发行交子。有大臣数次致信宰相,指出虽然北宋发行交子一度使得“蜀人便之”,但“近年不桩钱本(预留金属货币的准备金),其法已弊”,并强调“与其至于不可行而后改,易若未行而罢之为愈也”。这从侧面反映出,南宋初年货币政策
A. 重视民间的智慧 B. 遭到的群臣反对
C. 存在着地域限制 D. 易诱发金融风险
5. 自15―16世纪起,“讼师”与“幕友”这两类人物在中国多地广泛涌现;这两类人物都不是政府中正式的司法官员,但相较于地方官而言,他们往往是更为熟悉法律条文内容与司法审判实务的“专业士人”。这两类人物的广泛涌现
A. 消解了宗族组织的权威
B. 维护了地方司法的公正
C. 顺应了经济社会的变迁
D. 反映了科举取士的衰落
6. 如表所示为1830—1842 年英国机制棉纱布输华数量。清朝方面的统计显示,1833—1834年英国输华纺织品货值达到1825―1826 年英国输华纺织品货值的20倍以上。这可用于说明,近代前夕的中国
时间 平织棉布/码 棉纱/磅
1830年 600000 380000
1832年 2262776 383600
1834年 5699106 901120
1836年 13049250 3155769
1838年 23063784 3733580
1840年 21355763 2419560
1842年 19358120 4485856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英国议会下院蓝皮书《1847年小组委员会报告书》。
A. 封建社会危机日益凸显
B. 已经遭遇西方经济侵略
C. 开放通商口岸流弊甚深
D. 自然经济模式加速瓦解
7. 1892年,湖北织布局建成并开工生产,配备英国布机一千张、纱锭三万枚。织布局所产布匹 投放市场后,“甚合华人之用,通行各省,购取者争先恐后,以故货不停留,利源日广”。由此可 知,湖北织布局的建产( )
A. 体现了灵活务实的策略 B. 开启了近代工业化进程
C.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D. 实现了洋务运动的目标
8. 1912年10月,中华民国湖北都督府制作并颁发了一系列纪念章。纪念章正面五角星形凸出部分书有“武汉纪念章”五个字;背面主图案为黎元洪戎装浮雕半身像,头像上方还有“黎元洪”英文签名。制作这些纪念章意在
A. 传承革命烈士遗志 B. 强化武昌首义的记忆
C. 展现革命领袖的风采 D. 欢庆共和制度的建立
9. 如图所示为1940年左右上海某电器厂以《木兰还乡图》为主题的电池及手电筒广告月份牌。该图可用于研究
A. 沦陷区民众的家国情怀
B. 大都市女性的消费风尚
C. 民族企业家的文化功底
D. 提倡国货运动的曲折性
10. 解放战争后期,党中央就没收官僚资本工作提出,“原职、原薪、原制度”不变,先(由军管会)完整地接收下来,监督生产,然后逐步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随着各大城市陆续解放,党和政府又着重强调,只有机器照常运转,人员照常工作,生产正常进行,才算真正完成任务。这些方针的实施
A. 奠定了国防工业基础 B. 切断了国民党的财源
C. 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 D. 推动了城市顺利接管
11. 如表所示为1978年光明日报社的工作人员在审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旧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初稿后所提供的意见。这些“修改”意见
意见 提出者
这篇文章你要说什么我们很清楚,文章也肯定要用,但要做点修改,不要使人产生马列主义过时的感觉 《光明日报》理论部哲学组组长(1978年1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篇文章本来要在《光明日报》4月2日哲学版刊出,我看后感觉这篇文章很重要,在哲学版发表太可惜了,要放在第一版作为重要文章推出,但是要修改 《光明日报》总编辑(1978年4月)
A. 深受“左”倾思潮的影响
B. 凝聚了拨乱反正的共识
C 带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
D. 着眼于宣传的震撼效果
12. 当前,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公民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所关心、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网络平台向政策研究者或政府机关表达诉求,抒发已见,建言献策,或进行讨论;另一方面决策者或国家机关将调研报告、政策法规等通过网络平台广泛征求公民意见和建议。这( )
A. 是我国民主政治特色 B.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C. 拓宽了实现民主的渠道 D. 体现出民主基础的扎实
13. 长期以来,西欧学者依据古埃及文献的记载,将公元前12世纪地中海东岸青铜文明的衰落,归咎于“海上民族”大规模迁徙带来的灾难。但近年来,有学者基于风俗遗迹、器物演变等新考古发现提出,“海上民族”可能并不存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历史结论越晚就越准确
B. 文字记录具有主观色彩
C. 史料更新丰富了历史认知
D. 考古发现揭示了历史真相
14. 公元前1世纪时,有学者记述道:“他们(埃及人)从儿童起就被父亲或亲属传授各种生活所需的实际知识和能力,谈到读和写,埃及人只对它们作肤浅的传授,并且不是所有儿童都学习它们,就最大限度看,只有以读写为职业的人才学习它们。”这种教育方式的形成主要缘于当时埃及
