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增分指导一 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课件(共7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增分指导一 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课件(共7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01 21:1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0张PPT)
增分指导一 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方法1 估算法
方法2 三角函数法
方法3 均值不等式求极值
方法4 二次函数求极值
方法5 数学归纳法、数列的应用
方法6 求导的妙用
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为:
(1)能根据具体的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把有关的物理条件用
数学方程表示出来.
(2)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往往需要经过数学推导和求解,或进行数值计算;求得
结果后,有时还要用图像或函数关系把它表示出来;必要时还应对数学运算
的结果做出物理上的结论或解释.
(3)能够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解决物理问题,要能够对物理规律、状态
和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合适的图像表示出来,会用图像来处理物理问题.
高中物理解题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包括估算法、几何法、函数法、比值法、
图解法、极值法、微元法、归纳法、极限分析法、分类讨论法等,经常要
用到的数学知识包括平面几何、函数图像、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微
积分初步等.
方法1 估算法
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数据,例如:原子直径数量级为
,地球半径约为 ,地球自转周期约为1天(24小时),地球
公转周期约为1年,近地卫星的运行周期约为85分钟,月球绕地球运行周
期约为27天,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课桌的
高度约为,每层楼的高度约为,自行车的速度约为 ,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
地球表面的 等.
例1 我国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成功实施三次近火制动
后,进入运行周期约为 的椭圆形停泊轨道,轨道与火星表面的
最近距离约为.已知火星半径约为 ,火星表面处自
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则“天问一号”的停泊轨道与火星表面
的最远距离约为( )
A. B. C. D.

[解析] 已知火星半径,则火星近地卫星的周期为 ,设停泊轨道
的半长轴为,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整理得 ,代入数
据得 ,即
,近火点和远火点距离即为长轴,近火点与火星表面
的最近距离约为 ,则远火点与火星表面的最远距离约为
.
技法点拨
对数值计算的处理,第一是得出目标物理量函数关系再计算数值,不要列
一个关系式得出一个中间结果,这样不仅使得计算成本提高,而且容易因
为每一步的四舍五入导致最终的结果出现偏差,把关系式清晰表达出来,
再代入数据,是一种更加科学的计算方式.第二就是要掌握必要的估算技
巧,上述解答过程中,将3.7和4抵消、抵消,是一种近似处理,
而且结果是取在一个区间内,并不需要最终得出精确的数值.
例2 [2024·杭州高级中学模拟]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跳远的频闪图,该同学
身高,起跳点为点.图中辅助标线方格横竖长度比为, 取
,则他起跳时的初速度最接近的值是( )
A. B. C. D.

[解析] 从图中可知,人的高度约占三格竖直线,所以一格竖直线的长度
约为,则一格水平线的长度约为 ,从
起跳到最高点过程,重心在竖直方向运动了约2格,根据逆向思维有
,,解得, ,水平方向运动了约2
格,则有,解得 ,起跳时的初速度为
,故选D.
方法2 三角函数法
角度1 三角函数求极值
(1) ,当 时, .
(2) ,当时, .
(3)辅助角求极值
三角函数:
,其中 .
当 时,有极大值 .
例3 (不定项)某实验研究小组为探究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
与斜面倾角 的关系,使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 沿足够长的斜
面向上运动,如图甲所示,调节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实验测得与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 .则由图可知( )
A.物体的初速率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图乙中
D.取初始位置所在水平面为重力势能参考平面,当 ,物体上滑过
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时,物体上滑的位移为


[解析] 由图乙可知,当 时,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摩擦力是零,由
竖直上抛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可得 ,解得
,A错误;当 时,物体沿水平面做匀
减速直线运动,由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B正确;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时,由动能定理
可得 ,代入数据整理可得
,C正确;设动能与重力
势能相等时,物体上滑的位移为 ,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D错误.
角度2 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1)正弦定理
在如图所示的三角形中,各边和所对应角的正弦之比相等,即
.
(2)余弦定理
在如图所示的三角形中,有:
例4 [2024·湖北卷] 如图所示,两拖船、 拉着无
动力货船 一起在静水中沿图中虚线方向匀速前进,
两根水平缆绳与虚线的夹角均保持为 .假设水对
三艘船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大小均为 ,方向与船
的运动方向相反,则每艘拖船发动机提供的动力大
小为( )
A. B. C. D.

