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7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7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教学设计及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1 22:4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故事二则》一文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篇略读课文由《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两则故事组成,每则故事情节生动,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本单元以“历史人物故事”为主题,讲述了古代一些经典的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教材在三年级下册安排了“详细复述”的学习要求,本单元是在详细复述基础上的发展,对于复述学生有一定基础,并不陌生。基于学情,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扁鹊治病》。在学习本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找词,提取表示故事发展顺序的关键词句,从而进行简单复述,最后在故事中明白道理。
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了解故事情节。
2. 运用学到的方法简要复述故事。
3. 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运用学到的方法简要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单元导入,揭示课题
1.勾连前期学习,引出课题:“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这个单元中,我们已经认识了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还有为民除害,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西门豹, 还学会了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来简要的复述课文,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近历史人物,运用这个方法学习一篇略读课文,题目叫做——故事二则
2.板书课题,齐读。
3.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提示”的内容,聚焦本课所要掌握的新方法——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复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 初读课文,认识人物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带着这些学习任务先走进第一个故事《扁鹊治病》。
1.出示学习提示一,明确要求
读一读:快速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圈一圈:圈出故事的主人公。
2.结合资料袋,了解扁鹊和蔡桓侯的关系,认识生字“拜”。
(三)厘清脉络,学会复述
勾连“交流平台”,引出复述的方法:按照事情发展顺序★
1.出示学习提示二
默读课文,圈出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语
交流:有一天、过了十天、十天后、又过了十天、五天之后
2.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蔡桓侯的病症有什么变化,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去看看他们第一次诊断的过程。
借助表格,同桌合作,学生交流提取关键词,完成第一次看病的过程。
3.那么过了十天、十天后、又过了十天,五天后,故事又是怎么发展的呢?让我们借助表格来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吧。
学习提示三:
自学:默读课文,根据病历表提取关键信息,并在文中进行圈画。
合学: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所得,提炼关键词,共同完成病历表的填写。
展学: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完善信息。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随文识字“扎”、“髓”。
4.借助表格,勾连“交流平台”,引出复述的方法: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5.小组合作,运用复述的方法,尝试复述故事。
指名交流,链接“词句段运用”,引出复述的方法:人物的对话用转述★。
【设计意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架,引导学生填写表格,让学生从课文中选择相关信息,提高学生筛选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
(四) 感悟道理,揭示寓意
1.联系表格,明白小病不治就会变成大病的道理。
2.创设情境,感悟道理:故事的最后,蔡桓侯最终病死了,他在临终时,回顾自己的这段生病历程,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预设:临终之际,蔡桓侯想起扁鹊的再三劝告,不禁心生悔意:“我要是早一点听从扁鹊的话就好嘞,也不会耽误病情,丢了自己的性命,我真是追悔莫及啊!”
3.教师总结,明白道理: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善于接受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4.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贯通,将故事里的道理和智慧转化为现实生活的正确指引。
5.拓展延申:《韩非子·喻老》。
教学反思
《故事二则》这篇课文隶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在教学时,应从思辨的视角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质疑、推断、讨论等语文实践活动,感受人物智慧,领会生活道理。结合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一)抓先后,理情节
依托课前“学习提示”,让学生明确课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其中“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这一提示,是“简要复述课文”的具体指导方式,在后续的“交流平台”中也有相应的提醒。因此,在教学时,通过圈画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有一天、过了十天、十天后、又过了十天、五天之后”,让学生对故事的时间脉络有了清晰的把握。随后以病历表为支架,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从个人自学时的独立思考与信息提取,到小组合学中的思想碰撞与交流互补,再到全班展学环节的成果展示与经验共享,整个过程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学生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提升了筛选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逐步构建起对故事完整而清晰的逻辑框架,为后续的复述故事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结构支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信息处理能力的有效教学实践。
(二)借表格,展复述
“简要复述课文”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学生梳理完故事情节后,再次勾连“交流平台”,明晰复述的第二个要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扁鹊治病》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就是这张病历表。并随即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尝试借助表格复述故事,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结合“词句段运用”板块,引导学生学会将人物的对话用转述的方式进行复述,这也是复述的第三个要点。通过这样递进式的复述方法指导与反复练习,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复述故事的技巧与策略。
(三)读人物,明道理
和同学交流从中明白的道理,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通过联系表格让学生明白小病不治会变成大病的道理后,创设蔡桓侯临终时回顾生病历程的情境,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深入体会人物内心的悔意,进而自然地引出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善于接受听取别人正确意见这一深刻的寓意。这种情境创设使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将故事中的道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促进了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达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