A. 贵族垄断教育 B. 逐步“希腊化”
C. 纸张过于昂贵 D. 职业世袭性强
15.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行会组织往往会制定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例如一个作坊不得同时进行纺纱和织布两项工作,一位匠师只能带规定数量的学徒,等等。同时,行会成员只有获得政府颁发的专卖权和特许权凭证,才能经营特定行业。这些做法
A. 制约了生产技术的革新
B. 消除了市场竞争的乱象
C. 体现了王权专制的色彩
D. 适应了基层治理的需要
16. 3—9世纪,玛雅地区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和建筑,如帕伦克、乌斯马克、特克斯科科等。玛雅人还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玛雅文字,用于记录历史、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A. 玛雅文明呈现繁荣景象
B. 玛雅人与外界联系密切
C. 玛雅人建立统一的国家
D 玛雅农业文明逐渐衰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79年,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来到澳门,并在此学习中文,后来的利玛窦也随他学习中文。两人合编了《葡华辞典》,并开创了传教士汉学。罗明坚返回欧洲后,将儒学经典中的《大学》部分内容翻译成拉丁文并在意大利出版,这是东方哲学第一次展现在欧洲人面前。利玛窦在华28年,他改穿儒服,以文人自居。1601年,他在面见万历皇帝后,获得长期居住权和俸禄。1603年,他在修订《天主圣教实录》时提出中国文献的“上帝”和基督教的“天主”是同一个概念。徐光启在与利玛窦共同翻译的《几何原本》的经历中得到了“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的感悟,希望在融合中西文化之后,能创造一种超越双方的新文化。
材料二 17世纪末,康熙帝允许西方传教士在北京传教,并通过传教士赠送给法国国王珍贵书籍49箱。1698年莱布尼茨再版《中国近事》时,收入了《康熙传》,书中几乎将康熙皇帝描绘为“哲人王”(柏拉图对于理想君主的定义)的现世楷模。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纪录片《纽带》团队著《纽带:东学西鉴四百年》
材料三 实际上,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西方人得知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学西渐”潮流兴起的原因。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三中的观点。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以前,大理喜洲地区居民便长期在“力田之余,负贩而出,则子妇勤织纺,贸布匹”。这些商业活动主要集中于有季节性特征的贸易市场,俗称“赶街子”。晚清时期,腾冲开埠,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深入西南边疆,喜洲地区便成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和拓展经济侵略的重要通道。与此同时,汉族人口的涌入造成当地人口激增,大量居民无地可种,被迫“弃农从商”,在光绪末年形成了喜洲商帮。他们输出的商品除了云南本地产品,还有从四川、贵州等地购进的山品、杂货,以及自己购进或内地商人运来的京广杂货等,这些商品除了运往缅甸、越南等,还远销印度、日本、美国等地。
——摘编自姚建峰、田生湖《云南迤西三大商帮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成立于1952年。1988年,中国贸促会界组建中国国际商会时,云南省贸促会也挂出“中国国际商会云南商会”的牌子,对外称“云南国际商会”。1994年,中国国际商会正式加入国际商会。如图所示为截至2019年底,中国国际商会的发展概况。
——摘编自母建生《从云南商帮到云南国际商会:脱胎换骨闯出新路,勇往直前跻身一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喜洲商帮兴起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的“云南国际商会”和晚清云南商帮的不同之处,并简述中国近现代商帮、商会等组织所承担的共同历史使命。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7年,考古人员在陕西省西安市火车站附近的元代安西王府遗址中,发现了一块边长14厘米、厚1.5厘米、正面铸有36个奇怪符号的正方形铁板,该铁板被称为“幻方”。铁板上 36个符号所使用的其实是真正的阿拉伯数字,是现今发现的中国数学史上应用阿拉伯数字最早的实物资料。