[解析] 对货船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其中 为绳的拉力,根据正交分解
法可得,对拖船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其中 为发动机提
供的动力,有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可知,联立解得 ,故B正确.
例5 一振动片以频率 做简谐运动时,固定在振动片上
的两根细杆同步周期性地触动水面上、 两点,两波源
发出的波在水面上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 是水面上的一
点,、、间的距离均为,如图所示.已知除 点外,
A. B. C. D.
在、连线上还有其他振幅极大的点,其中距最近的点到的距离为 .
则该波的波长为( )

[解析] 设与点最近的振幅极大点为 ,则
,由余弦定理有
,根据干涉加
强点距离差的关系有 ,则有
,所以波长为 ,选项C正确.
方法3 均值不等式求极值
由均值不等式 可知:
(1)两个正数的积为定值时,若两数相等,和最小;
(2)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若两数相等,积最大.
例6 [2024·安徽卷] 如图所示,一“ ”形金属导轨固定在竖直平
面内,一电阻不计,质量为的金属棒 垂直于导轨,并静置
于绝缘固定支架上.边长为的正方形 区域内,存在垂直于
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支架上方的导轨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
场.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均为
,为常数 .支架上方的导轨足够长,两边导
轨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下方导轨的总电阻为 时,对
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恰使其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 的匀加
速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与两边导轨接触良好.已知
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不计空气阻
力,两磁场互不影响.
例6 [2024·安徽卷] 如图所示,一“ ”形金属导轨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电
阻不计,质量为的金属棒 垂直于导轨,并静置于绝缘固定支架上.边
长为的正方形 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支架上方的
导轨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 的变
化关系均为,为常数 .支架上方的导轨足够长,两边导
轨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下方导轨的总电阻为时,对 施加竖直
向上的拉力,恰使其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运动
过程中与两边导轨接触良好.已知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
加速度大小为 .不计空气阻力,两磁场互不影响.
(1) 求通过面积的磁通量大小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式,以及感应电动
势的大小,并写出 中电流的方向;
[答案] ; ; 从流向
[解析] 通过面积的磁通量大小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式为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由楞次定律可知中的电流方向为从流向 .
例6 [2024·安徽卷] 如图所示,一“ ”形金属导轨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电
阻不计,质量为的金属棒 垂直于导轨,并静置于绝缘固定支架上.边
长为的正方形 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支架上方的
导轨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 的变
化关系均为,为常数 .支架上方的导轨足够长,两边导
轨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下方导轨的总电阻为时,对 施加竖直
向上的拉力,恰使其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运动
过程中与两边导轨接触良好.已知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
加速度大小为 .不计空气阻力,两磁场互不影响.
(2) 求所受安培力的大小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式;
[答案]
[解析]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 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垂直于导轨平
面向里,大小为
其中
设金属棒向上运动的位移为,则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导轨接入回路的电阻为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联立解得所受安培力的大小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式为
例6 [2024·安徽卷] 如图所示,一“ ”形金属导轨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电
阻不计,质量为的金属棒 垂直于导轨,并静置于绝缘固定支架上.边
长为的正方形 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支架上方的
导轨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 的变
化关系均为,为常数 .支架上方的导轨足够长,两边导
轨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下方导轨的总电阻为时,对 施加竖直
向上的拉力,恰使其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运动
过程中与两边导轨接触良好.已知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
加速度大小为 .不计空气阻力,两磁场互不影响.
(3) 经过多长时间,对 所施加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并求此最大值.
[答案] ;
[解析] 由题知时,对 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恰使其向
上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对 受力分析,由
牛顿第二定律有
其中
联立可得
整理有
根据均值不等式可知,当且仅当 时取
等号, 有
最大值,此时
的最大值为
方法4 二次函数求极值
(1)二次函数:
①当时,有极值(若二次项系数, 有极小值;若
, 有极大值).
②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求极值.
(2)用判别式 有解可求某量的极值.
例7 [2024·四川成都模拟]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 的光滑绝缘半球面开口
向下,固定在水平面上.整个空间存在磁感应强度为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
强磁场.一电荷量为、质量为的小球 在球面上做水平的匀速
圆周运动,圆心为.球心 到该圆周上任一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若重力加速度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上面俯视,小球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B.球面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C.小球的速率越大,则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越大
D.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能为

