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祝福》课时练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祝福》课时练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3 09:0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祝福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沿着绍兴广场的护城河向北走,没有多远,老街就出现了。见到它,我的眼睛蓦然一亮,感觉它仿佛扭着身子活跃地动了几下。在狭窄的老街上闲走,我会无限地放松和陶醉。这种时刻,你觉得那街分明像河流一样,它潺潺地流动着,等着你的脚踏出阵阵水花。这街只有两米左右的宽度,它的两侧是层层叠叠的老房子。房前的门楼各具特色,①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矮而阔。房子多数是两层的小楼,但也有三层的,极少。它们的色彩以栗色和苍灰为基调,屋顶的瓦却基本是深灰的,灰色年头久了,就泛黑了。不过,它们与天色是极为协调的,仿佛它们就是天的底座。你不要小觑了这老街,它看着不长,②____________________,长得仿佛没有尽头。而且它也不是笔直的,略略地弯着,它这种弯不是老人的那种透出暮气的驼背,而是一个少女笑得不能自持时妖娆的弯腰,风情万种。街上很少有行人,石板路上干干净净的,给人以明净、妥帖之感。我们推开了几户门楼,进得院子,想更直接地接近老房子。真正的老屋比比皆是,它们保持房屋原来的状态,格局是老格局,窗户也是老窗户。如果不是有现代的人闪现在房子里,我会误以为回到了一百年前的鲁镇,听见了单四嫂子在空虚寂静的夜晚呼唤宝儿的哭声,嗅到了华老栓买来的人血馒头被火焰舔舐过所发出的奇怪的香味,看到了在祝福声中被主人呵斥后凄凉地放下烛台的眼神呆滞的祥林嫂。这是鲁镇,是鲁迅笔下那个永远也不会消失的鲁镇。那屋檐上的荒草,那窗棂上所弥漫的蒙昧天光,那院子中的桂花树,那天井中放置的杂物,似乎都透着旧时代的气息,它让人有某种伤感和惆怅,又让人有某种辛酸后的喜悦。
1.(3分)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借代、比喻、排比
B.比拟、比喻、通感
C.对偶、借代、排比
D.比拟、比喻、排比
2.(4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而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少女笑得不能自持时妖娆的弯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二、课外拓展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明天(节选)
鲁 迅
“没有声音,——小东西怎了?”
红鼻子老拱手里擎了一碗黄酒,说着,向间壁努一努嘴。蓝皮阿五便放下酒碗,在他脊梁上用死劲的打了一掌,含含糊糊嚷道:
“你……你你又在想心思……”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壁的单四嫂子,她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
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她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
单四嫂子是一个粗笨女人,不明白这“但”字的可怕:许多坏事固然幸亏有了它才变好,许多好事却也因为有了它都弄糟。夏天夜短,老拱①们呜呜的唱完了不多时,东方已经发白;不一会儿,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
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
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一声“阿呀!”心里计算:怎么好?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她虽然是粗笨女人,心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儿直向何家奔过去。
天气还早,何家已经坐着四个病人了。她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轮到宝儿。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的说:
“先生,——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
“他中焦塞着②。”
“不妨事么?他……”
“先去吃两帖。这第一味保婴活命丸,须是贾家济世老店才有!”