材料二 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 十个数字组成,是今天国际通用的数字。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因而得名阿拉伯数字。印度数字及由其衍生而来的数字都是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中的数字。印度数字发明后,约在公元9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演变出两种阿拉伯人使用的数字:东阿拉伯数字和西阿拉伯数字。东阿拉伯数字和今天阿拉伯人使用的数字形式很相似,西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后被逐渐改进成今天广泛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印度数字在唐代传入中国,东阿拉伯数字在元代传入中国,阿拉伯数字明末传入中国。
——摘编自张铁文《阿拉伯数字引入汉语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探究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的历史,指出“幻方”的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交流角度对阿拉伯数字的发展传播进行评述。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所示为某学者对1991-2019年出版的39种英国历史教科书中中国史内容占比情况的统计结果。
注:1991年英国颁布了史上首部全国统一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上述教科书均为根据国家统一课程标准编写的,面向7―13年级的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英国历史教科书内容叙事中的“中国形象”
时代形象 孔子的伟大思想、秦始皇的恢宏陵墓、辛追夫人(马王堆1号汉墓的墓主)的奢华生活、唐朝宫廷妇女的多彩娱乐、宋朝宏大的城市气象、元朝的辽阔疆域等在英国历史教科书中都有相关叙述
神秘的国度 封闭、停滞、衰败、贫穷、愚昧、落后等词语充斥在英国历史教科书对近代中国历史的描绘中
衰败的帝国 英国历史教科书高度赞扬抗日战争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圣地”延安;同时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描绘成一个“狂热且失去理智”的革命年代
红色的中国 用大量篇幅讲述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但也表达了“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吗?如果中国的‘经济奇迹’继续下去,这会让欧洲和美国陷入大规模失业和破产吗?”等忧虑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张利娟《镜像·想象·真相:英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英国历史教科书对“中国形象”的建构,选取中国历史整体、部分或某一特定时代,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2025年度河南省高三联考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国史、世界古代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中欧直接交往更为便利;西方传教士采取务实的文化策略;中国统治者和士大夫的支持和推动;中欧文化存在一定互补性和共通性;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及其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需要。
(2)示例一
评析:这一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肯定了中华文明对欧洲社会乃至世界历史近代化转型的贡献。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否定了教会的政治权威,科举制度的公正原则冲击了贵族特权,清朝前期的君主形象丰富了欧洲人关于“开明专制”的想象;艺术上,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刺激了欧洲人的艺术想象和进一步探索广阔世界的愿望;文化上,中华文化中的世俗主义、经世致用等精神助推了欧洲理性主义的发展(学生任举两例即可)。由此可见,东学西渐不仅助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思想解放的深入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示例二
评析:这一观点较为片面,低估了这一时期西学东渐的历史影响。这一时期,欧洲人在亚洲的活动对中国文明发展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政治上,部分传教士留在中国任官,推动了中国传统历法的修订,欧洲使节出使中国频率提高也使中欧文化交往中的“礼仪之争”逐渐凸显;艺术上,由于中国工艺品在欧洲备受欢迎,以外销瓷为代表的部分工艺精品也融入了越来越多的西洋元素;文化上,基督教在中国进一步传播,西方科学技术对国内传统科技的总结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学生举出两例即可)
总之,无论是影响的广度还是深度,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都难以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
