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大气的
组成与垂直分层
Composition and v-s of
the atmosphere
第3章 第1节
Chapter2 section 1
大气像一件外衣保护着地球。
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人类生活在大气圈底部,大气的物理状态和组成成分的变化,时刻影响着我们。
CONTENTS
01
AIR COMPOSITION.
… …
大气的组成
02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of the atmosphere.
… …
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的组成
——AIR COMPOSITION.
壹
低层大气的组成
大气中不包含水汽和杂质的整个混合气体
干洁空气
含量很少且不固定,随时间、空间及气象条件而变化。
水汽
含量不定,随时间、空间及天气条件而变化。
杂质
1.干洁空气
氧气21%
氮气78%
其他气体1%
干洁空气组成
干
洁
空
气
氮气(N2)
氧气(O2 )
二氧化碳 (CO2)
臭氧(O3)
(1)氮是地球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2)氧是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并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过程。
(3)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4)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
臭氧层破坏
雷阵雨过后,我们有时候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这就是臭氧的气味。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臭氧层是指平流层中臭氧集中的层次。臭氧层变薄、浓度降低的现象,称为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可能引起一系列不利于人类的气候生物效应,这种情况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据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每减少 1%,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就增加 2%。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增加人的皮肤癌患病率,还会引发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在距南极洲较近的智利海伦娜岬角,当地居民只要走出家门,就要在暴露的皮肤表面涂上防晒油,戴上太阳眼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会被晒成鲜艳的粉红色,并伴有痒痛;羊群则多患白内障,几乎全盲;河里捕到的鲜鱼也多是盲鱼。
P66”探究“
问题探究:
1. 有人认为,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你认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同意。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增加人的皮肤癌患病率,还会引起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而臭氧层可以吸收绝大部分对人有害的太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紫外线伤害。所以说,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思考
全球变暖与那种气体有关?分析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
①.化石燃料燃烧
(释放大量二氧化碳)
②.毁林
(减少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二氧化碳
阅读: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月均浓度突破400ppm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了120 ppm(1 ppm 为百万分之一),其中一半的增长出现在 1980 年以后。2015 年 3 月,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突破 400 ppm。这是有记录以来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月均浓度首次突破这一高值。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
P67”阅读“
全球温度与二氧化碳变化示意图
全球温度变化
二氧化碳
大气中氧气含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科学研究发现,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我国已建成甘肃榆中、青海多巴、云南海埂、河北兴隆、云南呈贡等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表2.1 我国部分高原训练基地的地理坐标 地点 甘肃榆中 青海多巴 云南海埂 河北兴隆 云南呈贡
海拔/m 1996 2366 1888 2118 1906
经度 104°02′E 101°31′E 102°41′E 117°22′E 102°48′E
纬度 35°52′N 36°40′N 25°01′N 40°36′N 24°53′N
非洲运动员成绩优异与大气含氧量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African athletes and atmospheric oxygen content
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的中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
在非洲地形图上,找出这两个国家,归纳它们共同的地形特点
由此,你能推测这两个国家中长跑运动员成绩优异的原因吗
埃塞俄比亚
肯尼亚
埃塞俄比亚高原
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
——African topography
… …
… …
甘肃·榆中
青海·多巴
云南·海埂
河北·兴隆
云南·呈贡
不同海拔与海平面的含氧量比 O-content ratios at d-altitudes and sea levels
目前,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800-2400米
表2.1中所列的高原训练基地的海拔在这个范围内吗
参照表2.2推测运动员在更高海拔训练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的原因
… …
… …
表2.2 不同海拔与海平面的含氧量比 海拔/m 0 1000 2000 3000 4000
含氧量比/% 100 89 78 70 61
思考
在水平方向上陆地与海洋上空,哪里大气当中的水汽含量更高?
2.水汽
在水平方向上,海洋上空高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上空高于干旱地区上空;
在垂直方向上,一般自地面向高空逐渐减少。
在垂直方向上,水汽含量发生什么变化?
杂质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3.杂质
杂质:近地面大气中,陆上大于海上;城市大于乡村;
冬季大于夏季
雨后空气是清新的:杂质作为凝结核随降雨降落到地面
气态水
固态水
液态水
水汽可发生固、液、气三态的转化(温度变化),产生云、雾、雨、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
大气中的杂质会使大气能见度变差,但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水汽与杂质
(还需要降温)
雾霾
当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大气饱和水汽量,并且有足够的凝结核存在时,多余的水汽便会凝结出来,变成小水滴或冰晶。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水平能见度低于 1 千米时,气象学上称之为雾。
霾,又称“灰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 10 千米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组成霾的粒子极小,不能用肉眼分辨,可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出现。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表明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过一定标准,其中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霾天气的“元凶”。
P68”活动“
2. 你还了解哪些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们与大气中的哪些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相关?
酸雨: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
光化学烟雾: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
温室效应: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
可吸入颗粒物:燃煤烟尘、建筑工地扬尘、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不达标,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P44”探究“
大气的垂直分层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of the atmosphere.
