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以时空为线索,自学梳理,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辩证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两面性,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并理解其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理解中华文化对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播到世界上,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以此涵养家国情怀。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在当今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
教学设计:
1.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2课,其在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讲述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优秀内涵、特点价值的基础上,继续介绍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完整掌握中华文化的相关史实。同时,本课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更有助于加深对第1课中华优秀文化特点和价值的理解,前后呼应,相互促进。
2.本课部分内容学生在高一历史必修学习时接触过,但不深入不系统,还有部分知识学生之前没有接触。但学生对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的具体史实不够清晰,对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了解较少,关于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华文化的辐射和传播,几乎没有涉及,有的也只是零星知识点,更谈不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时空体系。再加上涉及史事多,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怎样引导学生通过史料研读、合作交流、突破难点等方法,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和世界文化交流两个角度梳理知识点和体系,也成为本课教学要克服的困难。
3.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理解中华文化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升华的;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教学中应重视和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相关史料,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认同并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在北京举行,从开幕式上的“迎客松”、“二十四节气”,到闭幕式上的“送别柳”、“十二生肖”,中华文化与冰雪文化交相辉映。赛场内外,中华文化元素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融合。中国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同世界各国“一起向未来”。
中华文化几千年连续不断,绝无仅有,是现存的人类文化自然发展的唯一模式。研究中国文化史,正是解剖人类文明自然演进历程和发展规律的不可绕过的途径。
让我们走进课堂,感受中华文化的世界魅力。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传入)
(一)佛教传入
1.佛教及思想:
(1)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的进步和觉悟,认为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
(2)主要思想:
今生来到人间就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各种欲望。要消除欲望,就要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才能脱离苦海,达到涅盘(清凉寂静之意,即无有烦恼)。将来死了,灵魂出窍,漂荡到西天佛国,成佛,或者成阿罗汉,享受极乐世界。
2.传入的过程:
3.传播的原因:
材料一 佛教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苦”的,即“苦海无边”,人生在世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五阴盛苦等八苦。造成苦难的原因不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不是吃人的社会,而是“业”,提出超脱苦难的办法是忍耐、修行,以便达到“涅樂”境界。佛教这一套说明苦难和解决苦难的学说完全掩盖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本质,起到了麻醉人民的鸦片作用。……佛教的基本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者所乐于接受和利用的。
——叶洵灶:《佛教在中国古代得以传播的原因》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儒孝伦理在汉译佛经中被提升到相当突出的地位,如梵文佛经《六方礼经》在汉译过程中增加了子女事亲尽孝的义务规范。
归纳为:
(1)中国传统儒学思想具有包容性、融合性;
(2)佛教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实现本土化;
(3)有利于统治者控制民心,维护统治;
(4)社会统治的黑暗和封建剥削的沉重,人们生活困苦,寻找精神寄托等。
4.传入的影响:
材料一 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材料二 佛教包涵了很多思辩的内容,蕴含了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和辩证法观点,这就大大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哲学。来源于佛教的汉语词汇:刹那、现身说法、大彻大悟、三生有幸、前因后果、自作自受、烦恼、解脱、一尘不染、一厢情愿、臭皮囊、觉悟等。“现在许多国人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赵朴初《俗语佛源》
归纳为:
(1)积极:
①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书、画,很多都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纳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③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佛教建筑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等是中化文化的瑰宝。
(2)消极:
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问题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封建统治者为什么会“灭佛”?
材料一 萧梁时沙门僧强起义:“众至三万,攻陷北徐州”
——《梁书·陈庆之传》
材料二 “远近闻知,疑谓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深诚可怪。但顽僧任役,未足加兵;寺地给民,岂能富国?”
