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下)段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5题)
1.以下化石能源的加工所得产品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石油分馏﹣乙炔 B.石油裂解﹣乙烯
C.煤焦油分馏﹣苯酚 D.天然气热分解﹣炭黑
2.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是( )
A.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用于伤口消毒
B.可利用米汤检验含碘盐的真假
C.低血糖症状出现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D.用食醋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
3.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
①②③④C2H4 ⑤CH2=CH﹣CH=CH2 ⑥C3H6 ⑦⑧
A.①和② B.④和⑥ C.①和③ D.④和⑧
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2﹣乙基丙烷 B.
3﹣甲基﹣3﹣戊烯
C.
2,4﹣二硝基苯酚 D.
2,3﹣丁二醇
5.“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水解反应 ⑤加聚反应 ⑥缩聚反应 ⑦酯化反应.
A.②⑤ B.④⑤ C.⑥⑦ D.①③
二、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3分,共12题)
6.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三种位于不同短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2HCl3
B.该有机物的分子中一定有碳碳双键
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反应得到
7.分别将5ml下列物质分别注入15ml水中,振荡后静置,能形成如图所示的是( )
①溴苯②乙酸乙酯③乙醇④甘油⑤油酸甘油酯⑥硝基苯.
A.全部 B.①②⑤⑥ C.②⑤ D.①⑥
8.有机物分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物质的不同,下列各项的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苯与硝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而甲苯在常温下就能与硝酸发生反应
D.酚和醇的羟基性质差别较大
9.下列实验中,仪器下端必须插入液面的是( )
①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③制备Fe(OH)2操作中的胶头滴管;④将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时的导气管;⑤用乙醇制取乙烯时的温度计;⑥蒸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⑤ D.全部
10.某共轭二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则该二烯烃与Br21:1加成后的产物可能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1.工业上或实验室提纯以下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A.溴苯(溴):加NaOH溶液,分液
B.MgCl2溶液(Fe3+):加MgO固体,过滤
C.乙酸(水):加新制生石灰,蒸馏
D.硬脂酸(油酸):催化加氢
12.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分子式为C15H22O4
B.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 mol NaOH
C.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3.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初始浓度c/molL﹣1 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
CH3COCH3 HCl Br2
① 0.80 0.20 0.001 0 290
② 1.60 0.20 0.001 0 145
③ 0.80 0.40 0.001 0 145
④ 0.80 0.20 0.002 0 580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C.增大c(HCl),v(Br2)增大 D.增大c(Br2),v(Br2)增大
14.某一溴代烷水解后的产物在红热铜丝催化下,最多可被空气氧化生成4种不同的醛,该一溴代烷的分子式可能是( )
A.C4H9Br B.C5H11Br C.C6H13Br D.C7H15Br
15.有5种有机物:① ②③④CH3﹣CH=CH﹣CN ⑤CH2=CH﹣CH=CH2,其中可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结构如图所示)的正确组合为( )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1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⑦还原( )
A.①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⑦ C.①③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⑦
17.有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完全燃烧后所得到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一定有乙烯;②一定有甲烷;③一定有丙烷;④一定无乙烷;⑤可能有乙烷.
A.①②⑤ B.②④ C.②⑤ D.②③
三、不定项选择(每题有一或两个正确选项,完全正确的得4分,漏选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共5题)
18.已知乙炔与苯蒸气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①2C2H2(g)+5O2(g)→4CO2(g)+2H2O(l)+2600kJ
②2C6H6(g)+15O2(g)→12CO2(g)+6H2O(l)+6590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 C2H2(g) 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热大于2600kJ
B.2mol C6H6(l)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大于6590kJ
C.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C2H2(g)与C6H6(g)完全燃烧,C6H6(g)放热更多
D.C2H2(g) 三聚生成C6H6(g) 的过程属于放热反应
19.某学生做实验后,采用下列方法清洗所有仪器:
①用稀HNO3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
③用盐酸清洗长期盛放FeCl3溶液的试剂瓶
④用盐酸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你认为他的操作( )
A.②不对 B.③不对 C.④不对 D.全部正确
20.已知25℃时,下列物质的电离常数大小有如下顺序:H2SO3(一级电离)>>HSO3﹣>
水杨酸()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 B.SO2 C.NaHSO3 D.
2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H++CO32﹣═CO2↑+H2O
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6H5O﹣+CO2+H2OC6H5OH+CO32﹣
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4[Ag(NH3)2]++4OH﹣CO32﹣+2NH4++4Ag↓+6NH3+2H2O
22.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B.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滴定时应剧烈振荡锥形瓶使反应充分
D.脱氢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6O6
四、填充题(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
23.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SO2.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以确定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SO2.
(1)I、II、III、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I: II: III: IV: (请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 ;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 ;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
24.水杨酸是合成阿斯匹林的重要原料.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水杨酸中除苯环外具有的官能团的名称 ;
(2)请写出与水杨酸互为同分异构体,既属于酚类又属于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3)写出水杨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一定条件下,水杨酸与乙酸酐可合成阿斯匹林,阿斯匹林如图所示,1摩尔阿司匹林与NaOH完全反应需要氢氧化钠 mol.
(5)阿斯匹林药片需要保存在干燥处,受潮的药片易变质不宜服用;检验受潮药片是否变质的试剂是(只选一种试剂即可) .
25.某有机物A能与NaOH溶液反应,其分子中含有苯环,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70.6%,氢的质量分数为5.9%,其余为氧.
(1)A的分子式是 .
(2)若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其结构有 种.
(3)若A与NaOH溶液在加热时才能反应,且1mol A消耗1mol NaOH,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4)若A与NaOH溶液在加热时才能反应,且1mol A消耗2mol NaOH,则符合条件的A的结构可能有 种,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种,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的结构简式是 .
五、实验题(共2小题,共24分)
26.有学生用五氧化二磷作为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催化剂,进行相关实验.按表所示的量和反应条件在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量P2O5,并注入95%的乙醇,并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 P2O5/g 95%乙醇量/mL 加热方式
实验1 2 4 酒精灯
实验2 2 4 水浴70℃
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实验现象
三颈瓶 收集瓶 试管
实验1 酒精加入时,立刻放出大量的白雾,开始有气泡产生,当用酒精灯加热时,气泡加快生成并沸腾,生成粘稠状液体. 有无色液体 溶液褪色
实验2 酒精加入时,有少量白雾生成,当用水浴加热时,不产生气泡,反应一个小时,反应瓶内生成粘稠状液体 有无色液体 溶液不褪色
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乙醇制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图装置中泠凝管的作用是 ,进水口为(填“a”或“b”) ,浓硫酸的作用是 .
