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训练试卷 姓名: 班级:
一、[20分]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1. [2分]互联网犹如一张浩hàn无垠的数字织锦,无论是古老文明的深 suì ,还是现代科技的辉煌,都被它织入这多元共生的绚丽画卷。在这里,信息自由流淌,情感无界传递,朋友即使相隔海角天边,也可以就如咫尺之间的邻居一般天天见面(视频聊天)。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浩hàn [ ]无垠 深suì[ ]
绚[ ]丽 咫[ ]尺
2. [2分] “朋友相隔海角天边,也可以就如咫尺之间的邻居一般天天见面”,这句话让你想到哪句诗的意思和它相近:
①
假使你不知道这题答案,你想“百度”一下,你输入关键词句是
②
3. [2分]形近字占汉字65%以上,形旁表义,声旁记音。根据词意,以“军”为声旁,加上形旁,填写恰当的汉字。
熠熠生[ ] 头[ ]目眩 落日余[ ] [ ]然天成
4. 2024年11月20日,“汉语盘点2024”启动仪式在商务印书馆举行。活动分为启动、票选和发布三个阶段:即日起至12月3日,网友可通过新华网PC端、客户端专题页面推荐字词。 启动仪式上,主办方推出专家版本和大数据版本的年度推荐字词,推荐国内字“质、稳、融、安、振”等,国际字“智、选、降、分、治”等,国内词“新质生产力、以旧换新、乡村振兴、未来产业、延迟退休”等,国际词“人工智能、巴黎奥运会、美联储降息、全球南方、美国大选”等。
①[1分]为这则新闻拟标题。
②[1分] “汉语盘点”网络评选活动已举办18年,旨在用一个字或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鼓励全民用语言记录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请投票你喜欢的字或词作为2024年“年度字词”,并说说投票的理由。
例:振:“振”是上升的趋势,是奋起的姿态。面对挑战时不失本心、遭遇风雨时行之不辍,就当得起一个“振”字。
③[2分]说一个新生词,并解释。注意要是电视、报纸媒体认可的。如“显眼包”[外在形象或性格特征引人注目的人。]。
5.默写。[10分]
寄情山水,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怀、寻觅心灵慰藉的佳径。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
③相顾无相识, ④ ,归雁入胡天。
⑤ ,惊起沙禽掠岸飞。
⑥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⑦此中有真意, ⑧ ,恨别鸟惊心;
⑨角声满天秋色里, ⑩无可奈何花落去,
二、阅读与鉴赏
(一)[4分]阅读古诗,完成6-8习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崖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 [2分] 诗题中“之”的意思是 ;
诗句中错别字( )应改为( )
7. [1分]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 本指四川岷江五个渡口,这里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B. 在长安而望“五津”,可见“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象,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 朋友去外地做官,诗人送别他,用两人都是远离家乡在外任官、情意心灵相通来宽慰朋友,因而在感情上悲苦凄切、同病相怜。
D. 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相似。
8. [1分] “海内存知己,天崖若比邻。”是一种高兴地分别,你记忆中有写分别时没有伤感之情的诗句吗?请默写一句。
(二)[12分]联系《与朱元思书》,阅读《与施从事书》,完成习题。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① ;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 ② 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 ③ 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④ 。
(注)①汉:银河。②企水:口渴求饮。企:祈求,盼望得到。③春罗:即女萝,一种爬蔓植物。④意思是,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信足,的确,确实。荡累,消除烦恼。颐物,用赏玩景物来怡情养性。悟衷,启发性情。散赏,随便欣赏。
9. [4分]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互相轩 邈 ( ) ② 绝壁干天( )
③千翼 竞 来( ) ④春罗被径。( )
