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反复诵读,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 解读词人情感。
3、借助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分析作者的情感。
4、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 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知人论世
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字漱玉, 号易 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 格飞师从苏轼,母亲王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李清 照从小耳濡目染,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 有 “千古第一才女”之 称 。
其词善用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 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韵和谐优美,在两宋词坛 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词作集有《漱玉 词 》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初读,入境入情
男合: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女合: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男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合: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急
女 合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女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
初读,置身诗境
待
你能否从词中,找到一个字或词,最能体现作者李清
照的情感呢
愁
整体感知
影
整体感知——"愁"的表现
词人又是如何抒发“愁”情的呢 你能在词中找出相 应的语句吗
一 、直接写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间接写愁
借景抒情
合作探究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 加以赏析。(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赏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 杜 甫《 登 高》
①形式上:开篇点题,奠定了哀怨、凄 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②内容上:分为三层,层层递进,动作— —感受(内心+环境)——直接抒情
③表达上:有一种韵律美,节奏感、起强 调、增加情感的作用。
品味:叠字的妙
合作探究
探究一: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探究二:结合你所学过的有关这些意象的诗词,分析这些
意象分别有何特殊意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短歌行)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拙酒杯(杜甫《登高》)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
酒
三杯两盏淡酒 ,
怎敌他晚来风急。
合作探究——意象分析
酒是“愁”的象征
安西》)
合作探究——意象分析
风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容若)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秋风引》刘禹锡)
怎敌他、
晚 来风 急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
秋风渲染愁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一 剪梅》)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刘禹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雁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要 合作探究——意象分析
过雁象征离愁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辛弃疾)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
愁。(苏轼)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 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
合作探究——意象分析
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 送辛渐》)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 煜《相见欢》)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合作探究——意象分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
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
合作探究——意象分析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李煜《相见欢》
梧 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 一
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黄昏、点点滴滴。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雨是哀伤、愁丝的象 征,以声衬情,意境深远。
合作探究——为何而“愁”
探究三:作者又是为何而“愁”
写作背景
李清照写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 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 文物又丢失殆尽。这 一 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 沛流离的苦痛。 国破,家亡,夫死
情愁——独居之愁颠沛之苦
家愁——丧夫之哀 哀愁满纸
国愁——亡国之恨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
再读,品味愁情
当堂练习
结合作者生平,赏析以下几首诗词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如 梦 令 早期:少女生活的无忧无虑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 一 滩鸥鹭。
无忧无虑 开朗活泼 热爱生活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倾诉相思、别愁之苦,本词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 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
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 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当堂练习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
【课后作业】
学完这首词后,你心中
留下一个怎样的女词人 形象呢 穿越千年,你 想对这位女词人说些什 么呢
拓展延伸
培养文学素养
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1126-1127年:金兵入侵并灭北宋,金石书画毁于战火。
1129年:丈夫赵明诚病逝。
1130年:为辩通敌之冤,奔波于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
间 。
1131年: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再嫁张汝州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再嫁非人。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6年:子然一身,悲苦辞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
葬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