(3)实验1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
(4)实验2中,水浴加热所需仪器有 、 (加热、夹持仪器、石棉网除外).
(5)三颈瓶、收集瓶中的液体经检验为磷酸三乙酯,写出三颈瓶中生成磷酸的化学方程式 ,P2O5在实验1中的作用是 .
(6)根据实验1、2可以推断:
①以P2O5作为催化剂获得乙烯的反应条件是
②P2O5与95%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的有机反应的类型是 反应.
27.塑化剂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主要应用于PVC等合成材料中作软化剂.反应原理为:
+2CH3CH2CH2CH2OH→+H2O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三颈瓶中放入14.8g邻苯二甲酸酐、25mL正丁醇、4滴浓硫酸,开动搅拌器b(反应装置如图).
步骤2:缓缓加热至邻苯二甲酸酐固体消失,升温至沸腾.
步骤3:等酯化到一定程度时,升温至150℃
步骤4:冷却,将三颈瓶中的液体倒入分漏斗中,用饱和食盐水和5%碳酸钠洗涤.
步骤5:减压蒸馏,收集200~210℃2666Pa馏分,即得DBP产品
(1)浓硫酸的作用 ,搅拌器的作用 .
(2)反应过程中正丁醇过量的目的是 .
(3)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分水器,试分析它的作用: .步骤3中确定有大量酯生成的依据 .
(4)碳酸钠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用减压蒸馏的目的是 .
(5)写出正丁醇在135℃生成醚的反应方程式 .写出DBP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的方程式 .
六、合成、推断题(共2小题,20分)
28.利用芳香烃X和烯烃Y可以合成紫外线吸收剂BAD,BAD的结构简式为:已知G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AD的合成路线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结构简式:Y ;D .
(2)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数字序号).
(3)1mol BAD最多可与含 mol 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
反应⑤: .
29.饮料果醋中含有苹果酸,苹果酸经聚合生成聚苹果酸.已知:
a、0.1mol苹果酸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能产生4.48L CO2(标准状况);
b、苹果酸脱水生成能使溴水褪色的产物;
c、RCH2BrRCH2COOH.
d、RC≡CH+R’CHO
请回答:
(1)写出B的结构简式 .
(2)写出苹果酸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F转化成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 .
(3)写出与苹果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4)写出F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C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聚苹果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手术缝合线等材料应用于生物医药和生物材料领域.其在生物体内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七、计算题(共16分)
30.A是一种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已知: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A只含一种官能团,且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A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发生消去反应.通过计算求:
(1)A的分子式是 (写出计算过程),其结构简式是 .
(2)写出A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27.2g 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至少需要空气(标况下)多少L;生成的CO2用170ml 10mol/L的NaOH溶液吸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其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4)写出所有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属直链化合物;②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③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写出这些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015-2016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下)段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5题)
1.以下化石能源的加工所得产品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石油分馏﹣乙炔 B.石油裂解﹣乙烯
C.煤焦油分馏﹣苯酚 D.天然气热分解﹣炭黑
【分析】A.根据石油的组成分析,石油是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
B.石油裂解可以得到小分子的烯烃;
C.根据煤焦油的成分分析;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解答】解:A.根据石油的组成分析,石油是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所以石油分馏的产物中没有乙炔,故A错误;
B.石油裂解可以得到小分子的烯烃,所以石油裂解能得到乙烯,故B正确;
C.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苯酚等有机物,所以煤焦油分馏能得到苯酚,故C正确;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高温条件下甲烷能分解生成氢气和炭黑,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石油的成分、石油裂解产物、煤焦油的成分、天然气的成分及甲烷的性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是( )
A.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用于伤口消毒
B.可利用米汤检验含碘盐的真假
C.低血糖症状出现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D.用食醋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
【分析】A.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醛;
B.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
C.葡萄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D.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可与碳酸盐和碱反应.
【解答】解:A.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醛,甲醛是有毒的,故A错误;
B.米汤中含有淀粉,淀粉遇含碘盐不变色,故B错误;
C.馒头需要经过消化逐渐的转化为葡萄糖再被人体吸收,而喝葡萄糖水可以直接的被吸收,故C错误;
D.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酸性比碳酸强,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都能与醋酸反应,可用用食醋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涉及物质的检验、除杂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
3.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
①②③④C2H4 ⑤CH2=CH﹣CH=CH2 ⑥C3H6 ⑦⑧
A.①和② B.④和⑥ C.①和③ D.④和⑧
【分析】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互为同系物的物质满足以下特点: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分子式通式相同、分子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研究对象是有机物,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①为甲苯,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属于苯的同系物;
②为萘,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不属于苯的同系物;
③为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
④C2H4 ,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为烯烃的同系物;
⑤CH2=CH﹣CH=CH2 为1,3﹣丁二烯,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为二烯烃;
⑥C3H6 为丙烯或环丙烷,不一定为烯烃的同系物;
⑦为二烯烃,与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
⑧为2﹣甲基﹣1﹣丙烯,属于烯烃的同系物;
A.为甲苯,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属于苯的同系物;为萘,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不属于苯的同系物,所以二者不属于同系物,故A错误;
B.C2H4 ,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为烯烃的同系物;C3H6 为丙烯或环丙烷,不一定为烯烃的同系物,二者结构不一定相似,所以不一定为同系物,故B错误;
C.为甲苯,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属于苯的同系物;为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二者结构不同,一定不属于同系物,故C错误;
D.C2H4 ,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为烯烃的同系物;为2﹣甲基﹣1﹣丙烯,属于烯烃的同系物,二者满足同系物的概念,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系物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同系物的概念及判断方法,明确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一定具有相似的结构:若含有官能团,则含有的官能团的种类及数目一定相同.
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2﹣乙基丙烷 B.
3﹣甲基﹣3﹣戊烯
C.