“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
“这是火克金……”
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她虽是粗笨女人,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于是又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单四嫂子抱了宝儿等着;宝儿忽然擎起小手来,用力拔她散乱着的一绺头发,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
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
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子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
第一个问题是棺木。单四嫂子还有一副银耳环和一支裹金的银簪,都交给了咸亨的掌柜,托他作一个保,半现半赊的买一具棺木。蓝皮阿五也伸出手来,很愿意自告奋勇;王九妈却不许他,只准他明天抬棺材的差使,阿五骂了一声“老畜生”,怏怏的努了嘴站着。掌柜便自去了;晚上回来,说棺木须得现做,后半夜才成功。
下半天,棺木才合上盖:因为单四嫂子哭一回,看一回,总不肯死心塌地的盖上;幸亏王九妈等得不耐烦,气愤愤的跑上前,一把拖开她,才七手八脚的盖上了。
这一日里,蓝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咸亨掌柜便替单四嫂子雇了两名脚夫,每名二百另十个大钱,抬棺木到义冢地上安放。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
单四嫂子很觉得头眩,歇息了一会儿,倒居然有点平稳了。但她接连着便觉得很异样:遇到了平生没有遇到过的事,不像会有的事,然而的确出现了。她越想越奇,又感到一件异样的事——这屋子忽然太静了。
她站起身,点上灯火,屋子越显得静。她昏昏的走去关上门,回来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她定一定神,四面一看,更觉得坐立不得,屋子不但太静,而且也太大了,东西也太空了。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她,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她,叫她喘气不得。
她现在知道她的宝儿确乎死了;不愿意见这屋子,吹熄了灯,躺着。她一面哭,一面想:想那时候,自己纺着棉纱,宝儿坐在身边吃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想了一刻,便说,“妈!爹卖馄饨,我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许多钱,——我都给你。”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但现在怎么了?现在的事,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我早经说过:她是粗笨女人。她能想出什么呢?她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
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她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她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
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零零的……”
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
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有删改)
注 ①老拱:泛指普通百姓。②中焦塞着:中医用语。指消化不良一类的病症。
4.(3分)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一个是吃喝玩乐的咸亨酒店,一个是灯光昏暗的破落之家,点明了半夜没睡的两家情形,形成对比,为后文叙事做铺垫。
B.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单四嫂子使尽浑身解数,求神、许愿、吃单方,到最后甚至寄希望于何小仙,小说借此表达了因迷信导致人生悲剧的主题。
C.小说生动刻画了“何小仙”“店伙”“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等形象,塑造了一组冷漠、无情、麻木的群像,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环境。
D.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来维生。半夜不熄的灯光不仅是她生活艰辛的表现,也是她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的一线希望。
5.(3分)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四嫂子询问病情热切焦虑,何小仙却慢条斯理、半吞半吐,对话简短,但个性鲜明,有力地表现了两者不同的身份、性格和心态。
B.作者善于用传神的细节描摹人物,文中的单四嫂子“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与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典型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C.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单四嫂子的心理也有不同,令读者一步步感受到她在无奈中接受了残酷事实,最后又生出对生活的无限希望。
D.本文采用全知视角,视野开阔,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单四嫂子丧子的故事,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全方位表现了一个病态社会的冰冷和无情。
