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
【书写展示】
一、书写提醒:同学们,把字写工整、美观,保持整洁!
专项书写。把下列句子抄写在横格上,注意段落分明,标点符号不顶格写。
虽然姑爹的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积累运用】
三、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词语。
在kù shǔ( )难耐的夏天,空气中cháo shī( )的热气让人yā yì( ),戴着帽子和 kǒu zhào( )的母亲却依然在田里劳作。劳作归来,máng lù( )了一天的母亲总能从衣兜里掏出果子给我。看着母亲shòu ruò( )的身躯和弯曲的jǐ bèi( ),我xīn téng( )极了,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应该长大了,要成为母亲的保护伞。
四、背诵积累,根据语境填完整。
1.关于勤俭节约,司马光认为:“ , 。”
《尚书》中也曾写道“ , 。”
小明不爱吃馒头,常趁人不注意扔掉。你可以用朱用纯的名言“
, ; , 。”来劝告他。
学校食堂要张贴一张关于珍惜粮食的标语,你会想到李绅的诗句:“
, 。”
4.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我们也要谨记魏征的话:“ ,
。”
五、梳理辨析,根据要求作选择。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恍惚(huǎn) 嘲笑(cháo) 腼腆(tiǎn) 高跷(qiào)
B.鼓励(lì) 慈祥(xiáng) 偏僻(pì) 谨慎(jǐn)
C.颓败(tuí) 落榜(bǎng) 客栈(jiàn) 冤枉(yuān)
D.誊写(téng) 歧途(qí) 耽误(dān) 衣兜(du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辞退 噪声 报考 毕业 B.师范 摩灭 精致 长编
C.鱼船 机械 抽象 采排 D.糖果 忍心 权利 意镜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住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
B.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C.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
D.“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不能因为有一点儿成绩就得意扬扬。
B.面对大家的问候,他失魂落魄,感动不已。
C.那声音震耳欲聋,响彻天地。
D.虽然这次比赛我们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但老师一如既往地鼓励我们。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慈母情深》中,母亲主动给了“我”一元五角钱,让“我”去买水果罐头。
B.《父爱之舟》以“父爱之舟”为题,意思是父亲的爱就像小舟一样,载“我”走过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关口。
C.《“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深化了主题,展现了作者成年后对父母的两种不同评价方式更深入的认识。
D.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短文阅读】
六、课内阅读。
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本文选自课文《 》,作者是 。
2.请用简洁的话语概括上文所描写的场景。
3.请给文段最后一句话的□处加上标点符号。
4.你从画“ ”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5.文中的新滋味指的是什么?
6.读读画“ ”的句子,想想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写。
7.父亲为我们付出了全部的爱,我们也应该向他表达我们心中的感激之情。
如果让你为父亲做一件事,你想做的是
如果让你会用一句名言或诗句来赞美父爱,你会写:
七、课外阅读。
爱到无力
①每年的惯例,春节期间,我们兄妹几个约好了日子,从各自的小家出发,回到母亲身边来拜年。母亲总是高兴地给我们忙这忙那。这个喜欢吃蔬菜,那个喜欢吃鱼,这个爱吃糯米糕,那个好辣,母亲都记着。端上来的菜,投了我们每个人的喜好。临了,母亲还给离家最远的我,备上好多好吃的带上。这个袋子里装青菜,那个袋子里装年糕、肉丸子。姐姐戏称我每次回家,都像是“大扫荡”。的确有点像。母亲恨不得把她自己也塞到袋子里,让我带回城,以便事无巨细地把我照顾好。【A】
②这次回家,母亲也是高兴的,围在我们身边转半天,看着这个笑,看着那个笑。我们的孩子,一齐叫她外婆,她不知怎么应答才好。摸摸这个的手,抚抚那个的脸。突然,母亲想起什么似的说:“我要到地里挑青菜了。”却因找一把小锹,屋里屋外乱转了一通,最后在窗台边找到它。姐姐说:“妈老了。”妈真的老了吗?我们顺着姐姐的目光,一齐看过去。母亲在阳光下发愣,“我要做什么?哦,挑青菜!”母亲自言自语。她的背影看起来真小啊,小得像一个满是皱褶的核桃。【B】
③厨房里,动静不像往年那么大,有些静悄悄的。母亲在切芋头,切几刀,停一下,仿佛被什么绊住了思绪。她抬头愣愣看着一处,又低头切起来。我走进厨房要帮忙,母亲慌了,拦住,连连说:“快出去,别弄脏你的衣裳。”