2,4﹣二硝基苯酚 D.
2,3﹣丁二醇
【分析】A、烷烃命名中出现2﹣乙基,说明选取不是最长碳链;
B、烯烃命名选取距离碳碳双键最近一端为1号碳;
C、羟基所在位置为1号碳,据此命名芳香烃的衍生物;
D、醇类命名选取含有羟基最多的为主链.
【解答】解:A、,最长碳链为4,正确命名为2﹣甲基丁烷,故A错误;
B、,含有双键的最长碳链为5,碳碳双键位于23号碳之间,正确命名为:3﹣甲基﹣2﹣戊烯,故B错误;
C、,羟基所在的碳为1号碳,硝基分别处于3、5号碳上,正确命名为:3,5﹣二硝基苯酚,故C错误;
D、,为二醇,最长碳链为4,正确命名为:2,3﹣丁二醇,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烷烃、烯烃以及多元醇和芳香烃衍生物的命名,难度不大.
5.“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水解反应 ⑤加聚反应 ⑥缩聚反应 ⑦酯化反应.
A.②⑤ B.④⑤ C.⑥⑦ D.①③
【分析】根据“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及各选项中有机反应特点进行解答.
【解答】解:①取代反应过程中,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反应产物不是一种,原子利用率不是100%,不符合原子经济的概念,故①错误;
②加成反应中,反应物完全转化成生成物,实现了零排放,符号绿色化学理念,故②正确;
③消去反应中生成了小分子,反应物中的原子没有完全转化成生成物,不明显原子经济性概念,故③错误;
④水解反应中生成产物不是一种,原料分子中的原子没有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满足原子经济性理念,故④错误;
⑤加聚反应中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满足原子经济性理念,故⑤正确;
⑥缩聚反应中有小分子生成,原料分子中的原子没有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故⑥错误;
⑦酯化反应中有水分子生成,原料分子中的原子没有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故⑦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绿色化学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反应概念及反应原理,正确理解题干绿色化学的选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3分,共12题)
6.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三种位于不同短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2HCl3
B.该有机物的分子中一定有碳碳双键
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反应得到
【分析】根据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且三种元素位于不同的短周期,先判断含有的元素种类,再根据原子的成键类型判断元素,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类型,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A.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氢,中间的球最多能形成四条共价键,是碳原子,最大的球形成单键是第三周期的氯,所以该有机物化学式为C2HCl3,故A正确;
B.这是一种结构类似烯烃的物质,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故B正确;
C.该有机物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类似乙烯的结构,所以所有原子共平面,故C正确;
D.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得到氯乙烷,不能得到C2HCl3,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球棍模型和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 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能够根据成键类型判断所含的元素种类是解本题的关键.
7.分别将5ml下列物质分别注入15ml水中,振荡后静置,能形成如图所示的是( )
①溴苯②乙酸乙酯③乙醇④甘油⑤油酸甘油酯⑥硝基苯.
A.全部 B.①②⑤⑥ C.②⑤ D.①⑥
【分析】观察图,得知物质和水不互溶产生分层现象,且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解答】解:观察图,得知物质和水不互溶产生分层现象,且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①⑥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错;③④与水互溶,故错.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液和有机物的性质的相关知识的,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及应用.
8.有机物分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物质的不同,下列各项的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苯与硝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而甲苯在常温下就能与硝酸发生反应
D.酚和醇的羟基性质差别较大
【分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乙烷属于烷烃,是饱和烃;
B、甲苯之所以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甲基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甲苯与硝酸反应更容易,说明甲苯中苯环上H原子更活泼;
D、酚是﹣OH直接连在苯环上,醇是﹣OH连在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
【解答】解:A、因为乙烯的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烷烃中则没有,是自身的官能团性质,不是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导致的化学性质,故A选;
B、苯不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甲苯之所以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其中的甲基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COOH,并不是苯环被高锰酸钾氧化了,所以不能体现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正确的说法应为: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或其他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体现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故B选;
C、甲苯与硝酸反应更容易,说明甲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变得活泼易被取代,故C不选;
D、酚是﹣OH直接连在苯环上,醇是﹣OH连在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连的位置不同,导致活泼性不同,故D不选.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题目难度中等,关键根据原子团所处的化学环境进行比较性质差异,并熟悉官能团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来解答.
9.下列实验中,仪器下端必须插入液面的是( )
①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③制备Fe(OH)2操作中的胶头滴管;④将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时的导气管;⑤用乙醇制取乙烯时的温度计;⑥蒸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⑤ D.全部
【分析】①为了防止气体漏出,需将长颈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
②分液漏斗有活塞能控制与外界隔开,不需须插入液面下;,
③加溶液时要防止与空气的氧气接触;
④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要防止倒吸;
⑤测溶液的温度,需将温度计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
⑥测蒸气的温度,所以不需插入液面以下;
【解答】解:①因为了防止气体漏出,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下端需插入液面以下,故①正确;
②因活塞能控制与外界隔开,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不需须插入液面下,故②错误;
③为了防止空气中氧气氧化氢氧化亚铁,制备Fe(OH)2操作中的胶头滴管下端需插入液面以下,故③正确;
④为了防止倒吸,将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时的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故④错误;
⑤因测量的溶液的温度,用乙醇制取乙烯时的温度计下端需插入液面以下,故⑤正确;
⑥分因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馏石油时的温度计以不需插入液面以下,故⑥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中仪器的作用,题目难度不大,把握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10.某共轭二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则该二烯烃与Br21:1加成后的产物可能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分析】某共轭二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其共轭二烯烃结构简式为,该该二烯烃与Br21:1加成时,可以发生1,2加成、3,4加成或1,4加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某共轭二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其共轭二烯烃结构简式为,该该二烯烃与Br21:1加成时,可以发生1,2加成、3,4加成或1,4加成,所以加成后的产物有3种,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加成产物种类判断,正确判断共轭二烯烃结构简式是解本题关键,再利用加成方式确定产物种类,知道共轭二烯烃含义,题目难度不大.