6.(4分)同是鲁迅笔下的旧社会下层妇女,单四嫂子和祥林嫂这两个形象有何相同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分)这篇写于1919年前后、收录于《呐喊》中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但却以“明天”为题,其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游敬亭山①
[南朝齐]谢朓
兹山亘百里,合沓②与云齐。
隐沦③既已托,灵异俱然栖④。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逥⑤溪。
交藤荒且蔓,樛⑥枝耸复低。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
渫云已漫漫,多雨亦凄凄。
我行虽纡组⑦,兼得寻幽蹊。
缘源殊未极,归径窅⑧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⑨。
皇恩既已矣,兹理庶无睽⑩。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 ①南朝齐建武二年(495),谢朓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由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该诗作于宣城太守任上。②合沓:重叠,攒聚。③隐沦:泛指神仙。④灵异:神人。俱然:扰安然。⑤逥(huí):曲折的。⑥樛(jiū):树木向下弯曲。⑦纡组:系佩官印。⑧窅(yǎo):深远貌。⑨丹梯:寻仙访道之路。⑩睽:违背。
8.(3分)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诗开头两句写远眺敬亭山,采用简笔勾勒,总写其貌;随后两句采用虚笔,写神仙灵怪安居于此山,一实景一虚境,笔触多变。
B.谢诗调动多种感官描写敬亭山蔓藤交错、独鹤鸣叫、饥鼠夜啼等自然景象,烘托了内心的迷茫和痛苦,与“兼得寻幽蹊”蕴含的情感呼应。
C.李诗写众鸟高飞远去,孤云悠闲自在地飘走,暗示诗人观望敬亭山时间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做了铺垫。
D.谢诗和李诗写法不同:谢诗对敬亭山作了全方位的“逼真”描写,李诗则并未着力于此,而是将景物拟人化,以抒写自己的精神世界。
9.(6分)谢诗末句的“无睽”和李诗末句的“只有”都流露了诗人对自身状况的认识和情感态度,请结合全诗作出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D [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有比拟、比喻、排比。“感觉它仿佛扭着身子活跃地动了几下”使用了比拟,“你觉得那街分明像河流一样”使用了比喻,“听见了……哭声,嗅到了……香味,看到了……祥林嫂”使用了排比。]
2.(1)原文将“风情万种”独立出来并后置,强调了“风情万种”是“少女笑得不能自持时妖娆的弯腰”的效果,更准确地表达了“老街”是因为“略略地弯着”才像少女笑得弯腰一样风情万种的情状。(2)改写后的句子不能准确表达这种因果关系,也未能强调“老街”因为“略略地弯着”而让人感受到的迷人情状。
解析 比较这两个句子发现,原文中“少女……风情万种”被改为“风情万种的少女”,原文将“风情万种”独立出来并后置,前后两句构成因果关系,内容上是为了强调“风情万种”是“少女笑得不能自持时妖娆的弯腰”的效果,更准确地表达了“老街”是因为“略略地弯着”才像少女笑得弯腰一样风情万种的情状。
而改句直接把“风情万种”放在“少女”之前,“少女笑得不能自持时妖娆的弯腰”和“风情万种”两句之间的因果关系消失了,且不能强调“老街”因为“略略地弯着”而让人感受到的这种迷人情状。
3.(示例)①有的高而窄 ②走起来就长了
解析 第①处,结合前句“房前的门楼各具特色”和后句“有的矮而阔”可知,此处应是说房前的门楼与“矮而阔”相反,所以此处可填“有的高而窄”。第②处,结合前句“它看着不长”和后句“长得仿佛没有尽头”可知,此处说的应是“走起来就长了”。
4.B [“小说借此表达了因迷信导致人生悲剧的主题”错。文章的主旨不单单是表达了因迷信导致人生悲剧的主题,更是反映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
5.C [“最后又生出对生活的无限希望”错。由原文“她是粗笨女人。她能想出什么呢?她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可知,宝儿死后,单四嫂最终是绝望了。]
6.①勤劳能干。单四嫂子靠一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祥林嫂一个人彻夜煮福礼而不知疲倦。②命运悲惨。她们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成了寡妇,她们都爱着自己的孩子,却都经受了丧子之痛。③朴实内向。单四嫂子问诊时的“局局促促”“不好意思”,祥林嫂刚到鲁镇时的“不爱说话”。④愚昧无知。单四嫂子为了给儿子治病去求神许愿,祥林嫂为了赎罪听信别人的话去捐门槛。
7.暗示作品的主题,“明天”预示着希望。①《明天》是作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者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弱者被“吃”,而众人对此漠然视之,这样的民众没有“明天”,没有希望。②只是耽于幻想“明天一切会好起来”的,如单四嫂子一类的人,不会有“明天”,不会有希望。③要想有“明天”,就要唤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憎恨,对单四嫂子悲惨命运的同情,对病态的社会加以“疗治”。
8.B [“烘托了内心的迷茫和痛苦,与‘兼得寻幽蹊’蕴含的情感呼应”错。藤蔓、樛枝、独鹤、饥鼯、渫云、秋雨,交代游历所见,烘托了敬亭山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一心追求山水自然的享受,借以排遣郁闷。诗人虽为做官之人,但也不妨寄情山水逍遥田园,“兼得寻幽蹊”。一个“兼”字表现了诗人解决内心矛盾后的心安理得。]
9.(1)谢诗:①诗人认为自己在政治上受排挤,皇恩已薄,前途渺茫,选择畅游山水,寻仙访道于理无亏。②“无睽”也流露出失意的怅惘和一丝怨愤。
(2)李诗:①鸟飞尽,云飘走,客观上只有敬亭山陪伴自己。②深层看,“只有”委婉道出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无比孤独。③“只有”也流露出诗人对山的喜爱及以山为知己而获得的欣慰之情。