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Using Language Looking into the future教学设计
Analysis of content
本部分的活动主题是“ 预测未来的变化” (Make predictions about future changes),学生听预测未来科技和生活的访谈,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话的形式是一段电台访谈节目,两位嘉宾分别是计算机科学家和建筑师,他们对各自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对话中讨论了一些深刻的话题,例如:计算机会不会比人聪明、能不能像人一样思考,未来气候变化会给城市造成什么影响,等等。这些话题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使他们更加关注人生价值、人类命运、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Analysis of student
本班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对该单元话题兴趣浓厚。大部分学生已基本具备从阅读中
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部分学生能用英语自信地表达观点。但是多数学生在整合和加工
信息、批判评价方面的能力还需要加强。学生可以从各自选择的职业出发,对未来科技
和生活进行预测和描述,创编有意义、有深度的访谈式对话。
Learning objectives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了解未来科技的变革,科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探求如何解决科技带来的
挑战。(重点)
2. 模仿听力对话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关于未来改变的预测,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
行对话演练。(难点)
3. 批判性思考如何看待科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通过进行听力测试,探寻听力访谈内容中所提及的深刻话题,例如:计算机会不会比人聪明、能不能像人一样思考,未来气候变化会给城市造成什么影响等等,引起学生的思考,使他们更加关注人生价值、人类命运、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Teaching procedures
Act.1 Lead in.(3mins)
Watch a video and tell what it is about.
设计意图:3’14 暂停 导入活动是播放一个关于智能家居的短片,带给学生直观感受,
并引入话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Act.2 Do a small test to better know the words.(3mins)
设计意图:8’54 暂停 这一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于标题预测文本内容并通过速读检验预测的能力,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学生基于课文主题对学生进行单词检
测,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与后续听力的理解。
Act.3 Listen to an interview, grasping the two experts’ predictions. (26mins)
1. Listen for the first time and answer the four questions.(8mins)
①. What is Dr. Han's occupation
A. computer scientist B. physician C. professor
②. What is Dr. Han's attitude toward intelligent computers
A. worried and anxious B. skeptical C. confident and optimistic
③. What is Vincent Black's occupation
A. athlete B. engineer C. architect
④. What is Vincent Black's prediction about
A. people of the future B. cities of the future C. weather of the future
设计意图:
8’57 暂停 问题一和问题三是事实理解题,比较简单。问题二是推理判断题,学生思考 Dr Han 的态度问题,问题四是细节理解题。通过设置此类问题,培养学生快速锁定答案的能力。
2. 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the table .(18mins)
Listening target Dr Han’s prediction Vincent Black’s prediction
Computers would be______ than humans. The sea level will __________ by many metres.
Nanobots will be put inside our . Cities __________ on water will be built.
Our abilities will be __________. People don’t need to move away from____.
设计意图:13’44 暂停 这是学生需要完成的表格。23’13 暂停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培
养学生借助关键词去定位并获取具体信息的能力,通过完成表格,进行信息转化,锻炼
其对所获得信息进行梳理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将知识结构化,并为接下来的
口语表述任务做好准备。
Act.3 Speaking task. (11mins)
设计意图:34’15 暂停 这一活动的设计目的是学生通过聆听采访对话,接触真实的语言情境和自然的语流,锻炼捕捉关键信息、理解主旨大意、分辨细节等听力技能。 通过
强化口语表达能力采访中的问题和回答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模板和表达思路,帮助他们
提高口语的流利度和准确性。教师为学生提供采访所需的职业和对话举例等为学生提供
脚手架,便于学生更好的创建对话,以便实现学生从对话中学习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解决
问题的方法,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人际交往能力。采访对话同时也展示了人与
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从中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倾听能力和尊重他人观点的
态度。通过角色扮演采访活动,学生还能体验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提高人际交往的自信
心和能力。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促进他们情感的交流和共
鸣。
Act.4 Be a critical thinker.(3mins)
How should we view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problem brought by technology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阐述科技的弊端以及科技所带来的机遇,培
养学生学会平衡科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引导学生探究科技对生活,社会和国家所
产生的重大积极影响,以此呼吁学生意识到科技发展,科教兴国的重要意义。这属于迁
移创新类活动,,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思
维能力。
Assignment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prepare a speech about how technologies change the way we live in.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在所做的采访对话内容,进一步通过演讲的形式进行二次展示,紧
扣主题,探求科技所带来的改变,学生深刻理解科技兴国的意义。
Unit2 Using Language 课后反思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实,这句话用于教学同样合适。对于教师,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学之后的课后反思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教学内
容选自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unit 2,该课时为本单元的第 4 课时。该板块为 Using Language,以“预测未来的变化”(Make predictions about future changes)为活动主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未来的科技与生活。根据课程标准标要求,本节课通过“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中心”、“以活动为抓手”,基本实现了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
一、以教材为依托,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本单元以“展望未来”(Looking into the future)为主题,该课时为本单元的 using language板块,该板块以以“预测未来的变化”(Make predictions about future changes)为活动主题,通过进行听力测试,探寻听力访谈内容中所提及的深刻话题,例如:计算机会不会比人聪明、能不能像人一样思考,未来气候变化会给城市造成什么影响,等等。这些话题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使他们更加关注人生价值、人类命运、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听力材料,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答案,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未来科技的变化以及科技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注重角色转变,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节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没有直接教授学生既定的知识,而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积极思考和讨论,例如,教师在课堂中通过“do a small test about word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problem caused by the technology”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科技以及科技所带来的影响;此外,本节课活动形式多样,创设了良好的
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因此他们能够很快融入课堂,参与讨论或参
与各种教学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体。
三、以活动为抓手,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
本节课主要由四大大环节。本节课首先以微信语音来电“watch a video”引入,激发学生对科技的探索兴趣,然后用文字匹配的测试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科技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听力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各种形式多样的问题和活动,比如教师通过“listen for the first time to solve the four questions” and “fill in the table”两个听力活动帮助学生详细了解听力文本内容。最后一步步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探究 “ How should we view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problem brought by technology ”,不断激发的学习热情和思维品质。尤其,在最后的采访秀环节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勇于表达自己;同时进行采访秀展示的
同学能够清晰流利地展示出自己的观点,体现了较好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俗话说:“瑕不掩瑜。”再好的美玉,也有其美中不足之处。同样,通过和其他英语老师
的交流探讨,发现本节课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本节课最后设计了“ interview”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几点不如人意的地方。首先,作为教师没有将更多的课堂留给学生,让更多同学有可以在讲台上展示自己,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其次,在学生展示完自己的采访秀后,只给予了称赞,没有及时给予对语言表达能力相关的点评与回馈。对此,我需要进一步研讨,不断摸索,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