11.工业上或实验室提纯以下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A.溴苯(溴):加NaOH溶液,分液
B.MgCl2溶液(Fe3+):加MgO固体,过滤
C.乙酸(水):加新制生石灰,蒸馏
D.硬脂酸(油酸):催化加氢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氢氧化钠能与溴单质反应,与溴苯不反应,然后分液即可,故A正确;
B.氧化镁能与氢离子结合,促进三价铁离子的水解,过滤即可,故B正确;
C.乙酸也能和生石灰反应,故C错误;
D.油酸催化加氢得到硬脂酸,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2.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分子式为C15H22O4
B.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 mol NaOH
C.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分子中含碳碳双键、碳氧双键、﹣OH、﹣COOH,结合烯烃、醇、羧酸性质等来解答.
【解答】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20O4,故A错误;
B.分子中只有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1 mol NaOH,故B错误;
C.含C=C,能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OH,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OH、﹣COOH,能发生缩聚反应,故C正确;
D.分子中不含酚羟基,则与FeCl3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结构中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烯烃、羧酸、醇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3.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初始浓度c/molL﹣1 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
CH3COCH3 HCl Br2
① 0.80 0.20 0.001 0 290
② 1.60 0.20 0.001 0 145
③ 0.80 0.40 0.001 0 145
④ 0.80 0.20 0.002 0 580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C.增大c(HCl),v(Br2)增大 D.增大c(Br2),v(Br2)增大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以及催化剂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本题中溴作为反应物,其浓度越大,物质的量越多,其颜色消失的时间会越长,另外可从表中数据判断出,①④两组实验中CH3COCH3,HCl的浓度是相同的,而④中Br2比①中的大,所以时间变长,速率变慢.
【解答】解:A、对比①②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故A正确;
B、比较实验②和③数据,Br2的浓度相等,溴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也相等,溴的反应速率是相等的,故B正确;
C、比较①③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HCl),v(Br2)增大,故C正确;
D、对比①④两组实验中CH3COCH3,HCl的浓度是相同的,而④中Br2比①中的大,所以时间变长,但不能说明溴的反应速率大小问题,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做题时注意加强对表中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不难得出结论.
14.某一溴代烷水解后的产物在红热铜丝催化下,最多可被空气氧化生成4种不同的醛,该一溴代烷的分子式可能是( )
A.C4H9Br B.C5H11Br C.C6H13Br D.C7H15Br
【分析】先确定烷烃的对称中心,即找出等效的氢原子,再根据先中心后外围的原则,将溴原子逐一去代替氢原子,有几种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溴代烃,溴原子只有连接在键端的碳原子上水解生成的醇,且该碳上有氢原子,才能被氧化成醛,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先确定烷烃的一溴代物的种类,然后,溴原子只有连接在键端的碳原子上水解生成的醇,且该碳上有氢原子,才能被氧化成醛.
A.正丁烷两种一溴代物,异丁烷两种一溴代物,共4种,所以分子式为C4H9Br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其中溴原子连接在键端的碳原子上能被氧化成醛的只有1﹣溴丁烷、1﹣溴﹣2﹣甲基丙烷,故A错误;
B.C5H11Br水解生成在键端的碳原子上的醇,且该碳上有氢原子的卤代烃为:CH3CH2CH2CH2CH2Br 1﹣溴戊烷;CH3CH2CH(CH3)CH2Br 2﹣甲基﹣1﹣溴丁烷;CH3CH(CH3)CH2CH2Br 3﹣甲基﹣1﹣溴丁烷;CH3C(CH3)2CH2Br 2,2﹣二甲基﹣1﹣溴丙烷;被空气氧化生成4种不同的醛为:CH3CH2CH2CH2CHO 戊醛;CH3CH2CH(CH3)CHO 2﹣甲基丁醛;CH3CH(CH3)CH2CHO 3﹣甲基丁醛;CH3C(CH3)2CHO 2,2﹣二甲基丙醛;故B正确;
C.C6H13Br水解生成在键端的碳原子上的醇,且该碳上有氢原子的卤代烃有13种,故C错误;
D.C7H15Br 水解生成在键端的碳原子上的醇,且该碳上有氢原子的卤代烃大于13种,更多,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应用和卤代烃的水解、醇的氧化等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中等.
15.有5种有机物:① ②③④CH3﹣CH=CH﹣CN ⑤CH2=CH﹣CH=CH2,其中可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结构如图所示)的正确组合为( )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根据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判断高聚物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然后根据推断单体的方法作出判断,
加聚产物的单体推断方法:
(1)凡链节的主链上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的高聚物,其合成单体必为一种,将两半链闭合即可;
(2)凡链节主链上只有四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且链节无双键的高聚物,其单体必为两种,在正中间画线断开,然后将四个半键闭合即可;
(3)凡链节主链上只有碳原子并存在碳碳双键结构的高聚物,其规律是“见双键,四个碳,无双键,两个碳”画线断开,然后将半键闭合,即将单双键互换.
【解答】解:该高聚物链节主链不含杂原子,属于加聚反应生成的高聚物,链节主链上存在碳碳双键结构,有8个碳原子,且中间含有1个碳碳双键,其单体必为3种,按如图所示划线断开,在将双键中的1个C﹣C打开,然后将半键闭合即可的该高聚物单体是:CH3﹣CH=CH﹣CN、CH2=CH﹣CH=CH2、,即:③④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饱和烃加聚反应的规律,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根据高聚物判断其单体的方法,明确加成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能力.
1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⑦还原( )
A.①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⑦ C.①③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⑦
【分析】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含有醛基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消去和氧化反应,以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有机物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则③⑤正确;
含有醛基,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及加成反应,则①④⑦正确;
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消去和氧化反应,则③④⑥正确,
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根据分析可知,该有机物能够发生的反应类型有:①③④⑤⑥⑦,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题,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7.有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完全燃烧后所得到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一定有乙烯;②一定有甲烷;③一定有丙烷;④一定无乙烷;⑤可能有乙烷.
A.①②⑤ B.②④ C.②⑤ D.②③
【分析】由图可知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不超过4,据此判断.
【解答】解:由图可知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一般不超过4,可能含有C2H4或含有C3H4等,一定没有乙烷,丙烷,故②④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烃混合物分子式确定,难度较大,注意利用平均分子组成判断烃的组成,常用方法有1、平均碳法 2、平均氢法 3、平均碳氢分子式法 4、平均式量法.