贰
气温(℃)
高度(千米)
50
12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宇宙火箭 人造卫星
极光
流星
气温垂直分布
积雨云
-100
60
20
-20
-60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近地面到2000-3000km(大气上界)
根据大气的
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
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说明对流层气温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说明对流层空气运动的特点。
对流层天气现象为何复杂多变?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每上升100米降低0.6℃。
空气上冷下热,产生对流。
水汽+杂质向上输送。
气温降低,成云致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1.对流层 —— 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纬度
高纬度地区:8—9千米
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
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
季节
夏季较厚
冬季较薄
大气最低层,集中了约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气中的污染物也多集中在这一层。
对流层受地面影响,高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中纬度更明显
活动:
1.在对流层,海拔每上升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从而形成一个随高度增加而温度下降的大气垂直温度梯度。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1)近年来,贵阳将“中国避暑之都”作为城市名片,着力打造“避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避暑”经济。在我国地形图上,找到贵阳、重庆、武汉、长沙、上海的位置;读图 3-7,说明贵阳打造避暑旅游名城的优势条件,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贵阳地处在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故夏季天气凉爽。
P71”活动“
活动:
1. 在对流层,海拔每上升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从而形成一个随高度增加而温度下降的大气垂直温度梯度。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2)每年 3 月,西藏大部分地区的隆冬尚未结束,林芝的桃花却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皑皑白雪与灼灼桃花相互映衬(如图 3-9),让人领略到“雪域江南”的独特春光。读图 3-8,试分析这一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林芝地处在雅鲁藏布江谷地中,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花期早。
逆温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温度,甚至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
2.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近地面大气会出现逆温现象。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1)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时,会对近地面空气质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导致近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造成大气污染。
(2)查询 20 世纪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了解哪些公害事件与逆温现象有关。
与逆温现象有关公害事件是:
①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②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
③伦敦烟雾事件; ④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
说明平流层气温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臭氧层:15-35千米)
平流层的空气运动有何特点?
以水平运动为主(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平流层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航空飞机飞行。
2.平流层(对流层顶向上至50~55千米)
臭氧洞
20 世纪 70 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极地区上空的臭氧量下降严重,出现了“南极臭氧洞”。“南极臭氧洞”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指的是在南极地区上空出现了全球臭氧量最低值(低于全球臭氧平均值的 30%~40%),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就像是一个空洞。 2006 年,“南极臭氧洞”面积已经超过北美洲的面积。
P70”活动“
臭氧层空洞
臭氧在大气中比例虽小,但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的能力-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人们大量使用氮肥以及氯氟烃即氟里昂会使平流层的臭氧遭到破坏。
2007年9月13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对人类健康影响
1.增加皮肤癌。
2.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3.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对生态影响
1.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
2.减少渔业产量。
3.破坏森林。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Vienna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ozone layer
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于1985年缔结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开启了全球携手保护臭氧层的历程
1987年9月16日,46个缔约方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达成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限制生产和使用氯氟碳化物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 …
… …
全球合作 保护臭氧层 G-cooperation to protect the ozone layer
… …
… …
O3
1995年, 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公约》和《议定书》得到了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支持,成为联合国数百个公约中参与度最高的公约
《公约》及其《议定书》的有效实施,使得“臭氧空洞”开始缩小,在全球范围内避免了数百万例可能由紫外线带来的人类疾病,如皮肤癌、白内障等;另外,保护臭氧层还减缓了气候变化的幅度
DU即多布森单位,标准大气状态下千分之厘米臭氧层的厚度为1个多布森单位,吴氧含量低于220个多布森单位时,称为“臭氧空洞”
臭氧空洞期
多布森单位
·
总臭氧量
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都需要国际合作才能解决
保护臭氧层的成功,成为全球合作成功解决这类问题的典范
… …
… …
3.高层大气
说明高层大气的主要特点。
高层大气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气温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后上升
电离层(60~500千米)
有极光和流星现象
高层大气中在80-120千米的高空,多数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燃烧,成为我们夜晚看到的流星
高层大气大气层结构特征 流星燃烧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atmosphere and meteor combustion
A
在80-500 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高层大气大气层结构特征 无线电通信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atmosphere structur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B
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电离而产生,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
高层大气大气层结构特征 极光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atmosphere and Aurora
C
课堂小结
干洁空气
水汽
杂质
大气组成
对流层
高层大气
大气
垂直
分层
平流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
分层
0°
45°
90°
45°
90°
17~18km
10~12km
10~12km
8~9km
8~9km
一架客机要求保持在十千米左右的高度飞行,应该在( )地方上空飞最安全。
A.澳大利亚上空 B.加拿大北部上空
C.新加坡上空 D.中国南部上空
B
地 面
对流层顶
8~9KM
17~18KM
8~9KM
赤道
北极
南极
一架飞机沿10km高空从南极飞到北极,依次穿过了哪几层?
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
低层大气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为主要成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近些年来,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 )
A.干洁空气成分 B.水汽比重 C.杂质含量 D.有害气体成分
2.下列现象主要与大气中水汽含量相关的是( )
A.全球变暖 B.旱灾频发 C.臭氧层变薄 D.酸雨加重
当堂训练
C
B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3题。
3.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Ⅰ层 B.Ⅱ层
C.Ⅲ层下部 D.Ⅲ层上部
5.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有重要
作用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B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