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变形记(节选)》(任务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2《变形记(节选)》(任务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2 16: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下册《变形记(节选)》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变形记(节选)》是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该单元以“观察与批判”为人文主题,隶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语文学习任务群。本篇课文与《促织》合为一课,都写了人化为虫的故事,在“变形”中寄寓社会批判主题。本篇课文是自读课文,虽是节选,学生仍普遍认为文章过长且难懂。如何体现自读课特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课文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逐步走进卡夫卡的精神世界,理解其对社会现实深沉的批判,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思考的问题,长文短教可说是首选路径。
长文短教要选对落脚点,综合课标、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课文编排体例及小说这一文体的特色及作家的个性特色等,我将学习目标设定为:1.演习一种读书方法——研读封面插图,梳理情节,体会人物的生存境况。2.学习一种表达主题的方法——用看似荒诞的“变形”寄寓对社会的批判。
长文短教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既要切中文本肯綮,又要切中学生的兴趣点。《变形记》教学资源丰富,其中小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再版时封面各异,于是我以图书封面为抓手,意图通过这一小切口来达成教学的实效。
基于以上考虑,在反复磨课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学习任务,以期通过这些任务为学生搭建深入文本的支架,引导其掌握研读文本的方法,推进其阅读进程,实现其思维进阶。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荒诞背后的生活真实,探究“变形”的深层原因,认识小说揭示的现代人生存困境,初步养成阅读现代派小说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小说“变形”这一荒诞情节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通过格里高尔及其家人在面对格里高尔变形之后的表现来探究作品深意。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自读预习《变形记》并寻找封面插图。
2.回顾本单元前面所学的四篇小说。
前置任务:点赞封面插图。
一、导入:
马尔克斯:“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卡夫卡的《变形记》开启了他创作《百年孤独》的伟大征途……今天我们就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封面插图来研读《变形记》。
学习任务一:读虫图,讲述甲虫故事
1.请你对照右图,结合文本,依据时间、地点的变化以甲虫的视角讲述《变形记》的故事,并能体现出其身心感受:
“我是一只大甲虫,……”
设计意图:梳理情节,初步认识格里高尔的生存境况。
预设学生活动:讲述甲虫故事
教师活动:以评价引导学生关注格里高尔化虫后的行为及身心感受,如微笑、激动、疼痛等。
细节赏读:两次“微笑”背后的人物处境
学习任务二:读人图,揣摩人物心理
过渡:由虫图初识格里高尔的生存处境,但虫是由人变的,格里高尔也就必然还要去面对人类的世界。共读人图,带领学生辨认人物身份,追问“失去了脸的男人”是谁?为什么他的脸消失了?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对待格里高尔的态度。
2.请从封面图中任选一位格里高尔的身边人,站在他/她的角度,结合小说内容,用第一人称“我”说说门打开后他/她的心理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视角的转换,引领学生回归文本,捕捉文本细节,揣摩家人对格里高尔的态度。
学生活动:口头交流父母亲对待格里高尔的态度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提炼表达父母亲对格里高尔情感态度的关键词,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父母亲对待格里高尔态度的变化。
3.请浏览课文相关语段,补写门打开前父母亲的表现,概括他们对格里高尔的态度。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格里高尔的生存困境,理解格里高尔内心的孤独绝望,深入探究其异化背后的内外原因,把握作品主题。
门打开前 门打开后
母亲的表现 声音温柔,轻轻地敲门//
哭喊担忧,叫女儿请医生 晕倒,尖叫,逃离
父亲的表现 敲得很轻,但用的是拳头//急得直拍手掌,唤女仆去叫金 握起拳头……跺着脚,挥舞着手杖和报纸……猛力一推
学生活动:诵读分享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家人态度改变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可能。