三、不定项选择(每题有一或两个正确选项,完全正确的得4分,漏选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共5题)
18.已知乙炔与苯蒸气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①2C2H2(g)+5O2(g)→4CO2(g)+2H2O(l)+2600kJ
②2C6H6(g)+15O2(g)→12CO2(g)+6H2O(l)+6590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 C2H2(g) 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热大于2600kJ
B.2mol C6H6(l)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大于6590kJ
C.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C2H2(g)与C6H6(g)完全燃烧,C6H6(g)放热更多
D.C2H2(g) 三聚生成C6H6(g) 的过程属于放热反应
【分析】A、依据气体水变化为液态水放热分析;
B、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分析判断;
C、等质量乙炔和苯物质的量不同,乙炔燃烧放热多;
D、聚合过程是放热反应.
【解答】解:A、2C2H2(g)+5O2(g)→4CO2(g)+2H2O(l)+2600kJ,2mol C2H2(g) 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热小于2600kJ,故A错误;
B、2C6H6(g)+15O2(g)→12CO2(g)+6H2O(l)+6590kJ,2mol C6H6(l)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等于6590kJ,故B错误;
C、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C2H2(g)与C6H6(g)完全燃烧,乙炔物质的量=mol;C6H6(g)物质的量=,依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乙炔放热更多,故C错误;
D、C2H2(g) 三聚生成C6H6(g) 的过程属于放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反应焓变和计算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9.某学生做实验后,采用下列方法清洗所有仪器:
①用稀HNO3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
③用盐酸清洗长期盛放FeCl3溶液的试剂瓶
④用盐酸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你认为他的操作( )
A.②不对 B.③不对 C.④不对 D.全部正确
【分析】①稀HNO3可与银反应;
②碘易溶于酒精;
③长期盛放FeCl3溶液的试剂瓶中含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
④盐酸溶液与苯酚不反应.
【解答】解:①因稀HNO3可与银反应,所以可用稀HNO3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故①正确;
②因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可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故②正确;
③因长期盛放FeCl3溶液的试剂瓶中含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所以用盐酸清洗长期盛放FeCl3溶液的试剂瓶,故③正确;
④因盐酸溶液与苯酚不反应,可用酒精或氢氧化钠溶液来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故④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仪器的洗涤,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已知25℃时,下列物质的电离常数大小有如下顺序:H2SO3(一级电离)>>HSO3﹣>
水杨酸()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 B.SO2 C.NaHSO3 D.
【分析】强酸与弱酸盐反应能制取弱酸,根据H2SO3(一级电离)>>HSO3﹣>解题.
【解答】解:根据H2SO3(一级电离)>>HSO3﹣>,可知能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苯甲酸钠和亚硫酸氢钠,与亚硫酸钠不反应.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难度不大,注意强酸与弱酸盐反应能制取弱酸.
2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H++CO32﹣═CO2↑+H2O
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6H5O﹣+CO2+H2OC6H5OH+CO32﹣
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4[Ag(NH3)2]++4OH﹣CO32﹣+2NH4++4Ag↓+6NH3+2H2O
【分析】A.乙酸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中醋酸不能拆开,应该保留分子式;
B.氢氧化铜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
C.苯酚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二氧化硫少量时,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
D.甲醛分子中含有两个醛基,1mol甲醛能够与4mol银氨络离子反应.
【解答】解:A.乙酸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故A错误;
B.醋酸和氢氧化铜都需要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u(OH)2═2CH3COO﹣+Cu2++2H2O,故B错误;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3﹣,故C错误;
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HO+4[Ag(NH3)2]++4OH﹣CO32﹣+2NH4++4Ag↓+6NH3+2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常见的需要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如难溶物、弱电解质、气体、氧化物等,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2.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B.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滴定时应剧烈振荡锥形瓶使反应充分
D.脱氢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6O6
【分析】A.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进行解;
C.滴定时应轻微振荡锥形瓶,而不应该剧烈振荡锥形瓶;
D.根据脱氢维生素C的结构式,写出其分子式,注意环中碳的4价结构由H来饱和.
【解答】解:A.从题给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维生素C与I2反应时,脱去分子中环上﹣OH中的氢,形成C=O双键,不属取代反应,属氧化反应,故A正确;
B.碘遇淀粉变蓝,所以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故B正确;
C.滴定时应轻微振荡锥形瓶,而不应该剧烈振荡锥形瓶,故C错误;
D.脱氢维生素C的结构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6H6O6,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维生素C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内容,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四、填充题(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
23.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SO2.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以确定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SO2.
(1)I、II、III、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I: A II: B III: A IV: D (请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Ⅰ中品红溶液褪色 ;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 除去二氧化硫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 ;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 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完全除去 ;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Ⅲ中的品红不褪色,Ⅳ中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分析】(1)根据实验的目的是检验乙烯和二氧化硫,所以需要先检验乙烯中含有二氧化硫,然后除去杂质二氧化硫,再检验乙烯;
(2)根据二氧化硫能漂白品红进行检验;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的性质分析;检验乙烯前,必须先确认乙烯中的SO2已除干净;Ⅲ中无二氧化硫,Ⅳ中与溴水反应的是乙烯.
【解答】解:(1)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乙烯用溴水,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溴水褪色,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然后检验乙烯,同在检验乙烯之前用NaOH溶液除尽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最后用溴水检验乙烯,
因装置I用来检验SO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装置II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SO2,装置III试管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装置IV通过溴水褪色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A;B;A;D;
(2)装置I用来检验是否存在SO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硫反应,所以装置Ⅱ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SO2;
通过装置Ⅲ试管中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
装置Ⅳ通过溴水褪色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Ⅰ中品红溶液褪色;除去二氧化硫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完全除去;Ⅲ中的品红不褪色,Ⅳ中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点评】本题考查了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以及产物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当有多种产物需检验时,应考虑先后顺序;溴水既能氧化二氧化硫,又能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检验乙烯前必须除去二氧化硫.
24.水杨酸是合成阿斯匹林的重要原料.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水杨酸中除苯环外具有的官能团的名称 羧基和酚羟基 ;
(2)请写出与水杨酸互为同分异构体,既属于酚类又属于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3)写出水杨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一定条件下,水杨酸与乙酸酐可合成阿斯匹林,阿斯匹林如图所示,1摩尔阿司匹林与NaOH完全反应需要氢氧化钠 3 mol.