10. [1分]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
A.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B.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C.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D.何陋之有(《陋室铭》)
11. [2分] 请用标点符号为下句断句。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12. [2分]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1)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13. [3分]从写作目的看,本文与《与朱元思书》都抒发了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之情,《与施从事书》中能证明这一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
(三)[9分]阅读《萤火虫的“小灯”》 (节选),然后答题。
①相传我国古代有位非常用功的读书人,名字叫车胤,家里贫穷买不起油灯,他就抓了许多萤火虫,关在透明的纱布口袋里,晚上用来照明读书。这就是囊萤夜读的故事。
②近年来,萤火虫引起许多科学家的兴趣,他们积极研究萤火虫的发光秘密。
③萤火虫的发光器官由一小簇特殊的大细胞组成,周围分布着许多小神经和小气管。这些细胞为什么会发光呢?原来,这些细胞中含有一种奇妙的物质,叫做萤光素。萤火虫呼吸的时候,氧气从小气管进入细胞,和萤光素结合,在另一种物质萤光酶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发出光来。可以写成一个简单的公式:
④萤火虫黑夜发光,白天它是不是也发光呢?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在黑暗中,萤火虫发出光亮,但是_______________,这时候,萤火虫的小“灯”立刻熄灭了。可见,萤火虫在白天是不发光的。
⑤萤火虫是怎样控制小“灯”发光的呢?
⑥原来,萤火虫的眼睛感受到光亮刺激的时候,眼神经末梢立刻向脑神经中枢报告:“天亮了!”它的脑神经中枢再向发光器官周围的小神经发出命令:“熄灯!”
⑦这些小神经控制着发光细胞周围的小气管,小神经接到脑神经中枢的“熄灯”命令以后,就关闭小气管,停止向发光细胞供给氧气,于是小“灯”就熄灭了。
⑧萤火虫就是这样巧妙地通过神经系统控制发光,一点也不会浪费自己的能量。
⑨小小萤火虫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效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而普通的电灯的效率只有6%左右。荧光发出的热,只有一摄氏度的四十万分之一,这是自然界的一个伟大奇迹。
15. [2分]阅读第③段,根据你的理解,在文中方框内填写相关内容。
16. [2分]根据第⑥段提示,如果在黑暗中,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萤火虫在白天是不发光的呢?请用一句话把你的设想填写在第④段横线。
17. [1分]本文开头引用了车胤“囊萤夜读”的成语故事。请再写出两条与勤学相关的典故成语。
18. [2分]第⑨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9. [2分]分析一下本文开头有何作用。
(四)[12分]阅读高洪波的《竹思》,然后答题。
⑴竹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假如我们判断不错的话,竹文化应是与儒文化相得益彰的一种文化。在竹子身上,儒生们或看到气质、风骨,或看到虚心、谦虚。《岁寒三友图》是这方面最突出的典型, 从此成为屡屡出现在各种器皿上的图案。
⑵中国文人中与竹子最亲近的当属蜀人苏轼,他的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道破了苏东坡酷好竹子的心态,而他策竹杖的风姿,也从此凝固为一种“何妨从容且徐行”的造型,如果没有竹林衬映在苏东坡的身边,他迷人的魅力会大大削减。
⑶蜀南竹海,地处宜宾,有翠竹数百亩,依山而产,起伏若海,规模亦如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尤其是在高处鸟瞰,当云雾袭来之际,那种海的气势更扑面而来,耳畔似有涛声响起,如果此时有舟楫随绿浪起伏,注定是件毫不奇怪的事。
⑷潜入竹海,同时也沉入绿海,呼吸着有淡淡清香的空气,感觉到绿色的氧气正源源地输入到自己的肺叶里,像清洁剂般清洗着因都市废气而吃力开合的肺,你几乎能够瞬间感到这种大自然珍贵的赐予。甜丝丝的滋味通过喉头气管,流向四肢百骸,流向大脑及每一根血管和神经,而满眼充盈饱满的绿色,让你快意沉浮,直若化身为一尾鱼儿,沿着印满青苔的小径,管自游向竹林深处。
⑤竹海中的竹子,以粗大的楠竹为主,也有苦竹、慈竹、龟甲竹及人面竹。与一位竹海农家闲聊,才知道竹子也分公母,每根竹子的每一层竹节都由最初的一根竹枝生出,这竹枝假设分出岔的,便是母竹,母竹产笋。不分岔的,那么为公竹。记得去年去安徽,在出产砀山梨的一处集市上,我无意中也获得了类似的知识:梨如人类,亦分公母。母梨形大,且多汁甜美,公梨那么逊色得多。