④我继续坐到屋前晒太阳。阳光无限好,仿佛还是昔时的模样,温暖,无忧。却又不同了,因为我们都不是昔时的那一个了,一些现实无法回避:祖父卧床不起已好些时日,大小便失禁,床前照料之人,只有母亲。大冬天里,母亲双手浸在冰冷的水里,给祖父洗弄脏的被褥。姐姐的孩子,好好的突然患了眼疾,视力急剧下降,去医院检查,竟是严重的青光眼。母亲愁得夜不成眠。母亲自己,也是多病多难的,贫血,眩晕。手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指头已伸不直了。家里家外,却少不了她那双手的操劳。
⑤我再进厨房,钟已敲过十二点了。母亲竟还在切芋头,旁边的篮子里,晾着洗好的青菜。锅灶却是冷的。母亲昔日的利落,已消失殆尽。看到我,她恍然惊醒过来,满怀歉意地说:“乖乖,饿了吧?饭就快好了。”这一说,我的泪差点儿流下来了。我说:“妈,还是我来吧。”我麻利地清洗锅盆,炒菜烧汤煮饭,母亲在一边看着,没再阻拦。
⑥回城的时候,我第一次没大包小包地往回带东西,连一片菜叶子也没带。母亲内疚得无以复加,她的脸贴着我的车窗,反反复复地说:“乖乖,让你空着手啊,让你空着手啊。”【C】我背过脸说:“妈,城里什么都有的。”我怕我的泪会抑制不住掉下来。以前我总以为,青山青,绿水长,我的母亲,永远是母亲,永远有着饱满的爱,供我们吮吸。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母亲犹如一棵老了的树,在不知不觉中,它掉叶了,它光秃秃了,连轻如羽毛的阳光,它也扛不住了。
⑦我的母亲,终于爱到无力。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或俗语。
事无巨细:
无以复加:
2.短文第③段写了 的场景;第⑥段写了 的场景,这一场景描写既突出表现了母亲对“我”的 ,又流露出“我”对母亲的 。
3.“姐姐戏称我每次回家,都像是‘大扫荡’。”联系上下文可知,句中的“大扫荡”指的是 ,从这个词可以体会到母亲对“我”的 。
4.短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下面对短文题目“爱到无力”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设下悬念,富有感染力,与短文结尾相呼应。
B.突出了短文的中心,赞颂了母爱的伟大,流露出“我”对母亲的感激和心疼。
C.“爱到无力”是因为母亲已经渐渐衰老,对孩子们的爱也渐渐减少
6.请你从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中挑选一句,说一说句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7.你和母亲相处中有哪些难忘的回忆?请你描述出最难忘的一个场景。
【习作展示】
八、台。
家庭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父母平时教育你的做法你都理解吗 如果理解,可以回忆你们之间发生的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如果不理解,你会怎么向他们表达呢 快拿起笔,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给父母写一封信,诉说你的心声吧!
注意: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富有条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参考答案
【书写展示 5分】
一、整体书写(2分)。略
二、专项书写(3分)。略
【积累运用 30分】
三、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每个字0.5分)
酷暑 潮湿 压抑 口罩 忙碌 瘦弱 脊背 心疼
四、背诵积累,根据语境填完整(12分)
1.由俭入奢易,四奢入俭难。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五、梳理辨析,根据要求作选择。(10分)
1.B 2.A 3. D 4. B 5.A
【短文阅读 35分】
六、课内阅读。(15分)
1.父爱之舟 吴冠中
2.凑钱给我缴学费(合理即可)
3.,、、,。
4.体会到作者家里很穷,但是父亲还是愿意凑钱送作者上学,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深深地爱和无私的付出。(合理即可)
5.指五味杂陈的内心:对父亲的感激和心疼,对家庭情况的担忧,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等。
6.略
7.略
七、课外阅读。(20分)
1.事无巨细: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无以复加:再也不能增加。指达到了顶点。
2.母亲做饭已经不再利落,可仍然不让“我”帮忙 母亲送“我”回城时内心充满歉疚 关心和不舍 心疼
3.我”大包小包地从家里带走很多东西 深深的爱
4.母亲慈爱、勤劳能干、任劳任怨,她将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和家庭
5.C
6.【A】句:“恨不得把她自己也塞到袋子里”,夸张的写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备至。【B】句:运用比喻,将母亲的身影比作皱褶的核桃,表现母亲的衰老之态。 【C】句:通过母亲的动作、语言,形象地写出母亲因“我”没有带东西的内疚,塑造了一个一心为儿女付出的伟大母亲形象。
7.略
【习作展示 30分】
八、台。(30分)(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