(5)阿斯匹林药片需要保存在干燥处,受潮的药片易变质不宜服用;检验受潮药片是否变质的试剂是(只选一种试剂即可) 氯化铁溶液 .
【分析】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显色反应,结合官能团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解答该题.
【解答】解:(1)水杨酸中含有官能团名称是羧基和酚羟基,故答案为:羧基和酚羟基;
(2)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符合含苯环且属于酯类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3)水杨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邻羟基苯甲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阿司匹林中羧基及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酚羟基都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1mol阿司匹林与NaOH完全反应需要氢氧化钠3mol,故答案为:3;
(5)阿司匹林变质时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酚羟基,所以可以用氯化铁溶液检验,故答案为:氯化铁溶液.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羧酸和、酯、酚的性质,注意酯基水解生成的酚羟基也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为易错点.
25.某有机物A能与NaOH溶液反应,其分子中含有苯环,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70.6%,氢的质量分数为5.9%,其余为氧.
(1)A的分子式是 C8H8O2 .
(2)若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其结构有 4 种.
(3)若A与NaOH溶液在加热时才能反应,且1mol A消耗1mol NaOH,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4)若A与NaOH溶液在加热时才能反应,且1mol A消耗2mol NaOH,则符合条件的A的结构可能有 4 种,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3 种,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的结构简式是 .
【分析】有机物A中N(C)==8,N(H)==8,N(O)==2,则分子式为C8H8O2,若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分子中应含有羧基,可为苯乙酸、甲基苯甲酸等;若A与NaOH溶液在加热时才能反应,且1mol A消耗1mol NaOH,说明分子中含有酯基,可为苯甲酸甲酯或甲酸苯甲酯等,若A与NaOH溶液在加热时才能反应,且1mol A消耗2mol NaOH,可能的结构有4种.
【解答】解:(1)有机物A中N(C)==8,N(H)==8,N(O)==2,则分子式为C8H8O2,故答案为:C8H8O2;
(2)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分子中应含有羧基,可为苯乙酸、甲基苯甲酸等,其中甲基苯甲酸有;邻、间、对3种,共4种,故答案为:4;
(3)若A与NaOH溶液在加热时才能反应,且1mol A消耗1mol NaOH,说明分子中含有酯基,可为苯甲酸甲酯或甲酸苯甲酯等,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4)若A与NaOH溶液在加热时才能反应,且1mol A消耗2mol NaOH,对应的同分异构体可由甲酸和甲基苯酚形成的甲酸苯酚酯,其中甲基和酯基有邻、间、对3种,另一种为乙酸苯酚酯,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4;3;.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侧重于有机计算和有机物的性质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计算能力.
五、实验题(共2小题,共24分)
26.有学生用五氧化二磷作为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催化剂,进行相关实验.按表所示的量和反应条件在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量P2O5,并注入95%的乙醇,并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 P2O5/g 95%乙醇量/mL 加热方式
实验1 2 4 酒精灯
实验2 2 4 水浴70℃
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实验现象
三颈瓶 收集瓶 试管
实验1 酒精加入时,立刻放出大量的白雾,开始有气泡产生,当用酒精灯加热时,气泡加快生成并沸腾,生成粘稠状液体. 有无色液体 溶液褪色
实验2 酒精加入时,有少量白雾生成,当用水浴加热时,不产生气泡,反应一个小时,反应瓶内生成粘稠状液体 有无色液体 溶液不褪色
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乙醇制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CH3﹣CH2﹣OH CH2=CH2↑+H2O .
(2)如图装置中泠凝管的作用是 冷凝导气 ,进水口为(填“a”或“b”) b ,浓硫酸的作用是 除水 .
(3)实验1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乙烯 .
(4)实验2中,水浴加热所需仪器有 大烧杯 、 温度计 (加热、夹持仪器、石棉网除外).
(5)三颈瓶、收集瓶中的液体经检验为磷酸三乙酯,写出三颈瓶中生成磷酸的化学方程式 P2O5+3H2O2H3PO4 ,P2O5在实验1中的作用是 反应物和催化剂 .
(6)根据实验1、2可以推断:
①以P2O5作为催化剂获得乙烯的反应条件是 较高温度下或直接加热
②P2O5与95%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的有机反应的类型是 酯化反应 反应.
【分析】(1)乙醇在浓硫酸、温度170℃条件下生成乙烯;
(2)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导气;进出口为下进上出,故进水口为b;浓硫酸的作用是除水;
(3)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物质是制备出来的乙烯;
(4)水浴加热所需仪器为大烧杯、温度计;
(5)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磷酸的反应方程式;
(6)①P2O5作为催化剂获得乙烯的反应条件是较高温度下或直接加热;
②联系酸与醇反应生成酯的反应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
【解答】解:(1)根据题中所给出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方程式为:CH3﹣CH2﹣OH CH2=CH2↑+H2O,
故答案为:CH3﹣CH2﹣OH CH2=CH2↑+H2O;
(2)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导气;进出口为下进上出,故进水口为b;浓硫酸的作用是除水,
故答案为:冷凝导气;b;除水;
(3)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物质是制备出来的乙烯,故答案为:乙烯;
(4)水浴加热所需仪器有大烧杯、温度计,故答案为:大烧杯;温度计;
(5)由题中信息分析,三颈瓶中生成磷酸的化学方程式为P2O5+3H2O2H3PO4;P2O5在实验1中起到了反应物和催化剂的作用,
故答案为:P2O5+3H2O2H3PO4;反应物和催化剂;
(6)①以P2O5作为催化剂获得乙烯的反应条件是较高温度下或直接加热,答案为:较高温度下或直接加热;
②P2O5与95%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的有机反应的类型是酯化反应,故答案为:酯化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乙烯制备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适中,合理分析表中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27.塑化剂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主要应用于PVC等合成材料中作软化剂.反应原理为:
+2CH3CH2CH2CH2OH→+H2O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三颈瓶中放入14.8g邻苯二甲酸酐、25mL正丁醇、4滴浓硫酸,开动搅拌器b(反应装置如图).