示例三
评析:这一观点有合理成分,但也存在极端化倾向。(论述略,学生将示例一、二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即可)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18题答案】
【答案】(1)有利条件:地区贸易传统的积淀;中外贸易的扩大;人口迁徙加速自然经济解体;交通条件改善,国内物资流通便利度提高;其他商帮的示范、带动。
(2)不同之处:晚清云南商帮多是民间自发成立的,云南国际商会前身带有一定的官方色彩;晚清云南各商帮相对独立,互不统属(存在彼此竞争的关系),云南国际商会相当于中国国际商会驻云南省的分支机构;晚清云南商帮虽然涉足外贸,但仍以经营国内贸易为主,云南国际商会是专门的外贸组织;晚清商帮主要从事商品贸易,云南国际商会还广泛涉足服务业、金融业等领域。历史使命:提高商业活动的规模化、社会化程度;充当区域—全国—国际经济交往的纽带;分洋商之利(抵御外来经济渗透或侵略);为官方机构和企业等(经济实体)加强联系提供契机和平台。
【19题答案】
【答案】(1)“幻方”为研究古代数学和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实物证据,属于一手史料。“幻方”的出土证明阿拉伯数字至迟在元代传入我国,并在我国数学领域得到应用。
推断:元代外国使者或商人来华,将阿拉伯数字带入我国,被元朝政府接受,并加以运用。
(2)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是古印度文明成果。阿拉伯帝国建立后,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阿拉伯数字也被吸收融合。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发展。不同类别的阿拉伯数字在唐代、元代和明末,分别传入我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也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体现了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
(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传播及影响方面切入,指出其反映出的文明交流,言之成理即可。)
【20题答案】
【答案】示例一
论题:英国历史教科书对古代中国形象的建构体现出较为全面的视角。
阐述:教科书作为课程标准的外在体现,不仅代表着国家意志,也可以体现一个国家主流社会对不同文明的总体印象。在英国历史教科书的描绘中,古代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辉煌灿烂的文明,是一个遥远、神秘、富庶的国度。英国教科书试图构建完整、立体的“中国形象”:政治上,描述了元朝(蒙古帝国)疆域的极盛;经济上,描述了汉代贵族的奢侈生活和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文化上,介绍了孔子的思想(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思想)、秦始皇陵等文化遗产;社会生活上,对唐代宫廷妇女的娱乐生活也有所涉及。尽管英国历史教科书对中国古代史总体着墨不多,但这种全面立体的古代“中国形象”建构,能够更好地激发英国人了解中国的愿望,更好地保护人类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古代中国对于当代英国学生而言遥远而神秘,但英国历史教科书却试图构建起一幅立体、生动的文明古国形象,这有利于中英两国的交往。
示例二
论题:英国历史教科书对“中国形象”的建构具有“厚今薄古”倾向。
阐述:英国历史教科书对中国历史多有涉及,但涉及中国古代史的比例不到15%。从内容看,书中对中国古代史的记述主要是文明成就的史实,对近现代的中国,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国形象”建构则带有辩证色彩。究其原因,古代中国和古代英国缺乏直接的文明交往,近代英国人对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的热衷,使其对古代中国的印象往往停留在“文明古国”“传统农耕大国”的形象。作为使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作俑者,英国则极力贬低近代中国的形象。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三三制”实践,以及外国记者、外交官笔下延安人民的精神面貌,寄托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在英国历史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斗争使英国历史教科书对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充满偏见。英国历史教科书对改革开放史的“大量”描写,适应了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到中国游历、学习、经商的需要,符合中英两国人民增进交往的诉求。
总之,英国历史教科书中对中国形象“厚今薄古”的描述,既有深厚的历史原因,也基于全球化时代的现实需要。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