[解析] 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水平指向圆心 ,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从上面俯视小球沿逆时针方
向运动,故A错误;小球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则有
,可得球面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故B错误;根据 可知
小球的速率越大,则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越大,
故C正确;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整
理可得,对于 的一元
二次方程,根据数学知
识可知,需要满足 ,
可得 ,可知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可能为 ,故D错误.
方法5 数学归纳法、数列的应用
凡涉及数列求解的物理问题都具有过程多、重复性强的特点,但每一个重
复过程均不是与原来完全相同的重复,而是一种变化了的重复.随着物理
过程的重复,某些物理量逐步发生着前后有联系的变化.该类问题求解的
基本思路为:
(1)逐个分析开始的几个物理过程;
(2)利用归纳法从中找出物理量变化的通项公式(这是解题的关键);
(3)最后分析整个物理过程,应用数列特点和规律求解.
无穷数列的求和,一般是无穷递减数列,有相应的公式可用.
等差数列:为公差 .
等比数列:为公比 .
例8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木板
和滑块 ,两者静止在同一直线上,木
板底面光滑,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 ,某时刻滑块从左侧以水平初速度滑上木板,已知滑块 与木
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 ,滑块、木板的质量均为 ,重力加
速度为 ,
开始时木板与滑块相距 ,木
板足够长,与之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与 发生碰
撞后反弹,之后木板每当运动到与滑块 上次碰撞的位置时,恰好不再
相对 滑动,求:
例8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木板和滑块 ,两者静止在同一直线上,
木板底面光滑,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某时刻滑块 从左侧以水
平初速度滑上木板,已知滑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 ,
滑块、木板的质量均为,重力加速度为,开始时木板与滑块 相距
,木板足够长,与 之间的碰撞
均为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与发生碰撞后反弹,之后木板 每当
运动到与滑块上次碰撞的位置时,恰好不再相对 滑动,求:
(1) 滑上后经多长时间与 发生第1次碰撞;
[答案]
[解析] 假设先与达到共同速度,再与
相碰.设滑上后经时间,木板与滑块
达到共同速度,该过程和 组成的系统
动量守恒,有
解得
设此过程木板的位移为,对 由动能定
理得
解得 ,则假设正确.
此过程对木板 由动量定理有
解得
设再经时间,与 发生第1次碰撞,有
解得
则滑上后到与 发生第1次碰撞经过的
时间为
联立解得 .
例8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木板和滑块 ,两者静止在同一直线上,
木板底面光滑,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某时刻滑块 从左侧以水
平初速度滑上木板,已知滑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 ,
滑块、木板的质量均为 ,重力加速
度为,开始时木板与滑块相距 ,
木板足够长,与之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与 发生
碰撞后反弹,之后木板每当运动到与滑块 上次碰撞的位置时,恰好不
再相对 滑动,求:
(2) 滑块 的质量;
[答案]
[解析] 设滑块的质量为,木板与 发生
第1次碰撞后瞬间的速度为,木板 的速
度为,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与 之间
发生弹性碰撞,对、 组成的系统,根据动
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根据木板总是在与滑块 上次碰撞的位置恰
好不再与滑块相对滑动,可知从、 碰后
到、再次共速,的位移为0,设、 再
次共速的速度为,该过程时间为 ,由匀
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与第1次碰后瞬间到与 相互作用达到共
速过程,、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
联立解得, ,
.
例8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木板和滑块 ,两者静止在同一直线上,
木板底面光滑,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某时刻滑块 从左侧以水
平初速度滑上木板,已知滑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 ,
滑块、木板的质量均为,重力加速度为 ,
开始时木板与滑块相距 ,木
板足够长,与之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与 发生碰
撞后反弹,之后木板每当运动到与滑块 上次碰撞的位置时,恰好不再
相对 滑动,求:
(3) 第2次碰撞前,滑块相对木板 滑动的距离;
[答案]
[解析] 设第1次碰撞前相对 滑动的距
离为,对、 组成的系统由能量守
恒定律有
解得
设从第1次碰撞后到第2次碰撞前 相对
滑动的距离为 ,同理有
解得
则第2次碰撞前,滑块相对木板 滑动
的距离 .
例8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木板和滑块 ,两者静止在同一直线上,
木板底面光滑,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某时刻滑块 从左侧以水
平初速度滑上木板,已知滑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 ,
滑块、木板的质量均为,重力加速度为,开始时木板与滑块 相
距,木板足够长,与 之间的碰
撞均为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与发生碰撞后反弹,之后木板 每
当运动到与滑块上次碰撞的位置时,恰好不再相对 滑动,求:
(4) 经次碰撞,滑块 能运动的总位移.
[答案]
[解析] 第1次碰撞后,、 做匀变速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有
解得、的加速度大小,
根据运动学规律有
解得
设回到与第1次碰撞的位置时, 的速度