细节品读:“格里高尔怎么恳求都不管用,也没有人听得懂他的恳求。”
预设:感受格里高尔不被家人理解、接纳时内心的孤独与绝望。
教师活动:追问格里高尔孤独绝望的成因,引领学生认识除家庭的内因外,还有以公司为代表的社会与时代的压迫造成其变形扭曲这一外因。
PPT出示:
卡夫卡生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动荡不安、物质主义盛行的年代。卡夫卡在与雅诺什的谈话中说到:“不断运动的生活纽带把我们拖向某个地方,至于拖向何处,我们自己则不得而知。我们就像物品、物件,而不像活人。”(《卡夫卡谈话录》)
“现在,我在自己家里,在那些最亲近的、最充满爱意的人们中间,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卡夫卡日记》1913年8月21日)
过渡:由对小说主题的深刻理解回到“变形”这一独特方式的运用,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小说中是否只有格里高尔发生了类似的“变形”,进而归篇入课,进入《促织》《变形记》的比较阅读。
学习任务三:比“变形”,寻个性找共性
4.小组合作:比较《促织》《变形记》“变形”的个性与共性。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认识一课两篇文章的异同,深化对《变形计》中“变形”的认识,理解编者将两篇文章编选在一起的匠心。
预设:
个性:从“变形”对象的特点、“变形”后给周围人带来的影响、借“变形”所批判的社会时代特点、作者的情节安排方式、选择“变形”背后的意图等来认识两篇小说中“变形”的不同。
共性:以“变形”的荒诞方式展现社会现实的真实——两篇小说呈现的都是被社会环境挤压而变形的人,都展现了人无法改变所处环境而只能走向悲剧命运的无奈,表达了对主人公所处时代的批判。
学习任务四:择封面,设计腰封文字
5.如果你是卡夫卡,你会选择哪副图作为你的书籍封面?请选择一幅为它设计腰封文字,20字左右。
腰封:以简洁、灵动的方式推介作品,也可补充封面表现的不足。
设计意图:借由腰封文字设计这一情境任务,引领学生沉淀课堂思考,以精炼的表达外化课堂收获。
学生活动:构思撰写,小组推荐,平板上传,分享展示。
PPT出示:
“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英国诗人奥登)
课后作业:
1.基础性作业:假如你是蒲松龄,请你从《促织》的两幅图中选择一幅并设计腰封文字,20字左右。
2.进阶性作业:请围绕“变形”,从“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角度思考本单元的前三篇小说与《促织》《变形记》两篇小说的共性与个性。
设计意图:以情境任务驱动课后的阅读与思考,同时迁移运用课内习得的方法,形成对本单元小说的再认识。
【教后反思】
《变形记》一课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多次修改,相较于此前的设计,本节课主要在如下方面做出了调整:1.重视自读价值,课堂检测自读效果;2.将单纯的活动任务提炼上升为研习文本的方法;3.单元梳理,以已有知识创生新的知识,达成单元内知识的前后贯通,架构起知识间的关联;4.以读促写,从总结课堂收获到深化认识后的沉淀式表达。
其中最为触动我的是余老师曾反复提及的“单元整体教学意识”,在备教过程中我学会更有意识地从读“这一篇”到读“这一课的这一篇”再到“这一单元的这一篇”,把一篇放在一课、一个单元中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一篇在这一单元的独特价值。
基于学生认为本课过长且难懂的学情,在反复磨课后,我以研读封面插图为切入点,设置了四个学习任务,以期其构成相互关联、形成梯度的课堂学习任务群。
在第一个学习任务中,我引导学生读虫图并讲述甲虫故事,巨大的甲虫形象及隐于其中的小人,必然会唤起学生对小说中人虫同构的认知。而讲述视角的转换,则能够让学生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更好地体察格里高尔作为人时被忽略的内心真实感受,进而更深刻地认识他的生存处境。这一学习任务指向第一个学习目标的达成。
在第二个学习任务中,我引领学生再读人图,揣摩人物心理。图中家人形象的完整与格里高尔面部形象的缺失反差巨大、发人深省,直指格里高尔化虫后家庭关系的转变,而这也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此时让学生再次转换视角,讲述其作为家人面对化虫后的格里高尔的心理感受,剖开隐于文字背后的幽微人性,并通过辅助阅读资料的引述,帮助学生理解小说批判的主题。至此,第二个学习目标也已基本达成。
但考虑到单元中一课两篇的编排特色,我又从比较阅读的角度,设置了第三个学习任务,通过比较《促织》《变形记》两篇小说的共性与个性,进一步深化对小说主题等的认识。如果说前三个学习任务是学生在文本中深潜的过程,第四个学习任务的设置则是学生在本节课中显性学习成果的呈现——以腰封的书写来外化学生的思维进阶。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从封面插图始,以择封面写腰封终,恰是余老师向我们反复强调的要注意“学习任务设计的整体性”的体现。而借助封面插图研读小说的方法不仅适用于课内,也体现在课后基础性作业中,由课内习得到课后迁移,希望能借此授学生以“渔”。此外,在本节课中,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聚焦文中反复出现的细节来教授学生文本细读的方法,如文中的两次“微笑”看似是微不足道的“闲笔”,其实却大有深意。“变形”之变,不仅体现在这一篇、这一课中,也体现在这一单元中,受限于课时不能在课堂上充分展开,故而将这一思考置于课后进阶性作业中。这一安排,也是单元整体教学意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