——[北周]《谏周高祖沙汰僧表》
材料三 “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义,父子之情”
——[唐]韩愈《谏迎佛骨表》
提示:
(1)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灭佛:
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
(2)原因:
①政治角度:寺院封建割据势力,佛教神权与君权冲突。
②经济角度:寺院地主经济的扩张侵蚀政府财政收入。
③文化角度:华夷之分,“出世”等教义与中国本土儒学伦理相冲突。
(二)西学东渐
1.明末清初:
(1)背景:
①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②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③传教士的推动;
④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⑤政府的支持。
(2)表现:
①意大利人利玛窦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
②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③《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④清初:17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招揽人才。
(3)特点:
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所触动;
②传教士在宗教传播的同时,也传入科学技术;
③西方科技开始迅速发展,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相对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
(4)影响:
①开阔了国人的眼界,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生机;
②只在少部分知识分子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产生根本性变革。
问题思考:利玛窦传教策略是成功的 但为何西学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根本性变化
材料 在明末的西学东渐中,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占据着核心地位。此人于1583年进入广东,在肇庆定居。此后曾在韶州、南京、南昌等地居住。经多次尝试,于1601年1月到达北京,1610年死于北京。利玛窦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通过摸索,他制定了一套颇具示范性的、适应中国社会文化的传教策略,并因此而使得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成为可能;第二,留下了大量颇有价值的中西文著述,对西学东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提示:
①经济:重本抑末,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②政治:封建专制强化,统治者盲目自大
③文化:理学,文字狱,八股取士束缚思想
④对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约束
2.近代:西学进一步传入
(1)背景:
①19世纪中叶,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②西学的传播渠道大大增加。
(新式学堂,留学教育,译书机构等等)
(2)表现:
①学器物:
A.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影响有限。
B.洋务运动时期:
新式学堂:186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
留学教育: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严复、詹天佑等是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近代知识分子。
译书机构: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
(2)表现:
②学制度:
A.资产阶级维新派:效仿西方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
B.资产阶级革命派:随着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得到传播,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建立民主共和的思想,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③学思想:
A.资产阶级激进派:915年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B.无产阶级: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问题探究: 归纳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的历程及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1)历程:
(2)特点:
①历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过程,即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
②主题:救亡图存。与抵抗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③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进行了探索和斗争;
④认识: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从走他人的道路到走自己的道路。
核心素养: 近代的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刮怎样的影响并谈谈你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材料一 【问题探究】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7卷
材料二 接受外来思想,并不意味着无条件照搬,而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
——毛泽东《同英国记者斯坦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3卷
提示:
(1)影响:
①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
②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兴起,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推动了中国改革和革命运动的兴起;
④近代教育出现,培养了大量近代人才;
⑤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迁。
(2)态度:
①应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对待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在外来文化面前,既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也切忌盲目自大,固步自封。
能力提升: 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与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比较。
(1)比较:
(2)区别:
①范围:
限于统治阶层发展到社会各阶层;
②内容:
宗教、科学发展到制度、思想;
③渠道(方式):
传教士变化到学堂、翻译机构、外籍教员、留学生;
④方向:
双向变化到单向;
⑤影响:
未对中国社会造成根本性冲击到促进中国社会转型。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一)中学东传:东亚文化圈
1.东亚文化圈:
(1)概念:
以中国为主,包括了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
(2)特征:
汉字表达、儒学为主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中国佛教、律令制度。
(3)过程:
2.汉字:
(1)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2)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喃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3.儒学:
(1)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
(2)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3)新罗、日本派遣遣唐使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有的留在唐朝考中进士。
4.佛教:
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知识链接: 传授佛法 《纲要》上
①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教翻译成汉文。
②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到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③唐朝的玄奘,于贞观年间天竺取经,在天竺那烂陀寺专研佛法。
④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授佛法。
⑤日本、新罗等派学问僧到长安求法。
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
5.制度:
(1)社会制度:
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
①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②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推行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以唐制为蓝本。
(2)教育体制:
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6.社会生活: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7.移民:
(1)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2)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
(3)15世纪前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知识拓展: 琉球王国
是曾存在于琉球群岛的封建政权名,最初是指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1429年,三国统一为琉球王国。 琉球王国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蜿蜒1000公里,总面积3600平方公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372年,琉球诸国成为中国明王朝的藩属国。1429年,统一后的琉球王国仍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明亡后,琉球继续向清政府朝贡。1663年,琉球正式被清王朝册封,从此琉球使用清朝年号,向清朝纳贡,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从未间断。
归纳总结: 中国文化对亚洲的影响。 (东亚文化圈)
知识拓展: 关于中韩端午“申遗”、文化之争。对我们有何启示?
现代韩国的“端午祭”除了时间是在五月初五外,基本和我们的传统端午节毫无关系,并且也未影响“中国端午节”于2009年申遗成功。此次争端警惕国人:在构建文化自信的同时要摒弃文化优越论,保持批判性的思考,形成知性的力量,令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
2005年,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当时国内很多人都愤愤不平,误以为韩国抢注了中国端午节,导致中国无法申遗。后来才知道,原来韩国端午祭和中国端午节是两码事。