则有
解得,所以第2次碰前 已静止,
由(3)知,此时的速度为
同理,第2次碰后瞬间,、 的速度分别
为,
第3次碰前已静止, 的速度为
第3次碰后瞬间,、 的速度分别为

……
依次类推,第次碰后瞬间, 的速度为
设第1次碰后滑块运动的位移为 ,该过
程,对滑块 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
同理,第2次碰后滑块 运动的位移为
第次碰后滑块 运动的位移为
则经次碰撞,滑块 能运动的总位移
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可知 .
方法6 求导的妙用
(1)分析物理问题,应用物理规律,将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建立一定的函数式;
(2)求导数,代入数据求出物理量;
(3)求物理量最值时,先求导数,再建立导数为零的独立方程,解方程得
出自变量或自变量的表达式,将自变量代入原来的函数式中求出目标量的
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9 [2024·丽水中学模拟] 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绝缘圆环竖直放置,
圆环半径为,带电荷量为 ,电荷量均匀分布在圆环表面上,将一正试
探电荷 从圆环中心偏右侧一点(图中未画出)的位置由静止释放,试探电
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着中心轴线向右侧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试探电荷将向右先加速后减速
B.试探电荷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C.当试探电荷距离圆环中心为 时,其加速度最大
D.将圆环所带电荷量扩大两倍,则加速度最大的位置
右移

[解析] 根据圆环电场分布的对称性可知,圆环中心轴
线上的电场强度均背离圆环中心,沿着中轴线向外,
则可知试探电荷将始终受到向右的电场力,一直做加
速运动,故A错误;如图所示,将圆环上所带电荷进
行无限分割,设每一份的电荷量为,则其在 点的
场强 ,其水平分量
,微元累加并根据对称性可知, 点的合
场强为 ,令
,则其导函数为
,此时 ,
可知当,即试探电荷距离圆环中心为 时,
场强最大,加速度最大,并且这个位置与电荷量无关,
故C正确,B、D错误.
例10 [2024·学军中学模拟] 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
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每根导轨每米的电阻为
,导轨的端点、 用电阻可以忽
[答案]
略的导线相连,两导轨间的距离 .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垂直于
桌面,已知磁感应强度与时间的关系为,比例系数 .
一电阻不计的金属杆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保持与导轨
垂直,在时刻,金属杆紧靠在、 端,在外力作用下,杆以恒定的
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导轨的另一端滑动,求 时金属杆所受的安培
力大小.
[解析] 整个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
分是金属杆向左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引起的,称为动
生电动势;另一部分是由于磁感应强度变化所引起的,
称为感生电动势.
设金属杆的加速度为,在时刻 的磁通量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路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和总电流分别为
因此,金属杆所受的安培力为
代入题中数据,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