⑥竹子与梨子岂止分雌雄,甚至还可能有自己的声音。近读《参考消息》,英国《泰晤士报》一篇题为《细听植物心声》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该文的副题更妙:《采花花朵哭泣,摘瓜黄瓜尖叫》。这则消息报道,由波恩高校应用物理的科研成果证明,植物不仅仅相互沟通痛楚与痛苦,就像人们在医院候诊室等候看病一样,它们还相互提示面临的危急。假如配备合适的窃听装置,他们就能够区分健康与染病的蔬菜。杜甫曾云: , 。诗人写花、鸟有自己的情感表达,居然是真有其事,这也太神奇了。
⑺蜀南竹海里的竹子,蓬勃旺盛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坦荡地在竹子部落里快乐成长,较之城市庭院里那些盆景般缩在墙角里的同类,委实幸运和幸福得多。当然,它们承受的关注甚至诗意的爱抚也少得多,这就是自由的代价。
⑻竹海里的竹子们,肯定是有着自己的声音的,嫩绿的竹笋会呼唤雨水和阳光;竹叶会在竹枝上迎风摇曳,把大粒的露珠调皮地抖落;土层下的竹根们会串门问好,甚至会互相提醒:别忙着开花。
⑼竹子一开花,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⑽竹海里听竹,一种人生的雅趣,也是机缘。是绿染灵魂绿透身心的一种洗濯,此刻,当炎夏渐渐袭来时节,写下“竹思”两字,权当做一剂清凉解暑散吧……
20.读第⑴段,划横线的地方应填上岁寒三友分别是 。(1分)
21.请你依据你所知道的竹子的特点,说说儒生们为什么能在竹子身上或看到气质、风骨,或看到虚心、谦虚?(2分)
22.阅读第⑸段,结合语意,在横线上填写《春望》中的两句诗。(1分)根据文中引用此句诗的语境,应该怎样翻译这句话?(1分)
23. (1分)第⑥段划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4.(1分)文章第③段哪些词语直观表现了蜀南竹海假设海的特点?(1分)第④段中直假设化身为一尾鱼儿假如改为直假设化身为一只鸟儿,效果会怎么样呢,请结合文意简析你的看法。(2分)
25.本文题为“竹思”,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就竹子思考出了什么?(2分)
(五)名著阅读。[8分]
[甲]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
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 ”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蹬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
住他的眼。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乙]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 "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 "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 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26. [1分]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一句中的“硬”字用得好,为什么
27. [2分]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坐车的”什么性格特点 试想像“坐车的”心理活动,用一两句话描写出
性格特点:
心理活动:
28. [4分]仅从选段看,[甲] [乙]的主角人物分别
是 和 ,前者刻画人物方法主要是( )描写,刻画后者主要用了( )描写。
29. [1分]从[乙]文段中可以看出猪八戒有什么性格特点
三、表达与交流
30.班上准备“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哪个更好?”的辩论会。
A、你作为主持人,写一段80字左右的开场白。3分
B、你支持多电子阅读还是多纸质阅读?说两条理由。2分
31.选取一个任务作文。
任务一:人的一生,是读的一生。知识是一本大书,岁月是一本大书,自然是一本大书,人生更是一本大书,一天也离不开读,一辈子也读不完。读山水、读经典、读天地、读古今、读自己……请以“阅读,人生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在阅读过程中,你一定遇到过众多的名人大家、英雄志士,他们或引领思想,或启迪智慧……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将“我在阅读中与 相遇”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横线上必须填写具体的名人大家、英雄志士或经典文学形象)