2006年韩国将一本问世400周年的韩医学圣典《东医宝鉴》,申请为“纪录遗产”。因中国大多数民众误会为韩国要将中医变为“韩医”申请为世界遗产而批判声四起。
之后“有关孔子是韩国人”“韩国发明活字印刷术”等关系到中韩两国的共同文化“主权”之争一直持续着。
2006年在汉语研究英文网站上将一篇2002年发表的题为《韩国人发明了汉字》的文字再次提出,讨论更为激烈。
启示:
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在“争”而在继承和弘扬。
①激发国人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②反思传统文化遭遇冷落现象;
③强化国人对无形文化的认同;
④重视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
⑤采取措施来传承无形文化遗产。
(二)中学西传(中亚、西亚及欧洲)
1.四大发明外传:
(1)概括:
(2)影响:
①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便利了文化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思想解放;
②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封建武士阶层日益衰落;
③指南针的使用,为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总之,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
2.中国热:
(1)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2)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问题思考: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欧洲17-18世纪掀起“中国文化热”的原因。
材料一 儒学自16世纪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在哲学领域,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用孔子的自然信仰来批判基督教神学。伏尔泰对此无比推崇,百科全书派也呼吁“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谈家胜《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及其影响之比较》
材料二 1687年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在巴黎印行了《中国哲学家孔子》,书中附有《大学》《中庸》《论语》的拉丁译文。作为首次向欧洲介绍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译本一出版就引起了强烈反响。1691年英文译本出版,书名叫《孔子的道德》……孟德斯鸠等著名启蒙运动思想家都仔细研读过此书。当时整个欧洲到处可以听到颂扬中国的声音。
——梁真惠《中国儒家学说的译介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提示:
①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根本);
②欧洲诸国加强实力,反对专制的需要;
③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运动的推动;
④中西方文明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⑤儒家思想的优秀成分,具有借鉴价值。
核心素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华文化在当今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并谈谈你对东西方文明的认识。
材料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
材料二 古代中国不重神权的思辨哲学及对伦理道德的强调,与追求理性主义的启蒙运动相符,因此,一些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某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伏尔泰还对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加以称颂。除了实现精神文化方面的推崇外,中国的园林建筑、服饰、风俗等也被当时的欧洲人所效仿。
——周晚菲《启蒙运动时期的“中国热”》
提示:
(1)作用:
①中华文化所蕴含的自然人文精神,为当今世界人民解决自然问题提供了智慧;
②中华文化主张的国家交往间的利益相关、合作共赢和和平共处等价值理念,是构筑和平稳定的世界秩序的文化基石;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目标符合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解决各国人民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认识:
①文明没有优秀之分,东西方文明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②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有利于世界文明的发展;
③文明发展应该体现出继承性、包容性和开放性。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广西卷)晚清时期,国人对西学的认知,经历了从“朝士皆耻言西学”到80年代的“谈洋务者亦不以为深耻”,再到90年代后,形成了“中国人心至是纷纷欲旧邦新命”的气象。这种转变源于( )
A.阶级矛盾尖锐
B.洋务运动失败
C.立宪运动兴起
D.民族危机加深
【解析】 根据材料“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可知,朝鲜和日本的请赐行为,说明两国以明朝政权为其宗主国,欲借助明朝赐书的行为,来强化自己政权的权威,D项正确材料与家学说的发展无关,强调的是朝鲜、日本的政府行为,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官方行为,与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请求赐书是为了强化政权的权威,非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湖南卷)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在晚清时期,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从“朝士皆耻言西学”到“谈洋务者亦不以为深耻”,再到“中国人心至是纷纷欲旧邦新命”,这种对西学态度的转变正是因为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得国人逐渐认识到学习西方以挽救民族危亡的紧迫性,D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对西学态度的转变,而阶级矛盾尖锐主要体现在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等的矛盾,与对西学的认知关系不大,排除A项;洋务运动失败是在90年代,但对西学态度的转变从80年代就已经开始,且洋务运动失败只是一个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立宪运动兴起是在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浙江卷)18世纪,无论是英国还是欧洲大陆,社会上层和知识界都曾有人对中国的法律制度、科举选拔制度等称道不已,然而他们的赞赏之情,却始终未能转变为其本国的现实制度,根本原因在于( )
A.赞赏者没有足够实权和影响力
B.这些制度不适合欧洲变革需要
C.欧洲人对中国的认知模糊不清
D.中西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差异
4.(2023·海南卷)“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
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 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C.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 D.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
【解析】 据材料可知,17世纪西方学者在给《论语》作注时,引用《说苑 至公》中的“楚弓楚得”,将“弓”换成西方骑士的“盾”,结合题干时空17世纪的西欧可知,当时西欧正在进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其思想解放运动的积极意义,西方学者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有益部分来开展反封建斗争,西方学者将“弓”换成西方骑士的“盾”基于特定历史语境,D项正确;材料中西方学者在翻译“楚弓楚得”时,将“弓”换成西方骑士的“盾”并非是曲解原著,而是根据自身需要故意为之,排除A项;材料信息涉及文化借鉴,据材料信息无法推知世界文化繁荣,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材料反映的是西方学者根据自身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借鉴时做出一定的变通解读,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2·湖南卷)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似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一现象表明( )
A.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 B.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
C.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 D.中国古代的科技以实验为基础
【解析】 依据材料“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可知,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墨学的复兴,C项正确;“科技转型”表述错误,排除A项;“一脉相承”表述错误,排除B项;中国古代科技是以经验为主,排除D项。故选C项。【解析】 依据材料“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可知,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墨学的复兴,C项正确;“科技转型”表述错误,排除A项;“一脉相承”表述错误,排除B项;中国古代科技是以经验为主,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2·北京卷)《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海国图志》得到一些日本学者的赞同,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侵略的主张,排除B项;魏源写作的《海国图志》并不反对封建专制,排除C项;材料不足以说明中日两国都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一)佛教传入
(二)西学东渐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一)中学东传
(二)中学西传
教学反思:
能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学习目标,目标明确、有层次。重视目标、评价、设计的一致性。备在课堂掌控上,能够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任务有序的进行交流讨论。利用了视频、图片、文献等多种形式的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表现积极。
从课堂效果来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得到很好的体现,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各环节的活动和思考,学生表现令人满意。
本课内容时空跨度都很大,知识点容量大,教学时间紧张,这也就决定了在上课的过程中,很多内容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普遍缺乏深入的分析,泛泛而谈,重难点不明确,难以兼顾知识点和核心素养的落实。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2课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