步骤2:缓缓加热至邻苯二甲酸酐固体消失,升温至沸腾.
步骤3:等酯化到一定程度时,升温至150℃
步骤4:冷却,将三颈瓶中的液体倒入分漏斗中,用饱和食盐水和5%碳酸钠洗涤.
步骤5:减压蒸馏,收集200~210℃2666Pa馏分,即得DBP产品
(1)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脱水剂 ,搅拌器的作用 使反应物充分混合 .
(2)反应过程中正丁醇过量的目的是 增大正丁醇的含量,可促使反应正向移动,增大邻苯二甲酸酐的转化率 .
(3)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分水器,试分析它的作用: 及时分离出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促使反应正向移动 .步骤3中确定有大量酯生成的依据 分水其中有大量水生成 .
(4)碳酸钠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用碳酸钠除去酯中的醇和酸 .用减压蒸馏的目的是 可以防止有机物脱水碳化,提高产物的纯度 .
(5)写出正丁醇在135℃生成醚的反应方程式 2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 .写出DBP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的方程式 +2NaOH+2CH3CH2CH2CH2OH .
【分析】(1)塑化剂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邻苯二甲酸酐与CH3CH2CH2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催化剂、脱水剂,搅拌器的作用为使反应物充分混合;(2)生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正丁醇的量可促使反应正向移动,提高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
(3)分水器分离出生成的水,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方向移动,同时可通过大量水判断有大量酯生成;
(4)饱和Na2CO3溶液可溶解正丁醇,中和酸,从而除去产品中的杂质;减压蒸馏可降低有机物的沸点,用减压蒸馏可以防止有机物脱水碳化,提高产物的纯度;
(5)正丁醇在135℃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DBP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生成邻苯二甲酸钠和正丁醇.
【解答】解:(1)塑化剂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CH3CH2CH2CH2OH与邻苯二甲酸酐发生的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所以浓硫酸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脱水剂,为使反应物充分混合而反应,应用搅拌器搅拌,
故答案为:催化剂、脱水剂;使反应物充分混合;
(2)邻苯二甲酸酐、25mL正丁醇、4滴浓硫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正丁醇的量可促使反应正向移动,提高另一反应物邻苯二甲酸酐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增大正丁醇的含量,可促使反应正向移动,增大邻苯二甲酸酐的转化率;
(3)在生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同时生成水,属于可逆反应,a为分水器,可起到冷凝的作用,及时分离出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促使反应正向移动,提高反应产率,确定有大量酯生成的依据是分水其中有大量的水生成,
故答案为:及时分离出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促使反应正向移动;分水其中有大量水生成;
(4)得到酯中含有挥发出的邻苯二甲酸、正丁醇,饱和Na2CO3溶液可溶解正丁醇,中和酸,从而除去产品中的杂质,减压蒸馏可降低有机物的沸点,可以防止有机物脱水碳化,提高产物的纯度,
故答案为:用碳酸钠除去酯中的醇和酸;可以防止有机物脱水碳化,提高产物的纯度;
(5)正丁醇在135℃发生分子间脱水,两分子生成一分子醚,反应为:2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DBP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生成邻苯二甲酸钠和正丁醇,反应为: +2NaOH+2CH3CH2CH2CH2OH,
故答案为:2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 +2NaOH+2CH3CH2CH2CH2OH.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塑化剂的应用和有机反应的相关知识,侧重于学生制备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大,利用好题中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六、合成、推断题(共2小题,20分)
28.利用芳香烃X和烯烃Y可以合成紫外线吸收剂BAD,BAD的结构简式为:已知G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AD的合成路线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结构简式:Y CH3CH=CH2 ;D .
(2)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①②⑤ (填数字序号).
(3)1mol BAD最多可与含 6 mol 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
反应⑤: 2++2H2O .
【分析】由BAD结构简式可知E为,H为,根据D的分子式结合E的结构可知D为,根据B的分子式可知B为,则A为,烃X为苯,F在Cu为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G,G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应为酮,结合B和H的结构可知G为,则F为CH3CHOHCH3,烃Y为CH3CH=CH2,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BAD结构简式可知E为,H为,根据D的分子式结合E的结构可知D为,根据B的分子式可知B为,则A为,烃X为苯,F在Cu为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G,G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应为酮,结合B和H的结构可知G为,则F为CH3CHOHCH3,烃Y为CH3CH=CH2,
(1)通过以上分析知,Y结构简式为CH3CH=CH2,D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CH3CH=CH2;;
(2)由转化关系可知①为取代反应,②为取代反应,③为加成反应,④为氧化反应,⑤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①②⑤;
(3)根据BAD结构简式可知,BAD水解生成4个酚羟基和2个羧基,则1molBAD最多可与含6molNaOH的溶液反应,故答案为:6;
(4)④的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⑤的方程式为:2++2H2O,
故答案为:;2++2H2O.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以BAD为突破口采用正逆结合的方法进行推断,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能力,注意结合反应条件、官能团和性质变化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29.饮料果醋中含有苹果酸,苹果酸经聚合生成聚苹果酸.已知:
a、0.1mol苹果酸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能产生4.48L CO2(标准状况);
b、苹果酸脱水生成能使溴水褪色的产物;
c、RCH2BrRCH2COOH.
d、RC≡CH+R’CHO
请回答:
(1)写出B的结构简式 HOOCCH2CH2COOH .
(2)写出苹果酸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羟基、羧基 ,F转化成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
(3)写出与苹果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4)写出F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HCCH2CHClCHO+4Ag(NH3)2OHNH4OOCCH2CHClCOONH4+4Ag↓+6NH3+2H2O .
(5)写出C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OOCCH2CHClCOOH+3NaOHNaOOCCH2CH(OH)COONa+NaCl+2H2O .