任务三:根据同学们推荐,你将作为“校园书香少年”代表,在“校园阅读文化节”上演讲,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800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答案
一、积累运用(20分)
1. 瀚 邃 xuàn zhǐ
2.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描写朋友相隔很远但能天天见面的诗句
3. 辉 晕 晖 浑
4. ①“汉语盘点2024”启动仪式举行,公布年度推荐字词
②示例:融。“融”有融合、融洽之意。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的共同进步,这个字体现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③示例:“新质生产力”,指创新驱动下的新型生产力,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5.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③长歌怀采薇。 ④征蓬出汉塞。 ⑤微动涟漪。 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⑦欲辨已忘言。 ⑧感时花溅泪。 ⑨塞上燕脂凝夜紫。 ⑩似曾相识燕归来。
二、阅读与鉴赏
(一)(4分)
6. 到,往 崖 涯
7. C
8. 示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12分)
9. ①向高处伸展 ②极 ③争着 ④覆盖
10. C
11.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12. (1)绿色的山峰层层叠叠,清澈的溪流蜿蜒曲折。
(2)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3. 热爱自然 避世退隐 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三)(9分)
15. 萤光素 + 氧气 光
16. 用强光照射萤火虫(或让萤火虫处于明亮的环境中)
17. 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18. 列数字、作比较。将萤火虫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效率与普通电灯的效率进行对比,并用具体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萤火虫发光效率高、产生热量低的特点,突出了萤火虫发光的神奇。
19. 引出说明对象——萤火虫的发光秘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用“囊萤夜读”的故事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四)(12分)
20. 松、竹、梅
21. 竹子中空,象征着虚心;竹子挺拔直立,不畏风雨,具有坚韧的气质和不屈的风骨,所以儒生们能在竹子身上看到这些品质。
2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花朵也为之落泪;怨恨离别,鸟儿也为之惊心。
23.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竹子与梨子分雌雄的内容,引出下文关于竹子声音的介绍。
24. 起伏若海、波涛汹涌、海的气势。 效果不好。因为文中主要描写的是在竹海中的感受,竹子的形象更贴近“鱼儿”在水中游的状态,能更好地表现出作者在竹林中那种自在、惬意的感觉,如“沿着印满青苔的小径,管自游向竹林深处”,而“鸟儿”在竹林中难以体现这种与竹子融为一体的意境。
25. ①竹子身上体现出的气质、风骨、虚心等品质值得人们学习;②竹子的生长状态体现了自由与束缚的关系;③竹子的声音等奇妙之处,引发人们对自然生命的思考。
(五)(8分)
26. “硬”字写出了祥子在恶劣环境下坚持拉车的艰难,表现了他的倔强和无奈,他知道停车可能会遭遇更多困难,但又实在难以忍受,生动地刻画了祥子的形象。
27. 性格特点:冷漠、自私。 心理活动:哼,我付了钱,你就得把我送到地方,我可不管你有多难,我可不能在这里耽误时间。
28. 祥子 孙悟空 动作 语言
29. 机智、狡黠,善于利用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来达到目的。
三、表达与交流(30分)
30. A. 亲爱的同学们,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阅读方式日益多样。电子阅读便捷高效,纸质阅读质感醇厚。那么,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哪个更好呢?让我们展开一场精彩的辩论吧!
B. 示例一:支持纸质阅读。理由:纸质阅读有助于培养专注力,远离电子设备的干扰;纸质书具有收藏价值,可以随时翻阅回味。
示例二:支持电子阅读。理由:电子阅读资源丰富,便于携带,随时随地都能阅读;电子阅读功能多样,如可调节字体大小、亮度等,方便不同需求的读者。
31.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