(6)聚苹果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手术缝合线等材料应用于生物医药和生物材料领域.其在生物体内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分析】苹果酸分子式为C4H6O5,0.l mol苹果酸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能产生4.48L CO2(标准状况),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1mol苹果酸含2mol﹣COOH.苹果酸脱水能生成使溴水褪色的产物,结合苹果酸的分子式知,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CH(OH)COOH.苹果酸酯化反应进行的聚合生成聚苹果酸,其结构为,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则A为BrCH2CH2Br,A发生信息反应,先发生取代反应,再发生水解生成B,则B为HOOCH2CH2COOH,B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结合苹果酸的结构可知,C为HOOCCH2CH(Cl)COOH,由F的分子式可知,乙炔与HCHO、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由题给信息可知E为HOCH2CH2CH2CH2OH,F能反应银镜反应,含有醛基﹣CHO,F经过系列转化生成苹果酸,结合苹果酸的结构与F的分子式,可知F为OHCCH2CH(Cl)CHO,结合C、F的结构可知,D为HOCH2CH2CH(Cl)CH2OH,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解答.
【解答】解:苹果酸分子式为C4H6O5,0.l mol苹果酸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能产生4.48L CO2(标准状况),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1mol苹果酸含2mol﹣COOH.苹果酸脱水能生成使溴水褪色的产物,结合苹果酸的分子式知,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CH(OH)COOH.苹果酸酯化反应进行的聚合生成聚苹果酸,其结构为,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则A为BrCH2CH2Br,A发生信息反应,先发生取代反应,再发生水解生成B,则B为HOOCH2CH2COOH,B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结合苹果酸的结构可知,C为HOOCCH2CH(Cl)COOH,由F的分子式可知,乙炔与HCHO、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由题给信息可知E为HOCH2CH2CH2CH2OH,F能反应银镜反应,含有醛基﹣CHO,F经过系列转化生成苹果酸,结合苹果酸的结构与F的分子式,可知F为OHCCH2CH(Cl)CHO,结合C、F的结构可知,D为HOCH2CH2CH(Cl)CH2OH,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CH2COOH,
故答案为:HOOCCH2CH2COOH;
(2)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CH(OH)COOH,苹果酸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羧基,F为OHCCH2CH(Cl)CHO,比较F和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可知,F转化成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故答案为:羟基、羧基;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3)与苹果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4)F为OHCCH2CH(Cl)CHO,F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HCCH2CHClCHO+4 Ag(NH3)2OHNH4OOCCH2CHClCOONH4+4Ag↓+6NH3+2H2O,
故答案为:OHCCH2CHClCHO+4 Ag(NH3)2OHNH4OOCCH2CHClCOONH4+4Ag↓+6NH3+2H2O;
(5)C为HOOCCH2CH(Cl)COOH,C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OOCCH2CHClCOOH+3NaOHNaOOCCH2CH(OH)COONa+NaCl+2H2O,
故答案为:HOOCCH2CHClCOOH+3NaOHNaOOCCH2CH(OH)COONa+NaCl+2H2O;
(6)聚苹果酸在生物体内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对给予信息的利用、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明确苹果酸的性质来推断其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根据反应信息进行推断,题目难度中等.
七、计算题(共16分)
30.A是一种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已知: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A只含一种官能团,且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A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发生消去反应.通过计算求:
(1)A的分子式是 C5H12O4 (写出计算过程),其结构简式是 C(CH2OH)4 .
(2)写出A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CH2OH)4+4CH3COOHC(CH2OOCCH3)4+4H2O .
(3)27.2g 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至少需要空气(标况下)多少L;生成的CO2用170ml 10mol/L的NaOH溶液吸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其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4)写出所有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属直链化合物;②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③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写出这些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分析】(1)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2%,氢的质量分数为8.82%,则A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44.12%﹣8.82%=47.06%.由此可算出C:H:O≈5:12:4,分子式为C5H12O4,A只含有一种官能团,又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该官能团必为羟基.但该羟基不能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发生消去反应,故邻位碳原子上应无氢原子,该分子中各原子已达到饱和,4个氧必为4个羟基,综上所述其结构为C(CH2OH)4;
(2)A中含有4个羟基,能够与乙发生酯化反应,根据酯化反应原理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有机物A的燃烧通式计算出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计算出需要空气的体积;根据A的物质的量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根据n=cV计算出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判断反应后溶质的组成,再根据碳原子、钠原子守恒计算出各溶质的物质的量;
(4)根据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有机物A的分子式及题干条件写出出满足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解答】解:(1)由于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2%,氢的质量分数为8.82%,故A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44.12%﹣8.82%=47.06%,
则C:H:O=::≈5:12:4,则分子式为C5H12O4;
A只含有一种官能团,又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该官能团必为羟基,但该羟基不能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发生消去反应,故邻位碳原子上应无氢原子,又该分子中各原子已达到饱和,4个氧必为4个羟基,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CH2OH)4,
故答案为:C5H12O4;C(CH2OH)4;
(2)A中含有4个﹣OH,1molA可与4mol乙酸完全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CH2OH)4+4CH3COOHC(CH2OOCCH3)4+4H2O,
故答案为:C(CH2OH)4+4CH3COOHC(CH2OOCCH3)4+4H2O;
(3)27.2gA的物质的量为: =0.2mol,根据燃烧通式C5H12O4+6O25CO2+6H2O可得,0.2mol该有机物A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6=1.2mol,标况下1.2mol氧气的体积为:22.4L/mol×1.2mol=26.88L,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则需要标况下空气的体积为:26.88÷=134.4L;
0.2molA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2mol×5=1mol,170ml 10mol/L的NaOH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7mol,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1.7,则生成产物为Na2CO3、NaHCO3的混合物,设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根据碳原子、钠原子守恒可得:2x+y=1.7mol、x+y=1mol,解得:x=0.7mol、y=0.3mol,即混合物中含有0.7mol碳酸钠、0.3mol碳酸氢钠,
答:27.2g 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至少需要标况下的空气134.4L;反应后的溶质为Na2CO3、NaHCO3的混合物,混合物中含有0.7molNa2CO3、0.3molNaHCO3;
(4)A的分子式为C5H12O4,①属直链化合物,有机物分子中不含支链;②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分子中只含有羟基;③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同一个C原子上不会含有2个羟基,则满足以上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3、CH2OH(CHOH)2CH2CH2OH、CH2OHCHOHCH2CHOHCH2OH,
答:满足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CH2OH(CHOH)3CH3、CH2OH(CHOH)2CH2CH2OH、CH2OHCHOHCH2CHOHCH2OH.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的确定以及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常用方法,(3)为易错点,注意结构简式的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